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3758600000118

第118章 梁晓庚 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

梁晓庚(1960.6—),河南孟县人,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导弹院)副总工程师,某重点型号导弹总设计师。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同年,被分配到航空工业部612所从事导弹飞行控制的研究工作。1986年重回西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3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92年攻读导弹控制专业的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先后任导弹院总体部副主任、某型号副总设计师、014中心副总设计师、某重点型号总设计师,研究员职称,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梁晓庚全程参与多种型号导弹的研制工作,成功填补了国内数控导弹的空白,主持了数项国家预研、行业预研项目的研究。梁晓庚于1996年被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授予部级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后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硕士荣誉称号,航空报国优秀贡献奖。2004年3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当选为河南省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

从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梁晓庚全程参与多种型号导弹的研究。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设计人员到某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每走一步,他都付出了巨大心血,流下了无数辛勤的汗水。30多个春夏秋冬,他牺牲了几乎所有工作时间之外的娱乐,拒绝了来自国内外的高薪诱惑,用“每周10个工作日”的精神,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成功填补了国内数控导弹的空白。

数控导弹是西方尖端的高新军事技术之一,但在当时的国内还是一个空白。要掌握这一技术,需要以集体的智慧,做大量复杂的工作。从技术上讲,要上这种控制方案,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组织上对梁晓庚很信任,老领导金先仲副院长亲自挂帅为他保驾护航,吴催生、张同贺、贾晓洪等这样的骨干做他的搭档,全院上万只眼睛都在殷切地注视着他,年轻的梁晓庚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副担子的分量。

梁晓庚和他的搭档们通过查找国内外资料,借鉴过去导弹研制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熬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历尽辛苦,终于制订出一套科学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该方案被研究院专家所认可。

梁晓庚和他的同事们依托现有技术条件,首先选用工控机代替弹载计算机进行信号处理,两个月后机器顺利地按照人的意志转动起来。工程样机在地面上绕飞,满足探测灵敏度要求,截获稳定,跟踪平稳。紧接其后的一系列试验,都取得了成功!研究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在一片赞誉声中,该型号导弹的研制被纳入国家高新计划。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首次空中发射失利!失败的阴影笼罩着型号线上的每一个人,梁晓庚和他的搭档们通宵达旦地一遍遍地分析数据、查找资料、反复验算、讨论和试验。最后他们的结论是:新型制导导弹的总体方案是正确的,试验失利表明了设计还存在着某些不足。在讨论新型制导导弹的后期试验要不要继续下去的专家会上,梁晓庚平心静气地回答了专家们的种种质询,诚恳地陈述试验进行下去的必要性和取得试验成功的各种有利条件。经过几个小时的“舌战群雄”,专家们被说服,同意恢复后期的试验工作。

梁晓庚对这个失而复得的机会十分珍惜,经过精心组织,空中靶试终于取得成功。

整整5年的风雨兼程,经过全体参试人员的合力攻关,从工控机到台式计算机到嵌入式芯片计算机最终装入弹体,从“谐振”被忽略到动态修正体系的调试成功,从试验弹和实弹应用软件的各自独立到完全兼容,每一个问题的出现所伴随的都是繁重的计算和测试,梁晓庚总能敏锐地预见到问题出现的症结所在,并和大家一起用最短的时间修正错误。

参加工作近30年来,梁晓庚一直就是在吸收、消化、运用国际先进技术中忙碌着。他一直战斗在关键岗位上,取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业绩。他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与武器控制系统相适应的多模制导规律,为新型武器制导控制系统的研制探索了一条可能的途径。他研制的仿真系统总控制台的电控部分,为武器的研制提供了必要的试验手段。到目前为止该设备已经完成多种武器的仿真任务。在三通道脉冲调宽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工作中,他负责控制系统六自由度数学模型的建模和部分仿真研制工作。在工程配套专用测试设备研制工作中,负责试验台的调试、试验交付,缩短了研制周期并为国家节约研制经费数十万美元。他主持了国产支线客机“运7-200A”襟翼分挡控制装置的方案设计,成功地解决了相关的适航问题。他还主持了数项国家预研、行业预研项目的研究。

梁晓庚一直活跃在我国导弹研究的最前沿,近年来共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50多篇。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荣立部级一、二、三等功各1次;获国家专利3项。同时,他还是军工系统最年轻的仿真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