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治术
3752800000035

第35章 决策(2)

鞭长莫及

南北朝时,北魏攻占了南齐的南郑。北魏孝文帝调兵遣将,打算守卫南郑。侍中李冲认为不妥,上表劝谏,认为南郑地势不利,一方面,那里与羌、夷部族接壤,人心难以争取;另一方面,那里山高路遥,后勤补给非常困难。他说:“古人言:‘尽管马鞭很长,但抽不到马肚子。’(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南郑就是我国的马肚子。再说了,如今我大魏国土所能覆盖的,天下九州中已有八个;我大魏臣民所能包括的,天下十成中已有九成;没有臣服的,只剩下漠北和江南。这一北一南很快就可以征服,又何必急着现在就去占领南郑呢!我以为放弃戍守南郑实为上策。”孝文帝接受了李冲的建议。(《资治通鉴》卷140)

知彼不知己

南北朝刘宋孝武帝时,天现日食。孝武帝下诏,让文武官员就朝政直言评论。中军录事参军周朗上书说:“发表议论的人都认定北魏已经衰落,我们无须退缩,然而他们却看不见我们的弊病比北魏更重。现在的人都知道不可以用羊去追狼,不可以用蟹去捕鼠,然而我们正是以沉重的牛车和疲弱的士卒去同北方肥壮的战马和强悍的胡兵相厮杀,其中的不相称是明摆着的。”(《资治通鉴》卷127)

小结

把握实情与保证目标的可行性实际上是一回事,故事中的决策之所以行不通,就在于违背了事实。身处高位,执掌中枢,各种机构一应俱全,一呼百应,可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怎么就背离了实情呢?还是主观因素在作祟。在秦二世和隋炀帝那里,是不愿意不喜欢真实信息,可恨又可怜。殷浩的情况复杂一些。当时桓温势大,朝廷全力扶持殷浩,以期形成权力平衡,然而桓温并不好对付,殷浩斗不过他,正好北方的后赵内乱加剧,殷浩便借机北伐,希望通过建立武功来压倒桓温,所谓的堤外损失堤内补。正是存了这份私心,事实在,而他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王羲之的话说得那么透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竟然不起丝毫作用,最后殷浩只能是误国害己。这也告诉我们,从实际出发不是一个客观问题,而是一个主观问题,不去除“我”,不把自己“无为”掉,信息再准确再丰富也没用。

(二)决断

要义

面对问题,通过决定拿出处理意见、办法、方案,就是决断。决断是一个充分调动主观因素的过程,文化背景、道德品质、人生阅历、实践经验、意识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心理素质、性格特征、交流能力等,无不发挥作用。其中有两点是必需的,任何一个决策者都要面对它们的考验,一个是抓住要害的能力,一个是拍板的魄力。

故事

匹夫

尧帝打算把天下传给舜。部族领袖、大臣鲧进谏说:“不吉利呀!怎么能把天下交给一个匹夫呢?”尧帝没有听他的,起兵攻打鲧,在羽山(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之郊诛杀了他。鲧是禹的父亲,曾经负责治理洪水,用的是筑堤挡水以及用土填埋的办法。舜是乐师瞽(眼盲)的儿子,出身平民,以种田为生,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所以鲧称他是“匹夫”。

另一个部族领袖、大臣共工也出来阻拦,进谏说:“怎么能把天下交给一个匹夫呢?”尧帝没有听他的,起兵攻打共工,在幽州(今河北省北部、东部以及辽宁省部分地区)的都城诛杀了他。

于是,天下没有人再敢说不要把天下传给舜的话了。

孔子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时说:“尧帝了解舜的贤能,并不是最难的;坚持传位给舜从而诛杀阻拦的人,这才是最难的。”也有人讲当时孔子是这样说的:“不因为进谏的人提出疑问而放弃自己的明察才是最难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力排众议

战国时期,公孙鞅(商鞅)来到秦国,走宠臣景监的门路见到国君秦孝公,受到重用。

公孙鞅想进行变法,秦国人不高兴。公孙鞅对秦孝公说:“不可以跟民众一起谋划创新,只能够跟他们共同享受成功。掌握高深道理的人不迎合俗人,怀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迁就大众。因此对于圣人来说,如果可以强盛国家,就不会受现有一切的束缚。(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大夫甘龙说:“不对,按照现有的法律进行治理,官吏轻车熟路,民众有序不乱。”

公孙鞅说:“平常人安于已有习俗,读书人陷于所见所闻,这两种人,适于执行职务、贯彻法律,不能跟他们商讨现有法律之外的事情。有智慧的人拟定法律,愚笨的人守持法律,有作为的人更新法律,没出息的人拘于法律。”(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秦孝公道:“说得好。”便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作出变法决定。(《资治通鉴》卷2)

不怕人笑话

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与大臣肥义商议,让百姓改穿胡人衣裤,学习骑马射箭,他说:“愚蠢的人会嘲笑,贤良的人能够理解。(愚者所笑,贤者察焉。)即使世上的人都笑话我,我由此而能够夺取胡人的领地和中山国,也值了!”于是带头改穿胡服。

国人都不支持,叔父公子成带头反对,称病不去上朝。赵武灵王派人前去劝说,公子成道:“我听说,中国乃是圣贤推行教化的国家,是以礼乐为制度的地方,是远方参观的榜样,是蛮夷效仿的对象。如今国君抛弃这些而去承袭胡人的服饰,改变自古以来所走的道路,背离人心,我希望国君慎重考虑。”赵武灵王亲自上门,说:“我国东连齐国、中山国,北靠燕国、东胡,西面邻接楼烦,与秦、韩两国接壤,没有能够骑马射箭的武备,拿什么守卫国家?先前中山国倚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的土地,掠夺人民,又引水围灌鄗邑,如果不是祖宗神灵祐护,鄗邑就丢失了。先君深以为耻,所以我才改变服装,学习骑射,打算以此抵御四方的灾难,报中山国之仇。而叔父您却囿于中国旧俗,厌恶服装改变之名,忘记国家耻辱之实,不是我所希望的啊!”公子成被说服了,赵武灵王赐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于是赵国颁发改穿胡服的法令,招募士兵练习骑马射箭。

赵国进攻中山国,兵抵宁葭。又向西攻打胡人,直至榆中,林胡王献马求和。赵国再次讨伐中山国,夺取多座城邑,中山国只好献出四城求和。(《资治通鉴·卷3》)

立足于谁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很快便发展成燎原之势。由于秦王朝政治混乱,起义军产生了轻敌思想,不再设置防备。博士孔鲋劝道:“我听兵法上说:‘依靠的不是敌人不来攻击我,而是我不能够被敌人攻击。’(不恃敌之不我攻,恃吾不可攻。)如今您凭借的只是敌人方面而不是自己,一旦受挫折而不振,到时候后悔也晚了。”陈胜根本听不进去,说:“我的军队,不劳先生费心。”(《资治通鉴》卷7)

鸿门宴

项羽与刘邦分头向秦王朝的大本营关中地区进军,刘邦先到,项羽随后也到了。刘邦率领10万军队驻扎在灞上,项羽率领40万大军驻扎在鸿门。

项羽的谋臣范增主张除掉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刘邦的谋士张良交情很深,他俩曾结伴出游,项伯杀了人,多亏张良出手相救,项伯才保住性命。项伯担心张良跟刘邦一起送死,便偷偷地到灞上去见张良,把险情告诉了他,想带他逃走。张良把消息告诉了刘邦。刘邦知道不是项羽的对手,决定第二天亲自到鸿门当面向项羽认错谢罪。

刘邦带着百余名随从来见项羽,说:“我和将军一起攻打秦军,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没有想到我竟然能够先进入关中,在这里与将军见面。现在有小人传坏话,挑拨我与将军之间的关系,请将军明察。”项羽请刘邦一起喝酒。

酒席上,范增几次朝项羽使眼色,还3次举起身上佩戴的玉饰示意,提醒项羽当机立断,采取行动,然而项羽却毫无反应。范增起身走到帐外,叫过项庄,让他进去舞剑助兴,趁机刺杀刘邦。

项庄祝过酒后,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与他共舞,不时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刘邦。张良见势不妙,到外面找到樊哙。樊哙一手持剑一手持盾闯进营帐,分开帷帐,瞪着眼睛盯住项羽,头发竖起,眼眶都快裂开了。项羽赐给他酒和肉。

过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给张良留下一双白玉璧和一双玉斗,骑马跑掉了。张良估计刘邦已经回到灞上军营,便对项羽说:“沛公刘邦不胜酒力,不能亲自告辞,特命臣下拜谢。”然后把玉璧献给项羽,玉斗献给范增。

范增一把将玉斗扔在地上,还不解气,拔出剑来砍向玉斗。接着叹息一声说:“唉!这帮小子哪里是共谋大事的人呢?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刘邦。我们这些人绝对逃不掉当俘虏的下场。”(《史记·项羽本纪》)

六国印信

楚汉相争,项羽把刘邦围困在荥(xíng)阳(今河南省荥阳县东)。

刘邦惶恐忧虑,与谋臣郦食其商讨出路。郦食其说:“从前商汤王讨伐夏朝的暴君桀,把夏朝的后代封在杞国;周武王讨伐商朝的暴君纣,把商朝的后代封在宋国。如今秦朝失德无道,灭了六国,其后代没有立足之地。陛下如果能够重新确立六国后代,册封他们为诸侯,六国的君臣百姓定然感激您的恩德,追随您的身后。那时陛下就可以面南称霸,项羽也会前来朝拜。”

刘邦说:“好!”命令准备六国诸侯的印信,然后委托郦食其带着它们去办这件事。

郦食其还没动身,张良回到了军营。刘邦正在吃饭,把郦食其的主意告诉了他。张良说:“陛下的大事要被断送了。”

刘邦问:“为什么?”

张良说:“从前商汤王把夏朝的后代封在杞国,那是有把握置夏桀于死命。请问,现在陛下能够置项羽于死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