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朱育理文集
3762300000070

第70章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全国人大环资委1988—2008(3)

孤立地看,质量、品种、效益都是我们进行生产活动追求的结果。但事实上,这三者并不能独立地存在,它们都是通过具体的产品体现出来,产品是它们共同的载体。数量大、品种多、质量低劣,不仅数量和品种没有实际意义,经济效益也不复存在。因此,质量是前提,是基础,质量制约着品种和效益。只有在追求高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品种,增加产量,才能满足需要,才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由昔日“炮战”转为“商战”,其武器就是产品,竞争的内容归根结底就是质量。去年9月第34届欧洲质量年会上,主题就是“以质量取胜”。来自欧洲和其他地区的38个国家的800名代表一致认为,在主要国际市场上,将近九成的顾客及工业甲方在他们的采购决策中,将质量与价格等同起来,甚至于对质量的考虑优于价格,质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能否成功的动力。不可靠的商品只能造就不满意的顾客,只能失去市场。我们有许多企业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把质量看成是企业的生命,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不疲软,还以大批量打入国际市场。如天津电冰箱工业公司的“可耐”冰箱,在去年轻工部组织的行评中,8个指标都达到A级,最近与法国一家公司签订了35400台的供货合同。但也有不少企业不按质量标准,不讲公德,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用假冒伪劣产品坑害国家和顾客,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些企业只能得利一时,不可能有发展的生机。

现在,质量问题已经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提高产品质量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1988年以来,我国技术监督部门积极与国务院和各地有关部门通力配合,注意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化、计量为基础”的工作方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舆论等手段,通过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许可证管理、组织企业创优创奖、进行监督抽查和强化标准、计量等技术基础工作,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办了大量实事,取得了实效。到目前为止,全国8200个大中型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达标活动,已有7153个企业经过验收达到了要求,110个企业获得质量管理奖,包括工艺美术百花奖、国家优质工程、国家优质军工产品在内,共有5193项产品获得国家优质产品奖。这些事实说明,我国质量管理工作已卓有成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近两年,针对市场商品质量问题较多的情况,我们加快了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无证查处,强化了不同层次商品质量的监督抽查。现已累计对400种产品、约3万个企业颁发了近4万张生产许可证,已查出无证产品约l700多万台(件),价值约4亿多元。仅国家组织的抽查,现已对15694个企业生产的917类、21916种产品组织了国家监督抽查,统检了34类约11000多个企业生产的14974批次样品,市场抽查了20类商品达2200多组样品。这些措施和活动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为改变我国产品质量落后面貌,稳定市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起了积极作用。

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国75个重点工业城市产品质量状况统计结果,去年1—10月,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保持稳定和提高的城市数在68.18%~82.16%之间波动,已好于1989年同期,接近1988年同期水平。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产品合格率由前两年70%左右回升到75%以上。许多企业通过技术监督等综合治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如信阳液压机厂生产的螺旋榨油机,1988年抽查质量不合格,经过多方帮助和工厂努力,对14种零件进行了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明显提高。1990年抽查合格,且使质量达到优等品,每台成本降低98元,今年仅此一项获得直接经济效益68万元。这些事实说明,质量状况的总趋势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必须指出,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仍然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突出矛盾。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质量波动的局面,在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中,应继续把质量摆在首位,从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下大力气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邓小平曾指出,质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邓小平讲得非常深刻,非常中肯。在当代社会里,质量与每个人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任何人既是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既为他人提供产品,提供服务,也为自己提供产品和提供服务。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于国家、于他人、于自己都有利;劣质的产品和服务一害国家、二害别人,最终也害自己。因此,大家都要自觉地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树立良好的公德公范,形成一种弘扬高质量,抵制劣假的社会风气。现在,欧洲共同体、日本、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为了引起本国民众对质量问题高度重视,每年都开展质量日、质量月活动,国家领导人到时还要发表演说。我国从1979年起,已连续七年开展了质量月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七届全国人大、人民政协以来,许多代表呼吁国家恢复质量月活动,使质量管理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提高质量的根本措施,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二)要有强有力的行政干预

毛泽东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质量问题上也是一样。再先进的标准,再好的质量保障体系,再健全的规章制度,如果不去贯彻实施,不去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都是没有用的。目前我国尚处在短缺经济的时期,竞争的机制和市场的调节作用还很脆弱,卖方市场远未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对提高产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当然,必须是建立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上的行政干预,而不是瞎指挥。其次,要克服短期效应,在承包中坚持质量否决权。世界许多知名质量管理专家断言,20世纪90年代的质量管理是高层经理的管理。一个企业质量管理的成效主要是取决于领导是否重视。企业领导人应把质量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目标,并使目标进入企业的计划,自己亲自参与实践,为之奋斗,实现目标。在经营承包中,不能只图眼前,不顾长远,竭泽而渔,要克服短期效应,坚持质量否决权,像天津色织公司那样,推行一等品质量工资制,把工资与产品质量挂起钩来,使每一期承包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动全社会重视质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每个企业的产品都是社会大协作的产物,没有足够好的外部环境,单靠企业孤军奋战,是难以提高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上海市向所有企业提出“四满意”的要求,即本岗满意、下道工序满意、出厂满意、用户满意。这对每个企业来讲,就优化了它的质量外部环境。但这还不够,因为上海的企业还要与全国许多企业协作。如果全国每个企业都能做到“四满意”,产品质量的提高就有了保证。其次,强有力的政策导向,也是优化外部环境的重要方面。这里有几个大政策问题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其一,在产品结构的调整中,如何保名牌的问题。由于能源、原材料紧缺,许多工厂开工不足,甚至被迫停产,其中有许多是名牌企业。而一些非名牌企业,甚至经营素质很差的企业,凭其原料、能源优势生产低水平的产品。这是很不合理的。在调整产品结构和加工工业过程中,应当有保名牌的政策规定。其二,要有保护民族工业的政策规定。一种产品,只有在不断生产、不断使用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其自身的质量;只有在形成一定的批量以后,才谈得上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政策,以至于法律上的保护,听任一些地方或部门盲目引进,让外国商品无节制地占领国内市场,我们自己的产品质量是很难提高的。其三,开发一个新的产品,提高一种产品的质量,困难是很多的,往往需要一定周期,还要有相当大的投入用于技术改造,这些资金的回收又需要较长时问。有些企业的领导很难下决心。必须在贷款、税收等方面有相应的扶优限劣规定,才能使企业领导决心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七五”期间,上海市设立质量基金,把技改、引进、消化吸收统一在以重点产品为龙头的升级换代和创优活动上来的具体做法,推动了上海市科技进步、品种发展和质量水平的提高,是值得倡导的。国家应该根据“八五”期间和后10年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需要,设立质量基金,组织经济综合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对提高质量、发展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做出统筹的安排,扎扎实实地为企业当好参谋,做好服务,以期把我们的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要有扎实的基础工作,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标准、计量、信息、统计等基础工作

它们既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严格技术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要舍得在检测手段上投资,使质量控制能建立在准确量化的基础上,信息和统计资料准确及时,可以确保质量改进更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教育、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无不产生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基础工作还应包括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产品质量的好坏80%取决于设计质量,品种的开发是科学技术的实体化,没有科学技术,质量、品种的提高和发展难以为继。我国45家国家一级企业和获得质量管理奖的企业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基础工作比较扎实,能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五)要强化质量监督,生产经营活动要形成闭环

产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产品的质量始于市场,经过设计、制造、检验等环节,又终于市场。在产品流程的诸环节中,往往会存在一些质量缺陷,而每一缺陷又总是在下一环节才暴露出来。近几年,我们加强了产品和商品的质量监督,发现了质量上的问题。但产品的质量不是监督出来的,它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管理出来的。因此,要将监督出来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环节,使生产经营处于闭环运行。处在受控状态,这是质量监督有效性的要求,也是质量监督的最终目的。

加速电子信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在1991年全国电子信息应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1年3月11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是l988年7月由原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家经委质量管理局合并组成的。国务院在“三定”方案中,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规定的职能是:对产品质量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对产品的质量监督、标准化和计量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组织协调。我们的工作方针是:“面向经济主战场,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化、计量为基础。”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标准化方面的情况。

一、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的情况、方针和重点

目前我国共有17000个国家标准。为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有利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标准的制定、修订过程中,大量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简称“双采”)。到目前为止,在17000个标准中,“双采”率达40%;在各行业中,电子信息领域的“双采”率,居于领先地位,电子领域70%,信息领域80%。由此可见,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原因很多,而“双采”率之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所以,坚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最基本的工作方针。

根据中国标准化法,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4类。其中行业标准是对暂时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当相应的国家标准公布之后,其行业标准即行废止。结合我国情况,当前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优先服务于以下8个方面:中文信息处理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新型传感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CAD,CAM,CAT);软件工程;数据通信网络和网络测试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办公自动化(OA)和信息管理系统等。

二、大力协同、紧密配合、加速电子信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是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向统一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同一般产品标准有所不同。它们的研制常常是孕育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过程之中,产生于电子信息科技成果鉴定之时,成熟于这些标准被广泛推广、应用之后。所以,更需要有关行政领导机关、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生产单位之间的统一规划、通力合作,并在经费安排上,考虑标准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