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鹰击长空展雄姿
3766400000017

第17章 中国教练机基地——来自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的报道(1)

南昌是一座英雄城市,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洪都集团) ,就坐落在这里。它创建于1951年,原名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前身为国营洪都机械厂,为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55 年来,洪都集团累计研制生产教练机、强击机、通用飞机等5 个系列、20 多个型号、4800 多架飞机和海防导弹14个型号数千枚,是我国教练机、强击机及导弹的科研生产基地,曾创造过“十个第一”的辉煌业绩。如今的洪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研开发、生产工艺、质量保证、经营管理和人才开发体系、具备从设计、试制、试验到批生产的一整套研发和生产能力,成为集科研、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洪都的发展壮大,凝聚着几代中央领导和上级机关的关心、支持与帮助。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制造成功,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嘉勉信。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洪都集团视察。他们对洪都为我国国防建设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为我国航空工业重要的骨干企业,从新中国第一架飞机成功制造开始,洪都便与“教练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初教6初级教练机到K-8基础/高级教练机,再到L-15新型高级教练机,是洪都集团在教练机领域从初级教练机到基础教练机、再到高级教练机不断登攀、不断超越的历程。初教6是中国飞行员优秀的启蒙教练机,至今已生产了数千架,遍布全国各地,并外销到世界多个国家。K-8教练机完全可与世界著名的基础教练机媲美,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以优良的性能和服务战胜对手,已有200多架飞机飞出国门,落户国外。L-15是正在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级教练机,已于2006年3月13日成功地实现首飞。

半个多世纪以来,洪都在教练机的研制道路上走了一条由修理到仿制,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由螺旋桨到喷气式,由初级到高级的渐进发展之路。这条路也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洪都集团教练机的发展,凝聚着几代洪都人的智慧、汗水与艰辛。既有经验与教训,又有喜悦与欢欣。每种型号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一个坚实的脚印,一段洪都人奋斗的历程……

初教5: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毛泽东主席亲笔嘉勉

1951年4 月,洪都航空集团伴随着抗美援朝的隆隆炮声,以迁至南昌的南京空军22厂为基础,在南昌原国民党第二飞机制造厂旧址开始修复扩建。

当时工厂百废待兴,但创业者们克服各种困难,在建厂148天就开始修理飞机,当年年底就修理了38架雅克-18型飞机,此后又修理了5种400多架飞机,并开始制造零备件。于是,工厂党委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要求提前试制新中国第一架飞机。

早在1951年12月,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确定,航空工业开始实施3至5 年内试制成功苏联雅克-18 初级教练机和米格-15 比斯喷气式歼击机,并投入批生产的计划。从此,揭开了由修理走向制造的序幕。

1954年4月1日,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代局长王西萍电令南昌飞机厂:“根据你厂发展现状及空军建设需要,第二机械工业部正式批准你厂提前批生产雅克-18初级教练机(即初教5)的计划。”

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第一架初教5飞机在段祥录驾驶下,以矫健的风姿离地腾空,宣告首次试飞成功。飞机性能完全符合设计标准及技术条件,可作为空军航校教练机之用,可以进行成批生产。8 月1 日,毛主席兴奋地签发了给工厂全体职工的嘉勉信,称“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勉励大家继续努力。朱德总司令也为工厂写了“发扬工人阶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国防,保卫祖国”的题词。

毛主席的嘉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希望,全国人民的支援,使洪都的创业者们深受鼓舞。继生产第一架飞机之后,洪都人在中国航空史上又写下了一个又一个新中国第一的不朽篇章。

初教6: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飞机——荣获第一枚金质奖章

1958年8 月27 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架初级教练机——初教6,由试飞员吕茂繁和何解喜驾驶,在洪都集团自用试飞机场飞上了蓝天,它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已从修理、仿制发展到自行设计的新阶段。

初教6的设计自1957年7月在112厂(今沈飞)设计室开始,到1958年初,完成了方案论证、总体布置、性能计算、风洞试验、结构和系统打样设计,并制成1:1木质样机。5月空军和四局共同对木质样机和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进一步明确了战术技术要求,批准进行详细设计,同时正式决定飞机的详细设计和试制转到洪都集团进行。

原型机的详细设计工作十分紧张,30天时间就发出全部图样共1315张计4349幅。试制速度之快也是惊人的:初装两个星期,总装七昼夜,试飞准备工作仅一天。01 架原型机进行了静力试验和起落架落震试验,全部达到设计要求。02架原型机于1958年8月27日飞上蓝天,当这架飞机掠过人们头顶的时候,许多为它日夜操劳的设计员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原型机试制从开始设计试制到上天总共才72天。

之后,改装的发动机和螺旋桨不匹配,使新机研制进度受阻。直到l960年7月18 日经改进的04 架原型机上天, 12 月14日完成试飞鉴定。这次鉴定认为:该机的起降性能良好,可以正常完成各种特技动作,结构强度足够,设计是成功的。同时指出试飞中暴露的右偏航、滑油温度高、气缸头温度低、耗油不均等四个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工厂根据原型机试飞鉴定中提出的要求,又将02 和03 架原型机改装成定型试验机。这两架飞机的改装于1961 年5、6月份相继完成,随后飞往飞行研究所作试飞鉴定。试飞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定型试验机飞行性能全部优于04 架原型机。10月15日完成了定型试验机的试飞鉴定,证明原先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并大大改善了维护使用条件。

1962年1月5日,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初教6定型,投入成批生产。

初教6被公认是一种优秀的初级教练机,从没有因设计或制造的质量问题导致重大飞行事故。1976 年底被航空工业部验收为优质飞机,1979 年获国家颁发的质量金质奖章,成为我国第一种获得此项殊荣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