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为了扩展新军的需要,从丙班学员中,挑选出100多名组成了特别班,把原来需要学习1年的课程,压缩在8个月里突击学完。朱德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就同范石生、杨蓁、董鸿勋等被选拔入特别班。
1911年7月,云南陆军讲武堂。主席台上方挂着“云南陆军进武堂特别班毕业典礼”会标。100余名特别班学员肃立于礼堂中央。台上,列坐着云南显赫人物:云贵总督李经羲(注:原云贵总督锡良已调任东三省总督、热河都统)和他的僚属;新军十九镇的统制、协统、标统们。讲武堂总办李根源逐次点呼学员领取毕业证书。
“特别班毕业生金汉鼎!”李根源刚喊出口,金汉鼎上台,接过毕业证书后退回原位。……
“特别班毕业生朱德!”喊到朱德,朱德以洪亮的嗓音答应:“在!”并以挺拔有力的标准军人仪态走向主席台。
七十四标标统罗佩金悄声对三十七协协统蔡锷说:“这位就是讲武堂学员中有名的‘模范二朱’之一的朱德,四川仪陇人。”蔡锷赞许地点了点头。
朱德从李根源手中接过毕业证时,李根源笑了笑,讲:“朱德是我们讲武堂的优秀毕业生!你们可要知道,他为了进这个讲武堂,从四川步行数千里,还冒充云南人,险些被我除名……”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出身于贫苦家庭,父亲是个裁缝。他幼年聪明异常,学习专心刻苦,曾有“神童”美称。后进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受其影响极大。1899年,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与同期的蒋方震、张孝准被誉为“中国士官三杰”。回国后,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督办军事学堂任职。1911年2月,应云贵总督的邀请,到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任协统,并兼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
曾耳闻过朱德有关情况的蔡锷一听李根源的介绍,喜上眉梢,骤然更是对朱德产生了好感:“看得出来,朱德同学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朱德 见蔡锷很瘦削,那对相距甚宽的眼睛闪出逼人的气魄和潜力,双颊像女性,嘴角又显得严峻、刚强,心中油然升起几分敬意。听到蔡锷也夸奖自己,朱德立刻表露出谦逊的微笑,说:“学生只是为了救国救民,才下决心来云南学习军事。”
“说得好!说得好!中国要谋求独立自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军事武装。”蔡锷很欣赏朱德的朴实和坦率。毕业典礼结束时,蔡锷还特别邀请朱德到他的住处去看看……
朱德很高兴认识蔡锷,并得到蔡锷的赏识。那一年,蔡锷只有29岁,只比朱德大4岁。朱德后来才知道,那时候蔡锷已经在进行他梦想中的大事了……
2.良师早逝
自从结识了蔡锷,朱德很快就被这位面颊清癯、表情冷峻、不苟言笑的青年将领所吸引。也许是出于对蔡锷那不平凡经历的兴趣,也许是出于对蔡锷那敏捷的思路和干练的能力的敬佩,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蔡锷。
一天,吃过晚饭,朱德来到讲武堂主楼旁边的一处院落,这里原是讲武堂第一任总办高尔登的住所。当时,蔡锷就住在这里。一踏入房间,只见蔡锷正在伏案疾书。朱德转身便走,听到脚步声的蔡锷放下笔,喊了一声:“朱德,你过来。”
坐下后,蔡锷问:“曾国藩、胡林翼这两个人你知道不?”朱德点了点头,憨厚一笑。蔡锷接着说:“这些天,我受镇统钟麟同委托,正在编写一篇训练部队的讲话稿。曾国藩、胡林翼这两个人虽然不是武将,但他们所讲述的兵家之事见地颇深,他们讲的治兵方法值得借鉴。我把他们著述中有关治兵的言论辑录下来,加了些按语。你看看。”说着,蔡锷把稿子递给了朱德。
朱德接过稿子,聚精会神地翻看起来。朱德很钦佩蔡锷对曾国藩、胡林翼有关治兵言论的精辟分析。
1911年8月,朱德作为云南陆军讲武堂的第三期毕业生被分配到了云南新军十九镇第三十七协第七十四标第二营左队。于是,与第三十七协的协统蔡锷往来更是密切了。能分到蔡锷的手下,朱德十分高兴,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蔡锷将军的麾下带好兵,打好仗。从此,朱德开始了长达60余年的戎马生涯。
见习期满后,朱德被任命为左队司务长,授少尉军衔。司务长,在连队里除了管理军械之外,主要管的是全连百十号人的“吃喝拉撒睡”。这就为朱德接触士兵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平日里,他挑担上街买菜,在伙房里帮着伙夫兵挑水、洗菜、烧饭,样样都干。连队收操后,他常去士兵的宿舍查看,问寒问暖,拉家常,帮着战士写家信,深受战士拥护。
那时,云贵川一带盛行“哥老会”,又称“袍哥”,这是清末一种秘密民间结社。朱德在同乡的介绍下秘密加入过哥老会,常以袍哥的身份去做士兵工作,进行革命宣传,播撒革命种子。
10月10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到了云南,传遍全国。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在武昌举行了武装起义,为清王朝敲响了丧钟。
武昌起义的成功,鼓舞了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他们闻风而动,纷纷举起推翻清朝统治的旗帜。云南革命党人在蔡锷、李根源等领导下,果断决定在10月30日(旧历九月九日)举行起义以响应。
接到起义通知,朱德所在的左队担任前锋区队,但区队官临阵脱逃,朱德就担负起前锋区队的指挥官,率领部队在茫茫夜色中向昆明城进发。
云贵总督衙门,坐落在昆明城南门内、五华山南麓,四周高墙壁垒,两道铁门紧闭。围墙内外都构筑有碉堡、工事,有卫队营、机枪连和辎重营防守,是一座城中之城,易守难攻。朱德带着左队还未靠近总督衙门,守敌的机枪已经响了,吐着火舌射向四方,根本无法靠近起义军,几次搭梯子翻越围墙也未成功。
于是,朱德便到炮营请求炮火支援。“轰!轰!”在炮火的掩护下,朱德带着左队翻越衙门四周的高墙,打开大门,把躲藏在衙门各个角落里的巡防营士兵抓了起来。
“光复了!共和了!”重九起义成功了,昆明城沸腾起来。11月1日,云南军都督府成立,蔡锷被推为军都督。
“云南起义是重阳,下定决心援武昌。经过多时诸运动,功成一夜好开场。”后来,朱德为纪念辛亥云南起义,曾在《辛亥革命杂咏》中这样写道。
云南光复后,为援助四川革命党人,都督府派遣两个梯团入川。朱德随第二梯团任排长赴川,在此半年间,升任连长,授上尉衔。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2月12日,清朝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从而结束了清朝200多年的统治,也结束了2000多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清王朝宣布退位是以革命党人做出重大妥协让步换来的。在清帝国退位20多天后,孙中山被迫解职,由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平就职,组成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专政的北洋军阀政府。
这年3月,成都、重庆两军政府合并,宣告四川统一。4月,援川军撤离四川,回到昆明。途中,朱德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钱买了一匹马,但他自己一直走路,把马让给生病的士兵骑。5月,在昆明举行的援川军庆功会上,朱德因身先士卒,战绩显著,擢升为少校,并被授予“援川”和“复兴”两枚勋章。
之后,朱德先在滇军中训练新兵两个多月。8月25日,由同盟会联合其他4个政团组成的国民党在北平举行成立大会。朱德随之从同盟会会员转为国民党党员。尔后,朱德被调任讲武堂生徒队区队长兼军事教官,负责管理学生和教授射击教范、步兵操典以及野外演习等学科、术科。
那时候,许多人都很关心朱德这位年轻少校的婚事。有一天,滇军里的一位朋友悄悄走到朱德面前,神秘地一笑,说:“朱德,我妹妹来信了,她到昆明师范学堂读书去了,今年18岁。”
朱德瞄了对方一眼。他知道这位朋友出身于革命知识分子家庭,是积极参加维新运动的。不知是出于对朋友的关心还是触动了哪一根敏感的神经,他说:“能到师范学堂学习,不容易嘛!她叫什么名字?”于是,朱德记住了一个叫“萧菊芳”的名字。
在朋友的巧妙安排下,朱德来到萧菊芳的家里。见到朱德时,萧菊芳对这位年轻英俊的少校颇有好感,羞答答地同他说了一席话。这在当时是相当“革命”的举动了。
在这次见面中,朱德感到萧菊芳是一个诚实和相当进步的姑娘。朱德还发现萧菊芳的一个秘密:没有缠足。这一大胆而又进步的行为又使朱德对她增加了不少好感,内心深处接纳了这位新派女性。
这年秋,朱德同萧菊芳结婚了。婚事是由萧菊芳的哥哥帮助操办的。当时,朱德的父母远在四川仪陇,他们甚至不知道朱德结婚的详细情况。不过值得说明的是,早在1905年9月,朱德曾在仪陇老家同一刘姓农家姑娘结婚。婚后,刘氏一直在家乡务农,从未离开过仪陇,后于1958年2月病逝。不过,因为当时是按封建习俗两个人“捆绑”在一起的,朱德从来不承认那段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
婚后的一段时间里,朱德依旧住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整日带兵操练,萧菊芳继续在师范学堂读书,住在学堂的集体宿舍。朱德和萧菊芳只有礼拜天这一天时间能团聚。这时候,他俩总是有说有笑,亲密无间。凭当时的地位,朱德完全可以在昆明找一套别墅住,可是朱德和萧菊芳没有这样做。多年以后,朱德曾经自豪地说:“这婚事并不是资产阶级的。”
1913年秋,朱德回到原来的部队,升任云南陆军第一师第三旅步兵二团一营营长。次年初,朱德随部奉调滇越铁路沿线及边境的临安、蒙自、开远、个旧一带布防。9月的一天,朱德得知一个名为方位的匪徒纠集10余人正藏匿在冷水沟一家店里,便立即领兵围剿。店中匪徒拒不投降,朱德命士兵放火烧店,匪徒见势不妙,才纷纷跳窗逃跑。匪首毙命,匪徒溃散,民众无不拍手称快。
在率部行军作战的风雨岁月中,朱德同萧菊芳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少了。由于朱德在边境深山密林的剿匪战斗中屡建奇功,先后被提升为团副、团长。后来,在谈到这段历史时他说:“我用以攻击敌军而获得绝大胜利的战术是流动的游击战术,这种战术是我从驻在中法边界时跟蛮子和匪徒作战经验中得来的。我从跟匪兵的流动群集作战的艰苦经验中获得的战术,是特别有价值的战术,我把这种游击经验同从书本和学校得到的学识配合起来。”在滇南边境所度过的异常艰苦的两个寒暑里,朱德在特殊的地方、以特殊的方法、进行着特殊的战斗,他指挥作战的能力迅速提高。尽管朱德当时在偏远的山峦丛林中作战,却依然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内心为时局万分忧虑。
1915年5月,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2月12日,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的袁世凯悍然宣布恢复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自封皇帝,规定次年为“洪宪元年”。此时,正在蒙自的朱德预感一场风暴即将到来。
12月下旬的一天,朱德与一位老朋友邂逅。那人向他鞠躬行礼,顾不上寒暄,只是嘱咐他晚上务必到城外一小庙见面,随即匆匆离去。
晚上,朱德和几个反对帝制的军官来到城外的小庙里,来人取出一块碎布交给朱德,碎布上的字迹他是熟悉的,是蔡锷写来的,叫他按传令人的命令行事。来人告诉朱德,蔡锷已回到昆明,将于25日宣布独立,反对帝制,讨伐袁世凯。要他届时务必率部返回昆明,参加起义。朱德听罢,惊喜万分,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25日凌晨,朱德等遵照蔡锷的嘱咐,如期率领部队逐走反动军官,举行讨袁誓师大会,投入护国战争。
1916年元旦,护国军在昆明举行誓师大会,发布讨袁檄文,历数袁世凯“叛国称帝”等19大罪状,挥师北伐。护国军第一军分批进入四川。
1月22日,被任命为护国军第一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支队长的朱德率部离开昆明开始北上四川。骑在马上,身后一支绣有“朱”字的黄底黑边三角旗迎风飘舞,朱德注视着行进中的部队,一股强烈的使命感驱使他要为再造共和去冲锋陷阵。
入川作战的护国军不到4000人,同号称拥有十几万人的北洋军在川南泸州、纳溪、叙府一带摆开战场。朱德的支队是后出发的,可是前头部队被敌军偷袭,从攻泸州转而退守纳溪,在纳溪城东的棉花坡一带高地阻击来势汹汹的敌军,形势万分危急。蔡锷急令朱德火速增援,接替董鸿勋的第三支队长职。于是,朱德率部星夜兼程赶赴火线,“枵腹遂行,未遑食也”,立即投入激战,将敌击退约二三里,巩固了阵地。
棉花坡离纳溪城约5公里,是城东郊一个制高点,泸州通纳溪的大路从这里经过,是两军必争之地。朱德将部队布防在棉花坡正面高地,同踞守红庙高地的敌军对峙。北洋军依仗械弹充足,用大炮昼夜不停地向护国军阵地猛轰。当时寒气袭人,朱德环视衣衫单薄的士兵们,高声道:“我们反袁是正义之师,他们是不义之师,怕他啥子人马众多,我们坚持战斗,胜利一定是我们的!我们为保卫共和而战,生为共和的人,死为共和的鬼。不推翻袁贼,我朱德死不瞑目。”官兵们听罢,十分感动,纷纷表示要奋勇冲锋,顽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