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武则天发迹史
3744900000011

第11章 金枝欲孽(1)

是谁在武则天二度进宫的路上,做了推手?重回赛场的武则天又有怎样的表现?时年二十六岁的武则天能否在美女如云的后宫获得一席之地?她和李治的女人们又进行了怎样的明争暗斗?

峰回路转

对于八卦的追求,古往今来的人们是一样的。在风气十分开化的唐朝,风流之事总是能一夜传遍长安城。普通的风流韵事都能够让人们津津乐道一段时间,更何况是皇帝和他后妈之间的那点事,于是乎,经过李世民周年祭上二人在众人面前的大胆表演之后,武则天和李治的暧昧行为已经传遍李唐的后宫了。

也许考虑到传播八卦会对自己的前途成产不利影响,或者是从国家声誉出发,在场的朝臣不太敢将这件事情大肆宣扬,但是这丝毫不能妨碍这个绯闻迅速轰动全国。

在随侍太监和宫女的努力下,李治和一个尼姑的风流韵事,很快就传到了李治的大老婆——王皇后的耳朵里。

对于一般的女人来说,听说了老公在外面搞婚外情,老婆的反应通常是暴跳如雷,但是这个时候的王皇后却做出了与此大相径庭的事情:让老公把武则天接进宫。王皇后又不傻,怎么会把情敌接进宫呢?

一方面由于李治是皇帝,虽然那个时候女性地位比较高,但是稍微有钱有势的男人搞个三妻四妾都是必须的,更何况是坐拥天下的皇帝呢?

再说了皇帝多妻多子被认为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所以皇帝花心一点根本算不得什么可以指责的错误。从这个方面来讲,作为一个母仪天下的国母,对于丈夫的正当权利应该坚决地捍卫和维护,只有像婆婆长孙皇后那样,才是贤惠的表现。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王皇后对于老公搞外遇的事情,管也管不了。

另一方面,王皇后从自身利益考虑也不想管。虽然说哪个女人不吃醋呢?但是这些年,李治的小老婆没有上千也有上百了,时间一长也就麻木了。

当时的社会风气摆到那里去了,一般的大老婆对于老公搞外遇的事情,通常的选择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王皇后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除此之外,她接武则天进宫还出于以毒攻毒的目的。

本来李治想要搞点婚外恋,实在算不得什么事,但是两个人身份特殊啊!要把自己的小妈接到宫里,名正言顺地厮混,实在是有些难度的。

如果武则天是一个没有野心和远见的小女人,就这样被皇帝包养着也就只能忍忍算了。但是武则天不是一个普通人,她的目标远不是得到皇帝偶尔的垂青,所以她是绝不可能甘心和李治偶尔的幽会就完事的。

这个时候陷入爱情中的李治,看到心爱的人儿哭得跟泪人似的,大男人情怀一发,就许诺给她一个名份,但是话容易说出口,真正实现却着实有些难度。

尽管李治是皇帝,他说的话就是圣旨,如果是一般的民女,他下一道旨意招进宫就完事了。但是这个女人毕竟不是,她不仅是个尼姑,更重要的还是自己老爸的小老婆,是自己的庶母,父亲刚刚死,就把她给娶进门,这简直是公然的乱伦,是大大的不孝。

在当时,李治的行为已经严重地触犯了法律。根据唐朝《杂律》第二十七条和第二十八条规定,武则天身份是感业寺的尼姑,李治和武则天的行为属于“和奸女冠尼”,也就是和尼姑通奸的罪。按照律法,李治和武则天分别要被判处一年半和两年半的有期徒刑。

如果这还算轻罪的话,那么武则天作为李治的后妈,和李治之间就属于“和奸父祖妾”的大罪了。与自己的父亲的小妾通奸,按照唐朝《名例律》规定,这种损坏名誉和教化,使礼教受到毁灭性打击的大罪是被列在十恶不赦的大罪里面的。这种罪在《杂律》的规定中是要被判处绞刑的。

就算李治是皇帝,没有谁敢真正拿这些律法条文来让他服刑、就死。但是他要想娶武则天进门,确实是件棘手的事情,除了律法还有一个很大的障碍摆在自己的面前。

虽然政务上的事由皇帝总揽,但是后宫的事却是由皇后操持的,娶武则天进门这件事必须得经皇后许可。

虽然一般的风流韵事,皇后管不太着,但是要牵涉到后宫人事变动是不可能不通过她的。平时自己对这个大老婆又不够好,这个时候她有充分的理由反对自己,又怎么会松口呢?

正当李治为武则天的事愁肠百结的时候,王皇后却出人意料地站出来为老公分忧解愁,主动提出把武则天接进宫里来。

看到平时义正言辞,端方守礼的老婆,忽然间就开了窍,竟然肯冒着违背礼制的风险,为自己排忧解难,主动提出让自己娶小妈进门,李治真可谓喜出望外。虽然自己无论如何是要讨这个小老婆的,但是这么容易就迈过了最难的一关,却着实出乎李治意料之外。

鹬蚌相争

这王皇后果真是想学婆婆长孙皇后那样做一个千古颂扬的典范,而主动提出给老公找小老婆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她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原来啊,这王皇后既不是为了做典范也不是被李治和武则天的真情打动,而是因为自己也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她和李治的夫妻生活已经病入膏肓了,引武则天进宫,也实在是出于无奈,以毒攻毒的考虑。

皇后虽然是全国最有权力的女人,表面上风光无限,但是背后到底有多少心酸和无奈实在是无人知晓啊!

王皇后有着显赫的家世,她的祖上是西魏重臣王思政,祖父是三品高官,父亲王仁佑在李世民一朝也官至刺史。后来李渊的女儿,同安大长公主嫁给王皇后的从祖父,见到王家这位女儿长得很漂亮,又很有教养,就向侄子李世民推荐了她。

李世民对王家这位姑娘也很满意,就亲自把她许配给了自己的儿子——当时还是晋王的李治。李世民在临死的时候还握着褚遂良的手,指着王皇后和李治说:“这是我的好儿子和儿媳妇,我死了之后,你就费心,多照顾照顾他们两个。”

可见对于这个自己亲自挑选的儿媳妇,李世民一直是很满意的。

新婚燕尔的晋王和晋王妃也度过了一段甜蜜时光,但是好景不长。由于王皇后一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的,李治连着又娶了几个小老婆。虽然新婚蜜月期刚过去,就有新人来瓜分自己的丈夫,王皇后感到很失落,但是想到自己是太宗皇帝亲自挑选的晋王妃,就算娶再多的女人,自己正室的地位还是无法超越的。所以王皇后和当时大部分的女人一样,默默忍受着丈夫的薄情。

这样的局面一直维持到李治当了太子,娶了个萧良娣。这个女人不光获得了李治的宠爱,而且还为李治生下了子嗣。

李治当了皇帝之后,虽然依例将自己从太子妃晋升为皇后,但是这个萧良娣也晋升为了萧淑妃。单从地位上来看,自己确实比这个女人更胜一筹,但要命的是,这个女人除了丈夫的宠爱,还有三个孩子撑腰。

坐在冰冷的皇后宝座上,王皇后感受到了丈夫日益的冷落。尤其是这个萧淑妃仗着李治的宠爱,开始越来越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如果说之前王皇后想着自己好歹是正室,能够对李治的这些小老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那么这个萧淑妃的出现无疑打破了这样的一种平衡。

结婚多年,自己一直没有为丈夫生下一男半女,眼看着丈夫对自己日益冷落,而情敌却荣宠日盛,而且已经生下了一个儿子。

在王皇后心中长期积累下来的妒怨情绪,终于在李治将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封为雍王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本来王皇后虽然没有生儿子,但是前面三个儿子李忠、李孝、李上金都是李治地位低下的宫人所生的。这三个孩子的母亲刘氏、郑氏、杨氏,对自己的皇后地位丝毫不构成威胁。

对于萧淑妃生的儿子,王皇后一开始也是能够容忍的,但是当李素节五岁的时候,李治竟然要把他封为雍王,王皇后心里就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虽然说皇帝的儿子封个王,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是封个什么王却是大有讲究的。譬如雍王就不是随便一个儿子就能当的。

“雍”在当时指的就是首都长安的意思,雍王的封地就是长安及其周边地区,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的地位。

按照惯例,雍王是要封给皇后生的儿子的。正常顺序是,皇后生的第1个儿子就是太子,将来的皇帝。如果皇后还有其他的儿子,那么皇帝就可以在太子以外的嫡子中挑一个出来封为雍王。当初李世民也很喜欢杨妃所生的儿子李恪,可是他也没把他封为雍王,如今李治竟然把萧淑妃的儿子封为雍王,这对于没有儿子的王皇后来说不啻于一个致命的打击。

想到自己常年不受宠的经历,以及没有儿子的现状,王皇后不能不把李素节被封为雍王看做一个危险信号。母凭子贵,这是当时社会的现状。李治将萧淑妃儿子的地位抬高,那么下一步是否就是晋升他的母亲呢?

淑妃已经是仅次于皇后的四大夫人之一,现在要提升她地位的话,就只能是让她当皇后了,要是萧淑妃当皇后,自己是个什么后果?想到这里王皇后心里就不寒而栗。

在这个情况下,武则天和李治的绯闻恰到好处地钻进了王皇后的耳朵。

也许听到丈夫又一次出轨的丑事,王皇后第一反应是心痛,但是转念之间,她想到,这件事情的最大受害人并不是自己。在思维跳跃到第三级的时候,她就已经从这件丑闻中嗅出了可乘之机。

对于王皇后来说,本来就不受李治宠爱,在她目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保住皇后的位置,化解被萧淑妃夺位的危机。

想当初自己和李治也是恩恩爱爱,但是自从这个姓萧的女人出现之后,自己实际上就被打入了冷宫。也就是说萧淑妃是王皇后的直接情敌,而武则天在萧淑妃最受宠的时候出现,剥夺的便不再是王皇后的宠爱,直接受害人就是萧淑妃。根据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情敌的情敌便是我的盟友了,于是王皇后就企图引进武则天来打击萧淑妃。

就这样,王皇后主动找到丈夫。对于李治来说,妻子又像刚认识的时候那么可爱了。因为她不仅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严厉指责自己不守规矩礼教,也没有像一个吃醋的妻子一样撒泼。反而是适时地安慰自己,鼓励自己,甚至应允自己把武则天娶进宫来。

这样的知书达理,对腹背受敌的李治来说,无疑是根救命稻草,终于有个人不再逼他,为他分忧,他心里充满了感激。

就这样,在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夺的缝隙中,尼姑武则天的生活出现了转机,她开始有了重新回到赛场的机会。

倒淑妃同盟

李治和武则天的恋情曝光之后,得到了大老婆王皇后的支持,无疑将两个人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

王皇后是个能够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天的人,不仅不阻碍丈夫把武则天接进宫这件事,还积极促成。

一方面,她找武则天私下谈话,让她偷偷把头发留起来,给武则天吃了定心丸。另一方面,她又经常在皇帝面前提起武则天,提醒皇帝别忘了这位旧情人,早些把她接进宫里来。

就这样,在王皇后和李治的共同努力下,武则天在李世民的丧期满了之后,重新回到了她离开了两年多的李唐皇宫。

武则天是个聪明人,以她的睿智当然能够感受到王皇后的用意。所以再度入宫的她对于这位恩人自然是十分的谦恭和顺从。对于王皇后来说,招武则天进宫,并不是真正为了成全李治和武则天,她的目标直指萧淑妃。

那么这个让王皇后十分头痛,甚至不惜引进另外一个女人来打击的萧淑妃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呢?

唐朝是个讲求身份和血统的社会,所以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虽然后来官至侍郎,仍然被许多人所轻视,一直到他和出身高贵的杨氏结了婚,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

在隋唐有五姓七望最为尊贵,当时人们成功的一个标准就是能否娶五姓女。李渊的薛婕妤,也就是李治启蒙老师薛婕妤的侄子薛元超虽然位至宰相,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却还是觉得自己生平有三大恨事:没有进士及第,没有机会修国史,没能娶五姓女。

那么被列为三大恨事之中的五姓女,到底是哪五姓呢?

这五姓就是李、王、郑、卢以及崔氏,五姓地位之尊贵,到了连皇室都比不上的地步。这薛元超老婆是由李世民亲自指定的人选:李渊的亲孙女、李世民的亲侄女、李元吉的女儿——和静县主,可谓是金枝玉叶,但是薛元超还是觉得娶皇家女都比不上娶五姓女荣耀。

表面上看,唐朝统治者姓李,那也是五姓之一,但是,当时的人除了姓氏之外还讲求个地望之说。

陇西、赵郡、清河、博陵、范阳、荥阳、太原为当时的七望。这两方面加起来,就形成了最为尊贵的七大世族。即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从表面上看,这唐朝皇族也属于最为尊贵的七大家族之一,陇西李氏。但是当时社会上许多人,尤其是山东士族对皇室所宣扬的“陇西李氏”深表怀疑,认为他们具有太多的少数民族血统,胡化严重,李氏中最为尊贵的实际上是赵郡李氏而已。

这样的怀疑态度持续了很久,一直到唐文宗的时候,这个观念还很浓重。唐文宗看中了宰相郑覃的孙女,想把这位荥阳郑氏女娶来给自己儿子做老婆。但是郑覃宁愿把孙女嫁给九品芝麻官的博陵崔氏,也不让她去做太子妃。

这件事让皇帝很受刺激,唐文宗气得对郑覃骂道:“难道我们李家当了二百多年的皇帝,还比不上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尊贵吗?”

李治的皇后王氏,正是五姓女之一的太原王氏。这样出身的王皇后尚要引萧淑妃为劲敌,那么她又是什么出身呢?

上面所说的五姓七望,主要说的是山东的情况,但是在全国范围内来说,又有“唐之世家,自以荥阳郑氏、河东裴氏、京兆韦氏、赵郡李氏、兰陵萧氏、博陵崔氏六族为最”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