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3760200000005

第5章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4)

要父母赏识自己的孩子,不是让父母容忍孩子一错再错。如果孩子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弱点,而父母恨铁不成钢,以恶言恶语、冷嘲热讽对待孩子,这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口。因为全世界都可以嘲笑讥讽他,都可以遗弃他,而作为父母的却不能,只有父母能给孩子信心和勇气,让他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积极健康地对待自己、对待人生。毕加索的父亲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孩子,使孩子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即使自己的孩子没有毕加索那样的天赋,父母也至少该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心灵。

有位教育专家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小孩子改过得少,而怨恨父母得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会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赏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父母只有放弃分数、名次等对孩子的要求,才能真正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发现孩子身上无数的闪光点;父母只有把赏识的心态融入赞扬之中,孩子才会真正感受到赏识的力量。

11.让他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里根父亲教子

这是里根小时候的一个故事。1920年,里根11岁。有一天,他和小朋友在院子里踢足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很生气,非要他赔偿12.5美元。当时的美国,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里根吓得赶紧回家,恳求父亲帮帮他。父亲却说:“我不会替你还钱的!你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到邻居家赔礼道歉,然后自己还钱。”里根一脸的不解:“我赔?我哪有那么多钱啊?”父亲说:“你必须对自己的过失负责!我可以借钱给你!但1年后你必须还给我。”

按照父亲的要求,里根到邻居家赔礼道歉,然后,便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虽说他才11岁,父亲却对他充满了希望,相信他一定能成功!半年后,里根终于挣够12.5美元,对一个11岁的男孩儿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但里根却靠自己的双手,弥补了自己的过错。

后来,里根成了美国的总统。可只要里根回忆起此事,他就会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教子感悟:

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为、承诺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例如,实现了承诺,完成了任务时感到满意,心安理得;由于客观原因未能达到要求,但尽了主观努力时,感到遗憾、问心无愧,未尽到责任时则感到惭愧、不安、内疚等。责任感一旦产生,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自觉加强意志锻炼,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孩子的责任感是从对具体事物产生喜爱开始的,起初表现为对他所敬爱的人交给的任务有责任感,而对其他人交给的同样任务没有责任感;对他爱做的事有责任感,对他不爱做的事没有责任感;以后发展为能对自己说过的话、应该完成的任务负责,对同伴、集体负责;到青少年期便能形成更抽象、更概括的责任心,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

责任感需从小培养。里根能成为美国的总统,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归功于他的责任感!试想一下:假如里根是一个做事不认真或缺乏责任感的人,美国人会将那么一个大国交给他管理吗?

如今的中青年父母,往往忽略了对孩子责任感的教育,孩子有了错误,要么当笑话说说,要么就将孩子做错事之后应该承担的责任,全部揽到自己头上。这是不对的!作为父母,应该从孩子懂事那天起,把对孩子责任感的教育渗透到养育的每个细节。比如,当孩子“闹人”时,就应该分清哪些“闹人”是合理的,哪些“闹人”是得寸进尺的要求。也就是说,让孩子从小明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必须逐渐学会承受生命中的一些分量,必须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孩子是在挫折中成长的,只有品尝过犯错误、挨批评、受指责以及懊丧、悔恨等滋味,才能在其心灵深处留下烙印,才能让其从小明白,做事要认真、专一,不能鲁莽、草率,否则,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12.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母亲对孩子的教育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969),美国军事家、政治家。他生于得克萨斯州,先后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指挥参谋学院、陆军学院。曾任陆军参谋长助理、美驻菲律宾军事顾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历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处长、驻欧洲美军司令、北非战场盟军司令、北非和地中海盟军司令、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领导欧洲战场作战。1944年晋升为五星上将。1948年退役,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后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53年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当选总统。

在艾森豪威尔10岁时,他父母让他的两个哥哥在圣诞节前去远足,却坚决不同意他去。艾森豪威尔感到十分愤怒,他冲到屋外,捏紧拳头在苹果树上猛击。他一面哭一面打,打到双拳血肉模糊都没感觉。最后,艾森豪威尔被父亲拖回家中,但是,父亲并没有呵斥他。这时,母亲进来给他涂上止痛药,并扎上绷带,但是,母亲也没有安慰他。又恨又怒的艾森豪威尔倒在床上大哭了1小时。直到他平静后,母亲才进来对他说:“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要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伟大。发怒是自我毁伤,是毫无用处的,需要好好克服。”

母亲的告诫深深地印在了艾森豪威尔的心中。在76岁时,艾森豪威尔写道:“我一直回想起那一次的谈话,把它看作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刻之一。”

教子感悟:

遇事不如意或遭遇突发事件时,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或者是大喜大悲,或者是做事不顾后果,容易冲动。而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会知道情绪是怎么回事,情绪的体验是什么,应该怎样去正确释放自己的情绪等。

比如,有些孩子喜欢骂人、说脏话。他们虽然知道骂人、说脏话是不对的,每次骂人、说脏话以后也常常后悔,但是由于已经习以为常,所以总无法控制住。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与他人的摩擦。许多孩子骂人其实是对自己受到伤害的一种情感宣泄。例如:东西被他人偷走,自己被他人踩了一脚等。父母应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与他人之间的摩擦,让孩子学会怀着宽容之心对待他人的过失。

父母可以和孩子达成一种协议,当孩子在气愤、想发泄时,父母用某种事先约定好的语言或目光暗示孩子,让孩子及时冷静地想一想,考虑如何文明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去掉不文明的语言习惯。

有一位脾气非常暴躁的男孩,他的父亲为了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天,父亲把男孩叫到一面墙壁面前,对男孩说:“孩子,爸爸知道你脾气不太好,这也不是你希望的。但是,骂人、脾气不好会影响到别人。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感到自己要发火的时候,就在这面墙壁上贴个图标。”然后,父亲给了小男孩一叠图标。

一个星期后,墙壁上果然贴上了许多图标。一天晚上,父亲指着墙壁对男孩说:“孩子,你看到自己的坏脾气了吗?”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父亲说:“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一天不发脾气,你就从墙壁上撕下一个图标。”

第一天,男孩坚持不住还是发了火。第二天,男孩居然真的没发火。这周内,男孩居然有3天没发火。1个月后,墙壁上的图标都被撕掉了。

那天晚上,父亲又把孩子叫到了墙壁前,对男孩说:“孩子,现在你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这非常好。你看看,以前你发脾气的图标虽然被你撕下了,但是,图标的痕迹还在。这说明你每次发完脾气之后,不管是给他人还是给自己都将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男孩惭愧地笑了笑。从此以后,男孩很少再发脾气了。

由此可见,家长只有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逐步纠正发火、骂人、说脏话的不良习惯。当然,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找到适当的宣泄方法。如:鼓励孩子把不高兴、不愉快的事件告诉父母或其他人,以缓解心中的不快;教孩子不要轻易流露自己的情绪,激动的时候应该在心中默数“一、二、三”;鼓励孩子自我隔离来达到冷静;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和幽默感等。

13.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音乐天才莫扎特的成长之路

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德很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他明白儿子尽管有优越的音乐素质,但如果不加以严格训练也是成不了才的。所以从4岁起,他就开始教儿子弹钢琴、拉小提琴。

父亲在教小莫扎特音乐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只教点简单的曲子,但莫扎特接受能力很强,许多曲子听了一遍就能毫不费力地记住了。父亲怕儿子负担过重,所以没有过早地教他作曲,可是5岁的莫扎特在旁边看着父亲书写乐谱,也开始学着作曲。有一次,父亲和朋友走进莫扎特的房间,见孩子正在五线纸上专心地写东西。“莫扎特你写什么呀!”他随手拿起儿子写的东西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原来儿子在写钢琴协奏曲,而且写得完全符合规则。他故意逗儿子说:“你可知道,你这个曲子不能演奏啊!”小莫扎特生气地回答说:“我知道,哪个曲子在演奏前不要修改呀!”父亲竟然被反问得说不出话来。

父亲很惊异于儿子的音乐天赋,此后也开始教他一些难度较大的作曲练习。小莫扎特非常聪明,而且勤奋好学,别的小孩子在玩的时候,他却成天待在家里不是练琴就是作曲,五六岁的孩子就像一个大人一样埋头于音乐。老莫扎特为了让儿子能开阔眼界,少年时就有所成就,从1761年秋起,他就带着6岁的儿子小莫扎特和女儿安娜,到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演出。这次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接着,父亲又带他们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瑞士演出,每到一个地方,都获得观众的好评。但在这次旅行演出中,老莫扎特也清楚地看到了儿子身上的缺点:他虽然有出色的音乐天赋,但是由于没有受过正规的普通教育,所以文化基础很差。旅行回来后,父亲为儿子进行系统的补课,教他学习拉丁文,学习音乐家必修的意大利文,还学法文和英文。

正是老莫扎特的严格要求下,再加上小莫扎特自己的刻苦努力,最后小莫扎特才成为一位世界著名音乐家,对世界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教子感悟: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一种倾向,是行为的动力。如果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他就会认真地去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否则就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孩子的兴趣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调查发现一般家长的兴趣爱好孩子也具有:家长喜欢音乐,孩子也表现对音乐爱好;家长喜欢体育,孩子也爱活动;家长喜欢书法,孩子则喜欢写写画画。由此可见家庭这个环境对孩子的兴趣形成有影响。

如果父母注意培养孩子这些兴趣爱好,孩子的生活面就会显得很宽,觉得充实有意义。就孩子的学习来说求知欲和兴趣越强,学习就越主动认真具有创造性,否则将反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兴趣受环境和个人能力的影响是很容易变化的,特别是少年儿童。他们的兴趣是一种不定型、不持久的兴趣,因此对于孩子的兴趣培养,家长务必要坚持长期进行观察,善于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也越来越多,只要不是离谱的,家长应该尽量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