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3841800000005

第5章

夫佛祖授受不過以心印心。此心之體即是大乘。欲證大乘莫若止觀。止則不隨妄想而一相永淨。觀則不滯空寂而妙用恒興。頓了諸法。觸處皆通。可謂成菩提於彈指。功越僧祇。入法界於微塵。理絕分量者也。粵自大師曲授之後。韜晦海東。逮夫咸平復歸之時重暉斯土。不謂延至今時又將置諸高閣。習台宗者尚多逐流而迷源。稟異傳者寧知探本而攝末。自惟闇昧解行俱荒。竊仰靈文饑渴方甚。是以輙忘固陋略辨旨歸。將釋法門大文為二。初題目。二入文。

初中又二。初正釋題。二出師號。今初。

大乘止觀法門

總題六字。具有能起所起.能依所依.能通所通.能繇所繇.能簡所簡.能成所成.能詮所詮.能解所解八雙十六雙義。初能起者。所謂大乘梵語名摩訶衍。即是眾生自性清淨心。依此能起止觀法門。蓋眾生心性本來寂炤。繇寂義故能起妙止。繇炤義故能起妙觀也。二所起者。即止觀法門。廼三世諸佛背塵合覺之要術。良以眾生心性本來寂炤。然但有性德未有修德。不覺念起而有無明。念起便成動相。違於本寂。無明便成昧相。違於本炤。遂舉心性之全體而為阿梨耶識。名為業相。此則全真成妄。妄分能所。能名轉相。所名現相。三細既呈。六麤隨具。惑業苦三連環不息。苦極思本。返察苦源知苦無性。繇於惑業。惑業無性。有而非有惟是一心。諸妄永寂名之為止。知無性苦及與惑業。非有而有差別萬殊。洞明緣起亦惟一心。大用繁興名之為觀。此二皆依大乘自性清淨心而得起也。三能依者。即是止觀。謂繇意識能知名義故。聞說諸法自性寂靜本來無相。但以虗妄因緣非有似有。然復有即非有惟是一心。亦無心相可取。如是意識能解了故。攀緣永息說名為止。如理觀察說名為觀。當知修止觀者則是意識之功能也。四所依者。謂以大乘自性清淨心為依止故。依本寂義而修於止。依本炤義而修於觀。當知修止觀者必以心性為所依也。五能通者。謂止觀法門。此復有三。以教為門能成聞慧。以行為門能成思慧。以理為門能成修慧。是中約分別性以修止觀。一往是教為門。約依他性以修止觀。一往是行為門。約真實性以修止觀。一往是理為門也。六所通者。謂大乘自性清淨心。此亦有三。所謂理乘隨乘得乘。一往為語。隨乘是觀門所通。得乘是止門所通。理乘是止觀不二門所通也。復次大乘亦可名能通。止觀亦可名所通。以教為乘通至相似止觀。以行為乘通至分真止觀。以理為乘通至究竟止觀也。七能繇者。謂大乘止觀。此復三義。大三義者謂大多勝。乘三義者謂理隨得。止三義者謂止息義.停止義.不止止義。觀三義者謂觀穿義.觀達義.不觀觀義。眾生現前一念自性清淨心。體絕對待故大。具足諸法故多。無法可比故勝。性具三義名理乘。悟達三義名隨乘。契合三義名得乘。體此三義一心徧能。息滅見思塵沙無明幻惑名止息義。安住三諦不思議境名停止義。實無能息所息能停所停之殊名不止止義。了此一心三義徧能穿徹三惑蔽障名觀穿義。具知一境三諦平等差別因緣名觀達義。實無能穿所穿能達所達之殊名不觀觀義。惟此大乘止觀能繇圓教圓行圓理之門也。八所繇者。謂大乘法門三千性相俱名為法。即法能通復名為門。諸法之性非有.非無.非亦有無.非非有無。四句圓離。亡泯清淨。悉檀說之。得具四門四非定四。一一圓融。通為止觀之所繇也。若欲粗點示者。約染分分別性修止觀是繇空門。約染分依他性修止觀是繇有門。約染分真實性修止觀是繇亦有亦空門。約淨分三性修止觀是繇非有非空門。亦可約分別性是有門。約依他性是雙亦門。約真實性是空門。亦可一一性各論四門。以三性咸離四句咸得四句說之故也。又修止是繇空門。修雙是繇有門。止觀雙行是繇雙亦門及雙非門。為令易解作此分別。得意為言。一門一切門。一切門一門。方是所繇大乘門也。九能簡者。謂大乘二字簡非諸餘止觀法門。十所簡者。謂止觀法門有於多種。若體真止入空觀。但能自度不能度人。不名大乘。若方便隨緣止出假觀。雖能度人不到究竟。若二止為方便得入息二邊分別止。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觀。一往說是大乘。然次第歷別則前二不高後一不廣。亦不名大。在因能運至果休息復不名乘。今依自性清淨心而為依止。即動而靜即昏而明。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盡未來際無二際想。方是大乘之止觀也。十一能成者。謂繇妙止觀力。克證大乘自性清淨平等一實之心。十二所成者。謂本源自性清淨心。大乘無上極果為妙止觀之所證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十三能詮者。總此六字皆是能詮。大能詮於體相用三絕待之義。乘能詮於從因至果自度度他之義。止能詮於會妄歸真之義。觀能詮於即體起用之義。法能詮於軌物任持之義。門能詮於就路通家之義。十四所詮者。謂即此字下所顯之義。能起吾人聞思修慧。十五能解者。謂識心明利故因文得義。不同牛羊眼視莫辨旨歸。十六所解者。謂名句文身是聞慧所行之境。廼至慧力殊勝故則能廣歷一切六塵諸境。悉於其中得見大乘止觀法門也。若欲五重說者。即是以法為名。自性清淨心為體。止觀為宗。除障得益為用。無上醍醐為相。

二出師號。

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師諱慧思。姓李氏。元魏南豫州武津人也。兒童時夢梵僧勉令入。道嘗於空塚及移託古城鑿穴棲身。除乞食緣。晝夜讀法華經。頂禮精勤不事寢息。久雨濕蒸舉身浮腫。忍心向經忽爾消磨。又夢普賢乘白象王摩頂。所摩頂上隱起肉髻。年十五出家受具。夢二十四僧為加羯磨圓滿戒法。因讀妙勝定經見讚美禪定。乃徧親禪學。後謁北齊慧文大師咨受口訣。授以觀心之法。坐禪達旦遂動八觸。因見三生行道之迹。夏竟將受歲。放身倚壁豁然大悟法華三昧。此後弘通大乘。初河南兗州。次郢州。次光州開岳寺。次大蘇山。每講大般若經時。為諸惡論師競以毒藥欲斷師命。師一心念般若。毒即為消。繇此發願造金字大品般若經及法華經。造畢製願文一卷。命弟子智顗代講。至一心具萬行。忽有所疑。師曰。如汝疑者。廼大品次第意耳。未是法華圓頓旨也。吾昔於夏中一念頓證諸法現前。吾既身證不必有疑。顗問所證是十地耶。曰。吾一生望入銅輪。以領徒太早損己益他。但居鐵輪耳。後避地居南嶽。登祝融峰遇嶽神會楳。神詣師曰師何來此。師曰求檀越一坐具地。神曰諾。師飛錫以定其處(今福嚴寺是)。神曰。師已占福地。弟子當何所居。師即轉一石鼓下。逢平地而止(今嶽君塑像猶在石鼓之上)。嶽神乞戒。師即為說法要。師將順世。大集門學連日說法苦切寒心。廼曰。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法華.般舟.方等懺悔常坐苦行者。隨有所須吾自供給。如無此人吾當遠去。竟無答者。即展眾斂念將入寂。弟子靈辨不覺號哭。師訶之曰。惡魔出去。眾聖相迎。方論受生處。何驚吾耶。即端坐唱佛來迎。合掌而逝。顏色如生異香滿室。陳大建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也。壽六十三。夏四十九。師身相挺特。耳有重輪。頂有肉髻。牛行象步。不倚不斜。平昔禦寒惟一艾衲。繒纊之屬一切不受。所居之處靈瑞重沓。供物嚴備瓶水自滿。有諸天童以為侍衛。或現形大小。或寂爾藏身。異香勝迹不可勝記(已上出天台山方外志)。今言思大禪師者。後人尊稱之辭。言曲授心要者。以觀心之要不過止觀體狀。今為徧決眾疑。故說前後諸文。又初文略說止觀義無不了。次文廣作分別皆是曲重開示也。按此法門唐末流散海外。有宋咸平三年日本國寂炤持此本至。四明慈雲師得之為作序流通云。

入文為三。初略標大綱。二廣作分別。三歷事指點。初中三。初一番問答泛標正法。第二番問答標宗大乘。第三番問答標示止觀。初中又二。初問。二答。今初。

有人問沙門曰。夫稟性斯質託修異焉。但匠有殊彫故器成不一。吾聞大德洞於究竟之理。鑑於玄廓之宗。故以策修冀聞正法爾。

沙門以勤息為義。廼出家之都名不改名性即指自性清淨心。一期果報五陰名質。有其質者必稟其性。所謂性相近也。所緣名託。造進為修。隨於染淨緣。成逆順二修。遂有十界差別之果。所謂習相遠也。匠喻師友。彫喻訓誨。器喻學人。秉教修行所尅之果不一者。三乘七方便等種種差別也。究竟之理指本性言。玄廓之宗指妙修言。玄則不滯於淺近。廓則不局於偏隅。不滯不局乃名正法。蓋已密請大乘止觀法門矣。

二答。

沙門曰。余雖幼染緇風少餐道味。但下愚難改。行理無沾。今辱子之問。莫知何說也。

此謙退以觀機也。染緇風餐道味。是明其習於正教。下愚難改是謙言。未臻行理繇行理無沾。所以不能懸鑑他心。莫知問者。欲何所說。然大師示居鐵輪已屬行位。今言無沾實謙辭耳。

第二番問答亦二。初問。二答。今初。

外人曰。唯然大德。願無憚勞。為說大乘行法。謹即奉持不敢遺忘。

未達惟心心遊理外名為外人。發大乘心求大乘法斯可與言大乘矣。

二答。

沙門曰。善哉佛子。廼能發是無上之心。樂聞大乘行法。汝今即時已超二乘境界。況欲聞而行乎。然雖發是勝心。要藉行成其德。但行法萬差。入道非一。今且依經論為子略說大乘止觀二門。依此法故速能成汝之所願也。

能發大心便名佛子。以其堪紹佛位故也。昔有羅漢畜一沙彌。沙彌忽發大心。師即讓令前行。故知一念發心實超二乘境界。然既發勝心。尤須勝行。行雖萬別止觀為要。以止觀二門能攝能生一切行故。

第三番問答亦二。初問。二答。今初。

外人曰。善哉願說。充滿我意。亦使餘人展轉利益。則是傳燈不絕為報佛恩。

佛以度生為事。惟有傳法能報佛恩。此正大乘自利利他之深心也。

二答。

沙門曰。諦聽善攝。為汝說之。所言止者。謂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性自非有不生不滅。但以虗妄因緣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作是觀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為止。所言觀者。雖知本不生今不滅。而以心性緣起不無虗妄世用。猶如幻夢非有而有。故名為觀。

先誡諦聽令生聞慧。又誡善攝令生思慧。以階修慧也。梵語奢摩他。此翻為止。而有三別。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就一一止各有三義。體真止。止息見思。停止真諦。見思真諦如水與冰同一濕性。性則不當止與不止也。方便隨緣止。止息塵沙。停止俗諦。塵沙俗諦亦如冰水。性非止與不止也。息二邊分別止。止息無明。停止中諦。無明中諦亦如冰水。性非止與不止也。謂知一切諸法等者。知之一字即所謂作是觀之觀字。廼繇觀以入止也。一切諸法徧指十界十如權實性相。所謂因緣所生法也。從本已來性自非有不生不滅。所謂我說即是空也。十界俱空。不同但空而已。但以虗妄因緣故非有而有。所謂亦名為假名也。十界互具不同偏假而已。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所謂亦名中道義也。法法皆中。不同但中而已。觀即空故。令界內外見思妄念不流。觀即假故。令界內外塵沙妄念不流。觀即中故。令界內外無明妄念不流。為令易解次第分別。得意為語。三止圓在一心之中。故為大乘止門。梵語毗鉢舍那。此翻為觀。亦有三別。一從假入空觀。二從空入假觀。三中道第一義觀。就一一觀亦各三義。從假入空觀。穿見思觀達真諦。見思真諦性元非二。不當觀與不觀。從空入假觀。穿塵沙觀達俗諦。塵沙俗諦性元非二。不當觀與不觀。中道妙觀觀。穿無明觀達中諦。無明中諦性元非二。不當觀與不觀也。此示觀文與止稍別。前約因緣所生。即空假中以明妙止。則三妙觀已在其中。但是就事顯理攝末歸本。譬如大佛頂經所明。陰入處界皆如來藏也。今言雖知本不生今不滅。即牒上文全事即理言之。所謂隨緣即不變也。而以心性緣起不無虗妄世用。猶如幻夢非有而有。廼即指彼一切諸法隨拈一法無非緣起法界。所謂不變隨緣。即性具相。俱體俱用。譬如大佛頂經所明。如來藏中七大互融。方為大乘觀門也。夫以背塵合覺。所有三止三觀總名為止。全體起用。所有即寂即炤總名為觀。既非歒對之功。永異偏小之旨。得此意已廣悔下文染淨三性若竪若橫。種種止觀從始至終罔非圓極。方知智者大師遍立十境。備論十乘。要不出於此矣。秪緣根有利鈍。致使說有詳略。何容重子而反輕父哉。初略標綱要竟。

二廣作分別二。初重問。二詳答。今初。

外人曰。余解昧識微。聞斯未能即悟。願以方便更為開示。

二詳答三。初許說。二立科。三解釋。今初。

沙門曰。然。更當為汝廣作分別。亦令未聞尋之取悟也。

二立科。

就廣分別止觀門中作五番建立。一明止觀依止。二明止觀境界。三明止觀體狀。四明止觀斷得。五明止觀作用。

一明止觀依止。有兩卷半文。即慈雲所謂初卷開止觀之解者也。二明止觀境界至五明止觀作用。有卷半文。即慈雲所謂次卷示止觀之行者也。次第者。依止即迷悟之源。繇迷故有三性境界差別。繇有所觀境故。得辨止觀體狀。繇修止觀。便有斷得。繇得體故。便有作用也。

三解釋。即為五。初明止觀依止(至)五明止觀作用。初中二。初分科。二各釋。今初。

就第一依止中復作三門分別。一明何所依止。二明何故依止。三明以何依止。

二各釋。即為三。初明何所依止(至)三明以何依止。初中二。初標列。二釋成。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