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4月供职于北洋政府航空署第二航空队,不久便出任保定中央航空教练所所长(后改为国立保定航空学校校长)。1925 年1 月任国民第三军航空司令。1930年4 月1日任国民政府海军部航空处处长。1932 年春出任空军第八队队长、航委会技术厅厅长。1933年7月任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军务处处长、航空署上海航空工厂厂长,该厂仿制成功法国高德隆-59教练机,取名“成功”1号,性能达到原型机水平。1934年5月任航委会参谋处处长。1935年9月与黄秉衡、陈庆云、曹宝清、毛邦初一起被叙任空军上校。
沈德燮有一手高超的飞行技术,多次在飞机发生故障的危急情况下,都化险为夷,创下中国早期航空史上的奇迹。1937年1月1日,获颁五等云麾勋章。
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第一战区空军司令,后迁兰州,负责接收苏联飞机。1939年1月出任航委会训练总监。1940年5月25日晋升空军少将。1941年3月26日接任航委会副主任,驻美空军代表。1943年,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沈德燮作为中国空军代表参加会议。1943年10月10日,晋颁三等云麾勋章,获颁二等空军复兴荣誉勋章。1944年8月13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
抗战胜利后,沈德燮离开军界。1945年2月起任中航第十任总经理。同年10月10日,获颁胜利勋章,同年10月参加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在蒙特利尔举办的第一届年会。
1947年5月刘敬宜出任中航总经理,沈受聘任中航高级顾问。1949年11月9日“两航起义”后,当月15日国民党交通部委任沈为中航总经理,去香港办理接管中航在港资产。1950年3月在港经营珠宝店一年有余。后定居台北。1983 年病逝于台北,享年88岁。
沈元
沈元(1916—2004),祖籍福建省福州市。1936年夏,沈元报考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航空工程,以第3名的成绩被录取。1940年毕业,留校任航空系助教。
1943年,沈元考取了英国文化委员会提供的奖学金,被推荐到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航空系当研究生,学习空气动力学,研究方向是解决飞机从亚声速向声速逼近时的空气动力问题。
1945年夏天毕业,获得了博士学位。沈元接受了母校的邀请,回到清华大学航空系任副教授,一年之后升任教授,继续做研究,这时沈元才31岁。1948年他为清华大学设计并建造一座低速回流式风洞。这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风洞。直到现在,这座风洞仍然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作用。1948年12月,沈元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
1950年,沈元在华罗庚领导的数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任教授。第二年,清华大学成立航空工程学院,沈元被任命为院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现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6岁的沈元被任命为副院长。
1956年沈元参加组织建立了火箭导弹方面的新专业。1958年领导在北京航空学院自行设计制造了国内第一座中型的超声速风洞。之后,北京航空学院开展了新型飞行器、高精度陀螺以及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设计试制工作,设计制造了超声速风洞、高空实验设备、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试车站、热应力实验设备等重大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填补了中国当时在这些领域的空白。
1975年北京航空学院从国外引进了FEL1 X-0256第三代中型电子数字计算机,建立了计算机应用专业。
1982年他积极鼓励组织可靠性研究,对中国航空产品可靠性设计及国产飞机延寿的改进,对可靠性学科理论在中国传播发展,都起了推动作用。
1980年,沈元被任命为北京航空学院院长, 1983年以后任名誉院(校)长。
沈元曾积极领导筹建中国航空学会,并于1964年当选为首届理事长。
由于沈元对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他多次获得国家的奖励,并获得国际荣誉。1990年12月被国家教委授予“从事高教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1991年被授予航空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被授予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 年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1993年世界杰出知识分子”荣誉称号及金质证章。他还多次入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及远东名人录。
沈元于2004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司徒璧如
司徒璧如(1884—1964),名德恩,字俊球,别字璧如,广东省开平县(今开平市)赤坎西头嘴塘基头村人。早年追随冯如学习航空技术,是我国第一架飞机的设计者之一。
1902年5月,司徒璧如赴美国旧金山谋生,以半工半读方式进当地学校读书。1907年,司徒璧如结识了恩平县人冯如,两人志同道合,遂成莫逆之交,拜冯如为师学习航空知识和操作技能。
1908年5月,冯如与司徒璧如等人募资成立广东制造机器厂。1909 年9 月中旬制成第一架可以载人的飞机。9月21日试飞成功,飞行约半英里(合804 米),远远超过了美国莱特兄弟的首次试飞航程200米的纪录,为中国航空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11年1月下旬—2月21日,由冯如驾机在奥克兰市进行多次飞行表演,获得巨大成功。时值孙中山在旧金山逗留向华侨宣传革命,他闻讯后到奥克兰观看了冯如的飞行表演,鼓励冯如、司徒璧如等回国为革命服务。冯如、司徒璧如等人决定把公司迁回广州,发展祖国航空事业。
1911年2月21日,司徒璧如随冯如在旧金山乘船回国,随船携带两架飞机及制造飞机的机器和原材料。他们一到广州,即着手募集资本,成立飞机制造厂。4月3日,冯如进行了回国后的首次试飞,获得成功。
武昌起义爆发后,广州成立了广东革命政府,冯如和司徒璧如等人参加革命军,冯如被任命为广东革命军飞机长,司徒璧如为飞行员。他们用了3个月的时间赶制了一架飞机,这是中国人在国内制造成功的第一架飞机。
冯如和司徒璧如等人为了普及航空知识,经广东军政府批准,把飞机运到台山县城表演飞行。1912年8月25日,他们在广州燕塘沙河大操场表演时,冯如不幸因飞机故障而遇难。后来飞机制造厂已无法维持停业。
1913年7月,司徒璧如再度赴美谋生。1927 年回到开平县赤坎镇,开办电话业务。
1955年,司徒璧如从广州赴香港定居。1964年5月27日在香港病逝,享年80岁。
谈镐生
谈镐生(1916—2005),生于江苏省吴县,祖籍常州武进县。1935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939年获工学士学位。同年进入成都航空机械学校高级班学习。1940年毕业后,到中国航空研究院当副研究员。
1945年,他通过了公费留美考试,于1946年赴美攻读研究生。他先到加州理工学院,同年转入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获数学、力学和航空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任研究员,从事激波马赫反射问题、旋翼层流边界层和流体分离区问题的研究。1954—1956年,他在美国诺脱顿大学任工程力学副教授,研究运动浸没体与表面波的相互作用。
1956—1957年,任美国底特律大学航空工程教授,研究超气动区弹头曲线优化问题。1957—1962年,在美国创办高等热工研究所,先后任所长和科学顾问。除了继续研究超气动区弹头曲线优化问题外,还对湍流衰减规律和植被流问题进行了研究。1963—1965年,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教授,继续从事湍流衰减规律研究。1965年10月回国。
回国后,谈镐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参加和指导了激光物理、板块运动规律、相对论热力学和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1978年,他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1980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被增补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75年以后,他还曾兼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力学进展》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谈镐生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稀薄气体力学和应用数学研究,提出了植被流局部扩散模型,发现了网格湍流负二次幂衰减律。在自由分子流、旋翼边界层、激波马赫反射、马赫波锥相互作用和分离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他强调了力学学科的基础性,并积极指导和支持力学的基础研究,首先提出在中国建立分两级培养研究生的制度,对中国力学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2005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唐铎
唐铎(1904—1983),湖南益阳市人。1919 年在北京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0月因参加留法学生运动被押送回国。1923年经杨仙逸安排到航空局属下的广州飞机制造厂当实习生。1924年,被录取为国民革命军军事飞行学校学生,加入国民党并入飞行学校学习飞行,和王叔铭是同学,期间他掌握了飞行驾驶技术。
1925年10月受广州国民政府派遣到苏联,入空军第二飞行学校学习。1926年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航空军械机械工程师学位,任苏军少校。1945年,在列宁格勒和加里宁格勒空战中作战有功,升任中校教官。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大革命失败后,拒绝回国为国民政府服务,继续在苏联空军院校学习。
1949年,刘亚楼到苏联访问,见到了唐铎,唐铎通过中国军事代表团向苏联提出回国的强烈要求。1952年,***赴苏参加苏共十九大时,再次提出让唐铎回国,苏联表示同意。1953年,周恩来到苏联参加斯大林葬礼,又一次提出唐铎回国问题。
1953年4月9日,唐铎终于告别了曾经生活了28年的苏联,回到祖国。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主任、中共系党委书记。在空军工程系的10年中,主持建成了兼顾教学与科研、能够进行飞机强度和起落架冲击试验的教学大楼,建立了27个教研室,创建了飞机发动机、航空军械设计、航空仪表、航空无线电、飞机场建筑、航空气象6个专业,为空军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1964年,调到辽宁大学工作,任校中共党委常委、副校长。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被关押7年。1978年,得到平反。后任中共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1983年11月20日,在沈阳病逝,享年79岁。
汪福清
汪福清(1913—2007),浙江慈溪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任塘沽永利化学公司、南京永利化学公司技术员、设计员。1938年任昆明航空军官学校机务科员。1942年任贵州大定发动机制造厂驻美国办事处技术员,贵州大定发动机制造厂股长、科长、副厂长兼制造处长。1949年后任贵州省军区航空站工作员,省经委工矿组组员,贵州省工业厅工程师,贵阳矿山机器厂总工程师、副厂长。1977年后历任贵阳矿山机器厂总工程师、副厂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贵州省第5、6届委员会副主席。第3 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 年12 月11日在贵阳逝世,享年95岁。
王承黻
王承黻(1899—1989),字伯修,河南潢川人。1912年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前身,为大学预科), 1917年毕业,又入清华学堂,继获清华庚子赔款留美,先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矿冶系,后转密歇根大学航空工程系,于1921年6月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