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与中国航空工业同时诞生的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前身为国营洪都机械厂、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中国研制生产教练机、强击机和海防导弹的生产基地。自创建以来,洪都集团为国家研制生产了教练机、强击机、歼击机、农林飞机四大系列十几个型号4400余架飞机和数千枚海防导弹。主要装备了中国空军和海军,部分产品已出口亚洲和非洲多个国家。50 年来,洪都集团在我国航空发展史上创造了8 个“第一”,为增强国防实力、促进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1989 年起,公司连续被列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跻身“中国的脊梁”国有企业500强,成为全国重点扶持的520家企业之一。
从修理到仿制
1951年4月,洪都航空集团公司的前身——洪都机械厂作为“一五”重点项目在南昌正式投建。建厂148 天就开始修理飞机,当年底就修理苏制雅克-18型飞机38架,随后又修理了5种飞机共400余架,并开始了飞机零备件制造。在此基础上,工厂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要求提前试制新中国第一架飞机。1954年7月3 日,第一架初教五飞机矫健地离地腾空,宣告了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跨入了新的阶段。8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了给全厂职工的嘉勉信,称赞“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7月28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自制飞机成功》的新闻,轰动了全世界。
随后的几年中,洪都人在毛泽东主席嘉勉信鼓舞下,又成功地研制了我国第一架多用途飞机“运5”、第一辆军用摩托车。1958年根据航空工业局的安排,工厂接受自行设计和研制“初教6”的任务。8月27日“初教6”原型机顺利升空试飞。1966年又依靠自身力量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枚海防导弹。迄今先后自行设计、改型15个型号海防导弹的研制,其中定型8个,两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 个获1978 年科学大会奖,1 个获1988年国家质量银质奖,这条组建最早的海防研制生产线只用极少的经费为海军提供了80%的反舰导弹,产出值高达投入值的10倍。为发展和加强祖国的海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螺旋桨”到“喷气式”
1958年8月,原航空工业局把研制超声速喷气式强击机的任务交给了洪都。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孝彭为强5主管设计师。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许多建设工程下马,强5 也被迫停产。对此,陆孝彭据理力争,工厂党委决定成立以陆孝彭为组长的13人试制小组,采取“见缝插针”的办法坚持强5试制工作。两度春花秋月,强5 飞机在缝隙中顽强地生长。1965 年6 月4日,强5终于展翅长鸣,直上蓝天,填补了我国超声速喷气式强击机的空白,成为中国自行设计成功并且生命力极强的一个优良机种,至今仍服役于中外空军部队。该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列为世界公认的成功机种之一。
从飞机出口到生产线出口
K-8飞机是洪都集团公司、中航技总公司与巴基斯坦合作开发,由洪都集团公司设计制造的新一代基础/高级喷气式教练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K-8飞机多次参加国际航展的飞行表演和境外飞行表演,其美观的外形,先进的机载设备和优越的技术性能引起了世界航空界赞誉。该机自1990 年底首飞成功以来,已销往亚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1999 年12 月参与国际竞争获胜,与埃及签订了合作生产80架K-8E( K-8改进型)的合同,标志着我国已从出口飞机跨入出口整架飞机生产线的阶段。
从单一军品到多种经营
按照“航空为本,大上民品,多种经营,加快发展”的经营方针,洪都集团在抓好航空产品的同时,大力开发民用产品。80年代初就将单一军用型长江750摩托车逐步改进改型,发展成为各种行业的专用车;80 年代中期,洪都率先引进日本雅马哈技术,先后建成了洪都125两轮摩托车和发动机生产线,形成了重、中、轻型各种排量的系列摩托车。90年代初期,洪都集团独家引进瑞士苏尔寿·鲁蒂有限公司的高新技术,研发成功了洪都/苏尔寿·鲁蒂P7100型片梭织机,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片梭织机生产基地。它的引进填补了我国的一项高科技空白,被专家誉为“振兴民族大业之举”。与此同时,还相继开发了体育器材、助力车、造纸机械、电力器材、高尔夫电动车等一批民品。这些民用产品有的填补了国家空白,有的远销国外,有的成为替代进口产品。
从徘徊到持续稳步发展
80年代末90年代初,洪都由于长期没有得到技术改造,又无航空产品的重点型号,经济徘徊,后劲明显不足。但洪都人在困难面前没有气馁,而是自加压力,顽强拼搏。1995年,洪都人主动向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提出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的请示。经批准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首先改组了职能管理部门。1998 年3 月,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挂牌成立,从而拉开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序幕。按照“集团化改造、分权式管理、模拟市场运行”的基本思路,近几年来企业内部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取得突破性进展。1999年底,洪都集团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以洪都作为主发起人的江西洪都航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2000年11月16日,“洪都航空”6000 万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顺利发行并于同年12月15日挂牌上市,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飞机整机行业第一股。与此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所属子公司南飞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又实现了“债转股”,使企业轻装上阵。在航空产品新型号研制方面,洪都坚持“四个一代”的原则积极参与竞争,取得了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任务,预研项目也取得可喜进展。这些都为洪都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企业走出了低谷,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新的世纪,孕育着新的生命,新的活力,新的腾飞。洪都人既为在过去半个世纪创造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更为将在新的世纪中创造出新的辉煌而充满信心。洪都人将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为谱写洪都新的篇章而努力。
(原载2001年4月17日《中国航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