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朱育理文集
3762300000069

第69章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全国人大环资委1988—2008(2)

(一)充分认识“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农村,成绩更为显著。现在回过头来看,在这十几年当中,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好的政策,也就是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下一步的发展,光靠一个政策恐怕不行,所以中央最近一再提出农业发展今后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还要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要建立农业服务体系;要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在工业方面,这10年的成绩也是很大的。主要也是靠政策,一个是承包责任制,放权、让利。而这十几年企业发展主要靠扩大外延,追求产值,追求速度,因此搞到最后出现了经济过热,出现了比例失调,引出了治理整顿。那么,十三大特别是第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来企业要转轨、要改型,眼睛向内,要调整结构。最近又提出了启动市场。经过这一段的治理整顿,应该说,成效也是很显著的,开始走出困境。

在整个治理整顿过程中,社会上,特别是企业的质量意识逐渐地树立起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部门、地区的领导人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武钢就提出来要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上海提出“质量是上海的生命”这样一个战略,提出“质量上,上海则兴;质量下,上海则衰”。很多省提出“科技立省、教育立省”。像陕西省就提出“科技兴陕,教育为本”这样的发展战略。说明全社会走质量效益型这样的质量观念有很大加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增强质量意识,推动企业走质量效益型的道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质量、品种、效益年”的提出,对于技术监督部门来讲,应该说是一个挑战,一个机遇,是我们发挥作用的一个大好时机。在这个活动当中,技术监督系统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

(二)确定活动的目标、要求及相应措施

应该围绕下面这样一些问题来考虑活动的目标、要求和相应的措施,把眼界打得宽一点儿。

(1)治理整顿经济环境。李鹏在1990年12月1日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闭幕式上讲得非常清楚。1991年还是以治理整顿为主,在治理整顿当中求发展。因此,围绕着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开展的一些质量监督方面的工作,还要列为重点,继续抓好。

(2)繁荣经济,启动市场。现在,国务院发了一个紧急通知,就是要求各个地区不要设置壁垒,分割市场,保护本地区的产品销售,拒绝其他地区的产品进入其市场。所以启动市场还是要启动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打破地区和部门在这个市场里边设立的各种障碍和壁垒。现在,市场疲软,部门和地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分割市场,设置壁垒,实际上是保护落后,破坏了全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流通。技术监督部门在设置壁垒、分割市场方面也不适当地运用了技术监督的手段,这方面社会上已有所反映。比如说,别的地方人家已经经过检验的商品,到你这个地区还要申报,重复检验。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最近也搞了一个文件,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通知。

(3)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增强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和进口替代能力。在这个方面,我们技术监督部门也有很多工作要做。

(4)合理地利用国家有限的资源,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刚才讲了,依靠科技进步,从粗放经营型走上集约经营型道路。

(5)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6)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技术监督系统的工作,在“质量、品种、效益年”里应该围绕一些问题,来部署我们的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出相应的要求。

(三)工作安排和要求

(1)总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化、计量为基础”的工作方针,在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强化技术监督工作。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推动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2)各地区、各部门的技术监督部门,要把工作和“质量、品种、效益年”的活动紧紧衔接起来,把工作尽量纳入到这项活动的轨道里边去,形成集约力量,造成声势。李鹏讲,要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轰轰烈烈就是要有点声势。通过各种手段,扎扎实实取得实效。最后还得落实到扎扎实实,取得实效。形成工作计划,而且要提出量化的指标,具体的、可操作的、明确的、量化的指标。现在整个局的还提不出来。要充分运用国家技术监督系统掌握的各种手段,各种职能,包括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舆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手段,来促进企业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提高效益。各省、各地区、各部门的情况不一样,可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要求。昨天晚上,上海市的李传清局长在座谈的时候提出了上海市有一些量化的指标,我们很受启发。

(3)抓好典型,用典型推动全面工作。过去抓了一些好的典型,抓了一些不好的典型。从全国范围来讲,有各种类型的典型,各部门、各地区都有自己的典型。典型经验对指导面上的工作很有意义,所以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中国质量协会(简称中质协)等向全国推荐了天津市“关键工序投入产出一次合格率”的经验;会同中质协向国务院推荐了武钢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经验;还向全国推荐了上海“质量是上海的生命”发展战略的经验。这对全国都有很大的意义。抓住典型以后,还要加以宣传。

(4)做好宣传工作。配合“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要开展宣传。当然,我们手里也有一些宣传工具,有报、有刊。从各地区、各部门来讲,也有一些宣传手段,这些手段要充分利用起来。另一方面,也要利用社会上的宣传手段。因为我们这些报纸也好,刊物也好,它的发行量、覆盖面影响不是很大,要和一些大报纸、地方和地方报社、中央和《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这样一些大的新闻单位取得联系,向他们提供信息,向他们提出一些宣传方面的要求,让他们配合“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在社会上宣传质量意识,宣传典型。技术监督局的宣教司这两年和社会上的一些宣传机构、文艺部门联合搞了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宣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能,都起了很好的作用。要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广播,统一地再组织一些宣传活动。各地区、各部门,也应组织声势比较大的宣传活动。

(5)抓紧无证、伪劣产品的查处工作,作为重点把它开展好。要提出一个目标,在明年把这些伪劣产品首先从一些国营经销单位、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经销单位里边赶出去。目标原来提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提过。像上海提出明年要把伪劣产品从460家大的国营商店中赶出去。甘肃省、成都市也打算这样办。明年又赶上“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这些对社会影响大、震动大,给企业反馈回去后对企业的震动也大,这项工作明年还要继续抓好。

(6)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有利的质量环境。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企业要增加品种,要提高质量,它就必然要对企业进行改造,这需要很多硬件,也需要很多软件,都牵涉到采用先进标准的问题。所以,标准化的工作要抓紧,在制定和修订标准方面,在宣传贯彻标准方面,在标准制定以后的监督管理方面,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加快工作的节奏,标准所讲,现在标准制定和修订环节抓得比较紧,但是宣贯过程旷日持久,很多标准出来一年多,下面还没看到。所以在工作节奏、工作质量方面,都要加强。另外像计量手段,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计量手段也要加强、改进、提高。质量认证工作要积极地开展好。质量认证条例很快要下来。特别是瞄准有出口希望的“拳头”产品,首先要认证这些产品,引导企业来做认证工作。另外,加速法律、法规建设。质量法要尽快出台!趁这次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机会,把工作节奏加快。技术机构的建设工作也要加快,因为这是很重要的手段,没有技术机构,技术监督无从谈起。还有一些问题可以积极地提出建议,因为讨论当中大家也提出来了一些配套政策问题,这是创造质量环境不可少的。怎样从政策导向上奖优罚劣、扶优限劣,制定配套政策,大家都可以提出建议。(有的是我们制定的范围,不是我们制定的要提出建议。)

(7)理顺管理体制。这是做好质量工作、搞好技术监督需要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和组织保证。徐志坚在布置1990年工作的时候,提出来要抓好行政机构建设、法规体系建设和技术机构建设。现在看来,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做了很多,但是还不完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理顺管理体制。应该说,管理体制不顺,对工作影响是很大的。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管理体制理顺。但另一方面,这个事情难度比较大,所以,理顺,是不是一下子都到位,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这样,把几大块都拿过来,有的还不行。大概有1/3的省、市、自治区挂了技术监督局的牌子,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还只是有标准、计量,只是把牌子翻过来了,质量这一块还是在经济贸易委员会或者计划经济委员会,现在也不能一下子拿过来。地方机构怎么改革,经济贸易委员会还不一定撤销,管生产,管经济,不管质量也不行,还得发挥这些部门的积极性。理顺不等于一下子把这些都拿过来。当然有些省比较好,省长下决心都归到技术监督部门,有一些省已经是这样。但是没有成立技术监督局的也有个理顺关系的问题,建立工作渠道,另外还要协调好。

所以,这方面主要有4块工作:一是理顺部门之间的管理体制。要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但前提是有统一管理,搞好组织协调。在这个前提下,充分发挥部门的积极性。要搞好团结,搞好协调,大力协同。二是条条块块之间的管理体制。不仅全面工作上要理顺,就是生产许可证问题上也暴露了条块之间有些关系不顺。这里,强调行业管理,不能动摇。三是理顺地方的机构。有的准备组建,有的还在进行试点,有的还要往后退。像广东省广宁县,就要把技术监督局改为技术监督总站。河北省有一个县搞试点,要把技术监督局和物价局合并起来。当然,我们还要提出我们的意见,因为这是有法律根据的。建立这些行政机构来执法,是标准化法和计量法的规定。最后,是技术机构。技术机构的问题就是重复建设问题,低水平重复,浪费了很多资金。所以要发挥社会主义大协作、大力协同的优越性,尽量不搞重复建设。

我们要按国务院的要求,立即行动起来,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制订明年的工作计划。通过明年的活动,使全民的质量意识有所增强,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为企业走质量效益型的道路,为企业的转轨、改型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质量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

(1991年)

两年来的治理整顿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刚刚迈出步子。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仍然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何根据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七中全会的精神,继续推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理顺基本经济关系,进一步推动我们的经济从传统的“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务院提出,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经济工作中抓住了质量、品种和效益,必将推动我们的企业走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消耗低、效益高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在20世纪末我国第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