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3759300000042

第42章 中国近代航空人物名录(1)

(按汉语拼音顺序)

巴玉藻

巴玉藻(1892—1929),字蕴华, 1892年生于江苏省镇江市,蒙古族,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人。

1909年,巴玉藻17岁时,被选派留学英国攻读机械工程,学习制造船炮,次年考入阿姆斯特朗学院学机械工程,后入维克斯厂实习。1915年,由于欧洲爆发战争,巴玉藻转赴美国留学,考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为第2期学生。巴玉藻刻苦攻读,仅用6个月的时间,即在1916年6月7日拿到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时年仅23岁。接着受聘任寇蒂斯飞机厂设计工程师和美国通用飞机厂第一任总工程师。

1917年冬,巴玉藻辞去在两家飞机厂高级职务,回国开创自己的飞机制造事业。在巴玉藻、王助和曾贻经的要求下,国民党海军部拨款于1918年2月在福建马尾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厂——福建海军马尾飞机工程处,巴玉藻被委任主任职务,同时兼任海军飞潜学校飞机制造专业教官,负责制造飞机和培养飞机制造人才。经过努力,马尾工厂终于在1919年8月制造出我国第一架飞机——“甲一”号双浮筒双翼水上飞机。从建厂到1928年夏,这个飞机厂共生产制造出达到当时国际标准的飞机11架。

1922年春,巴玉藻和王助一起设计成功世界上第一座水上飞机浮站,解决了海军维护水上飞机的难题。1923年,巴玉藻在上海受到孙中山接见,并与谢觉哉常有来往,接受进步思想。同年6 月,他支持在马尾设立航空教练所,培养本国飞行员。他亲自培养了我国第一代航空工程师17人。

1928年,巴玉藻代表中国到德国参加万国航空展览会。会后又去英、法等国考察, 1929年由巴黎经埃及、伊朗、印度、香港、日本回国,在日夜赶绘单翼飞机设计图时病倒,经诊断为脑中毒,被疑为在国外遭人暗害,经抢救无效,于6月与世长辞,年仅37岁。

巴玉藻一生成就卓著,他留有《我们怎样在中国制造飞机?》等遗稿,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航空工程专家。

鲍丙辰

鲍丙辰, 1889年生,直隶万县人, 1907年被清廷选派法国留学, 1911年改学飞机驾驶技术, 1914年学成回国,在南苑航空学校担任飞行教官。

在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前夕,直系军阀利用手中控制的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命令该校教育长蒋逵组织中央临时航空队。任命蒋逵为中央临时航空队队长,徐国一、米嘉禾、谢鸣皋等任飞行员,驾驶大、小维梅式轰炸机4架,前往江苏协助苏齐作战。中央临时航空队驻扎苏州,与江苏航空队组成统一指挥部,由原南苑航空教练所所长鲍丙辰任指挥官,共有飞行员8人、轰炸机8架。

卞荫贵

卞荫贵, 1917年5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县, 194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后,到交通部重庆汽车配件制造厂任实习工程师。两年后赴美学习汽车齿轮制造。1949年获得哈佛大学航空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接着又到霍普金斯大学航空系深造, 1952年获博士学位。同年被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聘为副教授,从事空气动力学、气体动力学等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硕士、博士生导师,当时他只有25岁。

新中国成立后,卞荫贵毅然于1957 年初回到了祖国,应钱学森的“欢迎您到力学所来”的一纸电文,欣然来到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职。1970年,他随单位一起转到航天部工作, 1978年又回到力学研究所。1980年后,他还应邀分别担任了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兼职教授。期间还曾担任一些学术刊物及学术组织负责人等社会职务。

卞荫贵在空气动力学计算流体力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为发展中国的近代力学事业和国防工业做出了贡献。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为推动中国火箭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力开展空气动力及其传热问题的研究。卞荫贵组建了一个研究组进行烧蚀防热的理论研究。他先后开展了高温边界层、高温气体输运性质、高速气流传质和传热、烧蚀机理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创建了中国的高速气流传热学及烧蚀理论的研究阵地。

20世纪60年代中—80年代初,他又领导研究组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的物理学理论研究,先后开展了高超声速等离子体鞘套、尾迹流场及其散射效应、高超声速飞行器底部流及传热、球锥体黏性激波层数值解等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关键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70年代,卞荫贵积极倡导在国内开展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并组建了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关于黏性流计算中关键问题的论文。

他还多年从事不可压缩黏性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对于连续性约束的处理等关键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论述,从而对中国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起到了指导作用。

蔡司渡

蔡司渡(1884—1970),又名斯渡,字盛亮,号光贤,广东省台山县大江乡岐岭村人。1900年,蔡司渡16岁时,跟随父亲赴美国旧金山读书,先后在中国尚武学堂陆军步兵科、喜路士商学院商科、屈士都化臣机械厂机械科学习,毕业于活力雪地飞行学校。

1918—1919年间,蔡司渡在美国旧金山参与创建图强飞机有限公司,并任总飞机师。创建图强飞机有限公司时张贴的宣传文告曾特别推介蔡司渡和陈应权,说他们“凡放机、造机与关于航空术种种妙用,无不悉参其微,学理既精,经验尤富,作育多才,展布飞行事业,以储救国利器”。

1920年,蔡先生应孙中山先生电召,由美国运3 架飞机回国, 4 月在上海将飞机交与孙中山先生。9月由上海运飞机到广东汕头市,任大元帅直辖飞机队飞行员。1922年参加北伐,随飞机队入赣作战。1923 年,任飞行教官兼大元帅直辖飞行队第一队长。1926 年任广东省江门航政局局长, 1928 年任粤汉铁路机务处总监。1929年应孙科电召,赴上海协同筹办中国航空公司(中航),任技术主任。1930年任中央南湖飞机厂厂长。1931—1936 年,任广东空军航务处处长军航科科长。

抗日战争期间,蔡司渡应广东省游击总司令李福林之邀,出任广东四邑游击队参谋,在敌占区进行游击活动。抗战胜利后,任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主任,任职时间一年。

1970年8月14日病逝于台湾台南市,终年86岁。

蔡司渡先生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深受“航空救国”革命思想的熏陶,奋力拼搏,在美学习飞行技术,学成归国,献身航空,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曹鹤荪

曹鹤荪(1912—1998),江阴县城内司马坊人。192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34年夏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攻读空气动力学, 1936年获博士学位。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国,任成都空军机械学校基本学术组组长、高级教官。1940年调任重庆交通大学分校教授, 1942年该分校改名为交通大学,任航空系代理系主任。1948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务长和校教授会主席。

1952年起,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教授、教务处处长、教务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78年任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1979年当选为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三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

曹鹤荪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弹性塑性力学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国防科技人才,有7项科研成果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著有《风洞干涉》《流体力学》等专著和教材。

曹鹤荪是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航空航天教育家。从事理论空气动力学、气动弹性力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逾50年。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交通大学创办了航空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对建立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教学体系及规章制度做出贡献,培养出不少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晚年研究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稀薄气体动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对中国航天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98年10月29日在长沙病逝,享年87岁。

常乾坤

常乾坤(1904—1973),山西省垣曲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创建者之一。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由中国共产党选派进入广东航空学校第2期学习。同年6月,被国民政府派往苏联学习飞行。1930年1月进入苏联空军独立航空队学习飞行,成为中国共产党几个最早的飞行员之一。毕业后任苏联红军独立航空队准校领航员。1932年12月,常乾坤入苏联茹科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学习,获得航空工程师和空中领航员的技术职称。

抗日战争爆发后,常乾坤应共产国际召唤,于1940 年12 月奉命辗转回到延安。在常乾坤等人建议下,中共中央做出了成立第18集团军工程学校的决定,培养航空技术人才,常乾坤负责建校筹备工作,之后任教务主任。

1944年5月,在第18集团军总参谋部下成立航空组,常乾坤任副组长。是年7月,航空组组织了延安机场的工程建设,保障飞机在延安的起降。

日本投降后,常乾坤等人被党中央派往东北创办航校,利用日寇丢弃的航空器材,于1946年3月1日在通化正式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习称东北老航校,常乾坤任副校长,后来任校长。

1949年3月17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航空局,任命常乾坤为军委航空局局长兼老航校副校长,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全国性的航空管理机构,是人民空军的雏形。在航空局的努力下,人民解放军第一个飞行队于1949年8月15日在北平南苑机场正式成立,辖4个飞行分队,1个机械分队,正式担任保卫北平的防空作战任务。以后,又成立了第4运输机分队。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军委任命常乾坤为空军副司令员兼训练部长。

1951年1月10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联合空军集团军司令部,常乾坤兼任副司令员,分工负责抗美援朝期间在朝鲜境内修建机场和筹措作战物资,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自由独立”勋章。

1953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任命常乾坤为空军第二副司令员兼军事学校部部长。1958年9月,常乾坤兼任空军学院副院长。1959年11月,空军党委决定成立空军条令教材编审小组,常乾坤是3人编审小组成员之一。1960年9月,常乾坤任空军工程学院院长、政委,主要是组织领导学院的筹建工作。

1962年成立了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常乾坤任副主任委员。到1966 年5月,常乾坤先后组织参与了对国产初教5、歼5、运5、直5、初教6、歼6、歼7等型飞机的试制和研讨工作,均获得成功。

常乾坤于1973年5月20日不幸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陈庆云

陈庆云(1897—1981),字天游,中山市翠微南溪人。3岁时随父母侨居日本,后于横滨结识孙中山。1914年得孙中山与廖仲恺推荐,赴美国寇蒂斯空军学校受训。1917年毕业归国,任孙中山侍从武官,协助孙中山创建革命空军,开辟广州东郊珠江畔的大沙头为水陆飞机场。接着,孙中山成立航空局,陈庆云任航空大队长。1918年4月,奉孙中山之命到福建组织援闽粤军飞机队,复被派赴日本大阪购买飞机,归国后任援闽粤军飞机队长。国共合作后,孙中山于1924年冬创办广东军事飞行学校。1927年后,陈庆云历任航空学校教育长、航空处副处长,广东省航政总局局长,虎门要塞司令兼广东海军副司令,广州市公安局长,中央航空委员会主任等职,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抗战前夕,陈庆云被任命为中央航空学校校长;抗战爆发后,改任空军募款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国民党海外部部长。

1949年,陈庆云辞去海外部部长职务,退出军政界,侨居美国, 1981年12月14日逝于纽约,享年84岁。

陈应权

陈应权(1890—1945),广东台山三合良村冲源里人,幼时随父移居美国,受航空先驱影响, 1914年入美国雷德伍德城飞行学校学习飞行。

1918年,陈应权任图强飞机有限公司副飞机师。据资料介绍,图强飞机有限公司曾制出两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