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3740600000014

第14章

这时,陈胜又让吴广到附近的一个寺庙中,学着狐狸的叫声感道:“大楚兴,陈胜王。”

第二天,人们都在谈论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选陈胜为王,举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斗争。

陈胜、吴广为了起义能够成功,虽多多少少地采取了一些“诈术”,但他们的初衷是好的,那就是通过起义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事实证明,他们的方法很有效,也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可见,采取合适的策略是干成一番大事的基础。

领导是一门艺术,领导者不仅要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还需立刻想出应付不利局面的方法。这看似不难,实则是一门大学问。

东汉时,荆州刺史度尚击败了以潘鸿、卜阳为首的一帮匪寇,匪寇从桂阳郡逃窜到了南海郡,度尚紧追不舍,率兵跟到了南海郡。

此时,度尚的部队因为打了几个胜仗,自然缴获了不少财物。士兵们悄悄地开始瓜分这些财物,一时斗志锐减。在将要刀兵相见的关键时刻,士兵们却无心打仗,这不禁让度尚焦虑万分。

经过深思熟虑,度尚想出了一个好方法。他向士兵们宣布道:“潘鸿、卜阳已做匪十年,在打仗上很有经验。现在我们人马不多,不能轻率发起进攻,须等援军到了以后,大家方可出去迎敌。”

接着,他让士兵们随他去打猎,说是借此好好放松一下。没想到度尚率领士兵刚出来没多久,就听说军营失了火,营内所有的财物,顷刻间化为灰烬。士兵们看到眼前的情景,一个个竟禁不住痛哭起来。

度尚一面责备自己,一面劝慰士兵们说:“潘鸿、卜阳的金银财宝多的是,烧毁的这些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大家用不着难过。等我们消灭了匪寇,金银全部用来犒劳大家!”士兵们听后深受鼓舞、斗志大振。

第二天,度尚率领部队向匪军发起猛攻,激昂的士兵们很快就歼灭了潘鸿、卜阳这帮匪寇,取得了大胜。

当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况时,千万不要急躁,也不要怨天尤人。此时,只有冷静地分析时局,采取果断的措施,方可变不利为有利,掌握战局的主动。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为官者做事不能太死板,而要讲究一定的处事策略。只有这样,很多看似非常棘手、不能用常规程序来处理的事情才会迎刃而解。总之,为官做事要讲究方法。

七法第六

[原文]

百匿伤上威,奸吏伤官法,奸民伤俗教,贼盗伤国众。威伤则重在下,法伤则货上流,教伤则从令者不辑,众伤则百姓不安其居。重在下则令不行,货上流则官德毁,从令者不辑则百事无功,百姓不安其居则轻民处而重民散。轻民处,重民散,则地不辟;地不辟则六畜不育;六畜不育则国贫而用不足;国贫而用不足则兵弱而士不厉;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故曰:常令不审,则百匿胜;官爵不审,则奸吏胜;符籍不审,则奸民胜;刑法不审,则盗贼胜。国之四经败,人君泄见危。

以上摘自《管子》第二“七法第六”

[译文]

朝廷的小人伤害君主的权威,奸邪的官吏伤害国家的法制,奸民伤害风俗教化,盗贼伤害国内群众。权威被伤害,君权就会往下移;法制被伤害,财富就会往上流;教化被伤害,人民就会不和睦;群众被伤害,百姓就不能安居。

君权下移,政令就难以推行;财富上流,官德就会败坏;人民不和睦,什么事都会无成效;百姓不能安居,盗贼留下来而老实农民则会流散。盗贼留而农民散的结果,就是土地无法开垦;土地无法开垦,六畜就不能繁育;六畜不能繁育,国家就会贫穷,财用就会不足;国家贫穷财用不足,兵力就会薄弱,士气就会不振;兵力薄弱士气不振,就会战不能胜,守不能固;战不胜守不固,国家就无法安定了。

所以说,国家的基本法令不严明,朝廷中的各种小人就会得逞;官爵制度不严明,奸邪的官吏就会得逞;户籍制度不严明,奸民就会得逞;刑罚制度不严明,盗贼就会得逞。这样一来,国家的“四经”就会败坏,君主就会陷入危险之中了。

[实例应用与分析]

严惩奸邪之人以正法制

“管子卷第二”的上文部分中,管子说明了奸邪之人对国家的种种危害,“朝廷的小人伤害君主的权威,奸邪的官吏伤害国家的法制,奸民伤害风俗教化,盗贼伤害国内群众。权威被伤害,君权就会往下移;法制被伤害,财富就会往上流;教化被伤害,人民就会不和睦;群众被伤害,百姓就不能安居”。

“所以说,国家的基本法令不严明,朝廷中的各种小人就会得逞。这样一来,国家的“四经”就会败坏,君主就会陷入危险之中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严惩奸邪之人以法制。”

奸邪小人对于国家来说,是大害虫,如果忽略了他们的可怕性,国家就一定会因奸邪小人作乱而混乱不堪的。小人的种类繁多,他们存在于各种阶层中,大到朝廷、小到百姓,都难免有小人作乱。

奸邪小人的伤害性是不可小瞧的,正如管子所说;“朝廷的小人伤害君主的权威,奸邪的官吏伤害国家的法制,奸民伤害风俗教化,盗贼伤害国内群众。权威被伤害,君权就会往下移;法制被伤害,财富就会往上流;教化被伤害,人民就会不和睦;群众被伤害,百姓就不能安居。”

因而,一定要严惩奸邪之人以法制,也只有这样,才能国泰民安。

对待为害一方的恶人,必须坚决除之。即便不能直取,也需采取一定的策略取之。如果因为恶人的势力太大而姑且纵容,那离社会混乱的日子也就不远了。齐景公采用晏子的计谋,为齐国巧除三害的故事就很经典。

春秋时期,齐景公养了田开疆、右冶子、公孙捷三个大力士。这三个大力士仗着齐景公对他们的喜爱,在朝廷中对人很是没有礼貌,这让满朝大臣对他们产生了反感,齐景公也逐渐认识到他们人品的低下,在大臣们的劝说下,齐景公想除掉这三人。

但是这三人力大无穷,而且武艺高超,有万夫不挡之勇,没有人能轻易接近他们,全朝上下很是为难。这时,晏子给齐景公出了一个计策。

齐景公按照晏子的意思把三力士找来对他们说:“三位爱卿,你们都是我喜爱的勇士,今天我想赏赐你们品尝鲜桃,可是奴役们在后花园找了半天,只找到两颗适合采摘的,没有办法,我想把这两颗桃赏给你们三人中功劳最大的两人,你们觉得谁应该吃呢?”

公孙捷说:“当年主公在狩猎时遇到两只猛虎,我把它们杀死后才救了主公一命,像我这般功劳,完全有资格吃一颗桃!”说完抓起一颗桃就吞了下去。

右冶子也赶忙站出来说:“打虎有什么了不起,我当年在黄河的急流中浮游九里,斩了妖龟之首,救回主公一命,这功劳还不算大吗?”说完,也抓起另一颗桃,很快吃了下去。

此时,田开疆坐不住了,他见两颗桃都被别人吃了,不禁发起牢骚来,他对众人说:“本人曾奉命去攻打徐国,俘虏了五百多人,迫使徐国投降,为国家奠定了盟主地位,这个功劳难道不比杀虎斩龟要大吗?”

齐景公赶忙安慰田开疆道:“田将军,你的功劳确实比他们两个的要大,可惜你说的太迟了。”

田开疆激动地说:“我为国家跋涉千里、血战疆场,现在却被冷落到这种地步,实在让人耻笑,我还有什么脸面站在这里呢!”说完竟拔出宝剑自刎身亡了。

公孙捷大吃一惊,悲愤地说道:“我们功小而得到赏赐,田将军功大反而吃不到桃子,真是羞煞我也!”说完拔出刀也自尽了。

这时,右冶子发了狂似的跳出来,哭喊着说:“我们三人是结拜兄弟,誓同生死,今两兄弟已亡,我又怎能独生!”话刚说完,人头就已落地了。

晏子用计策为国除了害,他的伟大抱负才得到施展。这种对奸邪之人绝不纵容的态度也对其他人起到了警告作用。

每朝每代都会有奸恶之人,他们之所以敢为所欲为、作威作福,关键是有人在他们背后撑腰。对待这样的人,如果一味地听之任之、不加约束的话,朝廷迟早会被他们搅乱。既然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的大事,对这帮恶人就应严惩不怠,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安得海是慈禧太后的贴身宦官,此人贪污受贿、骄横跋扈,在朝中可谓无恶不作,可是因为他有慈禧太后撑腰,没有人敢正面和他作对。

有一次,安得海奉慈禧太后之密诏南下办差。这一路上,安得海在船头挂上彰显高贵的船幡,口称有圣旨密遣,所到之处,他欺男霸女、为所欲为。而沿途的官吏个个害怕他的淫威,都是小心翼翼地侍奉,不敢有任何怠慢。惟有山东巡抚丁宝桢例外,他性情忠厚、刚正不阿,对安得海之流早已恨之入骨。他早就想好了一个主意来对付安得海。

丁宝桢先把安得海已到山东的消息密奏给了同治皇帝。然后,他令骑兵前往泰安把安得海拘捕了。安得海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摸不着头脑,他大声喊道:“我是奉老佛爷的旨令前来办公,你们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竟然敢抓我,真是吃了豹子胆了!”

安得海被押到济南,丁宝桢亲自审讯他,安得海一见丁宝桢就破口大骂道:“丁宝桢,你别得意的太早,等我向老佛爷禀告此事,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丁宝桢坐在大堂上一脸威严地说:“安得海,宦官私自出城,按大清的律例当斩,你可知罪?”

安得海听到这话后气焰便没那么嚣张了,他哆哆嗦嗦地说:“我有太后的密旨。”

丁宝桢严厉地喝道:“你胡说,我们这些册封的大臣们都没有接到皇上的圣旨,你此次出城必有见不得人的阴谋!”

说完,皇上的圣旨正好也到了,丁宝桢便将安得海就地正法了。

丁宝桢不畏权势、敢做敢为,为朝廷除去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害虫。这件事告诉我们,对待恶人一定不能心慈手软,严惩奸邪之人以正法制方可使众人心服,别人才会遵纪守法。

与丁宝桢的大义凛然相比,霍光遇事不乱,静待时机除掉奸臣上官桀的故事也很让人拍手称快。

汉武帝死前留下遗诏,让霍光、金日碑、上官桀等共同辅佐幼主。不久后,金日碑病死,霍光和上官桀便成了名副其实的掌权人。

霍光和上官桀是亲戚,随着交往日久,两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起来。

上官桀有个孙女与昭帝年龄相当,他为了自己的势力更强大,便请求霍光把他的孙女送进宫去给昭帝做皇后。霍光认为上官桀的孙女只有5岁,年龄太小,没有答应上官桀的请求。上官桀不甘心,又通过昭帝的姐姐长公主把自己的孙女送到了宫中,几个月后,即被立为皇后,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也被封为骠骑将军、桑乐侯。上官桀父子权高位重之后,对长公主心存感激,而对于霍光则开始心存怨恨起来。上官桀在朝中开始排挤霍光,并一个人专制朝政。

当年,年长但未得被立为帝的燕王刘旦,对朝廷很是不满。上官桀便去串通他,准备发动政变,先除掉霍光,然后再废了昭帝,立刘旦为王。而实际上,上官安却是盘算着事成后杀了刘旦,立父亲上官桀为帝。

不久后,上官桀等人让一个冒充是燕王使者的人向朝廷上书,诬告霍光的各种罪状。但是,昭帝对此却是不予理睬。

霍光听说了这件事情,第二天早晨上朝的时候不肯进殿。

昭帝问:“大将军怎么没来?”

上官桀说:“因为他自己深感罪孽深重,所以不敢进来。”

昭帝遂令霍光进殿,霍光进殿后,取下冠帽,叩头谢罪。昭帝上前搀扶他并对他说:“将军请戴上冠帽吧,朕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

霍光吃惊地问道:“陛下怎么知道的?”

昭帝说:“将军去检阅郎官是近日的事情。调校尉以来才十几天,远在千里之外的燕王怎么会知道呢?况且将军若是真想谋反,也不会在乎多一个或少一个校尉吧!”一番话说的句句在理,让当场文武百官心服口服,惊叹不已。

上官桀见诬告的计谋不成,于是密谋长公主设宴请霍光前来,意欲趁机杀掉他。长公主家舍人的父亲稻田使者燕仓得知这个阴谋后,立即告诉了他的上司大司农杨敞,杨敞却不敢揭发,而是告诉了杜延年,杜延年立即将此事上报给霍光。霍光知道后震惊万分,决定采取应对措施。不久,上官桀等人被以谋反罪处死,长公主和燕王也都自杀而死。

霍光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不仅为社会树立了一个忠实公正、问心无愧的形象,而且还为自己的政治前途扫清了障碍,为日后推行他的政策和主张提供了有效保障。

对付邪恶势力,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该隐忍时不出头,该出手时不手软,只有先保全自己,才能和他们斗争到底。

古往今来,帝王都强调官员要奉公守法,对于那些不安分的官吏,昏庸之君可能会听之任之,而那些贤明的君主则会对此深恶痛绝,严惩不怠。康熙帝就是一个贤君,他把察吏安民的重点放在反对横征暴敛上,对于那些贪污受贿之辈康熙帝是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姑息。

为了体察百姓的疾苦和查办贪官,康熙曾两次西巡,最远到了宁夏。在探访中,康熙发现山陕等地的百姓缴纳的钱粮中,当地的官员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收了许多,仅山西一地,多收银两竟有百万之多。

康熙气愤地质问道:“如此科派,民何以堪!”

遂将山西巡抚温保撤职查办,随后,又以年龄衰老,不能胜任为由,将陕西巡抚党爱和按察使纳垒解任。同年,山西蒲州府发生民变,百姓逃入山中,康熙亲自调查,将山西百姓极为痛恨的两名官员革职,并严拿赴京,交刑部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