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治术
3752800000024

第24章 同盟(2)

司马光评论道:君子与小人不能相容,就像冰和炭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夫君子小人之不相容,犹冰炭之不可同器而处也。)所以君子执政则排斥小人,小人得势则排斥君子,这是自然之理。不同之处在于,君子奖励贤人而斥退没出息的人,这么做纯粹出于公心,而且符合实事;小人则提拔自己喜欢的人,贬斥自己厌恶的人,这么做完全出于私心,而且违背实事。出于公心,符合实事叫做正直;出于私心,违背实事叫做朋党。(公且实者谓之正直,私且诬者谓之朋党。)这就要求君主能够进行辨别。所以如果君主圣明,就能够根据官员的德行授予职位,根据官员的才能授予职务,奖励有功劳的,惩罚有罪过的,奸臣不能迷惑他,佞臣不能改变他,由此朋党又怎么能够产生呢!反过来,如果君主昏庸,不能明辨是非,判断对错,奸佞与忠直并进,诋毁与赞誉交错,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都拿不出意见,奖励和惩罚的权力渐渐转移到别人手中,由此奸佞便会得志,而朋党就会大行其事。唐文宗不从自身找原因,只是埋怨群臣难以治理,就好像一个不种田不锄草的农夫抱怨田地荒芜一样。朝廷中的朋党不能铲除,还谈什么铲除河北藩镇的叛贼!(《资治通鉴》卷245)

小结

《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声音互相呼应,同类气质互相追求,这是天道,人当然也不例外,思想感情一致、志趣见解相同的人一定要走到一起。《易经》还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xiù)如兰。”两人心意一致,就像刀锋般锋利,可以斩断金属;心意一致的言论,就像兰花般芬芳,可以吸引众人。这种走到一起,相互配合,本身就是力量,就是效率。所以人们的结合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组织都是不可或缺的,也都是有益的。然而矛盾的是,人们的结合又恰恰为上司所猜忌,这也符合情理,没有谁愿意看到部属拉帮结派。怎样处理这个矛盾呢?总的原则是不出于利害关系而相互结交,只是意气相投,所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坦坦荡荡。在古人那里,这个原则不仅是君子的态度,也是智者的选择。

(二)分化

要义

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当然也就不会有永远的联盟。特别是朋党,因利害而结成,也会因利害的转移和冲突而瓦解。朋党是世上最脆弱的东西。

故事

烛之武化敌为友

晋国君主晋文公当年以公子身份逃亡时,路过郑国,郑国君主郑文公对他很不礼貌,后来又协助楚国进攻晋国。为了教训郑国,晋文公联合秦国讨伐郑国,两国大军将郑国围得死死的。

郑文公知道晋国饶不了他,只好打秦国的主意,便请老臣烛之武出山,去面见秦国君主秦穆公。

半夜,烛之武让人用绳子把他吊下城墙,偷偷溜进秦军营寨。见到秦穆公后,他说:“秦、晋两国包围了郑国,郑国是保不住了。然而——”他看了一眼对方,“如果郑国灭亡对秦国有好处,我冒昧地认为,那才值得国君您动手。可是,秦国与郑国并不接壤,两国之间隔着晋国,所以灭掉了郑国,您很难去管理分得的土地,好处都落到晋国手中。我不明白,您为什么要消灭郑国来增加晋国的土地呢?要知道邻国的强大就是您的削弱呀!”

秦穆公一愣,他还真没有想到这一层。就听烛之武继续说:“如果您保留了郑国,郑国一定感恩戴德,甘心为您效力,您的使臣路过这里,我们将供应他们需要的物资。”

秦穆公微微点了点头。

烛之武见对方的心思活动了,话转到了晋国身上:“大王不会忘记吧,您给过晋国的先国君晋惠公很多恩惠,当年他被囚禁时,曾经答应送给您焦、瑕这两个地方,结果怎么样呢?他早上渡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开始加固这两个地方的城墙了!晋国一向贪婪,欲壑难填,占领了郑国,扩展了它东部的国土,并不会就此罢手,还想扩充它西部的国土。秦国就横在它的西边,不损害秦国,如何实现它的野心呢?所以,与晋国结盟只会给秦国带来危害,使对方获得利益。请大王深思。”

秦穆公彻底明白了,立即转向,与郑国结盟,派兵到郑国守卫,共同抵御晋国。

晋文公见状,撤兵回国。(《左传·僖公三十年》)

廉价的承诺

齐国攻打宋国。宋国难以抵挡,派臧孙子前往南边的楚国求救。

楚王一口应承下来,非常痛快。

臧孙子没费劲就完成了使命,返回宋国。可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脸上充满了忧虑。

他的车夫很是奇怪,问:“出使楚国大获成功,可您却一副忧愁的样子,为什么呢?”

臧孙子说:“宋国小而齐国大。援救小的宋国,一定会遭到大的齐国的憎恨,对于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而楚王作出援救宋国的决定,没有丝毫的为难和顾忌,对得罪齐国一点都不在乎。他这样做,一定是以此来坚定我们抗齐的决心。宋国的抵抗越坚决,齐国便越疲惫;齐国越疲惫,对楚国的好处就越大。”

臧孙子回国不久,齐国就占领了宋国5座城池,而楚国的救兵却迟迟未到。(《韩非子·说林上》)

虚晃一枪

秦国发兵进攻韩国的宜阳地区,韩国君主焦急万分。

有人出主意说:“倒不如拿出一座像样的城市送给秦国,与它结盟,一起讨伐南边的楚国,这样不光可以解除眼下危机,还可以把秦国这股祸水引向楚国,从而为韩国创造长治久安的环境。”国君接受了这个建议,着手与秦国讲和。

消息传到楚国,楚王很是害怕,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韩国的阴谋得逞。就派了一个得力使臣,率领装满礼物的庞大车队前往韩国。使臣对韩国君主说:“楚国士兵都已经征召到位了,准备与贵国一起抗击秦国,您又何必白白地送给别人一座城市呢?请向秦国表示抵抗的决心。”见国君犹豫,使臣又说:“楚国的军队准备得怎样,您派使者去看看就知道了。”

韩国使者到了楚国,果不其然,一辆辆战车、一队队骑兵整齐地排列在通往韩国的大路上。楚人对使者说:“请报告贵国君主,楚国援军马上就到。”

韩国君主听了汇报,非常高兴,立即停止了与秦国结盟的工作。秦国加强了军事行动,宜阳告急。韩国不断派人到楚国催促救兵,使臣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一个接着一个,可就是不见一个救兵。

没多久宜阳就失守了。韩国的做法一时传为笑柄。(《韩非子·十过》)

盟国的下场

曹国与齐国结盟而不听命于宋国,宋国趁着齐国攻打楚国的机会,把曹国灭掉了。

邢国与吴国结盟而不听命于齐国,齐国趁着越国讨伐吴国的机会,把邢国灭掉了。

许国与楚国结盟而不听命于魏国,魏国趁着楚国攻打宋国的机会,把许国灭掉了。

郑国与魏国结盟而不听命于韩国,韩国趁着魏国攻打楚国的机会,把郑国灭掉了。

到了今天,韩国与诸强相比是最弱小的,它试图依仗大国来保护自己,听从秦国和魏国,联络齐国和楚国,以为会收到效果,却不把力量用在治理自己的国家上面,这只能使原本就贫弱的国力更加衰落。靠着别人不可能开疆拓土,而韩国却看不到这一点。

现在尽管发生了楚国攻打魏国的许、鄢地区的事情,发生了齐国进攻魏国的任、扈地区的事情,尽管韩国的邻国魏国受到削弱,但并不足以起到保存韩国的作用,而韩国却不明白这一点。(《韩非子·饰邪》)

一根骨头

各国策士纷纷赶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商讨合纵联盟的条约,以对付强大的秦国。秦王为此忧心忡忡。

国相范雎对秦王说:“大王不必忧虑,我有办法使他们的聚会半途而废。秦国并没有得罪这些策士,他们之所以聚在一起谋划打击秦国,纯粹是为了升官发财。”说着,范雎抬起手指着一边:“请大王看看您的狗,它们现在睡的睡,站的站,走的走,停的停,相安无事,谁也不打搅谁。可是只要扔过去一根骨头,所有的狗都会立即站起身,相互之间龇牙咧嘴,低声咆哮。刚才还好好的,为什么转眼之间就变了样呢?因为所有的狗都想去争夺这根骨头。”

秦王认为范雎说到了要害上,就派大臣唐雎前往赵国。他带了好几辆车子,上面坐着美女和乐手,还有5000镒黄金。唐雎在赵国的武安大摆宴席,美女起舞,乐手演奏。他朝邯郸的策士们喊话:“愿意拿黄金的就到武安来!”

于是那些在邯郸没有发财的策士直奔武安,果然得到了黄金。他们的立场一下就转变了,对待秦国像兄弟一样亲密。

唐雎回到秦国,范雎又给了他5000金,叮嘱道:“不管把黄金送给谁。只要送出去就是立了大功。”

唐雎又出发了。到赵国的武安后,他送出去的黄金还不到3000镒,策士们就激烈地争吵起来,乱成一团了。(《战国策·秦三》)

各怀鬼胎

西汉昭帝时,上官桀与霍光共同辅佐朝政,两人还是儿女亲家。上官桀几次提出个人要求,霍光都没有同意。上官桀非常不满,密谋政变,准备害死霍光,废掉汉昭帝,迎立燕王刘旦为皇帝。刘旦接受了,许诺事成后封上官桀为王。刘旦财大气粗,联络了全国各地豪士几千人,配合上官桀在京城的活动。

刘旦根本没有想到,上官桀他们另有一套方案,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准备把刘旦骗到京城杀死,然后废掉汉昭帝,拥立上官桀为皇帝。

后来事情败露,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等大臣被处死,他们的宗族被诛灭。燕王刘旦自杀。(《资治通鉴》卷23)

放在一起的公鸡

东汉末年,袁术与韩暹、杨奉联合,调集步、骑兵数万人,直逼下邳,分七路进攻吕布。吕布当时仅有步兵3000人,战马400匹,恐怕抵挡不住,便埋怨陈珪:“袁术大军到这里来,都是你们父子招惹的,现在应该怎么办?”陈珪说:“韩暹、杨奉与袁术只是临时联合,没有长远打算,不能维持长期关系。我儿子陈登预料,他们就像放在一起的公鸡,势不两立,不可能住在同一个鸡窝里,很快就会离散。(卒合之师耳,谋无素定,不能相维,子登策之,比于连鸡,势不俱栖,立可离也。)”(《资治通鉴》卷62)

趁机捞一把

三国时,魏国攻陷蜀汉都城成都,后主刘禅投降。此时巴东太守罗宪领兵2000人驻守永安。与蜀汉联合抗拒魏国的吴国得到成都失陷的消息,便起兵西上,说是前来援救,实际上是想袭击罗宪,占领永安。罗宪说:“我朝已经倾覆,吴国是我们的唇齿邻邦,不仅不体恤我们的危难,反而违背盟约趁机攫取私利,太不仁义了。蜀汉已经灭亡,吴国又怎么能够长久?绝不能让这等小人得逞!”于是率军抵抗。吴国本想吞并蜀汉,但罗宪把住巴东要地,吴军不能通过。坚守6个月后,魏国的救兵到达,解除了围困。(《资治通鉴》卷78)

曹操的离间计

东汉末年,关中将领马超、韩遂等起兵抗拒曹操。双方打了几仗,战局对马超等人越来越不利,马超提出停战。曹操的谋士贾诩认为可以假意应允,曹操问:应允了之后呢?贾诩说:“离间他们。”

韩遂提出与曹操见面,曹操答应了。两人是老相识,相见时马颈紧挨在一起,说了很长时间,没一句话说到军事,谈的都是当年京都洛阳时的旧事,说到高兴的地方,二人拍手大笑。马超、韩遂等人的部下,多是关中人与胡人,他们见两人说笑甚欢,便近前观看,围了一层又一层。曹操笑着对众人说:“你们想看看我曹操吗?我也是人,没有长着四只眼睛两张嘴,只是智谋多一点罢了。”

见面结束后,马超等人问韩遂:“曹操说了些什么?”韩遂道:“也没说什么。”马超等产生了疑心。一天,曹操又给韩遂送来一封信,字迹多有圈改涂抹,弄得好像是韩遂涂改的,马超等愈加疑心。于是曹操与关中诸将约定日期决战。曹操先派轻装部队出战,纠缠多时,之后才派出精锐骑兵夹击,大破敌军。(《资治通鉴》卷66)

小结

朋党危害极大,制造内耗,排除异己,扰乱秩序,败坏作风,颠倒黑白,阻塞政令,是治政的大敌。对朋党应该保持警惕,在出现苗头时便采取果断措施给予坚决打击。即使朋党做大,盘根错节,来势汹汹,天也不会塌下来,只要抓住关键,不难使它分化瓦解。朋党的死穴是利害,而利害则是世上最变化多端的东西,共同的利害导致拉帮结派,不同的利害则带来反目成仇。所以瓦解朋党不是一个实践问题,而是一个决心问题,只要真心去做,完全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