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死亡密码
3750500000018

第18章 蒋介石之死(上)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去世,终年89岁。因为蒋介石曾经拥有的赫赫权势和独裁统治,所以他的生前身后都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关于他死亡的所谓“真相”的追索也从未停止过。说法一:车祸减阳寿。1969年9月16日上午,蒋介石正从山下回阳明山官邸时,因为一部突然窜出的军用吉普车而发生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日后证明,这起事件对蒋介石的心脏造成了极大的创伤。说法二:心脏病突发。根据美国作家陶涵的著作《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奋斗》,1972年7月21日,蒋介石突然心脏病发作,并自此陷入昏迷,甚至中断了坚持长达50多年的日记。说法三:外交刺激。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种种外交事件让蒋介石蒙上阴影。那么除此之外,围绕蒋介石的死,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呢?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去世,终年虚岁89岁。照理说,蒋介石在耄耋之年因病逝世应属自然现象。然而,因为蒋介石曾经拥有的赫赫权势和独裁统治,所以他的生前身后都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关于他死亡的所谓“真相”的追索也从未停止过。那么,围绕蒋介石的死,究竟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呢?

在蒋介石生命中的最后14年里,台湾当局调集了包括台北“荣民总医院”、台北“中兴医院”、台北“三军总医院”等第一流的医院、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最优秀的医护人才,成立了高水平的医疗小组,不计代价、日以继夜地维护着蒋介石的健康,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延长蒋介石的生命,让他活得越久越好。

他当时主要的医务力量,是荣民总医院的那些医生,这些医生,代表了当时台湾最高的水平

——吴基民,作家

然而,当历史的脚步走进1975年这个年头时,年满89岁的蒋介石终究如一个普通人一样走到了死神面前。回顾蒋介石的前半生,可谓身处乱世之中,战争灾祸不断。那么,这种战乱是否损害了蒋介石的身体健康,或者在他的身体内埋下了健康隐患呢?蒋介石平时的饮食起居是否也与此有关呢?

蒋介石的身体,应该说还是比较好的,他也经常做检查,而且检查的结果,都认为他的大部分器官是健康的,心肺都没有问题。

——杨天石,蒋介石研究专家、教授

据台湾作家吴一舟在《蒋中正行谊》一书中的记载,我们整理出了一张蒋介石生前工作、日常生活的进程表。蒋介石曾对自己的生活作息说过这样的话:“几十年来,我每日必有日课,每日必有日记,虽在造穴颠沛之中,也没有一日间断。我在阅读某一种书籍时,没有终卷以前,绝不旁骛其他书籍。”

从饮食起居来讲,蒋介石他不喝酒,不抽烟,也不喜欢喝咖啡,他平时就喝白开水。

——吴基民

有一次在抗战期间,他宴请一个英国的外交官,稍微喝了一点酒,后来他就在日记里自我谴责,觉得好像这个不应该喝酒。

——杨天石

蒋介石坚持写了50多年的日记,从他的日记可以看到,他是一个非常注意养生的人,不仅不喝酒,而且也基本不饮茶。在电影《西安事变》中,蒋介石的桌前始终只有一杯白开水的细节也是来源于他真实的生活。不仅如此,蒋介石还非常注意锻炼身体,每天起床以后,一定要做一套自创的早操。每天还有两次祷告、两次静坐,吃的食物也是一些粗茶淡饭。

他对生活的要求并不很高,饭菜并不很复杂,他比较喜欢浙江奉化老家的菜,也就是我们今天通常大家所熟悉的浙江菜。

——杨天石

在这样的悉心保养下,当蒋介石达到80岁高龄时,也没有患上一般60岁以上老人易患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这类的疾病。在目前能找到的各类资料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80岁时的蒋介石虽然略显消瘦,但是目光依然有神,身体也很硬朗。然而,1969年、他83岁时发生的一场车祸却改变了这一切。

说法一:车祸减阳寿

蒋介石后来就跟他的一些老朋友就说,永福车祸减我阳寿二十年。

——吴基民

1969年9月16日上午,蒋介石还神采奕奕地主持了军事会议,各高级将领都出席了那天在阳明山举行的会议。照例,会议在宣读蒋介石写的训词声中结束。依蒋介石生活作息安排,中午喝过午茶、吃过点心,约摸下午4点钟前后,如果天气允许,会和宋美龄坐车到台北近郊兜风,这是他多年来的散心形式。这天下午5点,他的汽车将要结束兜风行程,从山下回到阳明山官邸,当车队的先导车驶过一道大弯,忽然发现有一辆军用吉普车,猛然从公路局客运班车左后方超车窜出,迎面朝先导车疾驶而来。

当时,有个师长的吉普车下来,速度很快,大概是前导车开得好像快要碰上了,前导车一个紧急刹车以后我们跟先生夫人的车子撞了上去。

——何占斌(时任士林官邸内卫主任)

蒋介石当场就受到严重冲撞,头部和鼻梁都受伤流血,而正在值勤的何占斌已经吓得不知所措。

夫人整个身体已经躺在下面了,那我要给她扶起来,扶到座位来。这个时候夫人好像非常痛啦,叫痛。老先生还是一样很严肃地坐在那里,但是我就看到他鼻子有点血,他当时都没有什么表情,没有表示出来我是有什么痛。

——何占斌(时任士林官邸内卫主任)

此时,蒋介石的汽车引擎室已经凹陷进去一个大窟窿,车内受了伤的蒋介石、宋美龄两人马上被紧急送往“荣民总医院”。侍卫随即用无线电紧急命令宪兵部队,封锁阳明山仰德大道,以及“总统府”沿线,盘查所有开往“总统府”及国防部的军用吉普车。

回顾蒋介石的一生,针对他个人的暗杀活动从未停止过。1931年夏,在“中国暗杀大王”王亚樵的组织下,刺客潜入庐山,朝蒋介石连开两枪而未中。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中央党部礼堂举行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乘中央委员集体合影之际,南京晨光社记者、爱国热血青年孙凤鸣拔枪行刺。由于蒋介石临时决定不出场照相,结果汪精卫成为刺杀对象,身中3枪。那么,这次的车祸到底是一起针对蒋介石的阴谋暗杀事件还是纯属意外呢?据蒋介石贴身侍从副官翁元回忆,突然窜出的吉普车内坐着的是一位刚参加完军事会议的师长,因为下山匆忙而酿成了车祸。又因为蒋介石座车的司机紧急处理不当而造成了碰撞事故。

蒋介石的这辆车,司机在刹车的时候,误踩了油门,所以车不是刹住了,而是急速地往前冲了,这样的话,就冲到前面的前导车,那么当然,就发生了很激烈的碰撞。

——杨天石

蒋经国在经过反复核实后确认这仅仅是一场意外车祸,他才放下心来。两天后,超车的师长被撤职,开车的司机也受到军法处分。蒋介石夫妇被送到“荣总”急救后,医师初步诊察,发觉蒋介石受的只是外伤,主要是嘴唇小范围撕裂伤,胸部无明显伤痕。

蒋介石到医院检查以后,觉得没什么大关系,所以在医院里很快就开始工作,批阅文件,接见宾客。

——杨天石

当时,大家都感觉宋美龄撞得比他还要厉害,因为宋美龄痛得站不起来,而且龇牙咧嘴的,就大叫。

——吴基民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宋美龄到前方视察部队时,因为遭到日军炸弹袭击曾遭遇过一次严重的车祸。当时,整部车子翻了,宋美龄的膝盖受到重大损伤。而此次阳明山车祸撞到的又恰恰是她的老伤。那么,蒋介石的身体真的未受影响吗?

事实上,叫疼叫得最厉害的宋美龄,除了腿部和膝盖略有拉伤以外,身体其他部位包括内脏反倒是毫发未损。“阳明山车祸”事件看似严重,其实只是一场虚惊,让众人松了一口气。然而,当时谁也没有料到,车祸会对蒋介石的胸腔,特别是他的心脏造成极大的创伤。

说法二:心脏病突发

在蒋介石逝世之后,台湾媒体均以“心脏病突发”为头条标题报道蒋介石的逝世消息。蒋介石的心脏出现问题就是发生在车祸之后的一段时间里。1969年夏天的那场车祸事件发生之后的数周内,医生安排蒋介石到“荣民总医院”做例行的身体检查。在心电图检查项目中,医生发觉了隐藏的严重危机。蒋介石的心脏大动脉部位传来一阵阵杂音。心脏专科医生终于证实,阳明山车祸撞击的瞬间,蒋介石的主动脉瓣膜曾受到重创,但是,蒋介石和当时的医生都没有察觉撞击瞬间带来的直接后遗症。

他的前胸和心脏部位,都撞在防弹玻璃上,内伤是相当严重。

——吴基民

这件事情还是影响了他的健康。一个表现呢,就是他的心脏开始,发现有心脏扩大的现象。

——杨天石

2010年,团结出版社出版了蒋介石晚年的私人医生熊丸的回忆录,其中对于蒋介石的心脏扩大现象作了这样的描述:“在车祸发生后的一次例行体检中,我们在蒋先生的心脏大动脉中听到了杂音,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他的精神不像从前那样好,当然这与他的年龄有关,但亦应与那次车祸导致心脏瓣膜受伤脱不了干系。”

1969年夏天之前,蒋介石一年难得感冒一次,即便感冒,亦不过流点鼻涕,过一两天即痊愈。这样的身体情况对于一名80多岁的老人来说,是难得的,也可以说明他平时保养是非常得当的。然而在阳明山车祸过后,蒋介石便开始病痛不断。

车祸引起的身体各器官衰竭让蒋介石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都越来越差,侍从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他(蒋介石)年龄大了嘛,大便比较吃力,每天要用解大便的药。大概副官不小心,给他肛门戳破了,蒋介石就发脾气啦,这个影响很大。后来这个副官就到警卫队还是关起来,关了几天。

——何占斌(时任士林官邸内卫主任)

1972年,也即蒋介石去世前3年,他的心脏功能因为血管硬化、主动脉闭锁而进一步受到影响,一度发生心律不齐的现象。1972年7月21日,他在坚持了长达50多年的日记中写下这样的句子:“今日体力疲倦盖甚,心神时觉不知。”当时,蒋介石不知道,这将是他在日记本上记下的最后一则日记。

采访杨天石0338:1972年的日记,尽管他还处在一种手抖的状况下面,但是在7月21日之前,他还是努力在记,虽然只有几行,或者甚至只有一两行,但是从这一两行呢,也可以看出来,他是要坚持。

那么第二天,蒋介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他坚持50多年的写日记的习惯都不得不中断了呢?

我们在美国作家陶涵的著作《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奋斗》中找到了答案:“第二天,委员长的主治医师熊丸陪他在官邸庭院散步时,委员长心脏病发。熊丸立即替他注射了一针,虽然保住性命却自此陷入昏迷。”在这之后,蒋介石一连昏迷了6个月,直到1973年1月才勉强恢复些神智。此时,他的专属医疗小组已经随待在侧,成员中包括专程从美国请来的久负盛名的华裔心脏科权威余南庚博士。然而,即使名医在场,仍旧没能挽救蒋介石的生命。

后来他之所以住院,我想是致死的原因……就是在他肺炎高烧不退的情况下,他又心肌缺氧,如果没有氧气供给的话,心脏是不能够长久维持的。

——杨天石

由此可见,心脏疾病是导致蒋介石死亡的病因之一。那么,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隐情呢?

1950年,国民党当局丧失大陆政权,败退台湾之后,蒋介石的极权统治也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从那年开始一直到1975年他最后去世,蒋介石一直希望能够借助美国的支持和庇护保住台湾,甚至还梦想着有朝一日在美国的支持下“反攻大陆”。然而,当时间的车轮进入20世纪70年代,一连串外交及政治事件却深深刺激了素来性格倔强的蒋介石,这些事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情绪和健康。

说法三:外交刺激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会议以压倒多数票通过阿尔巴尼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把台湾当局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时任台湾国民党“外交部长”的周书楷黯然退席,提案者阿尔巴尼亚代表欣喜若狂。10天后,乔冠华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正式出席第26届联大会议,立刻成为了全场关注的焦点。满面春风的乔冠华谈笑风生,自豪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身体已犹如风中残烛的蒋介石正在花园里散步。

逐渐恶化的身体使得蒋介石只能默默接受国际形势的变化。然而,对于台湾当局来说,这还只是开始。1972年初,一个更重大的消息传来。那一年的2月21日,在全世界的注目下,中美两国外交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中美两国的外交坚冰终于开始融化。在2月27日发表的《中美上海公报》中,就“台湾问题”进行了如下表述: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0世纪70年代,有四十几个重要的国家,跟它(台湾方面)断绝外交关系的。尤其1972年,9、10月份的时候,日本跟它断绝关系,这对国民党当局来讲,是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当时“外交部长”是不好当的,所谓的“外交部长”不好当,他们叫它“断交部”

——吴基民

1972年5月,86岁的蒋介石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当选所谓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根据台湾传记作家王丰所著的《蒋介石死亡之谜》记载,“就职大典结束后,蒋介石换下的内衣和衬衫全部都湿透。”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蒋介石的体力已明显大不如前。短短三年之后,蒋介石的人生之旅也宣告终结。

1972年对于蒋介石来说可谓是个多事之秋。那年2月,尼克松访华。7月,他因为心脏病发作突然昏迷,健康状况急转直下。然而,为外人所不知的是,在那一年的初春,蒋介石官邸内的气氛却空前紧张和压抑。在蒋介石和宋美龄之间,似乎是发生了一场特殊的“冷战”。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出蒋、宋夫妇之间所爆发的家庭风暴的引爆点又是什么?蒋介石的身体状况又因何急转直下甚至于恶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