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鹤龄听了胡雪岩的话,觉得胡雪岩这个人做事的手法不俗,谈吐也不俗。心里面对胡雪岩也慢慢欣赏起来,再说,人家毕竟帮了自己的大忙,也不好过于苛责,否则,就显得自己太没气度了。
想到这里,嵇鹤龄就说:“既然是这样,你也就不必太自责了。”然后他拉着胡雪岩的手,亲切地说:“我们到里屋好好聊聊。”
听嵇鹤龄这样说,胡雪岩知道嵇鹤龄对自己的看法已经改观了。此时,如果想让嵇鹤龄帮王有龄到县城去剿灭那些强盗,只要自己提出来,他就一定会答应。
但是办完了这件事之后,两个人就可能形同陌路,再也没有什么关系了。如果真地想和他交个长远的朋友,也为自己和王有龄找一个好帮手,还需要慢慢下功夫。
在很短的时间内,胡雪岩决定要和嵇鹤龄做个长远的朋友。毕竟,他还是非常欣赏嵇鹤龄这个人。
想到这里,他对嵇鹤龄说:“鹤龄兄,我们找个地方喝一杯,继续聊聊,怎么样?”
已经是中午了,对于胡雪岩这样一位客人,嵇鹤龄早就想到留他吃饭。无奈家里的情况一团糟,又有孩子在身边,想请他出去吃,无奈口袋里没有银子。听胡雪岩这样讲,正合自己的心意。他是很洒脱的人,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胡雪岩说:“既然要去喝酒,我这身官服可以不穿了。”
说着就要起身回家里换衣服,嵇鹤龄拉住他说:“那又何必这么麻烦呢?天气这么热,随便穿一件长褂就可以了。如果不嫌弃,就穿我的吧。”说完,他吩咐儿子把自己的一件长褂拿出来给胡雪岩穿。
胡雪岩没有推辞,穿上了嵇鹤龄的衣服,就携手向酒馆走去。嵇鹤龄的行动表明两个人的关系已经到了可以“共衣”的程度,也就是初步认可了胡雪岩这个人。
两个人穿着长褂,非常潇洒地走出了嵇家的大门。出了大门之后,胡雪岩对嵇鹤龄说:“鹤龄兄,你先到宝丰酒楼去,我有些事情需要交代一下伙计。”
嵇鹤龄以为胡雪岩要交代些生意上的事情,也就没有多想,自己先走了。
嵇鹤龄走后,胡雪岩对高年说:“你赶紧回去通知王大人,说事情肯定会成功,让他马上来嵇家拜祭。”
高年听了胡雪岩的话,非常疑惑地说:“您和嵇老爷一起去酒楼了,王大人来了之后不就扑空了吗?”
胡雪岩笑着说:“难道你没听说过‘阳货拜孔子’的故事吗?我就是要让王大人扑空。”
“阳货拜孔子”的故事究竟是什么呢?阳货是春秋时鲁国的一个权臣,他这个人名声不怎么好,很多人都讨厌他,这其中就包括孔子。
但是,阳货却非常仰慕孔子的道德和才学,就想去登门拜访。可孔子总是推脱自己有这样或是那样的事要忙,拒绝见他。孔子有时被逼急了,干脆就装病。阳货没有办法,就派人盯着孔子,吩咐什么时候孔子出门了,就来报告自己。
没过多久,阳货得到这样一个机会。他得知孔子出门之后,马上带着一只烤熟的小猪去孔子家,并把这只小猪交给了孔鲤,然后就走了。
为什么他会选择孔子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他呢?因为当时的礼法规定:如果有人来拜访你,而你不在家,回来之后就得回访人家。
阳货知道孔子是个守礼的君子,必定会来回拜自己。因而,他才会选择在孔子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他。
果然,孔子知道了阳货来拜访自己之后,虽然万般不愿意,但还是要去回拜。孔子也选了一个阳货不在家的时间去回拜他,谁知道,阳货早就知道孔子会有这一手,就提前回来把孔子堵在了半路,最后,终于实现了见孔子的愿望。
胡雪岩让王有龄去拜访嵇鹤龄,就是要趁着嵇鹤龄不在家的时候前去。这样就可以让嵇鹤龄按照礼数回拜王有龄,到时候就有交往下去的机会。
胡雪岩把高年打发走以后,来到了宝丰酒楼。找到已经先一步来到这里的嵇鹤龄,胡雪岩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和嵇鹤龄商量着该点哪些菜。
菜点完后,两个人就边吃边聊。闲聊间,就谈到了强盗强占县城的事情。此时,胡雪岩已经把嵇鹤龄给说动了。
他说:“其实王知府早就听说鹤龄兄多谋善断,通晓兵机。强盗占领县城这件事王大人早就想借重鹤龄兄,只是考虑到大嫂刚刚去世,家里又有孩子需要照顾,才没有劳烦您。王大人说这件事,整个湖州城内,只有鹤龄兄才能顺利地解决。”
嵇鹤龄听胡雪岩这么说,就不免有些得意地说:“家里虽然有困难,但这种为国家出力的事,我自然是当仁不让。难得王知府这样看重我,就更不能辜负他的期望了。”
胡雪岩说:“我知道鹤龄兄是个热心肠的人,但那座山城现在被强盗占领,非常危险。如果没有一个万全之计,最好还是不要去冒险。如果王大人同鹤龄兄谈起这件事,鹤龄兄就尽管将困难说出来。王大人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想来也不会勉强你。”
嵇鹤龄听胡雪岩一直在为自己的安全考虑,就有些感动。
他宽慰地说:“非常感谢雪岩兄能为我着想,但说实在的,这种事情是没有万全之策的。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因为一点危险就畏首畏尾不敢行动呢?况且只要事先策划好,做到随机应变,自然可以自保。这一点,我还是有信心的。雪岩兄,尽管放心好了。”
胡雪岩说:“既然鹤龄兄这样说,我也就不便再阻拦了。可恨强盗占领的是一座山城,如果是水路码头,我就可以帮得上鹤龄兄的忙了。”
嵇鹤龄说:“雪岩兄和水师的人相熟吗?”
胡雪岩说:“鹤龄兄误会了,我在水师中没有相熟的人,只是在漕帮中认识一些朋友。”
嵇鹤龄就问:“都认识哪些朋友,我倒是很想见识一下。”
胡雪岩就和嵇鹤龄简单说了一下魏老爷子和尤五爷的事情,随后对嵇鹤龄说:“等这次我从上海做完生丝生意回来,一定要把这两位漕帮的朋友请过来和鹤龄兄见见面,大家交个朋友。”
嵇鹤龄说:“那是一定的,真想早点和他们见面。刚才听你说,要去上海做生意,怎么现在还在湖州?”
胡雪岩说:“湖州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我怎么能丢下王大人一个人在这里?我们是患难之交,这时候我绝不会离开的,一定要留在这里帮他排忧解难。”
嵇鹤龄说:“雪岩兄果然有古人仁义之风,现在像你这样,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真是不多了。”
胡雪岩说:“至少还有一位啊,这个人就是鹤龄兄。来,你我兄弟共饮一杯。”
胡雪岩又接着说:“我生平最佩服的就是,鹤龄兄这样有着满腹才华的读书人。我从小读书不多,有时候鹤龄兄说什么大道理,我虽然听不太懂,但我愿意跟着鹤龄兄好好学习一下。”
嵇鹤龄听胡雪岩这样说,觉得他是一个坦诚又虚心的人,就更加欣赏他了。
他对胡雪岩说:“雪岩兄过谦了,古往今来,读书不多但却成就大事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时间,在闲暇时候,你可以读上几首诗,看看山,看看水,也能调养性情,对身体也是大有益处的。”
胡雪岩听嵇鹤龄这样讲,倍受鼓励。两个人又开始喝酒,边喝边聊,越谈越投机。
两个人酒足饭饱之后,太阳已经西斜,在共赏夕阳美景之后,两人约好明天在王有龄家里碰头,然后便分开了。
胡雪岩回去之后,就直奔王有龄家,正好碰到送客回来的王有龄。看到胡雪岩,王有龄一把拉着他的手,非常高兴地说:“雪岩,你的本事真不小,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这个嵇鹤龄给收服了。这下子,大事可成了。”
胡雪岩说:“嵇鹤龄家你去过了吗?”
王有龄说:“已经去拜访过了,还封了五十两银子的奠仪,不算少吧?”
胡雪岩说:“已经不少了,嵇鹤龄已经自告奋勇要去山城了。我和他约好了明天来大哥家里,商量剿灭盗贼的事。到时候,大家就敞开心扉好好商量一下这件事怎么解决。”
王有龄说:“那太好了,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早点来,咱们一起商量这件事。”
胡雪岩又和王有龄聊了几句,就离开了。
平定祸乱
第二天,胡雪岩和嵇鹤龄都依约来到了王有龄家。在一番寒暄客套之后,三个人就开始商量起剿灭强盗的事情。
嵇鹤龄说:“我知道这次山城的强盗作乱,从根本上说并没有多严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种地的农民。之所以会作乱,都是被少数的强盗蛊惑和胁迫,我想这次行动,应该以安抚为主,只带少量兵马前去。山城里面的强盗看我只带一些人去,会降低戒心。我就可以从容地劝说那些被蛊惑的百姓,只要这些百姓愿意放下武器,回家种田,我们就一律不再追究。这样的话,剩下那些悍匪就很容易对付了。”
王有龄担心地说:“这样做会不会太危险了,还是多带些兵马过去为好。”
嵇鹤龄回答道:“起事的大多是无辜百姓,怎么忍心妄加杀戮。如果他们不听劝告,我自有办法脱身,你们不必担心。”
王有龄说:“既然你这么说,我也就放心了。你走之后,我会带大部人马在后面接应。一旦你劝说不成功,我就和你合兵一处,剿灭这帮强盗。”
嵇鹤龄说:“就这么办吧,你们就等着我胜利的消息吧!”
最后他们商定,由嵇鹤龄先带五百兵马前去山城劝降。在胡雪岩给嵇鹤龄饯行的时候,嵇鹤龄对胡雪岩说:“我此行定会成功,只是家中儿女没有人照顾,实在放心不下。”
胡雪岩便安慰他说:“鹤龄兄不用担心家里,我已经和王大人商量好了。让王太太的侍女朝云姑娘去您家,给您照看孩子,您看怎么样?”
嵇鹤龄说:“没想到,雪岩兄为我想得如此周到,真是感激不尽。我和雪岩兄是一见如故,也非常欣赏雪岩兄,想和你结拜为异姓兄弟。不知你意下如何?”
胡雪岩说:“其实我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怕高攀不上。难得鹤龄兄如此看得起雪岩,我自然是愿意和大哥结为兄弟。”
嵇鹤龄听了胡雪岩的话,非常高兴地说:“既然你也愿意,咱们今天就正式结为兄弟,以后互相帮助,共同做一番事业。”
就这样,两个人当即就磕头结拜为兄弟。随后,嵇鹤龄就带兵出征了。
事情的发展,就像嵇鹤龄预料的一样。他到了山城后,孤身入城劝说、安抚那些被蛊惑的百姓,在他的感召之下,大部分百姓都放下武器。
随后,嵇鹤龄就带领着五百兵士抓住了强盗头子,杀掉他。其余的强盗,有的投降,有的逃跑。山城之乱,就这样很顺利地被平定了。
消息传到湖州,王有龄和胡雪岩都非常高兴。他们就向黄宗汉盛赞嵇鹤龄的功劳,又送了一些钱给黄宗汉,替嵇鹤龄谋到了一个实缺。他们还说服黄宗汉,让嵇鹤龄代替胡雪岩掌管海运局的事务。
从此,胡雪岩又多了一个厉害的朋友帮助自己,这让他可以从海运局抽身,专心去经营自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