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3740600000005

第5章

西晋时的大臣王衍,自幼便很有君子之风。朝中显贵杨骏很喜爱他,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王衍却以此为耻,故意装疯把这门亲事推掉了。晋武帝知道后对手下说:“王衍有这样的好品德,现在世上无人可及啊!”

后来,王衍做了大官,品行却渐渐腐化变质,开始走向堕落。甚至发展到用自己有君子之风的招牌来谋取升官资本的地步,当时迷惑了不少人。

一次,在一个宴会上,王衍又口若悬河,大讲君子之道,一位了解他的人实在无法忍受他的虚伪,越听越气,竟操起盘子砸在了他的脸上。那人生气的对王衍说:“你贪恋富贵、爱慕虚荣,早就不是什么君子了,还有脸在这里装腔作势吗?你这样做,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呢!”

王衍心中愤恨极了,表面上却装作没事一样,一声不响地离席而去。在场的人都认为王衍很有气量,举荐他的人更多了。王衍的官职也是屡屡高升,身后有许多人追随他。

在朝中,王衍是个榜样人物,可在背地里,王衍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他对妻子说:“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能靠蛮力争夺。我有君子的名号,好事就一个接一个来了。你在外也要有所掩饰,对于钱物的追求不要过于露骨。”

东海王司马越当政时,王衍为了自保,推荐自己的弟弟王澄做荆州刺史,族弟王敦做青州刺史。他表面上说这是为了保卫朝廷,私下里却对两人说:“你们在外,我在京城,这就是狡兔三窟。一旦有难,我们也好有个照应。”

王衍把朝廷上下都给欺骗了,他被视为国家栋梁,并被委以重任。石勒大军前来进攻时,王衍被任命为领军元帅,前去抗敌。此时,他的无能才彻底暴露了出来,最终晋军全军覆没,王衍被俘而死。

王衍靠欺骗盗取功名,这就是逆了天道。逆道而行,就是违背了规则,做事违背了规则,迟早都会失败。

顺天道行事,人道在先。如果连最起码的仁义道德都不具备,就谈不上顺天道,陈友谅残害异己,丧失了人性,也就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元朝末期,陈友谅追随徐寿辉起兵造反。他逐渐博得徐寿辉的信赖,当上了大将。官职在他之上的倪文俊却瞧不起他,动不动就辱骂他,陈友谅对他怀恨在心,想杀了倪文俊。

陈友谅的手下劝他道:“你的毛病,倪文俊说的不错,你就当他是为你好,没必要和他过不去。做大事要有大气量,这点小事若不能忍耐,只怕以后难以服众。”

陈友谅对此一点都不以为然,还是想寻机除掉倪文俊。后来,他兼并了倪文俊的军队,实力大增,对别人更不放在眼里了。

另一位大将赵普胜看不惯陈友谅的为人,始终不肯与之为友。陈友谅就伺机攻打他,又有人劝他道:“你四面出击,谁都想攻打,这样一来,就没有人真心为你卖命了。如果你们自相残杀,敌人便有机可乘了,我们离失败也就不远了。这个时候,你应该广结人缘,不要四处树敌。”

陈友谅依然我行我素,他设计杀了赵普胜,更为严重的是他竟把首领徐寿辉也害死了,将士为此都感到心寒,士气大落。

最后,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他自己也丧命了。

朱元璋的实力本不如陈友谅,是陈友谅不顾团结而使自己四面楚歌,他处处排斥异己,而且心狠手辣的作风把自己送上了绝路,这就是违背天道的结果。

许多人求功心切,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损人利己,其实,这种做法也是大错特错的。如果一个人极端自私,为了个人利益而逆了天道,那么人们就会和他过不去,总有一天必将招来祸患。

东汉末年,奸臣当道,董卓篡权,他废掉了汉少帝,扶持年仅九岁的刘协上台,号汉献帝。

董卓在朝内专横跋扈、为所欲为,他对心腹说:“我现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接下来我要再控制全国的财富。权利和财富一样都不能缺少,否则就要受制于人。”

董卓遂派人把秦始皇在长安所铸造的铜钟、铜马等熔化并重新铸成钱币,使货币贬值,他从中牟取暴利。

董卓又组织了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专门掠夺大户人家的财富。他还让人挖陵盗墓,窃取陵墓中的陪葬财物。他连汉灵帝刘宠的文陵都不放过,拿走了墓中所有的珍宝。东汉诸帝的陵墓及公卿墓冢,大都被他盗取一空。

这时有人劝董卓说:“你要征服天下,有钱有权还是不够,如果没有仁义,天下人就不会心服。你做的太过分了,人们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如果哪天有机会,他们一定会群起而攻之。”

董卓听后却骄横地说:“要想有权有钱,讲仁义怎么能实现呢?我现在只恨权钱还是不多,哪管仁义多少呢?”

随后,董卓更加恣意地横征暴敛起来。他征集了几十万民众,在郿县为自己建造了一座行宫,取名“郿坞”。郿坞中存储黄金、白银各几万斤,堆积着无数的珠宝锦缎,还有足够军队食用几十年的粮食。

有了这些积蓄,董卓便更加狂妄了,他甚至在公开场合对众人说:“我若取皇位成功,凭这些东西足可称霸一方。万一失败了,守在这里也是吃穿不愁,富过帝王啊!”

他的心腹提醒他道:“争夺天下,东西虽不可缺,但若只凭这些,恐怕还是远远不够的。人心不能用钱财去收买,你应该实行仁政,这才是当务之急啊。”

董卓仍是听不进忠言,但他自知作恶太多,所以时刻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严加防备,即便平日,也是身穿铠甲,身带利器,不许佩戴刀剑的人接近。

后来,大臣王允周密策划,买通了吕布,设计杀死了董卓。

董卓只知聚敛财物,追名逐利,为此用尽了手段,结果还是落下个被杀的下场。他被权利、钱财迷住了眼睛,不顾人民的死活,这就是违背了天之道、人之道,最后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也是恶有恶报。

君贤臣仁,则民心归附。民心归附,则江山永固。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以民为本便是治国之道,爱惜人才便是为君之道,宽以待人便是为人之道。总之,顺天道者生,逆天道者亡。

形势第二

[原文]

日月不明,天不易也;山高而不见,地不易也。言而不可复者,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复,行而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

以上摘自《管子》第一“形势第二”

[译文]

日月有不明的时候,但天是不会变的;山高有看不见的时候,但地是不会变的。说一次不可再说的错话,作为君主是不应当说的;做一次不可再做的错事,作为君主是不应当做的。

凡是说不可再说的错话,做不可再做的错事,都是身为君主者的大忌。

[实例应用与分析]官者要能够自我检讨、知错必改

“《管子》第一”中的上文部分表述了管子的观念:“说一次不可再说的错话,作为君主是不应当说的;做一次不可再做的错事,作为君主是不应当做的”,因为官者说错话、做错事的影响往往很大,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幸与不幸,也关系到自身的官位是否稳固。

所以,“凡是说不可再说的错话,做不可再做的错事,都是身为君主者的大忌”。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官者要能够自我检讨、知错必改”。

管子说的对,“凡是说不可再说的错话,做不可再做的错事,都是身为君主者的大忌”,对于一个官者来说,犯一次错误不可怕,怕的是一错再错。

在错误面前能够自我检讨、知错必改,就等于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事情往往还可以补救或挽回,人民也可以原谅他犯下的过失。否则,执迷不悟往往招致不可挽救的悲惨后果,贻误民众,也贻误自己。

许多人不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即便是发现了,也很少有人肯去改正。而康熙皇帝在用人上就能够主动认错,可称得上是十分的难得了。

康熙十五年时,黄、淮两河泛滥,砀山以东黄河两岸决口21处,黄河倒灌洪泽湖,高家堰决口34处,淹了淮、扬七个州县。黄河河道在清口以下到河口长三百余里严重淤积,河道、运道均遭破坏。康熙皇帝紧急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担起治河重任。

靳辅到任不久,即同陈潢遍阅黄、淮形势及决口之处。根据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了“治河之道,必当审其全局,将河道运道为一体,彻首尾而合治之,而后可无弊也”的治河主张。他曾一日内向康熙皇帝上了八疏,系统提出治理黄、淮、运的全面规划。

为了解决当务之急,靳辅首先在清口以下至河口300里的河道内,采取“疏浚筑堤”并举的措施,把河道内所挖引河之土,用以修筑两岸大堤;又在清口开掘五道引河,疏通淮水入河的通道,然后将沿河小的口门一一堵合,再集中力量堵筑杨庄口门,从而使黄、淮并力入海,河道畅通,运道无阻。

靳辅鉴于“上流河身宽,下流河身窄”的状况,沿用潘季驯修减水坝的办法,在江苏砀山以下至睢宁间狭窄河段,因地制宜地在两岸有计划地增建许多减水坝,作异常洪水分洪之用。如遇黄、淮并涨之时,即开泄黄河北岸减水坝;若黄涨淮落则南北两岸减水坝并开,把南坝分出的黄河水,经沿程落淤澄清,均入洪泽湖,再从清口入于正河,以防黄河倒灌之虞。

为了进一步解决漕运问题,康熙二十五年靳辅在张家庄运口经骆马湖,沿黄河北堤的背河,再经宿迁、桃源,到清河仲家庄开一新河,名曰“中河”。漕船可由清口直渡北岸过仲家庄闸至张庄运口,避免黄河漕运180里之险,便利了漕船的往来。

可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大臣,却因御史郭琇诬告其治河九年无功,而被康熙免职。一时之间,朝廷上下纷纷否定靳辅的功绩,认为凡是经靳辅历年完成的各项治河工程都是错误的。康熙遂派学士凯音布、侍卫马武等人,前往察看靳辅被撤职前未修完的河务。

接着,康熙帝亲自两次南巡阅河,常闻江、淮诸处百姓及船夫称颂靳辅,对其感念不忘。并见靳辅所筑之工事皆固,定是其实心任事,克著勤劳乃成。康熙回朝后马上将靳辅官复了原职,并说:“前革职属过”,意思是说对靳辅革职是错误的做法。

作为一名高高在上的皇帝,主动认错,意义非同小可。此事体现了康熙帝的谦虚谨慎、知错必改的风格。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康熙帝很少犯错的保证。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重视和直视这些错误,到头来,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犯错,永远在原地踏步。

曾国藩善于自检,这都源自于他在品行等诸方面的颇高修养,这是他经历了一辈子的磨练才修成的正果。曾国藩在多方面严于律己,首先是反思。他在日记中写道:“一切事都必须每天检查,一天不检查,日后补救就难了,何况修徳做大事业这样的事。

其次,是明过。曾国藩求过的方法一是通过写日记来自己求过。曾国藩认为日记的功效很大,能够诚实不欺,无事不记。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出自己的过失,时时警惕以求改过。

他的第二个方法便是请求朋友和兄弟直言相告,他说:“若有一两个好友,胸怀宽广、豁达,博学多才,能文善诗,可批评我,对我将大有益处。”曾国藩深知,历史上许多高官,之所以把前程葬送了,就是因为他们听不到一句逆耳之言,听不到一句真实的舆论。因此,明过实属必须。

第三是自律。曾国藩的自律之功常人难及,他坚持不渝的每日早起,他常说:“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灵丹也。”其实起早不仅有益于身体,于做事方面也很有裨益。曾国藩领导的湘军之所以有战斗力,便是能吃苦,而湘军每日早起,也是比人家强的地方。

凡是严以律己之人,都是有大志之人。曾国藩立志写日记,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方止。曾国藩的自律之严,让人不得不佩服。

第四是检点。曾国藩不仅逐日检点,而且事事检点,天下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人,寥寥无几。曾国藩的这种自我检点的作风,不是他心血来潮的一时性起,而是一种扎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的自然秉承。曾国藩在这点上最钦佩孟子,他表示“愿终身私淑孟子”,“虽造次颠沛”,也愿“须臾不离”。

第五便是改过。曾国藩说:“知己之过失,承认它,并且改正它,毫无悯惜之心,这是最难的。豪杰之所以是豪杰,圣贤之所以是圣贤,就在这里。”

《周易》中说,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尚书》中也提到“改过不吝”,这都是告诉人们,有过错是难免的,但犯了错要及时改正,这才是最重要的。

曾国藩认为:一个省心修身的人,注重颐养德性的人,他所犯的错不一定是坑蒙拐骗之类的大恶,而往往是一些不足称道的小隐私、小阴谋。对于此,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有所作为,就在于他日日反省,天天自新的毅力,还有他那种肯找出自己错误,并果断改之的作风。

“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就是迷途知返、有错知改行为的珍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讲的也是知错需改的道理。

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命令赵云、邓其为带军,占据箕谷,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任命参军马谡为先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

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道:“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街亭失守,则我军必败。你需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没有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败。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