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孔氏家族全传
3751500000007

第7章 山西首富(5)

也就是这一年,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宋查理和妻子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取名霭龄。小霭龄开始在与太谷孔家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求学,若干年后与孔祥熙走到了一起,开始了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创造一个孔家新神话的活动。

以日月风雨辩难传教士的优等生

华美公学设在太谷县城内,是由美国基督教会投资创办的。教学条件相当优越,比起旧式的中国私塾来,不知要强多少倍。而且它为学生免费提供膳食住宿,连学费、书本费都不收,一切由校方供给。它的目的是培养为教会服务的知识分子,并通过他们去打通社会上层人物。

秋天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迎着初升的太阳,一辆马车从程家庄出来,驶上了通往县城的官道。车夫把长鞭一甩,叭叭地几响,如同晴空里的鞭炮。车轮辚辚,抱着大书包的孔祥熙只觉一腔亢奋,他深深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真想放声高歌一番。他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唱什么好。唱教会里的赞美诗?环境不对。唱乡间流传的《走西口》?气氛不对。他转了一圈头,发现了父亲庄重严肃的表情,抓住孔繁兹的手问:“爹,你想什么呢?”

“为你到这里上学经了这么大风波,不易呀!我觉得你一定不要过分沉溺于宗教活动,要把读书求知放在第一位。还有,学新知识,也不能丢了咱们儒家文化的根……”

“嗯,我记心里了。”

学校的许多东西都让孔祥熙感到新鲜有趣。课程除了有一个刘凤池先生教授四书五经,用作点缀,以迎合中国传统外,其余课程都由美国传教士担任。开设的课程有天文、地理、英语、数学、化学、物理、音乐、哲学、体育以及神学课。体育课最使孔祥熙兴奋,打球、跳高、单双杠、赛跑,多么开心!这是私塾里整天哼哼唧唧背书写字所不能比的。教师讲课的方法也比较灵活,注重和学生交流,而且没有戒尺,不打手心。

学校当然不忘它是教会学校的性质,宗教仪式是天天都有的,早晨要做礼拜,星期三、六要开祈祷讲经会。孔祥熙对这些仪式非常虔诚,也非常积极,因为学校是把这作为品德标准的。但是有一次上神学课时,孔祥熙向牧师发出了驳难。

牧师这天讲的是圣经的创世纪。他说,上帝创造了天和地。第一天,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第二天,上帝说,要有空气,于是就有了空气。他把水分开,一部分留在地上,一部分放在空气之上,以云和雨的形态留在天上。第三天,上帝把天下的水汇集在一起,汇集起的水叫做海,露出的陆地叫做地,并且让地上生长青草、蔬菜和树木。第四天,上帝在空中造了两个发光体,大一点的白昼发光的叫太阳,小一点的夜里发光,叫月亮。第五天,上帝说,水里要有鱼游,天上要有鸟飞翔,于是就有了鱼和鸟。第六天,上帝照着自己的身体形象,抟土造了人,让人管理地上的一切。天地万物造齐了,第七天,上帝就休息了。上帝赐福给第七天,定它为万世的节日……

这些故事是那样新鲜有趣,同学们闻所未闻,一个个听得全神贯注。但孔祥熙却觉得似乎有些不对劲,他举起了小手,但牧师为自己讲的故事情景所迷,没有看见。他仍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上帝在东方富饶的平原上,建造了一座美丽的花园,这就是著名的伊甸园。上帝把它造的人亚当安置在伊甸园里,叫他在那里耕作管理。后来上帝看到亚当一个人很孤独,就乘他睡着时,从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叫做夏娃。让夏娃做亚当的妻子。开始他们都赤身裸体,不知道害羞……

牧师偶然抬头,看到了孔祥熙倔犟地举着的小手,有些吃惊,于是停了下来。他问:“你有什么事?难道要在讲经的时候出去上厕所吗?”

“不。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好的,有没听明白的地方,尽管提问。”

“上天文课的老师说,日出日落和一切风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他说得对吗?”

牧师看了孔祥熙一眼:“那是科学,不能怀疑。他讲的当然是对的。好,我们接着往下讲……”

“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你刚才说日月风雨都是上帝创造的,这对吗?”

“住口!这是圣经上说的,你怎么敢怀疑?用这样的口气提问是对上帝的亵渎和不敬!”

孔祥熙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老师,我只是要弄清楚,日出日落风雨雷电究竟是上帝操纵的结果呢,还是自然现象?”

“这——”,牧师变得口吃了,鼻子尖上冒出了汗珠,一时竟无法自圆其说。

孔祥熙在学生中成了敢于驳难老师的英雄,许多人主动来和他交朋友。学校方面也竭力给他多做工作,以免再出现让老师难堪的类似事情。他们经常给他提供出头露面的机会,利用他的影响力,带动其他学生按校方设定的路子发展。结果,5年后,孔祥熙以“品学兼优”的成绩在华美公学毕业,并且成了教会重点跟踪培养的人才。

倔犟的选择带来真正的发祥

华美公学一毕业,教会方面立即把孔祥熙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准备送往设在京畿要地通州的“潞河书院”继续深造。那也是一所美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

说来也是奇怪,按孔祥熙的家世,本来应该是像他的父辈一样,走读书经商的道路,可自从9岁那年一场大病,却把他推上了外来的教会方面,而且似乎是从进入福音院门的那一刻,上帝就给他安排好了一条阻力重重又不能回头的人生道路。现在,孔祥熙又一次面临着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

华美公学毕业,孔祥熙已经15岁,长成一个小伙子了。孔家族人及时聚在一起,警告孔繁兹:行了,这小子在洋人跟前混得已经够久了!应该从此把他领回来经营钱庄当铺了?如果再让他跟洋人搅在一起,一是难免变成一个从思想到行为都洋化了的“二毛子”,二来也可能有性命之忧。

族人们的议论并非毫无道理。因为早在1891年初,长江流域就已经爆发过大规模的反洋教运动。成千上万的人把各地的教堂围住,向教堂吐唾沫,进行抗议的呼喊。花花绿绿的反洋教传单贴满大街小巷,在城市的街道上空飘飞。一些平时耀武扬威的传教士在街上一露头,就会遭到愤怒群众的追打。各地教堂被毁、传教士被杀的消息时有所闻。虽然朝廷应洋人的要求,每次都对反教的行动进行血腥镇压,但许多地方群众与教会的矛盾似乎越来越深,早晚难免闹出一场大风波。

父亲拿不定主意,孔祥熙只好在家待着。闲来无事,他开始到一些钱庄和百货铺走走,他对这些经营活动立即有了兴趣。看到一些店铺经营上存在缺陷,便很想接管过来展现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天才。这样一来,究竟是听从牧师们的建议,继续到外面读书,还是听从家族长辈的意见,从事经商赚钱的活动,他也没了主心骨,只好听天由命。

一天,孔祥熙正在家中思谋如何改进铺子里旧的经营方式,魏禄义牧师来到了井儿院。

魏禄义是基督教华北公理会派到太谷,继文阿德、来浩德之后的第三任牧师,他的妻子也跟他一起来到中国。他在华美公学兼课,对孔祥熙有着良好印象,认为是值得大力培养的人才。

他是专为孔祥熙进潞河书院读书的事而来的。孔氏父子坦率地谈了他们犹豫不决的原因,魏禄义认为他们的目光太短浅了些。他说,教会在美国有很大的势力,一个人投入教会,前程将更加远大。一方面教会为上帝工作是神圣的,一方面也将会对日后个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他举例说,上海有位查理宋先生,既是传教士,也是开办有印刷厂、面粉厂的大富翁。以孔家目前的经营规模,远远不能与之相比。如果孔祥熙继续到潞河书院深造,以后再到美国留学的话,以他的天赋和学问,定将超过查理宋……魏禄义牧师还说,潞河书院方面,他已经接洽好了。如果孔繁兹对路途上有什么不放心,他愿意亲自护送孔祥熙前往,并帮助办理一切手续。

孔家父子被说动了,但族中长辈又一次打上门来。这位长辈训斥孔繁兹说:“祥熙已在本地教会念了5年书,我们都容忍了,可你们却想越走越远,居然还要让洋人把他带到通州去。‘父母在,不远游’,老祖宗早有明训,你让这么大点的孩子跟上洋人背井离乡、千里远行,究竟是何居心?难道将来洋人要带他漂洋过海到外国去,我们也要准许吗?孔圣人的子孙为什么非要跟在洋人屁股后面不可,这不是给祖宗、给我们天朝上国丢脸吗?”

孔繁兹解释说,时代进步了,上新学是符合潮流的事。朝廷里一些有名的官也是学过新学的。庸之有远大志向,家族中人理应支持,而不是反对。

族人知道这父子俩像犟牛一样,很难说服,就去找“洋鬼子”魏禄义算账,要给他们父子来个釜底抽薪。

有人找到魏禄义说:“孔祥熙的家世你总该是知道的,你用旁门左道把他们父子迷得晕头转向,上了5年华美公学不算,居然还想把他弄到通州再灌迷魂汤。你这种行为,等于拐带孔圣裔孙,别说孔氏家族和地方官府不许可,就是奏报朝廷,也会治你的罪。”

魏禄义知道孔家在当地的势力,生怕惹恼了他们自己无法立足,就推托说,到通州上学完全出于孔祥熙自愿,要解决这事应该去同他们父子商量。

但来人还是发出了警告:“倘若你胆敢带孔祥熙离开太谷一步,孔家和地方官府都不能容许,那时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一切后果都由你负责!”

魏禄义也想到了近来一些地方发生的教案,生怕由此给自己带来不测之祸,他准备放弃送孔祥熙到通州读书的计划。

谁知这一次倒是孔繁兹来求魏禄义了。他对那些人三番五次阻挠自己儿子的学业已经忍无可忍,他亲自来到城里,对魏禄义说:“从现在起,我要把儿子托付给你,你就是他的教父,他对你就跟对我一样尊敬和爱戴,你只管带他完成学业,至于有谁出来阻拦,自有我与他们算账,绝不会连累你。如果祥熙日后学业有成,他绝不忘记你的栽培之恩,我们说话是算数的!”

魏禄义还能说什么呢?受人之托,必忠人之事,更何况这事本起源于自己。于是,在潞河书院即将开学的日子,他和孔祥熙一路迤逦而行,奔通州而去。

对于孔祥熙日后崛起,真正发生作用的是他皈依基督这件事,靠在外国教会这条大船上。他受到了新式的教育,开阔了视野,并且能够同最有影响的宋氏家族长女喜结连理。从而同孙中山、蒋介石成为连襟。这些经历造就了日后跻身旧中国四大家族的孔祥熙,完全改变了他的祖辈们一直沿袭的那种人生道路。而“山西首富”、“孔圣裔孙”倒不过是他打出的金字招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变化,他改信基督这件事在他人生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

不久,他就在处理义和团反洋教运动善后事宜时,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成了推动一桩秘密交易的神秘人物,同时得到了朝廷和教会两方面的奖赏。第四章反清志士第四章反清志士

潞河书院作文得零分的学生

“列位请看,现在走上台的这位孔祥熙君,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第75代裔孙、山西首富之后。这样在中国最受尊敬和最有体面的人物,现在都皈依了基督,可见基督的精神是多么,啊,多么地多么……”

在潞河书院,孔祥熙同样备受教会方面的器重,他们要把他作为一个样板,炫耀自己传教的成功,劝说更多的人投入教会的怀抱。每次教会外出传道,都要动员孔祥熙出马,而在他上台布道时,总是先进行这样肉麻的介绍。

但进入潞河书院后的孔祥熙,则用更多的眼光关注自己祖国的命运。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结果中国战败!

同年底,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反清爱国口号。

1895年,孙中山改组兴中会,在广州发动反清起义。

之后,李鸿章赴日本谈判订立两国停战协定,却在马关被日本浪人刺伤。有人劝李鸿章乘被刺之机回国,让日本在国际人士面前输理,以使其不能借战胜之势从中国攫取更多利益。但李鸿章深知中国之贫弱,难于以这样一个理由争到太多东西,仍带伤坚持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个条约规定清政府须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占领,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金门、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万万两,中国政府不得逮捕惩罚为日本人服务的汉奸等等。这个条约引起中国各界人士普遍反对,首先是梁启超领衔广东、湖南举人反对,接着是康有为联合18省举人“公车上书”。在全国一片反对声中,腐败的清政府仍坚持批准了这个条约。

接着,康有为上书请求变法自强,随即又创办《中外纪闻》,鼓吹变法……

这些有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一件件撞击着孔祥熙的心。通州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使孔祥熙的眼界开阔了许多。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同治朝前,南方的粮食和给朝廷的贡品,都通过船运,送到这里,再由陆路运抵京城。这样一个重要交通枢纽,自然是人文荟萃,消息灵通。孔祥熙在这里经常可以听到朝廷腐败黑暗、帝国列强在中国横行霸道的议论,青年人尤易接受反帝反清的新思想,何况这个朝廷还是一个异族建立的政权。他的祖奶孔宏开之妻,就曾坚决反对两个儿子应清廷考试出仕为官。孔祥熙有时跑出去到客栈里听人带来的南方各省的情况,有时在学校里和同学们慷慨激昂讨论国家大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已经在他头脑里扎根。年轻人集会时常持续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