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公益化
从十年前的情况来看,大量的青年社会组织,或者说更多的青年社会组织是互益型的,主要是以娱乐、交友等为目的和主要活动领域,“只管自己事,只扫门前雪”,不关心也不介入社会公共事务。目前青年社会组织已越来越朝向公益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新成立的青年社会组织多为公益型组织,另一方面,互益型社会组织也越来越走出互益,开始从事或发起相应的公益活动,朝向公益型组织发展,青年社会组织的公益化取向已越来越为明显。
4. 专职化
这指青年社会组织工作专职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十年之前,青年社会组织的成员大部分都是兼业性的,对社会组织工作,时间多时投入一些,时间少时“懈怠”一些。当时,真正以社会组织及其活动作为自己全职工作和收入来源的青年很少,而时至今日,一批青年社会组织已经形成相应规模,并出现一批专职的工作人员。部分青年社会组织雇佣人员已形成一定的小规模,青年社会组织正逐渐培育出一种新型职业。
5. 跨界性
这种跨界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青年社会组织并非只从民间自发生成,当前的上海青年社会组织还包括很多有政府、事业单位、共青团背景的青年社会组织形式,如上海税务青年志愿服务总队、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这展现出青年社会组织来源的多元化。二是青年社会组织联动广泛,体现在青年社会组织的活动领域不完全局限于社会领域,而是一个联动政府、企业等各种资源的社会组织,从而使社会组织作为一项事业,在上海已初步呈现出上、中、下游的业态。
6. 引领性
这是指当前的青年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城市参与,它们已经逐渐希望能够发挥引领作用。例如青年社会组织“创益家”一直着眼于引领上海青年“创益”,2013年春节期初一专门组织青年清扫大街,到上海南站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食品。一般地,以往相关类似活动往往是由共青团发起,而目前社会组织已广泛介入。并且随着专业化发展,社会组织在这些方面还将逐渐拥有话语权,这体现在社会组织的引领性。
四、上海共青团支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思路、做法与经验
上海青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与上海共青团的积极工作息息相关。近年来,上海共青团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开展了大量工作。
1. 核心工作思路
共青团上海市委紧紧抓住对青年社会组织凝聚不放松,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搭建各种平台和载体,设计各种类型项目和工程,密切共青团和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尽最大限度团结更多的社会组织。因此,共青团上海市委对青年社会组织工作的核心思路是帮扶、增能、引导、支撑。
现代社会治理与传统管控思维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将其他主体也看作是平等的一员,从而强调“多元”(政府、市场、社团等)、“协商”“认同”,而不是简单的“一元”“命令”“服从”。共青团做青年社会组织工作采用这样的思路模式,与本身没有行政事权有很大联系。共青团是党的青年组织,但本身并不是行政主体,没有对社会组织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相关事权(相关事权在民政),这就使共青团只能更多以一种指导性、号召性的形态来提升自己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引导工作。正是这样,上海共青团“虚事实做”,变管控为服务,并在服务中体现管理,这种思路是对我国社会组织治理体制的重要弥补。
2. 主要做法
(1) 平台战略:以青年家园作为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
上海共青团于2006年10月发起成立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该中心经上海市社团管理局审批成立,性质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共青团联系青年组织、青年群体的新型载体和平台,青年家园遵循青年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坚持合法性、独立性、非营利性、社会性原则,遵守平等、接纳、尊重、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干事负责制。家园成立后,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凝聚青年领袖。家园是青年领袖的大家庭,随时欢迎开展青年活动、有影响力的青年组织领袖加入,通过领袖沙龙活动,积极推进青年领袖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二是孵化青年组织。家园是青年组织的孵化器,为青年草根组织提供政策、资源、知识等多方位支持,服务青年组织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三是塑造青年文化。家园是青年文化的塑造者,支持优秀青年文化项目,倡导青年文化风尚,塑造和谐健康的青年文化品牌。四是助推公益时尚。家园是公益时尚的助推器,策划大型公益活动,并积极支持青年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努力倡导社会公益风尚。青年家园成为上海在共青团层面成立的第一个为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的青年社会组织,或者说是支持型社会组织,从而占据了同类组织中的先发优势,把握了相应引领权。
(2) 人才战略:成立青年公益人才学院和青年社会建设人才协会支撑人才成长
上海共青团在青年社会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先后建立了青年社会建设人才协会(2010)和青年公益人才学院(2012),其中市社会建设青年人才协会为全国首个社会建设人才协会,成员包括了目前全市从事青年社会建设人才培育的社团领袖,以此为团结青年社会建设人才,使他们通过协会互通资源和信息,投身、参与、推动社会建设事业。青年公益人才学院则主要着眼于培养一大批青年社会管理和社会组织人才,目前已开办高级培训班和大学生骨干训练营两大项目。前者是社会组织领袖的“加油站”“充电宝”,后者则是为从源头上培养一大批未来城市公益领域的中坚。与此同时,上海共青团还进一步改革上海青联界别设置,专门设置了社会界别,并推荐了部分上海青年社会建设人才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青联委员。
(3) 引领战略:构筑青年风尚节和青年影响社会公益项目评选两大品牌性项目
上海共青团积极进行社会倡导,力求将青年欢迎的时尚形式与团传播正能量的政治导向结合起来,设计了青年风尚节和青年影响社会十大公益项目评选两大工作品牌,实现了社会风气的弘扬和公益慈善理念的倡导。
上海青年风尚节主要是团结上海青年社团组织,展示青年当下的时尚文化生活,倡导快乐、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丰富青年业余生活,从2005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9届。风尚节上设立展示平台,通过各领域、各类型的青年社团的项目和活动设计,向社会展示了当代青年的青春风采,为各界青年提供一个交流和相互学习的舞台。也以此为契机,一方面挖掘和发现更多活跃在青年当中的优秀社团,为共青团组织进一步探索青年自组织的发育、规范、管理和服务做准备,另一方面,则传播健康向上的公益文化和社会组织文化。
青年影响社会十大公益项目评选则是通过树立典型和标杆,一方面更好地对公益项目实现挖掘、引领、培育和助推,另一方面,寻找更多这个领域榜样式人物,激发青年的公益热情,支持助推公益事业发展,坚定青年人走在公益前沿的信心和勇气。青年影响社会十大公益项目评选从2010年至今已开展了4届,评选一般历时3个月,经过海选征集、项目初评、中期评审、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各阶段,产生了年度上海十大“最具影响力”公益项目和十大“最具潜力”公益项目,在社会中引起重要影响。
(4) 资源战略:集结自身和社会资源扶持青年社会组织成长
自身资源主要是上海共青团及设立于共青团的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在代表政府购买面向社区青少年的社工服务时,在公平竞争下,优先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从2011年开始,上海社区青少年事务购买专项已购买了上海彩虹青少年发展中心、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上海青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上海洄澜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项目。共青团在自己不多的资源中,努力扶持青少年社会组织成长。
外界资源则是上海共青团积极联络具有社会责任,特别是青年责任的爱心企业、青联委员,推进外界资源注入青年社会组织事业。在上海共青团的联络邀请下,一大批企业先后参与或支持了“青年影响社会”公益评选活动、“圈爱一族”、社会建设青年人才培训、青年风尚节、企业劝募挑战赛等项目和活动。共青团通过联合这些爱心企业共同推进青年组织成长,弥补了自身资源不足。这些爱心企业也进一步增强了在上海青年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受到上海青年的尊敬。
3. 主要经验
(1) 专门部门专项负责
上海共青团较早意识到了青年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2006年就在地区部下设专门副部长负责青年社会组织工作,2010年又成立了青年社会组织工作部,这样就形成了专人负责机制,使社会组织工作有专门部门、专项牵头。
(2) 社会化运作
社会化工作体系是共青团组织能突破行政体系内工作自我循环的束缚,运用开放式的组织结构,综合运用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工具和活动方式去调动社会资源、协同社会力量、传递社会服务,以满足青少年需求的“大循环”式的工作构架和行动方式。它是共青团工作聚集资源,传递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共青团组织扎根青少年群体,引领青少年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方法。上海尝试把青年家园实体化,通过“外包化”,委托专门团队打理,逐渐形成了一支自己的团队。每年举办“青年风尚节”和“青年影响社会”十大公益项目评选也都是采用社会化运作的方式,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通过社会化方式,既集结了外在资源,又扩大了相关影响,使得上海共青团在推进社会组织工作的过程中在组织结构、活动方式、功能成效方面形成了特色。
(3) 社会各方协同创新
社会组织的发展不能局限在社会组织本身。上海共青团在青年社会组织工作中,注重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将各路“英豪”一起集结起来。例如,建立青年社会建设人才协会,将各路青年社会组织领袖集结起来,把叫得响、有影响的“一网打尽”,建立青年公益人才学院吸引全市相关专家共同参与政策设计、经验总结。
(4) 形成一支擅长做青年组织工作的干部队伍
共青团开展青年社组织工作离不开一批懂社会组织的青年干部。目前,上海团市委进一步确立了“大组织”的工作理念,要求团市委机关每一位青年干部联系一个社会组织。这进一步增强了团干部对青年社会组织的了解和理解,有利于增强团干部社会组织工作能力。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共青团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最重要的载体。创新社会管理是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团组织能否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推动自身发展,不仅关系到能否有效推动青年参与社会管理,而且还关系到能否为党构筑牢固青年基础。
当前社会转型的加速,给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团组织面临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化,青年群体分化越来越层次化,青年利益诉求越来越多样化,青年团组织归属管越来越淡化,网络社会对青年政治表达的影响越来越强化。[2]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数量在日益增多,活跃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并日益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社会力量,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青年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给共青团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围绕着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教育、引导、服务青年群体,属于我国非政府部门的群团组织。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共青团组织的职能体系也由传统的单一职能模式逐步向现代的涵盖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多元模式转变。在依法行政、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管理的执政理念指导下,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已成为包括共青团组织在内的复合型社会团体的重要职能之一。由此可见,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共青团发展是党的青年群众工作面临的新命题。团组织要准确分析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挑战,积极引专题2河南省青年社会组织工作调研报告
导和服务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和投身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