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备发迹史
3745600000011

第11章 小弟的辛酸(3)

刘备派简雍和孙乾去联络袁绍,商量投奔的事情。袁绍见到他们之后,从他们那里得知了刘备想要投奔自己,这个时候他和曹操打得正酣,对于这个平白无故掉下的帮手,袁绍自然是非常高兴,当即表示愿意接纳。

袁绍马上派人发命令给青州的袁谭,让他亲自率领人马去接刘备,然后袁绍吩咐手下人为盛大的欢迎仪式做准备,以此迎接刘备。

袁绍为什么愿意接纳刘备?因为袁绍和刘备现在是盟友的关系,不久之前两个人还一起相约对付曹操。

再者刘备和袁绍的个人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刘备做豫州牧的时候亲自向朝廷推荐袁绍的长子袁谭为孝廉,算是对袁绍家有点恩惠。

最重要的是袁绍觉得刘备这个人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袁绍觉得刘备现在虽然被打败了,但是他的声望很好,名声很大,有很强的号召力。

刘备是个坚强的人,同曹操进行了多次战斗,对曹操作战有丰富的经验。再说,刘备曾经参与董丞的“杀曹勤王”活动,是道义的化身,反曹英雄,有很好的舆论宣传作用,所以袁绍感觉自己太需要刘备了。

袁谭接到袁绍的命令后,马上带着一干人马去接刘备。接到刘备之后,袁谭派人骑着快马向袁绍报告,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刘备原来的很多失散的部下都来青州投靠他,这样一来刘备的力量又得到了恢复。

袁绍接到袁谭送来的消息之后,马上派出自己的亲信带领着大批人马从官渡前线去青州接刘备。袁绍还让人告诉袁谭,要袁谭亲自护送刘备来官渡前线。

刘备在青州接到袁绍的消息后,就和袁谭一起动身前往官渡前线。一路上,他继续招集自己那些流亡的旧部,等到他们走到距离官渡前线还有两百里的地方时,遇到了袁绍带领的人马。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先前袁绍派亲信去迎接刘备之后,左思右想觉得这样做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对刘备的期盼和看重。所以他就亲自带领一干人马离开了官渡前线,向青州方向进发,亲自迎接刘备。这一走就走了两百里,终于见到了刘备。

袁绍和刘备见面之后,两个人互道仰慕之情,随后便一起回到了官渡前线。到了官渡前线,袁绍为刘备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袁绍把刘备当作盟友看待,让他独立带领自己的人马,并且还把他的人马和军用物资调拨给刘备,增强他的力量。

刘备也没有辜负袁绍的期望,在官渡前线继续号召天下诸侯反对曹操,并且向天下人公布了汉献帝衣带诏的内容。

除此之外,他继续招集自己失散的旧部。这个时候赵云来到了刘备身边,让刘备喜不自胜,庆幸自己又得了一个好帮手。

赵云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来投奔刘备呢?原来赵云和刘备在平原的时候关系就很好,那个时候赵云就有为刘备效命的想法。

但是因为当时他还在公孙瓒手下做事,如果贸然投奔刘备,一来会伤害刘备和公孙瓒的感情,二来赵云怕人家说他是个不忠不义之徒。所以一直等到公孙瓒被袁绍击败自焚而死之后,他才来投奔刘备。

刘备得到赵云之后,越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积极地训练将士,准备进攻曹操。这个时候袁绍派自己手下的大将郭图、淳于琼和颜良率领军队渡过黄河,包围了曹军防守的白马,官渡之战正式打响。

白马这个地方对曹操非常重要,如果白马丢了,兖州的门户就被打开了,那么曹操也就危险了。

曹操想要亲自带着新近归附的张辽和关羽去解白马之围,可是他的军师荀攸不同意他这样做。理由是曹操兵少袁绍兵多,如果直接援救白马,那么就会提前决战,这样对曹操很不利。

所以荀攸建议曹操带兵直接袭击延津,装出一副要渡过黄河抄袁绍后路的样子。袁绍肯定会分兵营救,到那个时候就可以直接出其不意地袭击在白马的颜良等人,这样一来颜良必然会被打败,白马之围也就解了。

曹操采纳了荀攸的意见,依计而行果然打败颜良的军队,而且颜良本人也在乱军之中被关羽斩杀。

关羽因为这次斩杀颜良立下了大功,被曹操加封为汉寿亭侯,经此一战关羽的勇武名扬天下,成为当时大腕级将领。

曹操成功解除白马之围后,就把白马这个地方的居民全都迁走了。准备实行坚壁清野的战略,与袁绍打一场你死我活的持久战。

颜良战死之后,袁绍非常生气。他听说是关羽斩杀了颜良,就责备刘备说:“我听说关羽和您是八拜之交的异姓兄弟,您和他的关系非常好,可是为什么他明明知道您在我这里还要斩杀我的大将?”

刘备听了袁绍的话,不慌不忙地说:“袁公请不要动怒,听我慢慢解释。云长为人素来忠义,上次下邳之战无奈之下才投降曹操,至今我兄弟失散已经大半年了。我想云长肯定不知道我在袁公这里,如果知道我在这里他是不会斩杀颜良,让我难堪的。再说死一个颜良并不算什么,我愿意帮袁公召唤云长来归附,到时候岂不胜过颜良百倍?请袁公明察。”

袁绍听了刘备的话,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便对刘备说:“是我错怪玄德了,我如果能得到云长的帮助,那么攻破曹操就大有希望了。”

袁绍收到了曹操迁走白马居民的消息,决定派手下的另一位大将文丑和刘备一起渡过黄河追击曹操,想让刘备找个机会把关羽招到自己手下工作。

刘备和文丑率领兵马到达延津南岸的时候,曹操正带领五六百名骑兵驻扎在白马山南边的山麓上。

曹操看到远方尘土飞扬,知道是袁绍派兵来追自己了。他一点都不慌张,从容地命令手下的骑兵都下马,然后让他们把从白马撤出来的军用物资全部放在路上。

曹操手下的将领们很不理解曹操的行为,他们都劝曹操赶紧上马逃跑,但是曹操没有答应。这时候刘备和文丑已经率领军队到达了白马山下,他们手下的骑兵看到道路上的军用物资之后,根本就不听命令,马上开始疯狂抢夺这些东西。

曹操看到这种情况,马上命令自己手下的将士上马,纵兵而出。曹军如猛虎下山一样扑向已经乱作一团的袁军,结果是袁军死伤大半。文丑在乱军中被杀,刘备再次发挥了高超的逃命本领,最后逃得一命。

曹操两次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局,曹操的力量仍然弱于袁绍。不过袁绍在经过两次失败后,不敢再轻易出击了,所以双方进入了相持的状态之中。

就在曹操和袁绍相持的这段时间里,关羽回到了刘备身边。原来上次曹操成功斩杀文丑之后,关羽就知道了刘备在袁绍那里。他就开始酝酿着离开曹操回到刘备那里,他先把自己的想法透露给了好朋友张辽。

曹操这时候知道了关羽的想法,心里很难受。他觉得自己对关羽这么好,但是关羽还是要离开自己去找刘备,说什么他也不甘心。

于是曹操就派张辽去劝关羽留下来,张辽见到关羽后,就问关羽:“云长你觉得曹公对你怎么样?”

关羽这个时候非常动情地说:“平心而论,曹公对我真的是没话说。他对我很信任,又给我高官厚禄,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对我的待遇已经远超过了一般人。”

张辽听了关羽的话,说:“云长说得不错,既然曹公对你这么好,为什么不干脆留下来为曹公效劳呢?留在曹公身边,你肯定可以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大丈夫一生所追求的不就是这些吗?”

关羽说:“文远兄(张辽,字文远)说得不错,但我和刘皇叔是生死不移的兄弟,刘皇叔对我有厚恩,我又怎么能背叛他呢?现在我知道刘皇叔在袁绍军中,所以我决定离开曹公,去追随我大哥,麻烦文远向曹公转达我的歉意。”

张辽听关羽这样说,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劝关羽回心转意了,只得无奈地回去向曹操复命。

张辽见到曹操后把关羽说的话全都告诉了他,曹操听后,不但没有责怪关羽,反而更加敬重关羽,觉得他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忠义之士。于是,他下令准许关羽自由离开。

就这样关羽带着刘备的家属离开了曹营,摒弃了所有的荣华富贵,重新回到了刘备的身边。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刘备这个人身上有着巨大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帮助他在乱世之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站起来,聚集人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关羽回到刘备身边后,刘备自然是非常高兴,这不必细说,我们再来看官渡前线的正面战场。

曹军和袁军相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形势终于发生了变化。建安五年七月,曹操后方负责防守汝南的原黄巾军将领刘辟,在袁绍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利益诱惑下背叛了曹操,在汝南和袁绍相互呼应,给了曹操又一个致命打击。

刘辟的倒戈相向,让曹操的后方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威胁。对于这个突发事件,曹操自然很重视,可是袁绍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丝毫不在他之下。招安了刘辟之后,袁绍立马派刘备率领人马去帮助他,准备给曹操后方的大火再浇点油,让火烧得更猛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