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智力资本管理:创造组织新财富
3815200000022

第22章 组织智力资本审计(2)

第三节智力资本度量的一种新理论框架

从事智力资本研究的学者,都将智力资本划分成不同的构成要素。

例如,stewart(1997)将智力资本看成是由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用户资本三要素构成;K.E.Sveibv(1997)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内部结构资本和外部结构资本;埃德文森和沙利文(1996)将企业的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性资本;安妮布鲁金(1998)把智力资本分解为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但是,已有文献中的智力资本对构成要素的划分具有以下不足:

·没有很好地反映组织的系统特征。而组织是一个由战略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观系统等相互作用的各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智力资本管理在要素划分上忽视了战略要素和技术要素对组织的重要性。在组织中,战略要素和技术要素具有重要的地位。

·智力资本的要素构成中没有突出编码化或部分编码化的组织知识。虽然,安妮布鲁金(1998)等曾在度量智力资本中考虑到以商业秘密、版权、专利和各种设计专有权等形式存在的知识产权资产,但大部分学者都忽略了以编码化形式或部分编码化形式保留下来的组织重要资产——知识型智力资本。

另外,由于组织智力资本是组织能力的组织支撑平台。这里借鉴能力论学者对组织能力的要素划分,将组织智力资本看成是由战略型组织智力资本、技术型组织智力资本、管理结构型组织智力资本、营销型组织智力资本和文化型组织智力资本集成。组织智力资本与战略型组织智力资本、管理结构型组织智力资本、技术型组织智力资本、营销型组织智力资本和文化型组织智力资本的关系,如图6.2所示。

3.1战略型组织智力资本

战略是企业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内外环境分析基础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Ans off一1976)。许庆瑞教授认为,战略管理应包括战略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战略决策以及战略实施的整个过程。Quinn(1980)、张钢(1997)则从另一角度指出,有效的企业战略是一个由预期的目标、指导行动的政策和具体的行动步骤组成的连续统一体。我们认为,战略管理是包括战略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战略决策、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反馈的一个全过程。

董事会、企业家和高层管理团队(TMT)承担着战略管理的重要职能,他们的特征影响着企业战略的决策、制定和执行。xon O’Neal&Howard Thomas指出战略是董事会的重要职能,董事会必须审视现在与将来的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挑战、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帮助部门制定战略,并定期加以检查。Ans off(1976)认为战略是企业家、高层管理团队的职能。企业家的重要职能之一是确定企业发展战略,高层管理团队则负责其制定和实施,其中高层管理团队由关键经理组成。COS和高层管理团队的特征(如团队的同质或异质)严重影响着企业战略的决策。Paul Rai-mond认为,战略构想是战略决策者对战略态势认识的产物,它并不仅依靠对外部数据的详尽分析,同时还取决于决策者对这些数据的严密思考。

企业战略主要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方向和行动纲领,它的成果主要反映在组织的技术、管理、营销和文化等系统和成果中,因此本文将从战略管理程序的有效性,即关系型战略型组织智力资本的角度来衡量战略型组织智力资本。战略型组织智力资本存量是指企业对战略管理过程进行投资所形成的资本存量。战略型组织智力资本投资包括用于战略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确定战略性目标、制定政策并予以实施、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等方面的投资。

3.2技术型组织智力资本

企业的技术系统主要由研究开发子系统和生产子系统构成。其中,研究开发包括市场需求、技术知识和组织内部信息的收集、提出可行性报告并进行评估、产生原型,并将纸上的模型变成试验原型的整个过程(转引自,柳卸林,1993)。技术改造子系统既不同于研究开发子系统,又不同于生产子系统。但是,由于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提高企业的设备水平,因此,这里把技术改造子系统包括在生产子系统中进行度量。

ATLAS、ASCAP、魏江(1997)、潘慧(1999)等以科技档案件数、档案管理的质量、信息网络机构、研发机构,以及研发组织的适应性和协调性等指标来反映企业的技术存量。

我们认为,技术型组织智力资本是指企业对研究开发子系统、生产子系统(包括技术改造)进行投资所形成的资本存量。企业的技术型组织智力资本包括两部分,一是由技术信息收集、新产品开发决策、研发活动的管理、中试等构成的研究开发系统的有效性和先进性,以及生产系统(包括技术改造和技术设备系统)的有效性和先进性;二是在研究开发子系统和生产子系统中由科技人员共同创造的编码化或部分编码化的技术知识,这些技术知识可体现为工艺图纸、专利、科技论文、技术标准、生产设备和工具等。技术型组织智力资本存量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新产品开发的速度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3管理结构型组织智力资本

本世纪初,法约尔就提出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70年代之后,管理学家们通常把管理的基本职能概括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但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基本职能的内容发生许多变化。例如,原来的计划工作表现为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现在这一职能被归为战略职能;又如,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的职能也被归为战略职能。总的来讲,构成管理的基础职能包括沟通协调、激励和控制职能。Turner & crawford(1994)指出,管理能力应包括企业的激励能力、沟通能力、绩效管理能力和资源应用能力等。Thomas Durana则论述了激励的重要性,他认为激励能力是企业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它能鼓励积极的思维和行为,促进承诺和意愿的形成。Hitt &Ireland(1985)在激励、绩效控制之外也强调协调的重要性。他认为企业独特的管理能力体现在吸引和留住有能力的高层经理,更好地对企业绩效进行控制,调解关键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促进协调和有效的合作,以激发他们的热情。

组织结构设置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在企业内进行部门划分和权力分配,组织结构设置的有效性影响着组织的沟通协调、激励和控制。但它又不同于沟通协调职能、激励职能和控制职能。沟通协调职能包括工作协调、信息渠道的设置和管理等。激励职能是指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来满足员工的需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控制职能则主要包括确立控制标准、衡量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以及采取纠偏措施等。组织结构、沟通协调、激励和控制是构成管理职能的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我们把以这四种管理基础结构为主的管理型组织智力资本称为管理结构型组织智力资本。

管理结构型组织智力资本存量是指为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运作,对上述各项管理职能的改进和提高所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存量。管理结构型组织智力资本存量一方面包括存在于行政管理程序中的关系型资本,另一方面包括已经部分或全部编码化的管理知识,如管理文档、管理标准等。管理结构型资本存量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