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读王朝 重臣卷
3751800000037

第37章 高举义旗 英勇悲壮(1)

——杨玄感

皇宫正殿,肃穆无声。数十位文臣武将按爵位职位排列两厢。随着“陛下驾到”的一声吆喝,隋文帝杨坚在宦官、宫女们的簇拥之下,一步一步迈上高高的陛阶,坐到御榻之上。他那高高扬起的御冕上悬挂着十二根串满珍珠的旒,大臣们即使抬头,也看不清他的眼睛。他却能清楚地看见下面每一位大臣的脸。在山呼万岁之后,他突然觉得有点可乐:杨素、杨玄感父子竟站在同一个等级里面,都是二品。父亲在前,儿子在后,这可不大合适。不过,这也怨不得他们父子,而是他自己的疏忽。

这只能怪杨素的功劳太大。

我们在介绍檀道济的时候,也介绍了南朝的宋国。以后,宋国被齐国取代,齐后又相继出现了梁国和陈国。而北方的魏国也没有强大到底,在一度统一了北方之后,又出现了一个东魏,原来的魏国就成了西魏。后来,宇文氏篡夺了拓跋氏的江山,建立了周国,史称北周。我们曾经说过,这是一段乱糟糟的历史,不是专门搞历史的人,很难把这一段风云变幻说清楚。

在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的年代,杨素就因与北齐作战立功,被任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到宣帝宇文赟的时代,杨坚做了丞相。杨素与杨坚的关系日益密切,得到杨坚的器重,被杨坚任命为汴州刺史。杨坚取代宇文氏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便任杨素为上柱国。这是授予功勋卓著的人的一种级别很高的官职。以后,在杨坚灭陈、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杨素不断地立功:他建造大战舰,渡过长江天险,使杨坚能够灭亡陈朝;他击败北方的突厥,使大漠以南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不断地立功,文帝就经常地给他封赏。杨素的官为二品,仅次于三公,几乎到了头。同时,作为功臣,文帝杨坚也不想让他拥有太大的权力、太高的地位,不想授给他最高的官衔。后来再封赏的时候,除了赏给他大量的财物、土地、奴婢之外,就授给他儿子杨玄感官位。所以,杨玄感因为父亲的功劳被任为开府仪同三司。这种官名的含义是:可以成立官属,自选僚属。虽然不是三公,但待遇却同三公相同。当然,在实际级别上,还是比三公低一等。以后杨素再立功勋,文帝杨坚除了赏赐之外,就给杨玄感加官。由此,一点功劳也没有的杨玄感竟然官至柱国,同父亲的级别相同,都是二品。以至于上朝的时候,父子二人竟并排地站到了一起。

文帝杨坚觉得杨素父子站在一起不太合适,就对杨玄感说:“你年纪轻轻,尚未为国家立下什么功劳,就同乃父平列,朕以为不妥。朕打算给你降一等,你看如何?”杨玄感急忙跪下谢恩,说道:“想不到陛下对我这样恩宠,说出了我想说又不敢说的话,使我在父亲面前也有了脸面。”

杨素心里明白,既然父子同列不妥,既然我杨素战功显赫,为什么不可以给我升一级而要给我儿子降一级呢?杨氏的天下已经打得差不多了,功臣的存在已经成了皇帝的心病。杨素根据历史的经验,知道自己已经不那么安全了。特别是他的几个儿子都受到了封赏,他所得到的赏赐累千累万。他家仅奴仆就有几千人,他家的宅第不比皇宫差多少,在东京洛阳、西京长安都有大量的土地、房屋,散在各地的土地、水车、作坊等等也有数百处。这样富有,这样显赫,能不引起人家的忌妒?

他也为自己的长子杨玄感捏着一把汗。这孩子小时候发育得慢,四五岁了还不会讲话。那时,杨素多么担心自己的儿子将来是个傻子啊!当人们为这孩子的呆头呆脑而摇头的时候,特别是当有人用一种惋惜的口气夸奖孩子说:“这孩子长得多好,眉清目秀,只是……”这时,夫人往往就会同人家解释说:“这孩子就是懂事晚,其实他一点也不傻!”现在想起来,他多么希望这孩子当真是个傻子啊!

后来的发展证明,杨玄感一点也不傻。特别是当他长大成人以后,更加证明他不但不傻,而且很有心计。他不仅长得高高的,腰杆直直的,眼睛大大的而且充满了一种智慧的神气,胡须也长得又黑又直又长,只是略显硬了一些。人们再当着夫人的面夸他,后面就再也没有“只是”二字了。

文帝杨坚开皇元年,江南陈国的军队北犯,杨素奋起反击,并用自己督造的大船打过长江,又顺江而下,夺取了荆州等地。那一次,杨素被文帝拜为荆州刺史,杨玄感也被任为开府仪同三司,兼任郢州(在今湖北省武汉一带)刺史。接受任命后,杨玄感并没有立即走马上任,而是利用大多数人不认得他的条件微服私访。还派出许多亲信,暗中调查各地官吏的政绩、为人、能力等等。这样,他到任以后,就了解到很多别人无法了解到的情况,因此当地的官吏和百姓都很服他。从郢州回来的人也经常当着杨素的面,甚至当着皇帝的面称赞这个年轻人能干。这也是促使杨坚更加提防杨素乃至整个杨家的一个因素。

可惜杨坚防得了功臣,却防不了自己的亲儿子。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太子杨广杀杨坚自立,后世称为隋炀帝。

杨广继位后,对杨玄感家族的势力强大、经济富足也是十分警惕的。杨素对这一点也不可能没有预料和察觉。杨广登基的第二年,就是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杨素得病了。炀帝杨广特意请名医去看视,赏赐给上等药品。但当医生回来时,他总要问一句:“老家伙还能活多少天?”杨素心知炀帝并不是真心希望他的病快好,正相反,是害怕他的存在会对皇族构成威胁。因此,他拒绝吃药,只求速死。没有别人在场时,他对弟弟说:“我难道还不愿意多活几天?可是,即使我不得病,恐怕也不会活得很长久的。你看看我的名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能让我活下去才怪!”杨素得病不久后便死了。

按那时的规矩,父母去世,儿子要停止做官一年。在杨玄感因父亲去世而离官的这一年当中,不断有各方文人学士来拜访他。那一天,杨玄感刚刚在父亲的灵前拜过,就有童仆来报:“余杭刘元洪来拜望大人。”杨玄感听后喜不自胜,忙说:“快快请进!”不一会儿,那人走了进来。只见他拱起双手,说道:“玄感兄,久违了!我去年出门求学,昨日方归,听说令尊司徒大人不幸作古,不胜悲痛。还望玄感兄节哀。”刘元洪放下手,那手竟耷拉到膝盖以下,好长的胳膊!他伸出那差不多有一尺长的大手,从自己的袖口中拿出一纸墨迹,对杨玄感说:“玄感兄,我最近又练了一些字,但总不理想。今日特拿来一篇习作,请玄感兄指点一二。”

“我的书法也很不长进。所以,指点实是不敢当,我们可以共同切磋。”杨玄感一面接过刘元洪的字迹,一面说道。刘元洪说:“玄感兄不可过谦,东西两都,谁人不知玄感兄的文章和书法?”两人正说话间,书童又来报:“长安李密前来拜见大人。”杨玄感站起来说:“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一下子来了两个好朋友。快请,快请!”说话间,李密已经走进门来,边走边说:“真是没有想到,老将军怎么突然仙逝了?”

“家父临终前曾对人说:时至今日,我就是不得病,也是不会让我活长久的。其余的话,我就是不说,两位仁兄也会明白的吧?”

李密说:“令尊大人错就错在功劳太大了。可以说,没有杨将军,就不会有大隋朝今天的天下。”

杨玄感说:“看来,还是李密兄了解家父啊!”

“这位仁兄可是牛角挂书的李密李玄遂先生?”刘元洪问。

“你看,我只顾高兴,竟忘记为两位引见一下啦。这位是刘元洪先生,是我的挚友,我们经常在一起切磋文章学问。这位是李密,你已经猜到了,你说牛角挂书的那位就是他。当年,我们兄弟几个跟随家父出门,路遇一牧牛少年,骑在牛背上,边行边看一本书。牛角上还挂着一整卷的书,卷帙上写着“汉书”二字。家父问他:‘你在读哪一篇?’那少年头也不抬地说:‘《项羽列传》。’家父指着我们弟兄几个说道:‘你们看看这位少年,比你们用功多了!你们要好好地向人家学习。’那位牛角挂书的少年正是面前这位李密。就是他,当年让我们吃了家父一顿教训。”

三个人哈哈大笑起来。

李密见杨玄感笑中带有几分苦涩,就说:“玄感兄尚未从悲痛中解脱出来。我看,杨将军拒绝医治而弃世,正是他心胸豁达的表现。他已经把杨广父子看透了。与其受害而死,不如自己超脱。”

杨玄感说:“确是如此。我家树大招风,家父又功劳卓著。先帝在时,江南统一、四夷平定之后,就已开始猜忌于他。如今,弑父继位的杨广凶残暴戾。我想,终有一天,我也不免会遇害。如果到了那一天,还望两位兄弟每年清明之际到我的坟头来看看,免得我想念你们。”

“玄感兄不要说得这般悲戚。”刘元洪说,“当今皇帝干尽了坏事。他为了舒舒服服地游江南,不受颠簸之苦,就让上百万人来修运河。他为了征伐高丽,就让成千上万的人造船。听说那些造船的工匠整天泡在水中,身上都生了蛆,惨不忍睹。”

李密说:“古人说过,多行不义必自毙。杨广恶贯满盈,他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现在,全国上下怨声载道,几乎人人都有造反之心。他的天下不会很长久了。”

“当今皇帝以征伐为乐,我已经接到命令,让我跟着他去征讨吐谷浑(谷读yù),不知能否全尸还乡。”杨玄感说,“这次相会,权当我与两位兄弟道别了。”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炀帝杨广派将军宇文述征伐吐谷浑,他亲自督军。大胜后,回师途中,大军在大斗拔谷(在今甘肃省民乐县东南)扎营休息。夜深后,杨玄感与同行的叔叔杨慎商议说:“吐谷浑之战虽然大胜,但诸将都很疲劳,现在睡得正甜,我们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偷袭杨广行宫,杀杨广,立其弟秦王杨浩为帝?”杨慎沉思良久,说:“还不是时候。现在军心还比较一致,国家也还算稳固。这时举事很难成功。”

杀杨广的计划,杨玄感早已有之。一是杨广残暴无道,修运河,修宫殿,修长城,修驰道,四方征战,搞得生灵涂炭,人人想反。二是杨广对杨玄感一家的猜忌越来越明显,这样下去,就是不造反,他们一家也很难保全,总有一天会大祸临头,性命、财产同样不复存在,灭门之祸同样难以避免。杨玄感觉得,自己有反心是绝对不能外露的,相反,他应该设法取得杨广的信任,要建立一些战功。他现在的爵位和官职毕竟都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回到东京洛阳后,杨玄感对兵部尚书杨文振说:“我家两代人都受到国家的恩赏,而我玄感却并未立下什么战功,时时惶愧。因此,我希望能有一个到边疆杀敌立功的机会。先生负责用兵,如果有了边警,请考虑让我出征,也好为国建立一点点功劳。”

杨文振听了这话很高兴,就说:“国家现在正是用人之时。如有战事,我一定请陛下点你的将。”杨文振是杨素的老部下。他想:现在满朝文武之中,杨素的部下很多,我如果给杨玄感点面子,这些人也都会支持我的。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杨文振就当着大家的面,把杨玄感的请求说了。炀帝杨广听了很高兴,因为自他登基以来,战事不断,将士们的厌战情绪很浓,现在居然有人请求戍边立功,这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他兴奋地对大家说:“看来,将门必出将,相门必出相,此言不虚呀!”他还下令奖给杨玄感一千匹绸缎。朝廷有什么大事,有时也找他来商量。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调集了一百二十万大军,号称两百万,第二次征伐高丽,命令杨玄感在黎阳(在今河南省浚县东)督运军粮。那里有一处巨大的官粮仓。杨玄感在督运军粮的过程中,亲眼看到了百姓的苦难和他们对战争的不满,觉得是起兵造反的时候了。他秘密地派一名家童到长安,请李密与弟弟杨玄挺同来黎阳谋事。

李密果然很快来到,杨玄感喜不自胜。他说:“李兄,你就是我的主要谋臣。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以为,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李密出主意说,“第一个方案是,皇帝要东征,必然经过辽西走廊。这里南面是大海,北面是戎狄,距内地千里之遥,只有一条路可通,极其艰险。如果我们出动大军,直入蓟县,这就等于扼住他的脖子。隋军前有高丽,后无退路,不过十天半月,军粮必断。这时,号召他的军队造反,必然群起响应,不用大的战斗就能捉住杨广。这是上策。第二个方案是,关中地区四面都有关口,易守难攻,是天府之国。可以尽早地率领我们的军队到那里去,中间如果遇到城池,绕过去,避免战斗。皇帝回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在那里站稳了脚跟。我们据险坚守,然后反击,也一定能战胜他们。这是中策。第三个方案是,如果我们不愿意远行,就就近求战,先取东都洛阳。敌军必然固守,形成拉锯战,迁延时日,胜负很难预料。这是下策。”

杨玄感摇摇头,想了一会儿,说:“我看你的第三个方案并不是下策,而恰恰是上策。你想,朝廷的百官、家属都在洛阳。我们不取洛阳,如何能使他们受到震动?如果我们路过洛阳反而不去进攻它,如何显示我们的威风?”杨玄感没有采纳李密的建议,决定就在黎阳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