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平正义,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各得其所,充分享有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得到有效协调和兼顾,构筑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与人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方针,激发各行各业的创新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
1.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这是消除不和谐因素的支撑点。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物质财富,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与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坚持依法治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律支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社会,建设法制国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当前,在我国社会“四个多样化”日益发展、利益矛盾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必须实行法治,坚持依法办事,把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纳入法制化轨道,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履行职责、行使权力。要坚持并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不断提高立法的系统性、科学性、公平性和适应性,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的效率和效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实行法治,才能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为对抗和冲突;只有实行法治,使社会成员的民主权利制度化、法律化,才能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
3.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
要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要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要加强社会管理机制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整合、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利益矛盾协调机制,以及社会预警和危机处理等机制。
4.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必须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于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都能比较平等地享有教育、工作就业、劳动创造和社会福利的权利。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要完善分配制度,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应将普及教育放到特别重要的地位,并以义务教育为基础,以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为支撑,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翼齐飞,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坚持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注重资源环境支撑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强化安全生产等工作,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改善民生。
6.要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问题
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采取积极疏导、说服教育、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的方法,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协调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7.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社会公平,没有社会公平,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兼顾区域、城乡以及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逐步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
五、进一步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1)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站在统揽全局的战略高度,按照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2)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全国人大、政府、人民政协和司法机关以及群众团体各自的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全社会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3)必须充分发挥党对社会的整合功能,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稳定,协调发展。
(4)必须坚持求真务实、重在建设的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统筹安排又突出重点,既要把握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又要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要从实际出发,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5)必须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要引导党员干部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同时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列入政绩考核内容。
中国正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在加拿大亚太地区议员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4月18日)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必须面对的挑战,我很高兴能参加本次会议,并就这一议题发表我的看法。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天气气候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天气气候灾害成为全球主要灾害之一,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天气气候灾害明显增多,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对全球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环境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挑战之一,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中国是较早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尽管没有承诺减排指标,但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中国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能效、能源替代、植树造林、计划生育等行动,有效减少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
为了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中国采取或者正在采取的综合对策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国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我国政府率先制定和组织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即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政府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废弃物再生利用、绿色消费、生态城市建设等领域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探索,建立了不少好的实践模式。中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许多工业企业在内部实施了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在企业间建立了资源共生链条。中国政府目前已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当中,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规划和政策,全面推动全国的循环经济实践。
(3)在提高能效方面,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中国已经制定了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的节能指标,努力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中国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把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整合到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能效,采用洁净能源和替代能源技术,积极扶持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限制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企业环保标准。仅在过去的五年中,就关闭了8.4万家不符合环保和节能标准的小企业。1981—2004年,节约能源10.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7亿吨碳。
(4)中国加强了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逐步推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对环境无害的能源供应体系和消费模式。中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在发展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中国正在积极致力于探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优先开发和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中的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特别是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分散用户和一些需能较小的项目。2004年,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替代了1.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0.93亿吨碳。
(5)中国制订并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优先发展有利于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恢复技术措施。充分利用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积极推广人工造林、森林植被保护与管理、保护性耕作与土壤管理、草原放牧管理以及湿地恢复与管理等生物碳汇技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设置自然保护区等,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推进多林种、多树种,多形式、多层次造林活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积极开展木材代用。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12%增加到2004年的18.21%。
(6)中国各部门初步建立了气候系统观测网络,包括气象、海洋、水文、农业、林业、草原等各种观测台站。气象部门已基本建成了立体综合气象观测网,包括地面观测网、高空观测网、太阳辐射观测网、天气雷达网、大气本底观测网、酸雨站网、农业气象观测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