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初中
1946年,曹春晓考进了离家较近的崇实中学。崇实中学的办学宗旨是:讲实话、做实事、办实业。这对曹春晓从小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有很大影响。
进入初中的曹春晓,仍然继续保持着学业上的领先地位。加之他爱看课外书,有着较为广博的知识,因此,不久就得到一个挺受听的雅号——小博士。他原来担心别人叫他“小四眼”、“四眼狗”,其实根本没有人这样叫,戴上眼镜后倒更像个“小博士”了。
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讲到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这给了曹春晓很大的启示。他想:平时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不是也习以为常没有好好思考其所以然吗?当树上的苹果落到自己的头上时,常人都不会像牛顿那样去想“苹果为什么不往上掉或是往斜掉”。在常人看来,东西往下掉,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有什么可“胡思乱想”的呢?在河中洗澡时,常人也不会像阿基米德那样想到“为什么身体越往下就越感到浮力大”这类问题。但正是由于科学家们的“胡思乱想”和“少见多怪”,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实验和实验后的思考,才有了万有引力学说和浮力原理。于是,曹春晓联想到太阳为什么总是早晨从东边爬上来,晚上又从西边下山呢?它为什么总是绕着地球转(那时是这样认为的)而不会掉下来或是飞走呢?月亮为什么在月中时很圆很亮,而在月末、月初时又变得像香焦似的弯弯的、细细的呢?下课后,他就去问老师。老师详细地给他做了解释,又鼓励他今后多思考问题,多提出问题,老师很喜欢这样的学生。曹春晓由此开始懂得了科学家成功的一个重要素质,就是对周围的一切现象保持好奇、敏感,并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索。
上海解放
抗战胜利后,日本鬼子走了,美国大兵来了。美国大兵搂着女郎,开着吉普车在大街上横冲直撞,市民唯恐避之不及。国民党接收大员只顾抢夺胜利果实,中饱私囊,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以黄金荣等为头目的黑社会横行霸道,百姓们有理无处讲。物价飞涨,一麻袋金圆券只能买到半麻袋粮食;工厂里发工资时,工人们都不要金圆券而要求发银元;粮食匮乏,有钱也难买。看到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少年曹春晓的心中,对国民党打出的三民主义旗帜失去了信心。他认为三民主义很难实现,逐渐形成了科学救国的想法。
1949年5月,上海解放。解放军和蔼可亲、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宁可睡在大街上也不随便入室扰乱民众。一大早醒来,百姓们发现:大门旁边、马路两边、弄堂里,有坐着的,有躺着的,都是穿军装的兵。有人在喊:“解放军来啦!”老人小孩都好奇地从家里跑出来看,有的人送来开水,有的人送来煮熟的鸡蛋,老大爷拉住解放军同志的手心疼地说:“这街上怎么能睡觉呀?赶快到家里去休息休息。”可解放军同志只是摇摇头连声说:“谢谢,谢谢……”小孩子们高兴地跳呀蹦呀,到处看热闹,一会儿摸摸解放军的枪,一会儿听解放军唱革命歌曲。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感人事迹,更是传遍了上海……
曹春晓惊奇地发现,人民群众竟如此欢迎、拥护共产党和解放军。他这时也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军民鱼水情”。国民党把共产党丑化成什么“共匪”、“共产共妻”,完全是胡说八道。此时,曹春晓即将初中毕业,已开始明白时事政治,他感到中国有希望了,长大后自己可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事科学研究,为国家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对共产党产生了信任和敬仰,也开始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共产党的生命之中……
进入南模中学
南洋模范中学(简称南模中学)创立于1901年,有着厚实的文化底蕴。校训“勤、俭、敬、信”凝结着南模人以“培养人才、建设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热忱、注重人格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以及尚实重行的办学思想和放眼全球的宽广胸襟。因此,南模中学形成了以“实”为核心的校风:学业扎实、生活朴实、工作踏实、身体结实。
学业扎实。南模中学无论是在数理化或是在国文、英语基础教学方面都相当扎实,这一点为人们所称道。
生活朴实。因学校属私立中学,学费较高,学生多来自富裕家庭,但学校提倡勤俭朴实,反对奢侈浪费,因此学校中没有显富、摆阔气之类的现象。
工作踏实。教师以身作则、认真踏实,言必信、行必果。学生做功课时,也必须踏实认真,不马虎不敷衍。
身体结实。南模中学在体育方面有着优良传统。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南模中学的篮球队是上海有名的中学篮球队,曾多次获上海市中学篮球队冠军。为加强体育教育,学校后来在校风的前三个“实”的后面加了一个“身体结实”。
在校风的影响下,南模中学的多数学生养成了勤思好学、踏实简朴的作风,富有正义感、爱国心、进取心。
在南模中学,绝大部分学生喜爱理科,毕业后,大多数学生进入了理工科大学,后来有许多人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中两院院士就有36人;还有许多校友定居在海外创业,现已知道的就有100余人,南模中学真可谓是名人贤士的摇篮。这在全国的知名中学中恐怕很少有可以与之比肩的。
曹春晓对南模中学慕名已久。南模中学与上海交通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历史上,南洋公学曾分为上院(后来的上海交通大学)、中院(后来的南模中学)和下院(后来的南洋公学附小),南模中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原来曾是一个学校的两部分。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理想,曹春晓非常希望先上南模中学,然后再考进上海交通大学,但父亲对上海的纺织业情有独钟,竭力主张他报考上海纺织专科学校。于是曹春晓只好做出妥协,对父亲说:“我同时报考两个学校,如果南模中学考不上,就去纺织专科学校。”最终曹春晓同时收到了两份录取通知书,后在母亲的支持下,他终于说服了父亲,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南模中学。
在曹春晓念初中期间,父亲的生意在竞争中逐渐下滑,至解放前夕,只做些石碱、骨胶之类的小本生意,家庭经济每况愈下。父亲当时不同意曹春晓报考南模中学,也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考南模中学,分数上应该没有问题,但考上了也交不起学费,上不起这“贵族子弟学校”。幸好解放后,学校有了一些变化,虽然学校仍为私立,学费仍较贵,但设立了一定的学费减免名额,以免把学习成绩优秀但家庭贫困的学子拒之门外。曹春晓最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学费减免资格。对于这一点,曹春晓特别感谢党,正是由于解放后的学校改革,才使曹春晓有了上南模中学的可能,他永远也忘不了党的恩情。
毛主席为南模中学壁报题字
1950年4月,南模中学高一的几位学生组织了“青锋文化社”,办了一个壁报,取名为“青锋”,含意为:一、青年先锋;二、锋利的宝剑。在讨论请谁题报名时,一位同学突发奇想,要请毛主席为他们的报头题字。他认为,毛主席那龙飞凤舞、洒脱浪漫的书法风格,一定会为他们的壁报大大增辉。起初,他们也有疑虑: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几个月,毛主席日理万机,多少国家大事要处理,哪顾得上为他们这样一个小小的中学生壁报题写报头呢?不过,思想解放、敢想敢干的同学们,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发出后他们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但没想到,7天后,学校收发室通知他们去取重要挂号信。两位编委急忙跑去,接过一看,信封下面印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几个红字。打开一看,毛主席在他们的原信上,亲笔批了:照写如另纸。在另一张纸上,毛主席以横、直不同的三种式样,题了《青锋》报名,让同学们选择。全校1000多师生欣喜若狂、激动不已,争相传看毛主席的亲笔复信和题字,许多同学激动得流下泪来。毛主席的亲笔题字,给全校师生以莫大的鼓舞,他们感到自豪,感到骄傲。他们深知,毛主席为他们题字,体现了毛主席对青年学生的关怀和期待。他们决心好好读书,长大后努力为人民服务,报答领袖的殷切希望和给予他们的光
荣。随即,《文汇报》刊登了《珍贵的关怀和鼓励》的报道;《亦报》也在头版的显著位置,以《毛主席热爱青年 为南模壁报题字》为题报道了这则新闻。自此,毛主席那刚劲有力、具有特殊书法魅力的“青锋”两字,便长久出现在南模中学的壁报上,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作文写得漂亮的曹春晓后来曾多次为《青锋》壁报投稿,交流学习经验,畅谈少年壮志,放飞未来梦想……
报名参加军事干校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运动。素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南模中学,又一次沸腾起来,各班级的墙报、壁报、黑板报都刊出了抗美援朝专辑,有政论、时评、诗歌、小品、漫画。特别是各班级的板报,从校门口一直排到教学红楼,蔚为壮观,展现了学生们高涨的爱国热情。校园里到处是红红绿绿的标语。一到休息时间,广播站就广播抗美援朝歌曲和苏联二战期间的爱国歌曲。各班级互相挑战、应战,表达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纷纷表态要求上前线,为抗击美帝国主义、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
曹春晓是抱着感恩于党的思想来南模中学求学的,因此,他积极要求进步,听党的话,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全国人民走向光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1951年,党号召学生参加军事干校,曹春晓积极报名。当时,他也有一点思想斗争,他曾想,如果去参加军事干校,那么考上海交通大学和未来的科技强国梦就很有可能实现不了,但一想到唇亡齿寒,美帝国主义如果真的打到中国来,那一切梦想都将破灭。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同学们给他戴上了大红花,几个男同学将他抬了起来,敲锣打鼓地在校内走了一圈,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光荣。但后来在报名的近150名同学中,只批准了77名,曹春晓没有被批准,为此,他心里别扭了好长一段时间。其后,他思想上更积极要求进步,1951年10月加入了共青团。
竞选学生会执委
1951年,学生会竞选执委,曹春晓被一些同学推举为候选人。班里的“粉丝”组成竞选团,贴标语、出海报,上写: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社会活动积极热情,乒乓球艺高超漂亮。反映了同学们对他的钦佩和拥护。
在“击败”了几个竞争对手之后,他被选为执委,分工后当上了学生会秘书长。在课余时间,他热忱地为大家服务,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学生会工作对锻炼、提高曹春晓的组织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恩师赵宪初
高中期间,在学业、为人等方面对曹春晓影响较大的是赵宪初老师。赵老师1928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进入南模中学当数学、英语老师,后被评为一级教师,曾任南模中学的教务主任、校长,至1984年任名誉校长后,才不再参与学校的实际领导工作。可以说,赵老师是一位倾毕生精力投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1991年,上海教育局曾出版《赵宪初教育文集》。1997年教师节,上海徐汇区教育局为德高望重的赵老师组织了一次从教70周年的庆祝会,并出版了一本书,叫《一代名师——赵宪初》。
赵老师敬业踏实、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曹春晓对赵老师甚为敬佩,赵老师对曹春晓这个勤学好问的学生也很有好感,视为得意门生。当时,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对什么都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提个“为什么”的曹春晓,不能完全理解其内涵,便去问赵老师。赵老师对他讲:“数理化是对前人从事生产工作的基本理论的总结,掌握好它,就掌握了进行各种工作的基本规律,就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更高深更专业的知识,成为行业的专家。就拿数学来说吧,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一定都能直接用得上,但学好了数学,能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正是有志之士能够享用一辈子的珍贵素质,能够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重要法宝。”
赵老师的一席话,给了曹春晓莫大的启发。从此,曹春晓更加注重在学生时代培养多思多问的习惯和抽象、判断、推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思维能力,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
赵老师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在思想上也让曹春晓受益匪浅。曹春晓在报名参加军事干校后,赵老师曾专门找他谈过一次话,鼓励他全面发展,实现学习、思想双丰收,并告诉曹春晓,他也鼓励女儿积极参干,使曹春晓十分感动。当赵老师得知曹春晓没被批准后,又来安慰他,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作出贡献。他铭记恩师的教诲,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昂首前进。
在南模中学虽然只有短暂的3年时间,但这正是一个少年在思想、性格上成长、成形的关键时期。曹春晓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取得卓越成就,与南模中学给予他的早期素质教育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