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3759300000043

第43章 中国近代航空人物名录(2)

1919年初,孙中山决定成立援闽粤军航空队,电召海外华侨回国加盟。同年2月,陈应权响应孙中山号召回国。6月,援闽粤军航空队在陈炯明主持下于漳州成立,陈应权任队长。援闽粤军航空队在中国空军史上有独特的地位。这支航空队云集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飞行员,如杨仙逸、张惠长、陈庆云、蔡司渡、陈应权、叶少毅(台山水步独冈西湖村人)等,不仅直属援闽粤军司令部指挥,而且有明确的革命宗旨和军事任务,因此,许多研究中国空军发展史的专家认为,援闽粤军航空队是中国空军的雏形。

同年11月,孙中山在广州第二次组织政府,成立航空局,直属大元帅府。航空局下设两个航空队,陈应权任第2航空队队长。1922年2月,航空局改组,陈应权改任航空局直辖飞机师。同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全部留守人员被陈炯明收编。陈炯明任命陈应权为航空局长。翌年,在孙中山策动下陈应权等反正,率大部分人员出走香港。

同年秋,唐继尧在云南筹建空军,陈应权应邀任航空处第一飞机队队长。

1932年4月,陈应权被聘任为第一集团军空军司令部谘议。“两广事变”后,陈应权退出空军界。

1939年3月,日军进犯江门,陈应权在汪伪人员的利诱下,先后出任伪新会县参议、特派专员、五邑绥靖军司令等伪职。1945年初,日本人怀疑陈应权与重庆国民政府有联系,在一次宴会中往陈的酒中投放毒药。两天后陈应权毒药发作不治身亡。终年55岁。

陈钟新

陈钟新(1899—1955),字迪光,今福州市人。1923年毕业于马尾福州海军飞潜学校,分配到海军马尾飞机制造工程处,参与制造水上飞机,后任福州海军飞潜学校轮机副教官。1936年夏任马尾私立勤工机械科职业学校校长,将学校扩展为工业职业学校,设机械、电机、船工图算3科。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往廨院。1938年再迁尤溪县,增设高中部。学生利用发电机、电动机等设备自行发电,当地群众称为“勤工之光”。学校在尤溪增设高级航空机械科。1941年福州沦陷,陈钟新带领学生徒步300余里,在将乐高塘因陋就简,建校上课,先后制出滑翔机,设计浅水轮船,得到当时省教育厅的支持和鼓励。在将乐创办省立林森高级商船职业学校,兼任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迁回马尾。1946年,勤工学校与省立高级商船职业学校合并为福建省立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陈钟新继续任校长,并晋升为上校。1948年,海军部用高职高薪劝陈钟新赴台,他以“愿毕生为教育事业服务”婉拒。1953年,全国院校调整,陈钟新调往福建集美航海专科学校任教。1954年调任武汉河运学院教授。他是近代职业航空、航海教育家。享年56岁。

程嘉垕

程嘉垕(1915—1998),江苏省南通县人。1932年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36年毕业,同年考取清华大学庚子赔款奖学金公费留美, 1937 年6 月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院(MIT)攻读航空机械工程,以航空发动机为主修科目, 1938年6月毕业,取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并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时,与麻省理工学院同学联名上书国民政府航委会要求自制航空发动机。之后被甄选参与美国国防部委托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喷射战斗机发动机而成立的15人计划小组中唯一非美籍华人。

1939年7月,国民政府航委会决定筹建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程嘉垕放弃博士考试,于1941年6月辗转来到贵州大定县(新中国成立后改名大方县)羊场坝,赶赴乌鸦洞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报到,参加建厂工作并担任铸工课长、工场主管。1944年6月升任副总工程师, 1945 年5 月再晋升为第三任总工程师并主管总工程师。在极其艰苦的生产条件下,终于在1946 年完成赛克隆(Cyclone)航空发动机36台,交由昆明飞机制造厂装配在C-47飞机上,并在1947年由昆明直飞安抵南京,国民政府特颁程嘉垕“云麾勋章”予以奖励。此后又生产50 台莱康明(Lycoming)航空发动机。

1946年9 月,贵州大定航发厂因改隶属空军航空工业局,改名为第一发动机制造厂。程嘉垕调任南京航空工业局督察长, 1948 年10 月被派往英国罗·罗公司购买整厂机器设备及研习喷射发动机制造。此时,第一发动机制造厂已迁往台湾。1949 年11 月程嘉垕离开英国返回台湾,继续任该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1950年6月—1956年4月,担任过台湾航空工业局原动力组组长、空军航空研究院上校副院长、航空技术局(由航空工业局改组改名)副局长。1957 年1 月晋升为当时最年轻的空军少将,担任航空研究院院长,负责新一代火箭及喷射战斗机之研发。

1966年受命筹建中山科学研究院,担任该研究院火箭研究所所长。

1970年3月受聘为台国家科学委员会应用科学及工程组组长和教育部科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8年8月15日病逝于南通市,享年84岁。

丁纪徐

丁纪徐(1902—1979),广东东莞麻涌漳澎村人。青年时代赴法学医,继留德专攻航空专业,毕业后留德工作。1926年携眷返粤,初在石井兵工厂任职,后在广东航空学校任少校飞行教官。翌年2月被送苏联学习, 12月初返回广州。1928年春,重回航校当飞行主任。1930年曾驾机助蒋介石参加中原大战。后回防南京,晋升空军上校。宁粤分裂后,回粤在空军总部任第二队队长。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广州空军总部派他率机支持十九路军抗日,配合南京空军对日机展开空战。不久,蒋介石命令粤机往蚌埠集中,飞离淞沪前线。5月,丁纪徐飞返广州。7月,奉命率机5架飞海口,炸沉陈策(孙科“太子派”)所辖的“飞鹰”舰,受到海内外舆论谴责。1933年,陈济棠主粤时期,丁纪徐得以重用。1936年陈济棠下野后,丁纪徐移居香港。

1937年8月,丁纪徐被任为空军驱逐司令,指挥驱逐机队配合上海作战。8月30日,与队长黄光汉执行轰炸任务时,误炸伤在日舰队中间行驶的美轮“胡佛”号,丁纪徐因而被解职。后曾赴云南、四川等地参加民航部门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丁历任广东空军校术顾问、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参事室研究员、民革广州市委员会委员等职。1979年病逝于广州。享年77岁。

丁锦

丁锦(1879—1958),字慕韩,号干斋,江苏无锡南门外南塘人。1904年考入保定北洋将弁学堂, 1905年毕业。1911年7月调升云南新军蔡锷麾下。辛亥革命后赴日本帝国大学留学。1912年回国后初执教于保定军官学堂。李宗仁、白崇禧均为其学生。

1919年4月2日任北洋政府航空事务处少将处长。1921年1月5日晋授陆军中将。2月17日航空事务处改组为航空署,出任第一任署长。7月12日辞职,后奉令出国考察侨务。

1946年7月31日叙任陆军中将并予除役后闲居北平。后与李济琛等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52年3月聘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顾问。

1958年8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丁履德

丁履德(1912—1972),字骥甫,山东日照市东港区虎山乡朱家官庄人。1920—1930年,先后就读于青岛礼贤中学和南开大学。1934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后留学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研究院, 1937年获工学博士。1937 年回国,先后任国民党航委会航空机械学校教官,西北工学院、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5年3月赴美国耶鲁大学机械研究院学习,后至美国纽沃克工学院任教。1947年回国,先后在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任教。1950 年被任命为山东大学工学院院长。1952年秋,任山东工学院院长、教授。后历任第一届济南市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副主席、山东省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山东省第一届主任委员,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丁履德早期致力于航空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发表《螺旋桨叶素原理性能曲线直接积分法》《飞机发动机废气喷射推进之商榷》等论文。20世纪60年代主要从事内燃机的研究工作。是我国著名内燃机专家。

1972年11月10日病逝。享年60岁。

杜庆华

杜庆华(1919—2006),浙江省杭州市人。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航空组,在成都航空研究院和航空机械学院从事发动机热力学和发动机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1947年考取当时教育部公费留学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固体力学。1948年9月转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一步学习流体力学。1949年9月又回到斯坦福大学,从事航空轻结构的力学研究工作。1951年4月获得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1951年6月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兼力学教研组主任。1952 年夏季,到清华大学任教授并任力学教研组主任。1956年,杜庆华参加了国家科学规划工作。杜庆华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特别是固体力学专业的创办和奠基人之一。早在1956年就受学校领导委托,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开始筹建中国第一个工程力学专业(包括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两个专业)。1958 年工程力学数学系正式成立后,杜庆华长期担任系副主任和固体力学教研组主任职务直至“文化大革命”以后。

杜庆华自1959年开始指导研究生。“文化大革命”后,杜庆华担任了主管研究生教学的系副主任并重新承担起培养研究生的任务,先后开出了固体力学基础、计算力学、应用连续介质力学、边界积分方程与边界元法等研究生课程,除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外,还承担博士的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杜庆华一贯重视工程力学研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1951年,他提出了考虑剪切影响的夹层板的理论。他曾先后承担航空航天部门有关运载器与飞行器结构的多项研究任务。

杜庆华还组织了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四校的联合研究集体,其中有教授、副教授60多人。六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科委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七五期间,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

2006年11月5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7岁。

冯如

冯如(1884—1912),原名冯九如,汉族,广东恩平人。12 岁随父到美国谋生。他白天当勤杂工,晚上读机械学,苦心钻研数年,精通机械原理,发明了抽水机、打桩机,制成了性能优良的无线电收发报机。1903年,当得知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在当地华侨的赞助下,冯如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 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并亲自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冯如”1号。1909年9月21日,冯如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试飞,在场的除记者外,只有他的3个助手。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0.8千米,离地4.57米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转,飞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钉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制作了第二架飞机“冯如”2 号。10—12 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的一场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享年只有2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