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备发迹史
3745600000026

第26章 汉中王的苦与乐(3)

然而,关羽现在已经对江东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自己非除掉他不可。于是,他决定先向曹操妥协,给曹操写了一封妥协信。在信中,孙权表达了自己想进攻关羽,让曹操不要捣蛋的愿望;当然,作为交换,他还违心地劝说曹操称帝。

就这样,两个曾经的死对头,如今在面对关羽这个劲敌的时候,不谋而合的想到了放下仇恨,携起手来,共同打倒关羽再说。两个人同时向对方伸出了橄榄枝,所以曹孙联合抗关羽的事立马就被落实了。曹孙联盟的结成,对关羽来说,无异于致命一击,他的失败开始变得不可避免起来。

巨星陨,荆州落

曹操和孙权达成共同对付关羽的协议之后,马上开始了各自的行动。曹操派徐晃率领军队屯驻宛城,自己则率领军队驻扎在摩陂,遥控整个事件的发展。

因为徐晃率领的军队都是招募上来的新兵,曹操知道徐晃带领这样的军队是没有办法战胜关羽的。于是他又派徐商、吕建带领精兵援助徐晃,并且明确告诫他们不要孤军深入,要等待各路兵马聚齐时再进攻。

徐晃率领兵马到达樊城境内的时候,关羽正领军驻扎在偃城。为了击退关羽,徐晃就做出了要绕道关羽背后,截断他后路的架势。关羽害怕,就率军烧掉了偃城,然后撤退。

就这样徐晃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偃城,在樊城驻扎下来。之后,徐晃也只是缓慢向前行进,一直到他的军队距离关羽围困樊城的军队只有三丈距离的时候,他仍不急于发动对关羽的进攻。

为什么徐晃的军队不马上向关羽发动进攻以解救樊城之围呢?原来这是曹操下的命令,曹操明白单靠徐晃的实力,根本没有办法解樊城之危,为了保持自己的有生力量,更为了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所以他就派议郎赵俨到徐晃军中参赞军事。

但是徐晃的部下并不清楚自己的实力,更不能体会曹操的真实用意,所以一直催促、劝说徐晃发兵进攻关羽。

赵俨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就以曹操使者的身份对大家说:“现在关羽率领军队把樊城围得很紧,我们这点兵力根本就没有办法解救樊城之围。如果现在去进攻,对樊城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会让我们遭受重大损失。我们现在就应该慢慢向前延伸,然后把我们的消息通报给城里的曹仁将军。他知道援军到来,就一定会坚定防守的信心。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内外夹攻,关羽自然就会失败。如果这样做出现什么差错,那责任就由我来承担。”

徐晃手下的将领听赵俨说愿意自己承担责任,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赵俨之所以敢于承担责任,就是因为他非常了解曹操的真正意图,他和徐晃都知道曹操想借孙权之手杀掉关羽,让孙权和刘备彻底翻脸。

果然,没过多久,孙权就派人告诉曹操自己要派兵西上偷袭关羽手下的江陵和公安,希望曹操不要泄露消息,不要让关羽有所防备。

董昭(曹操的谋士)非常了解曹操的心意,对曹操说:“我们应该把这个消息告诉关羽,让关羽和孙权互相争斗。这样一来可以解樊城之围,二来可以坐看孙权和关羽争斗,坐收渔人之利。

曹操采纳了董昭的建议,命令徐晃把孙权将要偷袭关羽后路的消息写成书信后用箭分别射到了关羽和曹仁的军营中。

曹仁收到这封书信之后,马上变得信心百倍,重新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他把这个消息大加宣扬,号召大家一起努力守城,争取最后的胜利。曹仁手下的将士听到这个信息后,也变得异常振奋,简直是有一种重新获得生的感觉,士气大增。

关羽收到这样的信息之后却变得犹豫起来。一方面,他觉得江陵和公安这两个地方的城防非常坚固,孙权可能不会很快就攻下。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马上就可以拿下襄阳和樊城了,这个时候撤军,未免太过可惜了。

所以,权衡之下,他决定集中兵力把襄阳和樊城拿下,然后再回师援救江陵和公安。可是经过这一番折腾,关羽攻破樊城的决心也开始动摇了;他手下的将士们听说孙权要进攻江陵和公安的消息后,也都没有什么心情进攻樊城了,因为他们的家属几乎全在这两个城市。这样一来关羽带领的军队的战斗力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时候,徐晃觉得时机成熟,开始向关羽发动了进攻。

原来在这段时间内,曹操前前后后给徐晃派去了殷属、朱盖等人率领的十二营的军队,使徐晃的兵力大增,已经具备了和关羽一争高下的本钱。

相比之下,关羽手下的将士却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根本没有办法抵御徐晃的进攻,被徐晃打得大败。在这次战役中,原来投降关羽的荆州刺史胡修和南乡太守傅方全部被徐晃杀死。

关羽和徐晃在战场上互相争斗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话说当年关羽在长坂坡战役之后被迫投降了曹操,在那段时间里,他与张辽、徐晃等人成为了至交好友。现在,两人战场相见,不免要回忆一番往事。

可是两个人话音刚落,徐晃就对全军下令说:“有谁能够得到关羽的头颅,赏一千斤黄金!”

听了徐晃的话,关羽非常震惊也很难过,他对徐晃说:“兄长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忘了昔日之情吗?”

徐晃对关羽说:“昔日之情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只是今天为了国家大事,我又怎么能因私废公呢?”听他这样说,关羽也沉默了。

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关羽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而徐晃为了国家大事忘却了私人的感情,也不能说有什么错。

徐晃击败关羽之后,解了樊城之危,但是他仍然占据着汉水。这时候徐晃并没有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关羽,因为曹操希望让孙权和关羽斗得两败俱伤,自己好来坐收渔人之利,命令徐晃不要追击。

关羽败退之后,就率领自己的军队回救江陵和公安,可是这时候却传来这两座城池已经被孙权占领的消息。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关羽吃惊不已,他根本就不相信孙权的军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攻克江陵和公安,所以他继续率领军队向江陵、公安方向前进。

可是不管关羽怎样不肯承认现实,吕蒙和陆逊(孙权手下的将领,字伯言)占领江陵和公安已经成为了铁一般的事实。

说起来,也不怪关羽的盲目自信,这两座城池的防守本来是一流的,可是不幸的是,他们的敌人,这次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有备而来的。

自从关羽拒绝孙权两家结亲的提议之后,孙权就开始了全面备战。对于孙权的进攻,关羽也是有防备的,为了防止孙权拖后腿,他还曾增派部分军队驻守江陵和公安。

吕蒙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对孙权说:“关羽进攻樊城之后,还在后方留重兵驻守,这是怕我们抄袭他的后路啊!有了这些驻兵我们想很快攻下江陵和公安就不会很容易了,所以必须想办法让他们这两个地方的驻军撤走或者说撤走大部分兵力。”

孙权问道:“那怎么样才能让关羽把军队撤走呢?”

吕蒙说:“我常年患病,现在可以以治病为名率领军队回建业疗养。关羽得知我生病的消息,一定会觉得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进攻他了,从而放松警惕,把江陵、公安的驻军抽调到樊城前线。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调动大军昼夜行军,趁他后方空虚直接发动进攻,到时候就可以顺利拿下江陵和公安,生擒关羽。”

孙权听了吕蒙的话,非常高兴地说:“你说得不错,就照你说的办。”

随后吕蒙就以治病为名带领部分军队返回了建业,在吕蒙返回建业的途中,定威校尉陆逊在芜湖求见了他。

陆逊对吕蒙说:“关羽这个人刚愎自用,又看不起别人。现在立了大功,也就更加骄傲,他一心想着北进中原,很少考虑自己的后路。现在他听到您生病回建业的消息后,一定会更加疏于防备。我们在这个时候出其不意地进攻他,抄袭他的后路,一定可以把他生擒活捉。您到建业见到主公之后,应该好好商量一下这件事情。”

吕蒙听了陆逊的这番话,内心对他非常欣赏,没有想到他年纪轻轻竟然有这样的见识。可是这时候他担心过早地使计谋泄露会对大事不利,所以他就对陆逊说:“关羽素来勇猛,很难和他为敌。况且现在他已经占据了荆州,在那里广施恩德,人民都归附于他。现在又立下大功,气势更加高涨,暂时不宜进攻他。”

听了吕蒙的话,陆逊只能非常无奈地离开了。后来,吕蒙到了建业,孙权问他:“你离开了陆口,谁可以代替你?”

吕蒙马上就推荐了陆逊,把他对自己说的话告诉了孙权,说:“陆逊这个人虽然年轻,但是我看得出来,他是个大有才华的人,可堪大任。再说他现在没什么名气,关羽如果看到他接任我驻守陆口,必定会更加轻视,不做防备。”

孙权马上采纳了吕蒙的意见,召见了陆逊,把吕蒙的计划全盘托出,并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都督,代替吕蒙镇守陆口。

陆逊到达陆口之后,马上就给关羽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对关羽大灌迷魂汤,给他戴高帽。

他不但以晚辈的身份称呼关羽,还在信中表现得非常谦恭,说自己是关羽的粉丝,甚至,还给关羽出主意对付曹操。

看到陆逊的信之后,关羽觉得吕蒙因病去建业治疗,现在派陆逊这样一个书生来带领军队,恐怕自己此后再也不用担心来自孙权方面的偷袭了。

于是关羽就把后方的大部分驻军调到了樊城前线,陆逊得知这个情况之后,马上向孙权报告,请孙权立即发兵抄袭关羽后路。

孙权接到陆逊的报告后,马上和吕蒙商量,找一个什么样的借口向关羽发难合适。正好这个时候,关羽在俘虏了于禁的人马之后,粮食渐渐不够吃了,所以他就派人抢了孙权辖区内的大米。

孙权找到这个借口之后,立马着手进攻关羽,他命令吕蒙带领精兵先行,自己率领大队人马随后就到。

吕蒙率领军队到浔阳之后,马上把自己所带的精兵全部藏在大船之中,命令站在船外的士兵全部穿上商人的衣服,然后昼夜兼程向前行进。

遇到关羽在江上所设置的岗哨,他们就谎称自己是商船,降低敌人的警惕心,然后快速将其拿下。在这样的策略指导下,他们十分非常顺利地抵达了江陵。

到了江陵之后,吕蒙马上把自己带来的军队驻扎在江陵城外,然后派人向负责驻守江陵的糜芳劝降。

糜芳和士仁在先前的时候因为供应军用物资不给力,关羽就扬言要处罚他们。后来因为糜芳的一点小失误,导致江陵城失火,关羽又狠狠地责备了他。这些事情之后,糜芳开始对关羽十分畏惧,生怕自己什么时候又犯在他手上,没好果子吃。

当吕蒙大军突然兵临城下之时,糜芳觉得江陵城中守军那么少,想要守住实在是很困难,为了避免失败后被关羽处罚,他干脆不战而降算了,况且吕蒙开出的条件又比较优厚。

糜芳投降之后,吕蒙又派使者拿着糜芳的亲笔信到公安劝降士仁。士仁看到糜芳的信之后,知道自己已经回天乏力了,于是也流着泪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