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特殊材料铸人生
3763100000013

第13章 国外深造,织构理论研究的先驱者(1)

耶鲁大学,从实习生到研究生

1945年6月,经过26天的艰难航行,颜鸣皋和伙伴们在美国华盛顿市附近诺佛克港上了岸,借住在佐治亚大学校园内。

颜鸣皋来美国进修的是精密机械制造专业,他被分配到了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城的普拉特·惠特尼航空发动机公司工具样板厂,做实习工程师。从此以后,他与航空结了缘,并为中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普·惠公司是一家著名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现在依然是航空动力方面的佼佼者。

颜鸣皋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不能浪费一丁点儿时间。为了多学点知识和技术,他把全部精力倾注于进修之中,从书本上学,从工人师傅身上学,从具体实践操作上学,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琼浆。工作时间,他满身油污和工人师傅干在一起;饭后和睡觉前,他总是手不释卷;周末,他又赶到耶鲁大学冶金系听课……

1945年8月15日,颜鸣皋从收音机里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喜讯骤降,怎么也描绘不出他此时此刻的心情,那一刻的他,激动不已,欢呼跳跃,恨不能拥抱身边每一个人;那一刻的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艰苦岁月、炮火硝烟、血雨腥风,仿佛一下子都涌到了眼前;那一刻的他,热泪盈眶,喃喃自语:胜利了,胜利了,我们中国人终于胜利了!……也唯有那一天,他彻底放松了自己,离开了工厂,放下了书本,与同去留学的伙伴们,和美国的普通民众一起欢庆世界反***战争的完全胜利!

勤奋学习,报效祖国。胜利的喜悦促使他更加勤奋地学习。

工人师傅也十分喜欢这个来自东方古国勤奋好学的小伙子,把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一天,一位工人师傅看着颜鸣皋消瘦的身体、疲惫的面容,关切地问:

“颜,你这样刻苦,不觉得累吗?”

颜鸣皋笑笑,回答:

“累,有时候真想痛痛快快睡上一大觉。可我到这里是来学习的,不能错过。时间太短了,只有一年,也太快了,转眼几个月就过去了。”

“颜,你来到美国,难道说你还想回去吗?”这位师傅有点不解,又问。

“回去,一定回去!”颜鸣皋坚定地回答。

“这里不好吗?你回去干什么?”

“这里虽好可不是家啊,在我的家乡,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在等着我,还有我的新婚妻子在盼着我。再说,我的祖国刚刚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百废待兴。我要回去,用学到的知识建设我的祖国。”

“好,有志气!”

工人师傅理解了颜鸣皋,对他更加敬佩和关照,许多人和他成为了好朋友。

1946年春,颜鸣皋在耶鲁大学旁听时听说,他们这批实习生,可以正式申请入校学习。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了物理冶金专业。

耶鲁大学成立于1887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701年的一所教会学校,1716年迁至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1718年为感谢英国东印度公司官员艾利胡·耶鲁的捐赠,更名为耶鲁学院。

在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齐名,历年来共同角逐美国大学和研究生院前三名的位置。该校教授阵容、课程安排、教学设施方面都堪称一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有数十位学生曾获得各种诺贝尔奖金。耶鲁大学还创造了政坛奇迹,享有“总统摇篮”的美誉。在美国历史上,有5位总统毕业于耶鲁大学: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和乔治·W.布什。就连教师之间也互相开玩笑,说一不小心哪天就教出一个美国总统来。克林顿和夫人的相识就是在耶鲁大学的图书馆里。这是后话。

颜鸣皋能够来到这座世界一流的著名学府留学,感到非常的幸运。

耶鲁大学的校园环境非常优雅和美丽。漂亮的歌德式建筑和乔治王朝式建筑与现代化的建筑交相辉映,把整个校园点缀得既古典又秀丽。到了秋季,校园中金黄暗红的落叶遍地,与阳光照耀着的那些黄褐色巨石建成的古色古香的巍峨建筑物相互映衬,更是如诗如画。

耶鲁大学的名气,她的美丽和庄严,以及夕阳西下时站在校园中央向四周环视时那种凝重的历史感,深深地吸引着颜鸣皋。但他并没有沉迷,他知道自己当时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学习、刻苦学习。

耶鲁大学对学生的学业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语言方面,规定留学生除了会流利地说本国语言和英语外,还必须会其他两国语言。

颜鸣皋选学的是法语和德语。他觉得时间真是不够用,恨不能一天当作两天用。由于他刻苦,很快跟上了课,两门外语也有了进步。

可是,时间的脚步还是走得太快了,转眼间半年就过去了。颜鸣皋他们这批实习生归国的日子就要到了。在出国之前,中、美两国政府就有规定,留美实习生在美一年期满,必须回国。

这时候,颜鸣皋攻读的冶金专业课程才刚刚入门,在心中规划的研究工作还没起步。

颜鸣皋内心十分矛盾:他非常想回国,可又实在舍不得学业。

舍不得又有什么办法呢?没有了公费支持他怎么留得下。

颜鸣皋不是身世显赫的官宦子弟,可以另寻门路,留在美国;他也不是家财万贯的富家子女,可以凭着家庭的支援,衣食无忧地在美国生活。

无奈,颜鸣皋在期末的前几天,就开始收拾东西,向老师和同学告别,做好了回国的准备。

一天上午,颜鸣皋下了课,起身准备离开教室,任课老师叫住了他:

“颜先生,你等一等,系主任请你到他那里去一下。”

颜鸣皋满脸疑惑,脱口问道:

“老师,系主任叫我干什么?”

任课老师两手一摊,笑着对他说:

“我也不知道。你到了他那里就明白了。”

颜鸣皋忐忑不安地往物理冶金系主任的办公室走去。

这位系主任是个非常严肃的老头儿,满头白发,平时不苟言笑,让人敬而远之。

颜鸣皋入学这半年来,只是听过他几堂课,回答过他在课上提问的几个问题,课下基本上和他没有过什么接触,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记住。

颜鸣皋敲门进入他的办公室后,这位老先生还是那样严肃。他抬头注视着这位中国学生,严肃地说道:

“颜先生,我找你没别的事,只是想问问你,你想不想在耶鲁继续读书?”

“想,当然想了。”颜鸣皋回答。

“你想读书,可又为什么要回国呢?”

“不回国又有什么法子呢?时间到了,规定要回国。再说,留下了,在经济上我也无法支撑。”

老先生摇了摇手,从办公桌后站起身来说:

“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我只要你给我一个肯定的回答:你愿不愿意留在耶鲁读书?”

颜鸣皋回答得很肯定:

“愿意。”

“好,这就行了。”系主任从办公桌上拿起一封信,“这是我给你们驻美使馆写的一封信,请求他们把你留下来。这也是我为一个外国留学生第一次写这样的信。我喜欢刻苦用功而又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不要让我失望。你经济困难,可以勤工俭学,在实验室找点工作。另外,你还可以到学校食堂去打工。”说着他把信递给了颜鸣皋。

颜鸣皋从系主任手里接过那封信,心中感到沉甸甸的。他弯下腰,深深地朝老人鞠了一个躬。

这真是个可亲可敬可爱的老头儿。他对颜鸣皋的这一留,是为中国留下了一个优秀人才;为耶鲁大学留下了一份骄傲;为中美教育交往留下了一段佳话。

说起来,近代中美高等教育交往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耶鲁大学在其中首开先河。在19世纪到中国淘金的洋人中,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后来当了美国驻华公使、回国后担任耶鲁汉学教授的美国人卫三畏是其中的一个。卫三畏1833年来华,1877年返美,在中国待了40多年,其著作《中国总论》被美国各大学采用作中国史课本,几乎达一个世纪之久,是美国人研究中国的必备书,前后几次再版,影响了几代美国人的中国史观;另外一个是被称为“在中国创办西塾之第一人”的布朗,他于1832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到了当时属于广东省的澳门,在那里一所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玛礼逊学校中担任校长。1847年,布朗返美时,将容闳等3名中国优秀学生带往美国求学。1850年,容闳考取耶鲁大学。1854年,耶鲁大学向容闳颁发学士学位,成为在西方获得该学位的第一位中国人。

颜鸣皋告别了系主任之后,心中还不十分有底,甚至还有点犹豫。他是发愁,如果留下来,就连每月公助的那150美元都没有了,一切费用都要靠自己筹措了。于是,他就去找在芝加哥居住的要好同学水新元商量。

这时,水新元已经进了美国万国农业机械公司,边工作边读书。

水新元一听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对颜鸣皋说:

“这是好事啊,那还能不留下?”

“可是,你也了解,我家中困难,无法在经济上帮助我。我留下来读书,费用是个大问题啊。”颜鸣皋皱着眉头说。

水新元快人快语,说道:

“这样吧,我现在比你挣得多,就支援你一下,渡过前几个月这个难关就好了。”

颜鸣皋听朋友这样说,非常感动:

“新元,有你这句话,我下决心留下来。真的非常谢谢你,帮我渡过这个难关,但咱们可要说好,这钱算我借你的,等我有了钱一定要还你。”

“行。你留下来我好多个伴啊。还钱的事,你可不要着急啊。”水新元又说。

有了好朋友答应的这笔资助,颜鸣皋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像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颜鸣皋回去后,水新元先后汇来550美元,帮他暂时解决了入学前的困难。他也一诺千金,始终将这事放在心上,在他回国前,把该款项全部寄还。

1946年夏,颜鸣皋正式成为耶鲁大学的自费留学生。

建立金属织构理论

这是一段困苦的日子,也是一段收获的日子。

入校后,他借住在耶鲁大学神学院宿舍。

颜鸣皋除了在学校食堂打零工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的一些建筑公司、工厂实验室帮人家绘图、做试验等,赚得一些收入,艰难地维持学习和生活。

1946年暑假,颜鸣皋开始到切斯铜合金加工厂打工。这对他来说,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既能解决生活困难,又能在实践中和所学的物理冶金专业吻合。

在1947年春,他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并结合实践经验加以分析和推导,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第一篇论文《金属加工织构的研究》。

导师看过颜鸣皋这篇论文之后,欣喜异常。在一次专题讨论课中,面对众多学生,激动地说:

“同学们,今天我要介绍一位同学和他来到耶鲁刚刚一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他就是来自中国的颜鸣皋先生,他的论文题目是《金属加工织构的研究》。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论文,已经提前达到了硕士研究生的标准。研读这篇论文,我为颜鸣皋先生所取得的成果而高兴,同时,也被他的刻苦钻研精神所感动,更为他的独特思维方式所激动……”

导师继续讲道:

“颜鸣皋先生的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新性的见解,第一次采取理论分析方法对3种常见晶系的滑移系与加工织构进行推算,阐明了互相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我可以预见,这个理论肯定会在冶金界引起极大的关注。”

美国矿冶学会著名刊物《矿冶学报》发表了这篇论文后,立即受到了各国冶金界学者们的重视和称赞,还先后被美国、英国、德国许多冶金专著引用,并被列为完整的金属织构形成理论之一。

这个理论的建立,为颜鸣皋在世界冶金界赢得了一席之地,引起了专家学者和业内长辈对这位年轻后生的关注,也是他科学研究道路上攀登的第一个高度。然而,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沉下心来,规划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奋斗目标。他知道,在以后的岁月里和研究中,还有许多高峰等着他去攀登。

颜鸣皋已经做好了准备。

1947年夏,颜鸣皋仅用一年时间,就修完了研究生的课程,被授予物理冶金科学硕士学位。

形成“显微弯曲假说”

季节是有颜色的。秋季的主色调应该是金黄。金黄代表着收成,它由心血和汗水而凝成。

颜鸣皋没有被获得的成绩所陶醉,他继续留在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收获的季节到了。应该说颜鸣皋已经有了很丰硕的收获,只不过他在收获的时候,更加勤奋地播种。

1947年秋,切斯铜合金加工厂研究部给颜鸣皋下了正式聘书,聘请他为研究部助理冶金师。

颜鸣皋可以每月领到300美元的固定工资。有了这个物质基础,他终于可以不用到处找活干、四处打零工,终于能够专心致至地搞研究了。

颜鸣皋的生活也相应地有了规律,过得充实而紧张:每周有4天时间在工厂的研究室工作,收集资料,完成所负责的X射线与电子衍射试验工作;两天时间回学校进修课程,撰写论文等。外人看来,他的生活范围非常简单,唯有学校和工厂,实验室和课堂与图书馆;他的生活内容也非常枯燥,无非是学习、试验攻关、撰写论文等。可他却乐此不疲,津津有味。他进入了科研这个自由王国的新天地,在里面随心所欲地纵横驰骋,享受着创造的幸福,品尝着收获的美酒。

在此期间,颜鸣皋又有了科研新突破,他在切斯铜合金加工厂从事铜的织构研究中,创造性地把X射线掠射法用于织构的测定,对微量杂质磷在固溶和化合物状态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运用于生产实践。他根据这些成果撰写出了3篇论文,又先后发表在美国著名的《矿冶学报》上。当时系里同学传说:“颜鸣皋是好样的,他在3年内写了3篇具有博士水平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