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武则天发迹史
3744900000035

第35章 寂寞女皇(3)

这个事情立马让倒张派抓住了把柄,首先就从二张的弟弟张昌期、张昌仪和张同休下手,把哥仨给抓进号子里去了。这三个人不知是有恃无恐,还是意志不坚定,很快就把两个哥哥给供了出来。

负责审理此案的司刑正哪敢得罪这哥俩啊?就大事化小,以强买人田罪,给判了个罚铜二十斤了事。

对于这个结果,武则天十分满意,但是倒张派就不高兴了,不依不饶地要求复审。复审结果显示张氏兄弟贪污公款达四千余缗,数额巨大,依法要受到撤职处分。

二张当然不乐意了,说自己犯了这么小的错,用不着免官,最多将功抵过。可是到底这两个人除了讨好武则天之外,有什么功可言呢?

他们自己也说不出口,这个时候一个叫杨再思的宰相为了讨好武则天,给他们找了个理由就是:他们俩人给皇帝炼丹,皇上服了这个丹药,疗效很好啊,这也是个很大的功劳嘛!

一听这么说,武则天立马顺着台阶就下来了,二张为此又躲过了一劫。

经过这件事之后,武则天被两边人搞得很头痛,她不想杀掉那些无辜的大臣,更不想失去两个小情人,所以她只能把那些倒张派的主力派到外地去任职或者出差。

但是倒张派的人数实在是太多,倒掉一批,立马又有另一批替补上来。眼看着通过正规法律途径拿不下两人,他们开始下狠手,告两个人谋反。

在公元704年的时候,在洛阳的大街小巷,开始出现很多莫名的传单,上面说二张包藏祸心,意图谋反。虽然这只是流言,但是很多时候流言会致人于死命。武则天前半生就毁在“女主武昌”的流言之下。更何况张氏兄弟心里确实有鬼,当年刚刚成为武则天新宠的张昌宗,确实请过一个叫李弘泰的术士来给他看相。

本来他是想让术士给他看看自己命里有没有富贵,能享受多长时间的富贵,但是没想到,这个术士竟然说他的命贵不可言,有帝王之相。这句话把他给吓坏了,觉得这个术士简直给自己找事,立马把他给打发走了。

跟在武则天身边这么久,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武则天最忌讳的事就是谋反,只要跟这沾上边的,必死无疑。现在洛阳城里出现的莫名传单,简直要了二人的命。

两人一合计,决定坦白从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就把当年的事向武则天坦白了。武则天对这两个小情人还是很了解的,知道他们也就能干点贪污受贿、仗势欺人的事,谋反这样的胆肯定是没有的。

看着两个人吓成那样,武则天就安慰他们说没事,我知道你们对朕忠心着呢!可是二张的心刚放下,就有一个叫杨元炯的人来告他们谋反。

武则天不得不下令立案审查,武则天派韦承庆、崔神庆和宋璟共同审理。宰相韦承庆属于拥张派人物,所以他主张二张已经提前自首了李弘泰的事情,应该照规定无罪释放。

但是宋璟却是个彻彻底底的倒张派人物,而且骨头很硬。不管武则天怎么暗示,他还是坚持说这两个人肯定是谋反,说他地位那么高,不想造反,干嘛让人看相;再者他所谓的自首行为,是在揭发他谋反的传单满天飞的时候被迫采取的。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谋反这样的大罪,就算是自首也不能饶恕。

这个时候,武则天那个心急呀!没办法,她打算把宋璟给调走完事。但是宋璟却非要跟武则天呛声。武则天让他去扬州处理一些过去积压下来的案件,宋璟说我是御史中丞,地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轮不上我管。

过了几天武则天又让他去处理幽州都督贪污案,她觉得这回可是个大案了,看你还有什么借口。没想到宋璟又说道:“没有军国大事,御史中丞是不应该随便到地方去的。”

最后,武则天为了把宋璟支走,不惜把宰相李峤都给搭上了。让宋璟陪宰相到四川去视察工作。可是宋璟又顶了回去,说这四川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又没有出什么乱子,没事干嘛让我去那呀,我才不去呢!

这回,武则天彻底没脾气了。索性就哄着宋璟说:“好吧,我把昌宗交给你带回御史台受审吧!”宋璟一听高兴坏了,立马就押着张昌宗回到了御史台,迫不及待地就准备开庭审理。

可是没想到,这场面还没摆好,武则天赦免张昌宗的圣旨就下来了,这下把宋璟气得吹眉毛瞪胡子的,却又无可奈何。

武则天的行为让倒张派意识到,只要她在,他们就不能拿张氏兄弟怎么办。既然此路不通,他们只能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了。

做出采用暴力手段的决定后,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倒张集团便开始行动起来。

发动政变,首先要掌握的就是军队,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张柬之首先就找到了负责保卫皇宫的北衙禁军领袖李多祚。

李多祚本来是靺鞨族人,在归降唐朝之后,由于功勋卓越,深受高宗的赏识。张柬之就以此为突破口,含蓄地表达了让他知恩图报,为恢复高宗子孙的统治而尽心尽力,以报知遇之恩。

李多祚是个性情豪爽的人,听了张柬之的话,立马就热血沸腾,想到自己从一个奴隶成长为一个威风八面的大将军,享尽荣华富贵,这一切都是拜高宗所赐啊!于是,他痛快地就答应了张柬之。

接着,张柬之又拉同门兼同事桓彦范、敬晖入伙,这两个人和张柬之一样,都受过狄仁杰推荐之恩,也是属于对李唐感情深厚的一群,所以,没费多少工夫,就成功结盟了。

由于李多祚的帮助,张柬之很顺利地就把自己的力量,如桓彦范、敬晖、李湛等人安插到羽林军的主要领导岗位上面了。

当然,万事俱备,还欠东风,张柬之在做了基本的准备工作之后,就开始去找政变的主角——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沟通。

政变的旗号是诛杀二张,恢复李唐统治,当然需要太子李显来唱戏。李旦和太平公主自然也是支持的,因为皇位不落到李家的话,他们就会成为前朝余孽,下场一定会很惨。

就这样,在组织好各路人马之后,一场酝酿已久的政变就悄然拉开了序幕。

在公元705年,也就是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革命的第一枪正式打响。革命军兵分四路,由张柬之、李多祚、李旦和太平公主分别担任四路军的领导人。

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带领右羽林军中的千余骑兵和五百步兵作为主力,直接从玄武门进攻皇宫。

李多祚、李湛等率左羽林军,负责到东宫迎立太子,然后在玄武门与张柬之部会合。

司刑少卿兼相王府司马事的袁恕己配合相王李旦,率领南衙军队作为预备军,在宫外随时候命,伺机行动。

最先遇到挫折的是李多祚等人,李显可能是在流放期间的痛苦记忆太深刻,对母亲产生了严重的敬畏心理。事到临头,他再一次想到了母亲的手段,想要临阵退缩。

这可把一众将士给气坏了,但是没人敢发脾气。只有他的女婿王同皎站出来劝他,请他考虑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要挺身而出。

一群人忙乎了半天,不顾身家性命地跟着他干,他倒好,作为带头大哥,竟然临阵逃脱,这对得起那些拼了命的兄弟们么?

看到李显还推辞,李湛索性站出来,连哄带骗,外加威胁地把这个太子爷拉上了战场。

除了李显的中途掉链子,张柬之部在玄武门也遇到了殿中检田归道的顽固抵抗。张柬之好说歹说,这田归道就是不放人过去,这个时候,李显那一队的人马过来了。

看到太子,田归道也没辙了,毕竟人家是太子啊,未来的皇上,指不定明天皇帝下台就是他了,得罪不起啊,于是田归道只得放人了。

就这样,汇合后的两队人马就直奔武则天的迎仙宫,在路上找到张昌宗兄弟二人,二话不说,就把他俩给结果了。

结果了直接目标之后,一群人就包围了武则天的寝宫。然后冲进去对武则天说,张氏兄弟谋反,已经被杀死了。

看到这个形势,武则天心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她还是不甘心,对自己的儿子李显说:“原来是你啊!既然谋反的人已经死了,你可以回去了!”母亲一句话,让李显直打哆嗦,唯唯诺诺地就准备离开了。

看到皇帝这么没出息,桓彦范忙出言阻止道:“天皇生前把太子托付给陛下您,现在太子年纪也不小了,当了这么多年太子,天下人思念李唐很长时间了,我们这些做下属的,不敢忘记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拥护太子铲除了乱臣贼子,希望陛下能传位于太子,以顺应天下民心!”

武则天习惯权力太久,哪里肯这么容易就范,她指着李义府的儿子李湛说:“你也是杀害易之的人?我待你们父子不薄,你今天怎么敢这么对我?”

听了武则天的话,李湛竟然惭愧地低下了头。看到他这个表现,武则天接着对崔玄暐说道:“还有你,其他人都是有人提携、推荐当官,唯独你,没有任何关系,是我亲手把你提拔上来的,你竟然也跟他们一伙?”

崔玄暐比李湛淡定多了,不慌不忙地说道:“我这么做也是报答陛下知遇之恩的一种方式啊!”

这一句话,让武则天了解到,无论怎样,自己再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力挽狂澜了,只得默然地注视着她的子女和臣子们将她从皇位上请了下来。

当天,张柬之等人就将张昌宗的其他几个兄弟也处死了,把他们兄弟的尸体挂在天津桥上示众。城里的百姓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全部都沸腾了,奔走相告,甚至跑到桥上,去把他们的肉给割下来下酒。那些拥张派的人物,如韦承庆、崔神庆等,也一一被收监、受审。

第二天,武则天被迫宣布让李显监国,第三天,又下达了正式文件,宣布退位,由李显即位。不过这个时候,国号仍然为周,李显仍称武显,一直到十多天之后才恢复姓氏和国号。甚至新皇帝还给她加了一个则天大圣皇帝的尊号。

退位之后的武则天退居上阳宫,彻底成为一个失去权力的太后。虽然李显每隔十天就会带着朝臣到上阳宫给她请安,享受着比其他太上皇优厚得多的待遇,但是她内心的失落还是无法避免的,在失去权力之后,她迅速地衰老了。

到这一年11月26日,武则天就带着未能实现成佛成仙的梦想,静静地死在了仙居殿。

在她留下的遗诏中,她选择了去除皇帝尊号,回归为李治皇后,合葬乾陵的做法。李显不顾一些大臣的反对,遵从了母亲的遗诏,打开封闭多年的乾陵,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在一起。

中国皇帝和皇后陵寝前一般没有立碑的惯例,但是李治去世的时候,武则天破例,给丈夫立了一块高大的石碑,并在上面刻了一篇《述圣记》来歌颂李治。

在她死后,李显也应母亲遗诏的要求,在父亲的石碑旁边为母亲竖了一块石碑。只不过,这块碑上,武则天留给后人的是一片空白。这个一生都在追求独立特性的人,又一次用一块无字碑继续着她的独特和创造,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猜测和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