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孔氏家族全传
3751500000023

第23章 山西首富(21)

孔祥熙发现霭龄心中的忧郁时,故意逗她说,家里并没有恶婆婆,自己贤惠的母亲早已仙逝,用不着如此作难。霭龄说,“我是害怕……”孔祥熙知道她怕什么。霭龄从小一直生活在优越的城市环境中,一天没在农村住过,自然把那里想象得贫困荒凉。孔祥熙笑笑说:“根本用不着害怕,只怕你一住之后,再不想离开呢。”霭龄仍是闷闷不乐,孔祥熙又说,“你真的不愿意。我们不去也罢。”霭龄反拿眼斜着他:“谁叫我嫁你这么个乡巴佬呢?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死是活只好跟你走这一趟了。”孔祥熙毫不羞恼,仍赔着笑脸:“夫人,那就请了——”

他们尽可能乘火车前进,一直到了榆次,往太谷再没铁路了,这才改换交通工具。

下了火车,只见秋末冬初的黄土高原,叶落草枯,一派肃杀气象。瑟瑟秋风卷着沙尘,搅着黄叶,直向人脸上扬来。村庄里一溜低矮的黄泥巴小房舍,村民满脸菜色。穿着臃肿的大挽腰棉裤,不少人脑后仍拖着清代的长发辫。霭龄的心一下子凉了,乖乖!这就是孔祥熙说的纽约不如的地方吗?这地方人大概连发生过革命的事都不一定晓得哩。她心头冲起一股被愚弄,被欺骗的感觉,刚想冲孔祥熙发火,一阵铿锵的锣鼓和嘹亮的唢呐声骤然响起,把霭龄吓了一跳。回头一望,一支几十人的队伍早到了跟前。一顶十六人抬的大轿子平稳地落在了霭龄脚下,上面披红挂绿,还装有不少正圆、椭圆的小镜子,在太阳下熠熠反光。孔祥熙过来亲自打起轿帘:“夫人,请上轿——”霭龄娇嗔地瞪了一眼:“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让我坐这种玩意儿?”孔祥熙嘻嘻一笑:“你我虽结婚一年多了,但仍是第一次回我家乡。我要让人们知道,我的婆娘可是用轿子抬回来的。明媒正娶!”霭龄不满地又瞪一眼:“不坐轿子就不是明媒正娶啦?”刚要起轿,霭龄又钻了出来,冲着孔祥熙问:“哎,我说,巡抚大人才坐八抬大轿。你怎么用十六人抬的轿子?这可是王爷的排场啊!”孔祥熙转回头说:“皇上都被我们打倒了,坐坐王爷的轿子怎么啦?你也认为‘季氏八侑舞于厅,是可忍孰不可忍’咯?”说得霭龄脸一红,回了声“天高皇帝远!”返身钻进去再不吭声了。

霭龄打量这轿子,里面地方很大,可坐可躺,有一种轿车所不及的舒服。左右都有窗子,挂着杏黄纱帘,可以随时打起向外观望。

孔祥熙要在霭龄面前摆“山西首富”的谱,这一路自然格外用心。把食住行都安排得妥妥帖帖。霭龄坐了轿子,孔祥熙自己骑一匹枣红色蒙古高头大马紧紧相随。早有山西都督阎锡山派人等候,在榆次城里设了丰盛的宴席款待。孔祥熙毕竟在他老家算个人物,这使霭龄感到一种安慰和温暖,情绪逐渐好起来。上路以后。凡遇村镇,七八人的吹打班子就呜哇呜哇动起响器,引得很多人出来观望评说。大一点的镇子。都有工商士绅等头面人物出来献茶献酒,这在漫漫黄土路上构成了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色。使霭龄觉得比在繁华的城市享用高级宴席更有体面排场。越大的反差越容易使人印象深刻。孔祥熙是深谙此道的。

他们经过几天的跋涉,才走完了这段漫漫古道,来到太谷城里。孔家的亲朋好友和铭贤学校的师生在城门口燃鞭放炮,撒纸扬花,一路张灯结彩,等于是又给他们补了一个乡下的婚礼。

这一天的太谷城里,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热闹:满街筒子都是人,墙上趴的,树上钻的,人多是这里的一大奇观,当然主要是好奇心的驱使,孔家娶回个“洋”太太,谁不想一睹为快呢!

万众瞩目之下,宋霭龄下了花轿,只见她身穿洁白的锦缎旗袍,透着暗花;脚蹬白色皮鞋,一步三响。与太谷城里这些身着对襟黑棉袄、大裤裆挽腰破棉裤的居民们,显现着不仅不是同一个社会阶层,而且也不生活在同一个季节。最显眼的还是脖子上挂着的十字架,公开表明着她是一位基督徒。她款步走动的时候,裙裾间露出白皙的双腿,透着勾魂摄魄的性感,更令庄稼汉们瞠目结舌。

霭龄大大方方地向父老乡亲们招手问好,激起大家阵阵掌声。她那楚楚动人的风姿,一举手,一微笑,都引来人们的喝彩。作为大家闺秀的霭龄,毫不怯场,在人们追逐着引颈观望下,拜见了公公孔繁兹,以及孔祥熙的叔叔婶婶等长辈,缓步走入了洞房。

人们向孔家长辈们贺喜。

有的说,你们给咱这土地方娶回这么个俊媳妇,是你们的福气,也是咱乡党的荣耀哩!

有的说,听说是吃洋面包长大的,每天还要用牛奶洗澡,是咯?要不咋那么水灵呢?

有的说,听说是孙大总统的秘书,哈哈,染房里的捶板石,见过大阵仗呢!

孔祥熙听了这些话,心里美滋滋的,是咯,在太谷、在山西,谁还能比得上咱呢?这回呀,我孔祥熙将不仅以财富闻名,还将以这个夫人让所有的人刮目相看。

花烛之夜,少不得一阵乡民们粗俗的闹房,虽然一些人出言不雅,好在霭龄已是结婚多时,加上她的伶牙俐齿,倒也把这些人对付得晕头转向,使他们得不到多少便宜。几个愣小子还想动手动脚,上去搂搂抱抱时,霭龄才吓得没了主意。还好,孔祥熙及时进来,一个眼色,霭龄早心领神会,趁东邻的二赖子伸手去抓她腰带时,立即柳眉倒竖,顺势从腰间抽出一支假枪,对准二赖子脑袋就喊着要开枪,吓得这小子抱头鼠窜,闹房的人也借机一哄而散。

闹房的人一走,小两口哈哈大笑,祥熙顺势抱住霭龄,扔到了床上。“哎哟!床上有虫子!”霭龄一惊一乍,大呼小叫,孔祥熙也兀白吃惊,生怕真有什么蝎子、蚰蜒、簸箕片,吓着了爱妻,丢了自家面子,那样以后在夫人面前就更矮三分了。急忙掀开床单去找,哪有什么虫子,原来是些红枣、花生、栗子、黄豆之类,霭龄怒瞪两眼,质问道:“搞什么鬼名堂?想硌死人哪,不让睡觉啦?”孔祥熙这才笑了:“哈哈,这是咱这地方的风俗,这叫撒床,是长辈们的一种祝福!”霭龄哪里知道这些名堂,兀自怒意不消:“撒什么床,祝什么福?”孔祥熙笑着解释:“红枣栗子这是要你为咱孔家早生贵子,‘枣栗子’者‘早立子’也。”“那这花生呢?还要我当花瓶,给你孔家长花吗?”霭龄还是不满地说。孔祥熙仍是笑哈哈的:“这你还不懂吗?要你花生,插花着生,一个儿子一个姑娘,一个儿子一个姑娘,也别光生儿子也别光生姑娘啊!”霭龄听明白了,怒意方才下去,但还是假绷着脸说:“做你娘的美梦去吧,把我当什么了,成你们家的生孩子机器了?告诉你,事业无成,别想让我给你生一个脚指头!”说完自己先笑了。孔祥熙一把抓住搂在怀里,口噙住霭龄的鼻子:“小乖乖,这就由不得你了。”霭龄脸色羞红,一把推开祥熙,两人又打闹起来。

10年之后,孔家长辈们的祝福得到了验证,宋霭龄插花着为孔家生下了4个孩子,果然是两男两女,成为宋氏三姐妹中唯一留下后代的一个。这4个子女又演出了许多曲曲折折的故事,世人赞美和非议兼而有之。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黄土高原上的黑夜是真正的黑夜,可不同于大上海非要把黑夜制造成假白昼。夜幕低垂,笼罩四野,天地融合,人性复归。这是霭龄在婆家过的第一个夜晚,喧闹之后的静谧,夜幕后面的神秘,被窝里的甜蜜,都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她期待着夫妻大礼之后的黎明。

新宅当祖宅,既在娇妻跟前有了面子又报了祖上的一箭之仇

客人散尽之后,霭龄才得以仔细打量山西首富的祖宅。只见占地几十亩的深宅大院。果然气魄不凡,巨石砌墙,粗木为梁,院子一进一进,简直如同迷宫一般,很有欧洲中世纪古堡的味道。

在这黄土高原的腹地.孔家却有着类似江南风光的精致花园:一方莲池映着无边寺里的白塔,一条曲曲折折的长廊,色彩艳丽,与黑粗笨拙的石墙土瓦形成鲜明对照。临池一座古色古香的戏台,显足了主人的排场。尖顶的亭子,上面挂着清代文豪傅山手书的大匾:赏花亭。背面一匾。却是龙飞凤舞的“墨庄”二字。霭龄不解其意,问孔祥熙,孔祥熙顿时脸色飞红,支吾了一下,才说,文人墨客过去讲究赏花读书,无非是才子风流吧。霭龄虽然觉出孔祥熙神色有异,但想这里面总不至于有孔家的什么风流艳史吧,也就过去了。霭龄见到一丛枝条苍虬的巨形灌木,便问这是什么树,孔祥熙这才眉飞色舞起来,洋洋得意地说,这是一棵宝树,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没等说完霭龄就抢白道,我问你它是什么树,没问你它有多少岁了。孔祥熙嘿嘿一笑,是是。这叫枸杞。百年枸杞。枸杞子滋阴壮阳,使人永葆青春。哎,你看没看过《三言》、《两拍》?那里面有一则百年枸杞的故事……霭龄眼一斜,那是你们那些不正经男人看的混账书,我才不看呢。孔祥熙涎着脸说,夫人此言差矣。待我说来你听就知道了。有一个人经常向一贫僧布施,一天老僧请老善人到寺里答谢,说有一物吃后可以长生不老。拿出来一看。老善人见是一只腌死狗,顿时恶心反胃,心里说原以为这和尚是好人所以常常布施于他。谁知竟是个不守戒律的恶僧,口里不说,只推托不吃。老僧自己吃完后才说,这哪里是什么死狗,而是一支百年枸杞,看来你没这个福气,这也是命。霭龄盯住孔祥熙说,你有命,你去吃你这个百年枸杞吧。孔祥熙转身岔开话题,指给霭龄看二层楼的闺房。

霭龄刚才问到“墨庄”时,孔祥熙为什么脸红?原来这处宅院并非孔家老宅,而是当初和他的曾祖父争夺拔贡取胜的孟秀才孟拔贡的花园。孟拔贡嘛,当然是舞文弄墨之人,所以他能在自己花园里题名墨庄,而孔家此后世代经商,并不以读书名世,他不会题这样明显的有文人印记的牌匾的。幸亏霭龄没有深究,否则孔祥熙以孟家花园冒充祖宅的把戏就会露馅了。这一层霭龄在太谷住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识透,一直把这里当做孔家老院。也许她知道了不愿意揭穿,多年后她同外国记者谈话还把这里称作孔家祖宅,以此作为孔家富有的证据。

乡野生活虽比不上都市文明,但对于在城里住久了。用惯叉子刀子吃西餐的霭龄来说,这一直被她视为荒乡僻野的太谷,倒也不是那么蛮荒可怖,却时时感到一种新鲜和惬意。

孔家拿出了当地特有的各种名食,确让霭龄大开眼界。衣着艳丽的女仆把一盘一盘的食物摆上红木八仙桌,鹌鹑茄子、烫驴肉、挂炉鸡,香气四溢;瓦桶糕、绿豆糕、穿心酥、万卷酥、六角酥、佛手酥、篓篓酥,各种点心令人眼花缭乱;蒸的烫面、蒸粑、稍梅、糖油包子别有风味;光饼类就有那大薄脆、两张皮、剃头饼、盐包儿、瞪眼儿、牛舌头、石头饼、枣泥饼、一窝丝各具特色;那主食叫什么剔尖、擦尖、擦片、纳糟子、圪垛、圪搓搓、豌豆面疙瘩更让霭龄闻所未闻。几餐饭吃下来,孔家究竟有多大家业,可真叫霭龄心中没底了,心里一直琢磨,是这家人敢糟,还是财富无算?心想过去的皇上也不过如此吧。

吃住虽好,毕竟太谷没有什么名山大川可以散心。霭龄不觉丝丝烦恼又袭上心头,想想当初自己在美国留学时的雄心壮志,想想跟随中山先生时的踌躇满志,想想自己在这里浑吃浑睡,完全被世界忘却了一般,昔日的朋友们此刻在忙些什么,革命下一步会出现什么情形,她真怕时间一长,自己也变成一个麻木不仁的土财主婆,岂不辜负了父母朋友,空怀一腔壮烈?越思越想,不觉一声长叹,两行珠泪早顺腮流下……

几日来生怕爱妻受了委屈,处处陪着小心的孔祥熙早发现了霭龄情绪的变化,不过表面糊涂实则精明透顶的他并不去直接点破,而是有意岔开问道:“怎么了,怕把我孔家吃穷,给我们掉金豆子啦?”

一句话又把霭龄逗乐了,她娇嗔地剜他一眼:“去你的,把你孔家吃成讨饭鬼才好呢,谁管你金豆银豆!”

孔祥熙这才讨好般地说:“你不关心我孔家,我可也顾不上管你了,明天我可要到铭贤学校上班去了,你是留在家里,还是跟我一起去?”

霭龄哪里想到这是孔祥熙有意往自己心里侃,顿时来了兴致,连声说:“好好好,你不管我也别想撇下我,你去我也只好去,嫁鸡随鸡,嫁狗……”孔祥熙过来就拧霭龄的嘴,嚷着说,“我再叫你整天说我是鸡是狗……”两人又一阵欢笑。

铭贤奇景——“嘉桂科学楼”高过“亭兰图书馆”

第二天,霭龄随孔祥熙把行李搬到铭贤学校的校长公馆,铭贤师生欣喜欲狂。为迎接一别数年的校长重新回来主持教务和霭龄这么一个有传奇色彩的夫人到来,教师和学生费尽心机地把校长公馆做了刻意装饰。把学校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又到大门口列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