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读王朝 重臣卷
3751800000040

第40章 残酷狠毒 祸及骨肉(1)

——来俊臣

人们说到“骨肉”一词,往往指的是亲生儿女。我们这里说的骨肉可指的是人自己身上的骨头和肉。那是唐朝年间的事。不过,这一段年代在历史上却是被称为“周”的。因为武则天自己当上皇帝后的第八年,就把国号由“唐”改为“周”了。女皇武则天的年号经常改,有时一年就改两次。这一年,已经是她的第十一个年号了,叫作“万岁通天”二年,后来又改成神功元年。论公元,则是697年。

6月的一天,长安的大街小巷中人们奔走相告:“来俊臣伏诛了!来俊臣伏诛了!”

一时间,不管是着官服的达官贵人,还是着民服的平头百姓,都像潮水一样向着刑场方向涌去。因为来俊臣被诛后,立刻被观看的人围得水泄不通,以至于竟无法收尸。已经九十岁的狄仁杰也乘着百姓用的车前去观看。离刑场还有一里路,他的车就无法前进了。有的人哭着往里挤,一定要看看来俊臣的尸体,好像看不见他的尸体,自己的亲人就无法安生。也有人大笑着往里挤,嘴里还喊着:“哈哈,你来俊臣也有今天!”一个中年人高高地举着一把杀猪尖刀,刀尖上还挑着一条小指大小的肉,拼命地往外挤。他也喊着什么,等他挤到狄仁杰附近,才听清楚他喊的是:“不要往里挤了,那家伙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啦。我搞到的这一点肉就是从骨头架子上刮下来的。成块的肉早就被人刮光了。”一个小姑娘走近他,哀求道:“大叔,分给我一点吧!一丁点就好,哪怕只有小指甲那样大。不用来俊臣的肉祭我的父母,他们的在天之灵是不会心安的。大叔,给我一点吧!”小姑娘的泪水哗哗地流下来。

那中年汉子听了小姑娘的话,竟哇哇地大哭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哽咽着说:“小妹妹,别笑话我。我答应分给你一半。我也是要用这块狗肉来祭我父母的亡灵的。他们死得好惨啊!”小姑娘听了这话,也哇哇地哭出声来。周围的人落泪的、大哭的,都已控制不住自己。狄仁杰也止不住呜呜地哭起来。这时才有人注意到:“这不是狄大人吗!”“狄大人也让来俊臣害惨了。大家让开一条路,让狄大人的车进去!”

谈何容易,人都挤不进去,何况马车呢!狄仁杰的胡子颤抖着,说道:“不用往里挤了。只要百姓解了心头之恨,我狄仁杰也就知足了。”他对车夫说:“我们回家吧。”有几个人过来给他吆喝开路,还有人给他牵牲口。他的车这才得以掉过头来,慢慢地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路上的人太多,车快不起来。狄仁杰看着拥挤的人群,思绪万千。

作为丞相,作为被来俊臣迫害而死里逃生的人,他对来俊臣还是比较了解的。来俊臣是雍州万年(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离首都长安很近。他出身在一个“无赖世家”。父亲是个赌徒,有一次赢了好朋友蔡本一大笔钱,蔡本还不起他,就用自己的妻子抵债。这时蔡本的妻子已经怀孕,到来家后,生了个孩子,就是来俊臣。因为在这之前,来俊臣的父亲就已与蔡本的妻子私通,所以来俊臣到底是蔡本的儿子还是他父亲的儿子,也很难说清。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吧,来俊臣从小好吃懒做,野蛮粗鲁。他不干正经事,却总是爱干犯法的事。有一次,因为犯法,他又被抓起来,押送到州衙,由州刺史王续审理。他被押到公堂上,刚一跪下,就大声喊道:“我要告密!”来俊臣喊这个干什么?

武则天是通过给唐太宗李世民当才人,也就是地位较低的妃嫔,再给高宗李治当美人、皇后逐渐取得唐朝大权的。李治死后,她先当皇太后,不久接连废掉了两个儿子,自己当起皇帝来。后来,连唐朝的国号都改了,叫作“周”。这对李氏皇族来说,等于篡夺了皇权,所以那些忠实于李氏的人就反对武则天这样做,在武则天称帝的当年,就有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的事。为了防止再发生这样的事,武则天制定了《告密法》,规定凡是各级官吏在审讯过程中,如果遇到有人告密,一定要立即报告中央。

王续已经不是第一次审问来俊臣的案子了。他明白,来俊臣是个地痞无赖,他告密,就是要诬陷别人,解脱自己。因此,王续并没有理会来俊臣的喊叫,命令道:“拉下去,打一百大板!”

后来,王续受到陷害,被捕入狱,来俊臣再次要求告密。武则天听说有人要告密,就亲自召见了他,问他告什么事。他说:“我要告徐敬业等人谋反的事。”武则天说:“现在徐敬业已经事败被诛,你才来告,不觉得太晚了吗?”“禀陛下,”来俊臣说,“我早在徐敬业等人事发之前,就到本州去告密。可是本州刺史王续不但不理睬,还把我打了一百大板,轰了出来,差一点就把我打死了。现在后面还满是伤疤呢。我这次斗胆再来告密,几乎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其实,来俊臣上次在王续堂上喊告密,根本就不是告徐敬业,因为那时他还不知道徐敬业是谁呢。不久前他听说徐敬业讨武则天被诛,又听说王续被人告密下狱,他灵机一动,就把这两件事掺和到一起,想来捞点好处。反正徐敬业已经死了,告他什么他都不会申辩。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一锤子敲正了。武则天现在正需要他这样的人。

武则天一听来俊臣的话,大怒道:“王续包庇奸党,看来是早有不轨之心。大理寺要好好审一审王续,看他还有没有同党!”她又回过头对来俊臣说:“难得你这样忠心耿耿。我看,你就先留在大理寺,帮助审一下王续的案子。”来俊臣来之前,哪里敢有这般非分之想,一听皇帝要重用他,喜不自胜,像小鸡啄米似的叩起头来:“谢陛下恩典,谢陛下恩典!”

王续的案子大理寺已经审了几回,都没有什么结果,别人揭发他的事都没有证据,他自己也不承认。当他再一次被拉到大理寺的公堂上时,一看坐在上面的竟是他多次审问过的流氓无赖来俊臣,气得差一点昏过去。来俊臣说:“王续,别的事我们先不用说,我先还给你一百大板!”说着,对下面的狱吏说:“先打他一百大板,看他招不招。”狱吏们没见过这样审案的,愣住了。来俊臣对站在头前的一个说:“你给我打!”那狱吏不敢不打,可又下不了手。来俊臣看他那板子轻飘飘的,说:“住手!”大家还以为打完了呢。来俊臣却说:“你给我趴下!”那狱吏只好趴到地上。来俊臣指着趴在地上的狱吏,命令第二个狱吏说:“拿起板子,给我打他!”第二个怎敢不打?来俊臣又命令道:“使劲!”一直打到那人告饶,才让他起来。“知道怎样打了吧?”“是,大人,知道了。”“那好,你继续打王续。”

这一次他可不敢轻打了。王续可与来俊臣不同。王续是官宦人家出身,身体虚弱,而来俊臣是个泼皮。来俊臣挨一百下大不了爬不起来,可王续挨不到五十下就昏死了过去。来俊臣命人用凉水把他浇醒,问他:“有人告你包庇叛臣,图谋不轨,你招不招?”王续说:“来俊臣,你强加人罪,难道就不要证据?”“你不就是要证据吗?证人早在门外等着呢。”来俊臣命令道:“去把门外那些人给我叫进来。”不一会儿,十几个人就进了大堂。他们都是来给王续的罪行作证的,每件事至少也有三个人作证。这些人很快录了证词,画上押,退下堂去。

来俊臣问王续:“还要多少证据?”王续瞠目结舌地说:“这些人我根本就不认得呀!”来俊臣说:“人证物证俱在,你还狡辩。给我打!”当王续再一次被凉水浇醒的时候,他想,这样硬挺是没有用处的,不如暂时承认了,免受皮肉之苦,然后再找机会申诉。他违心地在招供状上画了押。

武则天看来俊臣这样快就审清了此案,且人证物证俱全,毫无破绽,把来俊臣大大地夸奖了一番,立即宣布任命来俊臣为侍御史,把王续打入死牢,等候处决。她哪里知道,那些证人全是来俊臣的狐朋狗友,是他花钱雇来的。在堂上谁应该说什么话,作什么证,都是他事先安排好了的。可怜王续,哪里还有他申诉的机会!

来俊臣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他的狐朋狗友派到各地去,让他们在各地再豢养走狗,让他们随时随地出来作证。他还把最得力的亲信侯思止、王弘义、郭霸、李仁静、康、卫遂忠等人安排在侍御史、司刑评事等重要岗位上。这样,来俊臣需要什么样的证词就有什么样的证词。他想诬谁有罪,易如反掌。但是在武则天看来,他能干得很,有什么案子断不清的,武则天就说:“交给来俊臣。”来俊臣又知道武则天需要什么样的结果,所以他总能让武则天心满意足。

武则天看来俊臣这样能干,需要他断的案子又与日俱增,就下令在丽景门附近新设立一个“推事院”,让来俊臣在那里断案子。有一次来俊臣与他的狐朋狗友们一起吃饭,王弘义得意忘形地说:“什么丽景门?应该叫作‘例竟门’,‘竟’就是完,谁进得此门,照例要玩完。”在座的人报以一阵狂笑。

来俊臣一本正经地对大家说:“请诸位仁兄贤弟注意搜集一些资料,我们大家一起来编一本书。”郭霸大笑着说:“大哥真能说笑话,我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哪一个能著书立说?”来俊臣说:“你们别笑,这本书只有我们能写,别人是绝对写不出来的。”“什么书?”“我给它定的书名就叫《告密罗织经》。”“罗织”就是无中生有地给人家编造罪名。“啊——”众人恍然大悟,“对,对!这部书只有我们能写,别人谁也写不出来。”后来,这本书果然编成了。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叙述这本书的名字,应该叫作《编造罪名及打小报告学》。据史书记载,这部书编得很有章法,但没有流传下来。

来俊臣负责诉讼两年,就诬陷了一千余名朝廷大臣和各地官员,基本上将他们全都全家族灭。特别是武则天需要铲除的李唐家族中那些反对她夺取权力的势力。她要铲除谁,就交给来俊臣,他保证找得到正当的理由。武则天的支持,使得一些残酷心狠的大臣纷纷效法来俊臣,弄得大臣之间见面不敢说话打招呼,只能用眼神交换一下询问:你还活着?他们每天早晨离家上朝,都要与家人告别说:“不知今天还能不能回来。”家人有的落下几滴眼泪,有的竟至号啕大哭,就像生离死别一样。

无独有偶,司刑少卿周兴也是一个与来俊臣齐名的酷吏。被周兴陷害的人也有上千人。天授二年,就是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公元691年),有人密告周兴与人谋反,武则天就把审讯周兴的任务交给了来俊臣。

来俊臣派人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吃饭。酒宴之间,来俊臣唉声叹气。周兴并不知道有人告他,也不知道由来俊臣审问他,就问:“来兄有何不称心的事,这样长吁短叹?”

“我最近审了两个案子,不想是硬骨头,啃不动他。不知贤弟可有什么好办法?”

周兴想了想说:“这还不好办吗?我告诉你,你找来个能装得下人的大瓮,把它架起来,下面用炭火烧。烧热后,你要审谁,就让谁进去。还怕他不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