书城政治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3740600000011

第11章

刘统勋之子刘墉也是乾隆的一大爱臣,他博学多才、才华横溢,但他身材矮小,且背后有罗锅,尽管如此,这并没有影响乾隆帝对他的重用,而刘墉为官严格遵循“保廉反贪,崇俭戒奢”的原则,更让乾隆刮目相看。

刘墉一身正气,甚至敢于把矛头指向达官显贵,因此,他名播海内,妇孺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公比之。刘墉最后官至宰相。

可见,乾隆帝在用人上的确以德为本,而不计较外貌体型。这样的用人观是正确的,只有保证身边的官员都是有德之士,才能尽可能地不被小人的谗言所惑,这样去治理国家,才能万民归心。

在一些贤君的挖掘下,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忠君爱国之士,他们品德优良、能力出众,为国家立下了不朽功勋。刘温叟就是其中一位。

刘温叟是宋太祖赵匡胤时的大臣,他办事公正、忠于职守。先前他在一次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中,录取了进士十六人。有人向皇帝进谗说刘温叟取士不严、以权谋私。皇帝闻言后撤了刘温叟的职,把他录取的十六名进士黜免了十二名。刘温叟虽问心无愧,但未作任何辩解。

几年后,那些被免的人又在后来的科考中相继登第,刘温叟谋私的言论不攻自破。赵匡胤看中了刘温叟的可贵品质,建国后让他出任御史中丞兼判吏部铨。

刘温叟一上任就上疏赵匡胤,指陈朝廷官制紊乱,官职年限无定,调集无常,造成两京百司,渐乏旧人。为此他建议请司宫爵,有其名应任其职,不许寄禄、空设官阶。

有一次,刘温叟工作到天黑才回家,当他走到宫阙前时,见赵匡胤带着宫内数人正准备登启明德门。由于这是皇上的临时安排,因此并未通知有关部门。刘温叟见此,便下令按正式制度传呼皇帝登城过门。第二天,刘温叟就劝告赵匡胤要奖赏将士,体恤下面的辛苦,还应注意减少一些临时动议之举,以免劳军劳民。赵匡胤对此深以为然。

刘温叟为官清廉,为御史十几年,监察郡国行政,考察四方文书计簿,从不接受贿赂。皇帝的弟弟赵光义听说刘温叟清廉无私,有意要亲自试探一番,便差人给刘温叟送去钱财五十万。刘温叟对此钱不敢直接拒绝,便让人把钱暂时储藏在西房,并用封条封上。到了第二年重阳节,赵光义又派人给刘温叟送去厚礼一份,刘温叟仍是让人置于西房。送礼人见西房封钱的封条没动,回去报告了赵光义。赵光义听后感叹不已,对刘温叟不禁心服口服了。

后来,刘温叟因病多次请求告老还乡,赵匡胤都不忍允准,原因是朝廷中一时难以找到像刘温叟这般正直的人,最终刘温叟病死在任上,赵匡胤悲痛不已,当有司奏请赵匡胤任命新的御史中丞时,赵匡胤再三叮嘱道:“必得纯厚如温叟者方可。”

古代那些有贤德的君王都是善于用人的高手,但他们能够人尽其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选人之时就以德为先。在这些有德之士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地辅佐下,国家更容易走向强大。因此,用人要以德为先。

为国家举荐人才,事关重大,司马光的荐人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德。的确,做人做官,只有德字在先,才能谈及其他。

司马光当上宰相后十分繁忙,他案头的文书堆积如山,其中有不少是旧友的来信。这些朋友都是他在赋闲在家的时候结交的,这些人的书信中,大多数都是向司马光讨官的。司马光对其中那些确实贫寒的慷慨接济,对那些有意进取功名的则回信表示鼓励,而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辈则是置之不理。

有一天,史馆的刘器之前来拜访。谈完公事后,司马光对刘器之说:“你可知道,你是怎样进入史馆的?”

刘器之赶忙答道:“当然知道,若不是您的推荐,我现在还是布衣一个。”

司马光又问道:“那你可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

刘器之想了想说:“完全是您念旧情。”

司马光笑笑说:“你说错了,我的故友旧交多了,要是都念旧情,这朝中岂不都成了我的旧友了?”

司马光接着说:“以前,我经常去你那里,我们一起谈古论今,各抒己见,有时还会争得面红耳赤。我当时处境不好,你常常宽慰我,想来真是幸事。如今我做了宰相,有好多只是一面之交的人就都来向我要官,唯有你从来不给我写信。你并不因为我身居高位而生依附之心,对我仍是一无所求,你这种对失意人不讽,对得意人不捧的作风,正是我向朝廷推荐你的原因。”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的择人标准是以德为先,一个人只有先拥有高贵的品德,他的学识才能为国所用,才能被别人所认可。

人才大都会为国所用,而只有那些有品德的忠直之士才会全心全意地为国效力,正因为深知为国荐才的重要性,宋璿在选才方面之仔细比司马光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朝有一位主管吏部的大臣宋璿,处事一向秉公而行、不谋私利。一次,一位大臣给他拿来一篇名为《良宰论》的文章,对他说:“这是范知璿写的,他可是位难得的人才,朝廷应该重用他。”

宋璿看了一遍《良宰论》后对那人说:“此文写的很有文采,但是他在文中吹捧我不亚于古代的晏婴、张良,胜过名相魏征、房玄龄,这就不免言过其实了。他为了讨取我的欢心而不顾事实的溜须拍马,这就是自私自利、为人不实的表现,重用他,他会为百姓做实事吗?”

那人辩解道:“范知璿文采出众,他夸赞你也是出于好意,如果因为这个而浪费了一个人才,谁还会说你好呢?”

宋璿认真地答道:“别人如何说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能让私心太重的人做官任事,他们的品德不好,有才又有什么用呢!”

宋璿的叔父宋元超找到吏部,请吏部给他安排一个官职。宋璿知道后,马上给吏部写了一封书信,让吏部不要关照宋元超,他对别人说:“为国选贤,谁也不能存有私心,否则就是害国害民。”

宋璿兢兢业业,政绩卓著,他始终坚持选人以德为先的宗旨,他在任期间,为国家甄选了一大批能人志士,后人将他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列在一起,称他们是“唐代四大名相”。

宋璿之所以得到后人的崇敬,是因为他能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以身作则,德字为先,这就为社会树立起一种正直之气,如此一来,社会的繁荣也就有了基础。

乘马第五

[原文]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于己不足,安得名圣?是故有事则用,无事则归之于民,唯圣人为善托业于民。民之生也,辟则惠,闭则颣,上为一,下为二。

以上摘自《管子》第一“乘马第五”

[译文]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能够分利于民。圣人如果不能分利于民,那就与老百姓一样了。若自己尚且贪心不足,还怎么能叫作圣人?

所以对财富应该用时取之于民,不用时还之于民,只有圣人能够把产业托付给人民。人的本性,过于纵容就昏愚,适当禁止则向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实例应用与分析]

凡事以身作则才能管理好人民

“《管子》第一”上文部分中,表述了管子对“圣人”的要求——“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能够分利于民”,反之,“若自己尚且贪心不足,还怎么能叫作圣人?”要想成为人人景仰的“圣人”,必须端正自身品行,为民众树立榜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带领好民众,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凡事以身作则才能管理好人民”。

管子说得对,要想成为民众心目中的“圣人”,只有端正自身,达到“圣人”的要求,才能树立起大的威望,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民众们端正品行,没有什么比样榜样的力量更有效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行下效是最简单不过的规则了,这样一来,管理好人民就非常容易了。

在战场上,帅的作用是巨大的,军中无帅,则千万兵马犹如草芥般不堪一击。如果身为将帅的能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话,全军的士气一定会被鼓舞起来。如果这个帅是皇帝本人,那作用就更明显了。有时候,统治者就得肯冒险,才能换来胜利的成果。

北宋真宗时,契丹入侵宋国。宋真宗焦虑万分,紧急召见寇准商议对策。寇准说:“大敌压境,我想唯一的办法就是陛下御驾亲征,为将士们击鼓打气。”

真宗不满地说:“我贵为天子,怎能冒这个险呢?除非你能保证我的安全,否则就是你对我不忠了。”

寇准又说道:“如今敌军气势正盛,我军接连败退,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才行。皇上虽然冒些凶险,但只有这样才能鼓舞士兵的士气,以挽回颓势。”

真宗只得勉强出征。当他走到南城的时候,随行的大臣们又纷纷劝真宗回去,他们说:“契丹兵力强大,皇上为什么要和他们硬拼呢?不如迁都到南方,以后再作打算。”

寇准对此反对道:“成就大业,就不能回避风险,以求安稳。现在契丹意在灭我大宋,如果一味退让,后果将不堪设想。”

见真宗还是犹豫不决,寇准于是把负责军事的武将高琼叫来,寇准对他说:“国家危难,皇上决心难下,还请你劝谏皇上不要后退,这也是你们武将报效朝廷的时候了。”

高琼于是面见真宗,对真宗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皇上不要听信南迁的话,如果皇上此时带领我们杀敌,军心一定会大振,我军必胜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