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李天院士总是那么平和、淡泊。每天上下班仍骑着那早该下岗的自行车,总是关心年轻人的生活与成长,他经常是换位思考、关心他人,解决实际困难,从不指手画脚,身教重于言教。李天院士淡泊名利、不虚荣、不浮夸、不张扬、踏实肯干、脚踏实地、敢打硬仗,经常深入一线、亲自抓、亲自干,使我们真正体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李天院士不仅是一个学者型专家,同时也是一个极富人情的人,对下属的关心不仅局限在专业和工作上,而且关心其生活并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内的住房很紧张,许多年轻人结婚后相当长时间内都没有自己的房子住。李天当时是主管气动力专业的副总师,他帮助许多年轻人向所里打报告说明情况,并通过私人关系帮助暂借闲置房,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困难,使他们能安心航空事业,不被生活琐事所烦扰。当时,航空事业正处于艰难时期,许多航空人才流失了,但在李天副总师的积极努力下,受其人格魅力影响,气动力人才非但没有流失,相反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他对航空人才建设的一大贡献。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的赵波院长,601所总设计师王永庆,副所长刘志敏、赵霞等当年都受到他的指导和培养。
同事家中有困难,李天都第一时间慰问关心。气动力室就像一个暖意融融的大家庭,他就是一个令人敬重的长辈。他关心下属自然亲切,让人备受感动,如沐春风。他爱好广泛,在多方面具有深厚修养,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有时在出差的路途中,不便于谈论工作(涉及保密),为了活跃气氛,他与大家一起津津有味地谈论足球赛事,NBA篮球赛事等,无论长幼,与同事们极为融洽,笑声爽朗,语言风趣,具有极强的亲和力。
一切替他人着想,在夜间的风洞试验间隙,他为了使大家从夜里的困顿疲劳中恢复精神,经常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待大家恢复精神后,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风洞试验是气动力专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气动力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气动布局方案的预选阶段和验证阶段尤其重要。但风洞大都建立在偏远的山区或城郊,由于风洞耗电量很大,风洞单位为避开用电高峰和降低用电成本,大都将试验安排在夜间进行。风洞洞体内夏天蚊虫叮咬、热浪扑面,冬日寒风刺骨、哈气结霜,工作条件很艰苦。
李天院士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他对范彦铭的关心与教诲让他终生受益。那是一件令范彦铭终生难忘的事,在评定高级技术职称时,范彦铭根据自己的工作成绩和表现,认为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迟迟未能评上,工作年限比自己短、业绩一般的都评上了,心里很是不平衡,思想上有些想法。李天当时虽然不是他的主管领导,但却细心地察觉到了,一方面与他的直接领导沟通,一方面找他谈心,告诫他一定经受住困难的考验,要心胸宽广,对任何事情不能斤斤计较,眼光要看远些,任何付出都不会白费、会有回报的,要静下心来,换位思考,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学问上不能放松要求,不能气馁,更不能颓废。这些话范彦铭牢记心中,而今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就会想到李天的教诲,提醒自己,这对范彦铭后来在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李天对每一个向他请教的人都一视同仁,这一点深受年轻人的爱戴。通过多年的交往,李天已成为范彦铭的良师益友,无话不谈。无论什么事,范彦铭总愿向李天表述,愿意听取他的建议与见解,他高尚的人品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是他和年轻同志学习的楷模。
张澎研究员谈起在隐身课题中李天与大家同甘共苦的事例时说,2003年的9月11日,总装备部预研局预研管理中心安排在北京进行“十五”隐身技术预研的中期评估,汇报进行得很成功,专家对601所隐身团队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就在汇报快要结尾,演示文稿已经显现汇报结束的时候,李天院士插话说:“后面还有一张。”张澎愣了一下,下意识地说:“没有了,这已经是最后一张图了。”李院士说:“你翻到下一页吧!我送大家一份礼物。”鼠标动处,一轮金黄色的满月投现在投影屏幕上,旁边是桂花洁白的花瓣,“祝大家中秋节愉快!”李天院士说道。“哗!”参加评审的专家、领导一片掌声!今天是中秋节啊!每个人疲惫的脸上都绽出微笑。是啊,为了准备这次汇报,李院士和大家一起辛苦准备了20多天,谁都没有意识到会在北京过中秋!“今天谁都不许走,我和大家一块过个难忘的中秋节!”晚饭后,迎着挂在天上皎洁的月光,大家忘情地聊着,在脑海里形成了永久的记忆。
气动院金凤武回忆说:“李天院士关心下属的工作人员,我们每次出差到601所,李天院士自己工作再忙当天晚上必到招待所看望大家,问寒问暖,安排好工作日程,让出差的同志有到家的感觉。不仅一次两次,次次都是一样,会议开完把我们送走后,李天院士再急急忙忙返回单位,雷厉风行,抓紧时间,全心投入到工作中。”
原627所副所长郝卫东说:“我虽然不是李天的学生,但我一直把李天院士当成我的恩师,李天院士的教诲我永远牢记在心中,李院士的‘只要你努力,到老了就不会后悔’和‘先做人,后做事’让我受益终身。我的每一点滴进步都与李天院士的教导分不开,我45岁获硕士学位,55岁获博士学位,现在又进了专家组。这些都与李天院士辛勤栽培分不开。李天院士精心组织‘国家队’,攻下几个大课题,他高瞻远瞩,慧眼识珠,他呕心沥血,团结大伙,一心一意搞科研。每年都到苇子坑开会。这些都叫我终身难忘。我在职时,工作中遇到困难就请教李院士,1995年我是副所长,让我在3个月内用100万元改造建设3米风洞,时间紧、任务重,当时确实没有什么办法完成,还是李天院士给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让我分期分批,抓住重点,逐个突破,最后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李天院士以党的事业为重,不管分内分外,随叫随到,他爱岗敬业,有什么难题解决不了,只要请李天院士到场就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和他在一个团队工作,深感荣幸。”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许多学生在李天院士的润物无声中成长起来,他们用朴实的语言来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从师李天院士的学习工作杂记
王永恩(1986年北航毕业生)
我从1986年开始攻读顾诵芬院士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这期间,李天院士是我的辅导老师,对我具体的学习给于帮助和指导。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两位导师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广博的学识,使我受益匪浅。
1.博览群书、及时把握最新发展动态
在课题研究之初,为了了解课题的发展动态,需查阅相关的研究情况,查找的范围大多是所内馆藏的文献报告,如AIAA,AGARD,NASA,J.ofAir-craft,IEEE等。在我所见到的这些资料中,都有两位老师阅后的标记。
2.循序渐进、悉心指导、注重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研究生课题研究期间,老师并不是一下子把研究方向、内容和步骤全告诉我,而是先明确研究方向,要求我去找相关资料学习,之后汇报学习体会,再确定下一步的工作和重点研究目标。在汇报和讨论时,两位老师总会耐心听我的汇报和下一步研究设想,然后在详细地指出不足和改进建议,始终是和蔼的讨论态度和语气。这样的训练,培养了我今后的独立工作的研究思路和能力,也使我由衷地赞佩老师的谦逊的美德。
当时我还是北航的学生,在课题的研究中,遇到了许多的技术细节和实际的问题,如试验模型设计、加工、试验,资料的借阅,等等,李天院士都给予了热心和周到的帮助和指导。如给我介绍了最好的模型设计专家指导我的模型设计工作,以自己的名义从所资料室借阅所需的研究资料,并把从对外交流中获得的最新情况资料转交给我等。
3.课题研究注重实际应用
在课题研究中,不仅关注课题本身的机理研究,更注重于新概念的实际应用价值。当时涡襟翼的研究者比较多,大多关注于概念的机理、算法和试验验证。而老师的要求是在此基础上,验证工程应用的实际效果和可实现性。因而,养成了课题理论研究不能光考虑气动力的需要,还要考虑到工程实现性和为此需要付出的代价,一定要结合实际应用可行性的思维方式。为以后从事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1989年毕业后,我来到601所气动室,从事气动力设计工作。在李天院士的带领下,参与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包括复合平面形状机翼布局、边条翼布局和三翼面布局等先进气动布局研究,以下一代发展为背景的总体/气动/隐身一体化综合设计技术研究等课题。其中:
在先进气动布局课题中,李天院士根据战斗机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以突破复合平面形状机翼、边条翼、三翼面布局的流动机理、设计优化原则为研究方向的课题研究,并率领课题组成功地完成了课题任务,为气动布局综合优化提供了设计手段和方法。
在总体/气动/隐身一体化综合设计技术研究课题中,李天院士根据新一代战斗机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以背景型号设计为牵引,以突破总体/气动/隐身综合优化设计为研究方向的课题研究。并在1991年开始与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合作,引进了一大批分析软件和设计参考资料,并与俄方一起开展了背景机方案的总体/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方案,以及后续一系列的气动布局/进气道选型风洞试验研究。启动了飞机隐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评估技术的研究。
在课题的每一项专题工作中,李天院士对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案、研究步骤,特别是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预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均一一审查确认,并提出明确的建议和意见。在布局方案研究中,李天院士对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相应的关键技术都仔细分析,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综合权衡给出决策意见。特别是在风洞试验选型中,常常亲临风洞试验现场,对试验结果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和需要补充研究的项目,确定最终方案。
通过这些课题的国内研究和国际合作,为发展新一代飞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设计手段和综合优化方法。
我的严师益友
卢恩巍(2006年清华大学毕业生)
大四上学期,在决定毕业去向的时候,我有幸认识了李院士。初次见面,这位和蔼的老校友亲切和善,谈吐中充满了智慧与风趣,给一位憧憬未来的青年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师三年,李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上都给予了我很大帮助。下面,让我用记忆中的点滴来回味李老师的教诲。
硕士学业初期,李老师根据科研前沿的动态,为我量身设定了一个研究课题。第一年在校学习,工作繁忙的李老师不能亲临学校指导,但也一直关注我的学业,并针对课题给我选择了许多重要课程。到601所后,所里安排我挂靠在专业室做论文研究工作,但李老师还是不忘亲自向我传授科研工作的经验,并多次挑选专业书籍和一些开阔专业视野的资料给我。“学业要精、视野要广”是李老师让我体会到的科研精髓。
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后,指导学习工作之余,李老师不时地询问我的生活状况。他知道我是南方人,担心我初到沈阳不适应,还特地请我的同事们多加照顾,给我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帮我尽快融入单位生活。每天走路、骑车上下班的李老师,总是那么的平易近人,从办公室里讨论研究工作,到傍晚散步时闲聊生活、思想,年届古稀的李老师成为我远离故乡之地的一位真诚的忘年好友。
课题研究工作曾经遇到困难,进展缓慢,当时我面临两个选择:一是采用成熟的技术手段来完成预定的工程研究;另一个是削减研究内容,重点研究新方法、新技术。我前去咨询李老师,他略作思索就果断建议我选择后者。他强调,科研工作不一定要大而全,但一定要推陈出新。李老师重视创新的精神令我记忆犹新。
在完成论文初稿后,我如释重负地向李老师交上了一份纸质论文。第二天,李老师让我去他办公室,摊开他批阅过的论文初稿,几十页的论文几乎每页都有标记和批文。李老师给我一一讲解了存在的问题和纰漏,甚至包括关键字眼的措辞和未加核实引用的数据。我感到非常羞愧,李老师对论文的用心程度甚至超过了身为作者的我。由小见大,我切身体会到什么是治学严谨。
李老师在我眼中就是这么一位严师益友。虽然工作经验不足的我尚未直接参与到他组织的重要研究工作中,但他却用上述的点滴小事言传身教地指导着我的学习工作,让我很快融入科研队伍。
在此,我要再次向李老师致以弟子最诚挚的谢意。愿李老身体康健、事事如意!
我的恩师
601所总体气动部研究员杨士富(1992年南航毕业)
我现在总体气动部隐身外形室任主任设计师,主要从事飞机外形设计。我曾在南航攻读硕士学位,当时所做的论文题目与所内课题紧密相关。李天院士作为我的指导老师,从论文选题、创新点的选取到章节构成都给予了认真的指导,还给我提供了许多参考资料。论文初稿形成后,李天院士仔细阅读,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李天院士的指导下,我最终以较高水平完成了论文,该论文获得南航颁发的优秀论文奖。
李天院士对学术研究极其认真,考虑问题全面,能抓住要害,特别是知识面宽,对多学科的综合优化能力很强。多年来,我参与了多个型号研制和课题研究工作,每当遇到难题,都愿意去请教他。每次请教问题,他都热心地指导,使我受益匪浅。李天院士学识很深,却非常平易近人,向他请教问题与其说是师生的交谈,不如说是朋友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