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陈氏家族全传
3751400000009

第9章 首闯上海滩(3)

当时我在湖南治军,先兄以我国实业不振,由于政治不良,决计抛弃商业生活,愿出洋留学,于是到湖南来同我商量。当时官费殊不易得,遂将我平日积余的钱,先挪去用,以后再继续接济。至所习学科,先兄说:“你从前学习陆军,我则学警察,可乎?”我极赞成。学科及经费既决定,次年(年三十)即东渡入警监学校。何仲箫:《陈英士先生纪念全集》(一),(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第146、147页。

据说,陈其美在长沙期间,还参与组织了“湖南全省绅商抵制美货禁约会”。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

1905年中国发生抵制美货运动,使罗斯福的对华政策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抵制美货运动系由美国长期执行的排华政策所引起。华工入美和美国排华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大问题。19世纪中期,由于淘金热和避太平天国战乱,大批中国人移民来到美国。尽管华人对加州贡献巨大,但由于经济和就业竞争加剧,美国排华情绪开始发酵,美国国会于1882年5月6日通过了《排华法案》。美国排华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

一是美国人在各地进行驱逐、虐杀等暴行;二是各地非法违宪的苛律迫害;三是美国联邦政府正式立法排华反华。于是,掀起了美国人在各地对华人虐杀的暴行。

中国政府虽几经交涉,但无奈国力衰微,未能为华工争得平等地位,也没有使美国政府改变其排华政策。

罗斯福本人也是支持限制华工入境的,认为“低劣的劳工”是不能与“我们自己的工人竞争的”,而且,“廉价劳工也就意味着廉价的公民资格”;但他并不反对中国的知识人才入境,感到“我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来自于“把本应入境的中国人拒之门外”;他这种区别对待中国移民的主张,基于一个更富心机的打算:“希望扩大对中国的贸易;希望更牢固地从精神上掌握中国。”1904年罗斯福为在大选中赢得力主排华的西部的支持,赞成国会通过新的排华法案。此时中美就移民问题所进行的谈判又告破裂。中国人和在美华人心中长期积压的不满和愤怒,顷刻间火山喷发般爆发出来。

中国商人和爱国人士准备在1905年7月发起抵制美货运动,得到在美华人的热烈响应。届时中国人均不购买美国出产的货物,不乘坐美国船只,不送孩子上美国人办的学校,不与美国进行商务上的往来,连在居华美国人家里干活的人也将罢工。消息传出,美国商界政界甚感震动。美国亚洲协会(American Asiatic Association)的负责人约翰·富尔德致信罗斯福,指出:一旦抵制运动发生,美国对华贸易将受到沉重打击,新英格兰的纺织业所受损失将会更大,故须重新考虑排华问题。

罗斯福将此信转给商务部长,并指示各级移民官员,不得对来美的中国绅士傲慢无礼,强调说:固应限制华工入境,但对获准入境之中国人必须以礼相待,“国家利益”和“文明”都要求这样做;并表示“我将尽一切努力使这里的中国人处境好一些”。罗斯福的这种姿态,是迫于那些与中国有关的资本集团的压力而作出的。对中国抵制运动最为敏感的美国亚洲协会,在6月间派出一个代表团,向总统递交呈文,要求政府改变其排华政策。罗斯福的反应是于6月24日发布一项通告,申明严格执行有关法令,一方面绝对禁止华工入境,另一方面则公正对待允许入境的中国商人、教师、学生和旅游者,违者将予以立即解职。

罗斯福的这些举动当然不能平息中国人的愤怒。

7月,抵制美货运动在中国中部和南部掀起高潮。美国国内的不安情绪也在发展。新英格兰的纺织业主抱怨,中国的抵制一年将使其损失2000万美元;美孚石油公司则称抵制会给美国石油业带来灾难;英美烟草公司的销售额下降50%;美国面粉在中国也失去了买主。受到中国抵制影响的这些集团,纷纷要求政府改变排华政策;担心华工竞争的工会组织等利益集团力主继续排华;而那些对美国在华的长远利益较为关切的社会名流,如塞思·洛,则提醒罗斯福,如要保持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就必须与中国有权势的阶层恢复良好关系。

罗斯福几面受压,仍旧谨慎行事。他在分析抵制的原因时显得比较冷静,认为事情是由对待华人的不公而引起的,“归咎于我们自己的错误行为和愚蠢举动”。

他收到一份秘密报告,得知英、德等国故意在中国制造反美情绪,以排挤美国势力。他担心英、德坐收渔人之利,但也无良策可施,只是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清政府不仅不理会美国的要求,反而提出重新订立有关移民问题的条约的主张。这种态度使罗斯福“非常不满”。

至8月31日,事态始有变化。清政府以同意出面平息反美运动换取美国修改排华法的允诺。罗斯福指出:既然引起抵制的原因是美国对华人不公正,那么国会,特别是西部的议员们,应当同意修改排华法;他还指示正在东亚访问的威廉·塔夫脱前往广东,与当地政府交涉平息那里的抵制运动,因为广东实际是整个抵制美货运动的核心,但他又要塔夫脱不要作出任何具体承诺。当塔夫脱抵达广州时,正值全城抵制运动处于高潮,广东巡抚支持反美行动,对塔夫脱的接待甚为冷淡。看来清政府一时也难以控制民间的反美情绪。

10月间罗斯福连续几次举行内阁会议讨论排华问题。他决定采取一软一硬两手。他并不打算从根本上改变排华政策,而只在执行上做点儿文章。他建议国会修改排华法,明确规定除劳工外一切中国人均可入境。同时他又对清政府实行武力恫吓,令美国海军到中国沿海炫耀武力,对菲律宾调兵遣将,做出准备对中国开战的架势。关于将发生第二次义和团起义的议论,也在美国国内流传。1906年2月,罗斯福向清政府提出一系列强硬要求,包括:敦促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1900年的暴乱重现”;严惩一切排外运动;对于未能履行保护在华美国人职责的地方官吏亦应惩处;宣布抵制美货运动为限制贸易的非法联合。罗斯福的这些要求通过柔克义转告中国政府。清政府吃不住罗斯福的软硬兼施,同意按美国的要求办。罗斯福于是长长松了一口气,“我想不会对中国实行远征了”。

对于罗斯福处理抵制美货运动的举措,美国国内毁过于誉。批评的意见认为:抵制美货运动的发动者代表了中国新生的希望,触怒他们,就等于斩断了美国与新生中国的关系。企业界也有人认为武力恫吓的做法损害了对华贸易。

《排华法案》连同其他歧视性法案,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禁止华人在美国买房,禁止华人与白人通婚,禁止华人在政府任职,甚至禁止华人妻子儿女移民美国等,严重违反了基本人权。

再说,当1905年上海、广州等地抵制美货的消息传到长沙,华兴会会员禹之谟即通过长沙商会发起召开全省绅商学界拒美货禁约会,到会数千人,一致认为爱国为同胞应尽之义务。据陈其采回忆,当时在长沙的陈其美也满腔义愤,立即在长沙的浙江会馆召集各界开会讨论,响应上海拒美货的运动。据说,开会前一天,陈其美邀请在长沙的浙籍人士王正廷、吴承斋等人参加。不料王正廷却以他是基督教徒,明天要去做礼拜为由,拒绝赴会。对此,陈其美大为不满,他反问王正廷:“如果明天什么地方着火,基督教徒是否不去救火,而去做礼拜呢?”王正廷回答:“当然去救火。”陈其美便进一步说:“此次檀香山及爪哇侨民居留地的被烧,甚至平常的着火,你难道还要去做礼拜吗?”王正廷对此无言以答,只好应允参加第二天的会议。何仲箫:《陈英士先生纪念全集》(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第146页、147页。

据说,陈其美在长沙期间,还多次参观了陈其采所率领的长沙新军训练,并嘱咐弟弟“留意联络湖中革命志士作为反满革命的准备”。据此,章君谷还进一步回忆道:

陈其采陪同陈其美参观他所部的营房,检阅他的部队。陈其美欣然发现,清朝新军大都是知识分子,水准相当的高。他便暗地里督促陈其采,加强部队的精神教育,对士兵们多多灌输爱国思想,借机联络新军中的革命同志,由于陈其美的这一次长沙之行,加以他三弟陈其采的多方配合,通力合作,在湖南新军之中普遍而深入地散布革命种子,因而才有六年以后,辛亥十月武昌起义而湖南省垣长沙立起响应,从而促成了推翻清朝,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章君谷:《陈其美》,(台湾)金兰出版社1985年版,第23、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