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3740600000030

第30章

吴王寿梦重用屈巫臣,为自己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陆军,使吴国成为春秋中后期的强国之一。吴王取人之长并加以用之,这种识人用人的本领可谓高明。

君王选才需要知人,进而才能善任。为国荐才的大臣也是如此,只有了解所荐之人,才能给他保荐相应的职位。可见,这“知人”是“善任”的前提。

祁黄羊为国举贤不避亲仇的故事就很能体现他的识人之明。

有一次,晋平公问祁黄羊:“现在南阳县缺县令,依你看来,谁可以去担任这个职务呢?”

祁黄羊毫不犹豫地回答:“解狐可担此任。”

晋平公追问道:“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举荐他?”

祁黄羊笑了笑答道:“大王您只是问我谁可以胜任南阳县令,并没有问我谁是我的仇人啊。”

晋平公于是委任解狐做了南阳县令。解狐到任后勤勤恳恳地为百姓做事,果然非常胜任。

不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缺少法官,你看谁可以担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仍旧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依臣之见,祈午可以胜任。”

晋平公这次更加不解地问道:“祈午是你的儿子,你推荐他,就不怕别人说你的闲话吗?”

祁黄羊义正严词地说:“大王问我谁可以担任法官,并没有问祈午是不是我的儿子。”

晋平公又任祈午为法官,祈午上任后不负众望,他执法严谨,为百姓除害兴利,赢得了举国上下的赞扬。

孔子后来对此事赞扬道:“祈黄羊推荐人才,外举不避私人恩怨,内举不避亲子之嫌,真是大公无私啊!”

祈黄羊为国荐才大公无私是真,但他的识人之明却更加令人赞叹。这种知人善任的本领真是常人难及!

一个人有多大的本事,适合担任什么样的职务,恐怕有时候连他自己都不一定清楚。这是因为人的潜能是无穷的,能力也需要靠挖掘才能体现出来。

帝王应在知人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一个人的能力才会完全释放出来。赵匡胤挖掘潘美的故事就可称为用人上的经典。

潘美是后周的一个文官,赵匡胤登基后因赏识他的才能,任命他为潭州防御使。潘美从一个文官变成了一员武将,他不甘于默默无闻,而是想方设法地建立功勋,在他的努力下,赵匡胤对他的才能更加认可了。

潘美任职的潭州,南部与南汉割据政权相接。潘美请命攻取南汉在湖南的统治区域,得到了赵匡胤的允许。随后他亲自率兵攻取了南汉统治的彬州。南汉王见宋国夺取了彬州,遂命邵延率军抵抗宋军。

潘美懂兵法,面对南汉的抵抗,他不再采取新的攻势,而是与南汉军打起了冷战。他知南汉王宠信宦官,而对文臣武将都有猜疑之心,就暗地里派人去南汉,诬称邵延心存异心,试图谋反。南汉王听后果然中计,马上赐邵延自尽了。潘美能文能武之才,可见一斑。

随后,潘美又率兵对南汉发动进攻,连续攻下贺、昭、桂、连四州,直逼韶州。宋军与南汉军在韶州对垒。南汉军搬出象阵对付宋军。潘美对此早有准备,他命令将士强弓射箭,箭如雨注,南汉军象阵顷刻被破,宋军乘势进攻,占领了韶州。潘美接着挥师直捣广州,广州很快被攻下,宋朝统一了南汉。

平定了南汉后,潘美驻军于广州。他详细地调查民风民情,把南汉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向朝廷如实地进行了反映。后来,赵匡胤出兵南唐时,又命潘美为都监,配合主帅曹彬完成了统一南唐的使命。

赵匡胤在位期间,潘美一直受到重用。他本是一介文官,赵匡胤发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正是由于赵匡胤的知人,才使潘美的潜能有了被充分挖掘的机会,这也就为赵匡胤能够善任于他打下了基础。

知人善任不易,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连以擅长用人而闻名的诸葛亮在知人善任上也犯过错,他误用马谡的例子就很有代表性。

马谡是马良的胞弟,他“以荆州从事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他人才气过人,很受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让他担任参军之职,每次和他谈论军事,都是通宵达旦。

一开始,马谡的确不负重托,他为诸葛亮七擒孟获,顺利平定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恃才自傲的性格为后来街亭惨败埋下了祸根。

公元228年,为了北定中原,统一中国,诸葛亮决定率师北伐。蜀汉大军兵出祁山,浩浩荡荡,给曹魏政权造成了很大的震动,魏明帝派遣张郃前去迎敌。诸葛亮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大军在前,与张郃大军在街亭遭遇。因为当时张郃欲全力夺取街亭,马谡能否守住街亭,也就成了北伐能否成功的关键。

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此时对马谡极其信任,他力排众议,让马谡镇守街亭。

诸葛亮深知街亭之地在整个北伐行动中的重要性,他再三告诫马谡决不可轻敌,并命他选择靠山近水的有利地形安营扎寨,以达到以逸待劳,乘隙破敌的目的。然而马谡傲慢的性格此时暴露无遗,他不顾众人的劝说,自作主张地在远离水源的山顶上安营扎寨。

不久,张郃率军进攻街亭,他下令将马谡扎营的山头团团包围,切断水源,蜀军因此陷入孤立无援之中,加上饥渴难忍,军心开始动摇起来。最后,蜀军不战自乱。张郃乘势攻占了街亭,马谡大败而归。由于他事前曾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不得不将他处死以正军法,“挥泪斩马谡”后,诸葛亮也自求降职,承担北伐失败的责任。

诸葛亮一招不慎用错了人,使整个战局发生了逆转,可以说用人犹如玩火,稍一大意,后果就很难想象。

历史上因识人不深而导致失败的教训比比皆是,赵孝成王也因用人不当,起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使赵国的几十万大军毁于敌手。

赵孝成王七年,秦国和赵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重病缠身,赵王派老将廉颇带兵抗击秦国。

因为赵军一直坚守壁垒不出战,秦国遂派奸细对赵王说:“秦国害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将军。”赵王信以为真,马上封赵括为将以替代廉颇。

蔺相如说:“大王凭传闻就封赵括为将,这就像是用胶粘住瑟上的弦柱来弹瑟一样啊。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不能随机应变,不可重用啊!”

赵王不听,坚持任命赵括为将。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谈论起用兵来,自称天下第一。

赵奢对此不以为然,他对妻子说:“战争是要死人的事情,赵括说的太轻易了。大王不用他当将领则已,一旦任他为将,使赵军大败的必定是他啊!”

如今,赵王果真命赵括为将,赵括的母亲知道后赶紧来见赵王。她对赵王说:“赵括不适合当将领。”

赵王大惑不解地问她原因。她说:“当年我服侍赵奢的时候,赵奢也为大将,他亲自捧着食物招待的客人有数十人,所结交的朋友有数百人,大王和王族赏赐给他的东西,他全部都给了军吏和士大夫,从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中之事,以全心全意地备战。如今赵括刚当上将军,就朝东坐着接见客人,军吏没有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他全部自己收藏在家里,还天天留意着买有利可图的田地房屋。大王认为他哪一条比得上他的父亲?所以,我希望大王不要任他为将。”

赵王对这样的劝言还是听不进去,他说自己主意已定,让赵括的母亲退了下去。

赵括替代廉颇之后,对军令进行了全面修改,还撤换了不少军中官员。

秦王听说后喜出望外,派大将白起率一队人马假装逃跑,实则截断赵军的运粮道路,把赵军分离成两部分。赵军军心涣散,全军四十多天没有粮食救济。赵括带领精锐部队和秦军搏斗时被杀。赵军几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纷纷投降了秦军,残忍的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在这次战争中阵亡的士卒共有四十五万。

赵王明知赵括徒有其表而不顾众人劝谏重用赵括,这是因为在知人善任的环节上出了问题。看来,能知人善任者才能称得上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