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智力资本管理:创造组织新财富
3815200000021

第21章 组织智力资本审计(1)

有关智力资本的度量一直是该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例如,Sveiby在1989年就提出了一种测量知识资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瑞典的许多公司加以应用,1993年瑞典的服务工业委员会(swedish Council of Service Industries)将它作为一种标准推荐给企业在年报中使用(Sullian,2000)。Edvisson受Sveiby工作的启发,1995年公布了Skandia第一份关于智力资本的年报附刊(Sullian,2000;Edvinsson&Malone,1997)。其他的学者,如Bontis(1998),Roos and Roos(1997),Stewart(1997),and Brooking(1996)都开发了有关智力资本测量的指标体系。Graef(1997)对12种测量无形资产的方法进行评论。

Bontis,Dragonet:tiacobsen,and Roos(1999)对4种测量和管理无形资源的工具进行评论。许多公司,像Skandia,道化学公司(Dow Chemicals)

和加拿大国际商业银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等都开发和建立了测量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但是,正如Bontis(2000)所说的,虽然有关智力资本测量的研究做了,但还是缺乏一种有效、更具普遍性的指标体系。本章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组织智力资本的新概念,并建立组织智力资本度量的指标体系。

第一节智力资本的财务度量方法

1.1Tobin的Q比率

Tobin的Q比率将某项财产的市场价值与其替代成本(账面价值)进行比较。这个比率原来的目的是为了做财务会计,当它被用来度量智力资本时,它被称作“市场价值与财务价值之比”。

1.2智力资本增值潜能法(Value—added Intellectual Potential,简称VAIP)

VAIP是按照智力资本的增值(扣除所有在销售前的花费,但不计人力的税前销售额的数值)与用于人力资本的总支出的比率计算(Pulic,1998)。通过对奥地利108家公司历时5年的调查显示,公司全部人力所产生的生产力平均达到财务资产所产生的生产力的2.8倍。

1.3智力资本会计法

由Renni(1998)创建,她提出在财务收支表上增加一项“未来投资表项”,目的是对未来3~5年间,用于无形资产的支出起缓冲作用。这些支出可能会在这段时间内转化为收入,或者用于投资。这种方法将智力资本的现金外流存储在缓冲区内,直到它们最终反映成投资或支出。这个概念可能会对未来成本会计模式,尤其是对长期高风险的知识密集型科研项目有较大帮助。然而这种方法中所提及的预留的时间的标准还不尽完善,因为它取决于不同国家和不同部门所用的不同参数。

1.4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

企业经营得如何,首要的就是要看企业运营资产的效率如何,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如何,企业为股东创造了多少财富,这些是企业业绩考核的立足点。以往通常用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和每股收益等指标评价公司的资本营运效益。但是否企业不亏损或盈利大于零就意味着企业资产得到保值增值呢?这些指标一般没有资本成本因素,不能反映资本净收益的状况和资本运营的增值效益。为了考核企业全部投入资本的净收益状况,要在资本收益中扣除资本成本,评价企业当前已经实现的收益。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模型给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工具,其公式为:

EVAt=Et—r×Ct一1(5—1)

其中,EvAt为公司在第t时间阶段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大小;Et为公司在t时间阶段使用该资产获得的实际收益;r是单位资产的使用成本;ct一1为t时间阶段初使用的资产净值。

根据上述公式,当我们衡量一个公司或事业部的业绩时,如果它们创造的实际收益超过它们在所使用的资产上的平均期望收益值(即资产的使用成本)的话,则该公司或事业部在第t时间阶段创造了价值,即经济增加值是正的。

如果使用传统的基于利润的业绩评价方法,则公司或事业部的经理们会倾向于只注重利润指标。可见,使用EVA的价值在于:在用EvA进行评价时,经理们不仅要注意他们创造的实际收益的大小,还要考虑他们所应用的资产量的大小以及使用该资本的成本大小。这样,企业经理们的激励指标就与投资者(即股东)的动机(即使其财产增值)联系起来。从上述公式还可以看出,如果资产收益小于资产的使用成本(假设单位资产使用成本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实际净资产收益率小于同期贷款利率),即使公司的利润大于零或有很大的利润数额,公司的财产也可能是贬值的。

经济增加值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投入资本的规模、税后平均的资本成本,以及资本收益,更直接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资本运营的增值情况。这种方法由于简洁性已被很多的美国公司采用应用,也成为有效的咨询工具,被很多咨询公司采用,连日本公司也在纷纷效仿。

第二节智力资本的综合度量法

2.1斯堪的亚导航仪(Skandia Navigatorr)

斯堪的亚金融和保险公司(Skandia ASF)早在1985年就在企业内部开发了智力资本报告,不过它是在1995年才公开公布它的智力资本报告。Dow(Chemical公司就借鉴了Skandia ASF的有关组织价值的多维概念来评价公司的R&D和专利流程。

斯堪的亚金融和保险公司开发的审计公司智力资本的工具叫斯堪的亚导航仪。导航仪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分别为:财务、人力、客户、流程、发展与创新。财务代表历史,客户、流程和人力代表现在的情况,创新与发展代表将来。这种度量方法并不真正衡量公司智力资本的流动,它反映的是智力资产的当前状态以及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智力资产的变化情况。如果把历年历次的统计结果综合起来看,就会反映一个足以影响斯堪的亚未来的发展趋向。斯堪的亚有关智力资本的分类参见本文第二章,部分指标如表6.1所示。

这套工具一开始采用91个新的智力资本指标和73个传统指标,后来Edvisson & Malone(1997)认为指标过于繁琐进行了删减,但还有112个指标。这套工具把质量、数字、财务方面的参数都集合成智力资产的索引,从而让管理者更方便地检索公司无形资产的全部情况,如员工的资历和经验、员工产生的价值等。

斯堪的亚金融和保险公司还提出组织智力资本(Organizat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概念,它认为通过以上工具获得的智力资本受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影响,于是引进了效率系数。组织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测量值与智力资本使用系数的乘积,如公式5—2所示。

Organizat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iC(5—2)

其中,i为智力资本效率系数,c为智力资本测量值。智力资本测量值反映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而效率系数反映了现在的业绩。

2.2无形资产监视器(Intangible Asset Monitor)

这种方法主要以Karl—Erik Sveiby为代表。他认为测量无形资产的困难可以加以克服。他将智力资本或无形资产划分为三类:外部结构(External strueture,包括品牌、用户和供应商关系等)、内部结构(Intez'nalstructure'包括管理、法定结构、手册系统、研发和软件等)和个人的能力(Individual Competence,如教育和经验等)。他认为组织的账面价值等于有形资产减去看得见的债务。他建议用非财务指标来测量无形资产而用财务指标来测量有形资产。测量无形资产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加强控制。

sveiby分别从增长和创新、效率和稳定性三个方面来测量这三种无形资产。

Sveiby认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测量构成了公司一个完整的、定量的资产平衡表,以1997年Morgan & Banks的度量结果为例。

2.3技术经纪人(Technology Broker)

Brooking采用技术经纪人的审计方法来对智力资本进行审计。把智力资本分为市场资产(Market Assets)、知识产权资产(Intellectual Propertv)、人才资产(Human—eentered assets)和基础结构资产(Infrastructure Assets)四种类型。针对每一种资产的具体问题设计了相应的问卷。

例如,针对市场资产,她设计了含有15个问题的品牌审计表、含有14个问题的用户审计表、含有7个问题的名称审计表、含有5个问题的积压审计表和含有6个问题的合作审计表。

针对知识产权资产,她设计了有9个问题的专利审计表、有6个问题的版权审计表、有3个问题的设计审计表和有4个问题的商业秘密审计表。

针对人才资产,她设计了有5个问题的员工教育审计表、有5个问题的专业资格审计表、有12个问题的与工作有关的知识审计表、有5个问题的专业评估审计表、有8个问题的与工作有关的能力审计表、有10个问题的企业学习审计表和有3个问题的人才资产管理审计表。

针对基础结构资产,她设计了有6个问题的管理哲学审计表、有4个问题的企业文化审计表、有31个问题的有关公司文化的合作审计表、有7个问题的信息技术系统审计表、有6个问题的数据库审计表和有4个问题的IT经理审计表。

Brooking的技术经纪人IC审计,总计有178个审计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定性的问题,有时候很难加以回答,以与工作有关的能力审计表为例,这些问题为:

·选择你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要求拥有什么样的与工作有关的能力?

·这项工作明年要求拥有什么样的与工作有关的能力?

·适应这种变化的工作人员是否准备好了?

·是否准备好了填补这一差距的资源?

·要多长时间才能填补这一差距?

·填补这一差距的成本是多少?

·公司如何规划未来与工作有关的能力?

·雇员能够通过培训获得这些能力吗?

Brooking采取5点打分法,对定性或定量的问题进行打分,最终可得到一个总的智力资本值,每个问题是等权重的。

Brooking认为公司的IC价值取决于公司的目标和市场状况。当完成Ic技术经纪人审计后,Brooking提供了三种方法把Ic的审计值转变为财务值:

…成本方法,资产的置换成本;

·市场方法,用市场比较法来评价价值;

·收入方法,评价资产的收入一产出能力(例如,资产的净现金收益的NPV)。

但是,把IC值转换为财务值时很容易出差错。

2.4平衡计分法(Balanced Score Card)

基于财务指标的局限性,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提出了平衡计分法的业绩考核新方法。这种方法所采用的考核指标来源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竞争需要,它要求企业经理人员从四个角度来观察企业:

(1)企业的产出:即传统的财务指标:如资本报酬率、现金流、项目盈利性等指标。

(2)企业的成长潜力:从创新和学习角度评价企业运营状况,可用新产品或新服务销售收入所占比例、雇员建议数、雇员人均收益等指标。

(3)从顾客的角度评价企业运营状况:如顾客满意度指数、市场份额、价格指数、顾客排名调查等指标。

(4)从内部业务角度评价企业运营状况:如与顾客讨论新工作的小时数、投标成功率、返工、安全事件指数、项目业绩指数等指标。

从上述四个角度来评价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更关注应该怎样满足股东的利益;能否提高和创造价值;关心顾客如何看自己的企业以及企业必须擅长什么等问题。

平衡计分法一方面考核企业的产出(上期的结果),另一方面考核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下期的预测);再从顾客角度和从内部业务角度两方面考核企业的运营状况参数,充分把公司的长期战略与公司的短期行动联系起来,把远景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业绩考核指标。

首先,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竞争需要,平衡计分法从四个角度选择指标,具有系统性与全面性,并把目标聚焦到战略远景。

第二,传统的财务指标只能报告上期发生的情况,不能告诉经理下一期怎样改善业绩;而平衡计分法则可充当公司当前及未来成功的基石。

第三,与传统的指标不同,平衡计分法从四个角度得出的信息,可使经营收入等外部考核指标与新产品的开发等内部考核指标之间达到平衡。

第四,平衡计分法认识到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以前隐形的智力资源越来越在平衡计分法的标单中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