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鹰击长空展雄姿
3766400000020

第20章 与时俱进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洪都集团在改革开放中前进

1949年10 月1 日,祖国母亲从此告别了一百多年来苦难与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生。

1951年4月,洪都集团公司的前身——国营洪都机械厂作为国家“一五”期间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在打响革命第一枪的南昌的东南角正式投建。成千上万经过战争考验和锻炼的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为了共和国军队的强大,为了国家的安宁,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南昌城下,他们头顶蓝天,脚踩烂泥,住竹棚,睡草地,克服吃水难、用电难、交通难等困难,不分白天黑夜,一边建设工厂,一边修理飞机,建厂148 天就开始修理飞机,年底就修理“雅克-18”型飞机38 架。此后修理了5 种飞机共400多架,并开始了零备件的制造。在此基础上,工厂党委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要求提前试制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国家航空工业局一纸电令,批准工厂提前生产“雅克 -18 (初教5)”的生产计划,揭开了由修理飞机走向制造飞机的序幕。1954年7月3日,第一架“初教5”飞机以矫健的风姿离地腾空,宣告了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跨入了制造的新阶段。

7月26日,工厂隆重召开庆祝中国第一架飞机制造成功大会,大会向毛主席发出了报捷电。7月28日,新华社播发的《我国自制飞机成功》的新闻轰动全世界。

8月1日,毛泽东主席发来嘉勉信,称赞“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一架飞机的制造成功,揭开了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的第一页,为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增添了光彩,也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气魄和能力。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洪都人在毛泽东主席嘉勉信鼓舞下,成功地研制了我国第一架军民多用途飞机“运5”,不久又成功地制造了新中国第一辆军用摩托车、第一架初级教练机、超声速喷气式强击机和第一枚海防导弹,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改革开放的春风浸润着洪都。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洪都人在没有重点型号、企业自有资金匮乏的情况下,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另辟蹊径,打破封闭,走国际合作之路,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和机载设备,在较短的时间里相继研制成功“强5M”强击机、新型农业专用飞机“农5A”和新一代基础教练机“K-8”。1999年6月巴黎航展上,中国K-8教练机在飞行表演中成功地完成了各种高难度飞行动作,被评为“十大明星”之一,实现了我国“航空奥运”零的突破。同年12 月,中国与埃及签订了由中方提供工装设备、材料和技术服务,在埃及生产80架K-8E(K-8改型)飞机,并由我方提供软硬件为对方建立飞机研究发展中心的合同。合同总金额3 . 45亿美元,这是我国航空工业就单机型一次出口数量最多、金额最大的合同。K-8由此开了我国出口飞机生产线和对外输出飞机设计制造技术的先河。2001年,K-8飞机研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至今, K-8飞机已出口亚洲、非洲多个国家共161架,创汇数十亿元。

2003年3月,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又与洪都集团签订收购100架K-8飞机以供出口的合同。可以说,K-8飞机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

1998年3月28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宣告成立,它标志着洪都这个拥有两万多职工的特大型军工企业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时至今日,洪都集团扬帆启航已整整五个年头。五年来,公司领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图谋发展,使洪都的改革有了新突破,经济有了新发展,面貌有了新变化。而这当中最具影响,职工谈论最多的有三件事:一是南飞纺机实现“债转股”使企业轻装上阵;二是设立股份公司上市,为洪都的腾飞插上翅膀;三是敢于竞争,争取到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将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南飞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洪都集团全资子公司,其片梭织机产品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瑞士苏尔寿技术基础上的高科技项目。列为我国“八五”纺机重中之重的片梭织机专项工程,于1998年竣工,总投资2 . 4亿元,建成了5条关键生产线,形成了年产300台片梭织机的生产能力。但由于人才缺乏、国产化率低等诸多原因,效益低下,成为集团公司沉重的包袱。恰逢此时,国家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摆脱债务困境,出台了“债转股”政策。洪都人敏锐地捕捉到了与此相关的大量信息,迅速将南飞纺机公司推到了“债转股”的前台。经过努力,1999年11月2日,纺机公司债转股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成为中航第二集团公司债转股的第一家企业。2001年,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实施债转股。重组后的南飞纺机公司于2001 年8 月正式挂牌。如今,南飞纺机公司职工队伍逐渐稳定,生产热情高涨。停了多年的设备开动起来了,国产化织机开始交付,积压了多年的在制品开始销售,纺机配件也开始走出国门返销给瑞士苏尔寿公司,外协揽活有了良好开端。债转股后的南飞纺机已是生机勃发。

如果说“债转股”还只是为南飞纺机公司减轻了负担,那么成立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上市发行股票,可以说为整个洪都集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1999年12月16日,以洪都集团公司为主要发起人的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江西省第一家通过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专家评审的股份公司。公司成立之后的目标是争取2000年获得A股股票发行与上市。经过努力,经中国证监会核准,2000年11 月16 日“洪都航空”6000 万A股股票上网公开申购,同年11月22日在上海证交所公布中签号,募集资金全部到位。12月15日,“洪都航空”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隆重上市。“洪都航空”作为中航第二集团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我国首家以研制生产飞机整机为主营业务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也是航空工业系统股份公司股票上市时间最短,募集资金最多的公司。

债权转股权,鼓励高科技企业设立股份公司并改制上市,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作出的两项重大举措,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洪都有幸能“鱼和熊掌兼得”,不能不佩服洪都决策者的精明与胆略。然而,洪都人并不满足,在国家重点工程采用竞争选择单位时,不甘示弱,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以投入少、时间短的承诺,赢得了上级机关对洪都的信心与信任,使某重点型号最终落户“洪都”。如今,自筹资金研制的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满足培养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训练要求,体现第三代先进战斗机使用特点的新型喷气式高级教练机的研制又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造纸机械、高尔夫球车、电动助力车等民品市场前景看好,洪都充满着希望……

军工企业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时代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等、靠、要”思想严重。如果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不加以转变是绝对没有出路的。洪都南飞纺机的“债转股”、“洪都航空”的上市以及“重点型号”项目不是“等靠要”来的,而是洪都人抓住机遇争来的。事实说明,洪都集团公司改制的五年,是与时俱进的五年,也是为洪都实现跨越式发展打基础的五年。

被誉为“中国民族经济之花”、“中国航空工业重大贡献单位”、“中国的脊梁500强企业”,连续被列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512家企业之一的洪都集团,近几年来,是机遇一个接一个,喜事一桩接一桩。2001年6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和随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曾庆红,在中央有关部委负责人和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的陪同下,来到洪都集团考察,并欣然命笔,签名留念。2003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和随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在中央有关部委负责人和江西省党政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又来到洪都考察,胡总书记还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洪都为国防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并殷切希望洪都要以“只争朝夕,奋力登攀”的精神完成新型号研制任务,以更优异的成绩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洪都,是对洪都人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洪都人正以昂扬的斗志,不屈不挠的精神,认真贯彻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日夜兼程,决心不负重托,千方百计、按时保质完成重点型号研制任务,向党中央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原载2003年10月19日《江西日报》读者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