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3841800000006

第6章

初明何所依止者。謂依止一心以修止觀也。就中復有三種差別。一出眾名。二釋名義。三辨體狀。

先標一心。次列三別也。一心即指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其性元與諸佛及眾生等。所謂三無差別。蓋既全真成妄。即復全妄是真。故名一心。非於妄心之外別立一真心也。譬如指即波之水性即漚之海性耳。

二釋成。即為三。初出眾名。二釋名義。三辨體狀。今初。

初出眾名者。此心即是自性清淨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復名法身。又稱如來藏。亦號法界。復名法性。如是等名無量無邊。故言眾名。

此略列七種名以為釋義之本也。

二釋名義三。初標章。二廣釋。三結成。今初。

次辨釋名義。

二廣釋為七。初釋自性清淨心(至)七釋法性。今初。

問曰。云何名為自性清淨心耶。答曰。此心無始以來雖為無明染法所覆。而性淨無改。故名為淨。何以故。無明染法本來與心相離故。云何為離。謂以無明體是無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無可與心相應。故言離也。既無無明染法與之相應。故名性淨。中實本覺。故名為心。故言自性清淨心也。

言此現前一念心之自性。自從無始以來雖被無明染法所覆。而清淨如故。性不可改。譬如虗空雖被狂華於中起滅。而空性無改。以彼狂華體非有故。不得言其與空相應。是名離也。非如兩物異處而名離也。言中實本覺者。性非有無。名之為中。不同空之對有得名。理非虗謬。名之為實。不同空之因色顯發。元無不覺。名為本覺。不同空之晦昧無知。故但可以空為喻。不可認空為心。

二釋真如。

問曰。云何名為真如。答曰。一切諸法依此心有。以心為體望於諸法。法悉虗妄。有即非有。對此虗偽法故目之為真。又復諸法雖實非有。但以虗妄因緣而為生滅之相。然彼虗法生時此心不生。諸法滅時此心不滅。不生故不增。不滅故不減。以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故名之為真。三世諸佛及以眾生。同以此一淨心為體。凡聖諸法自有差別異相。而此真心無異無相。故名之為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實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實。亦不如是。即為偽異相也。是故起信論言。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義故。自性清淨心復名真如也。

初兩番釋真。次一番釋如。次一番合釋真如也。真者不妄。如者不異。初釋真者。一切諸法種種差別悉是虗妄偽相。心則即差別而非差別。如金即器。器有差別。金性無差。器相是偽。金體是真也。又釋真者。諸法虗妄因緣生滅。心則即生滅而不生滅。如金即器。器有成壞。金無成壞。成壞即是生滅增減之妄。無成壞者名為真也。次一番釋如者。舉凡聖之萬殊。同真心之一體。體非有二。故言無異。相惟實相。故言無相。次合釋真如者。心外無法。法惟是心。真實如是故名真如。引論證成在文易見。

三釋佛性二。初略釋。二廣辨。今初。

問曰。云何復名此心以為佛性。答曰。佛名為覺。性名為心。以此淨心之體非是不覺。故說為覺心也。

二廣辨三。初約不覺辨。二約覺辨。三釋餘疑。初中二。初直明心非不覺。二雙顯。二佛性義。今初。

問曰。云何知此真心非是不覺。答曰。不覺即是無明住地。若此淨心是無明者。眾生成佛無明滅時應無真心。何以故。以心是無明故。既是無明自滅。淨心自在。故知淨心非是不覺。又復不覺滅故方證淨心。將知心非不覺也。

無明自滅淨心自在。乃約在纏真如以明非是不覺。不覺滅故方證淨心。乃約出纏真如以明非是不覺。此心雖有在纏出纏之異。而元非不覺則同也。

二雙顯。二佛性義。

問曰。何不以自體是覺名之為覺。而以非不覺故說為覺耶。答曰。心體平等非覺非不覺。但為明如如佛故擬對說為覺也。是故經言。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此即偏就心體平等說也。若就心體法界用義以明覺者。此心體具三種大智。所謂無師智。自然智。無礙智。是覺心體本具此三智性。故以此心為覺性也。是故須知同異之義。云何同。謂心體平等即是智覺。智覺即是心體平等。故言同也。復云何異。謂本覺之義是用。在凡名佛性。亦名三種智性。出障名智慧佛也。心體平等之義是體。故凡聖無二唯名如如佛也。是故言異。應如是知。

問意單取覺義。答則雙非二邊。然心體實非覺與不覺。亦得說為覺者。以具如如佛及智慧佛二義故也。約如如佛則非覺非不覺。然既稱佛亦可強名為覺矣。約智慧佛既具三智之用。便可直稱為覺也。無師智即一切智。了達十界一相不繇他悟故。自然智即道種智。了達三千性相無量差別不繇作意故。無礙智即一切種智。了達一相無相無相無不相。一一相中具見一切諸法真實之相。究盡邊底無障蔽故。又無師智者謂一切智等三智一心中得不從他授故。自然智者謂一心法爾具足三智故。無礙智者謂一切智三諦俱空。道種智三諦皆假。一切種智三諦並中。無隔礙故。夫如如佛與智慧佛。全體即用全用即體。安得非同。但智慧佛凡夫但有其性未彰其用。而如如佛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安得非異。又復應知智慧佛性。凡夫用雖不彰而性元無減。如如佛性。凡夫體雖無減而迷不自覺。則異仍非異。直是非同非異。說有同異之義耳。

二約覺辨四。初辨智慧佛性。二辨報應佛性。三辨出障佛性。四辨平等佛性。智慧佛即自受用報身。報佛即他受用報身。應佛即勝劣二應及隨類應身。出障即果頭法身。平等即在纏法身。如此單複三身。諸佛咸以淨心為性。故皆得名為覺也。初中三。初雙許二義。二約修廣釋。三舉喻結成。今初。

問曰。智慧佛者。為能覺淨心故名為佛。為淨心自覺故名為佛。答曰。具有二義。一者覺於淨心。二者淨心自覺。雖言二義體無別也。

二約修廣釋二。初約迷真起妄成不覺義。次約返妄歸真具二覺義。初中四。初明二熏。二出名相。三明互依。四結流轉。今初。

此義云何。謂一切諸佛本在凡時。心依熏變不覺自動顯現虗狀。虗狀者即是凡夫五陰及以六塵。亦名似識.似色.似塵也。似識者即六七識也。由此似識念念起時即不了知似色等法。但是心作虗相無實。以不了故妄執虗相以為實事。妄執之時即還熏淨心也。

初言心依熏變等者。謂一真如心雖復體嘗不變。然法爾有隨緣之能。繇其從未悟故。不免依熏而變。繇其但有性德未有修德。不覺念起妄為明覺。此明覺者即是無明。無明一動三細六粗遂具。名為顯現虗狀。所謂五陰六塵是也。受想行識名似識。色陰名似色。六塵名似塵。皆言似者。一心所現虗妄影狀無實體故。塵即是色不言可知。識即前六識及第七識。此七皆無別體。依心而起如水起波故也。此明根本無明熏變力也。次言由此似識念念等者。妄執秖是見思。亦名枝末無明。繇此無明增上熏力。令本淨心錮蔽五濁變作住地無明。此明枝末無明熏變力也。

二出名相。

然似識不了之義。即是果時無明。亦名迷境無明。是故經言。於緣中癡故。似識妄執之義即是妄想。所執之境即成妄境界也。以果時無明熏心故令心不覺。即是子時無明。亦名住地無明也。妄想熏心故令心變動。即是業識。妄境熏心故令心成似塵種子。似識熏心故令心成似識種子。此似塵.似識二種種子。總名為虗狀種子也。

先明似識不了之義。名為果時迷境。無明即界內十二因緣中無明支也。亦名為癡。以不了境虗故。於三漏中即無明漏。其餘見惑及三界思惑名為欲漏.有漏。次明似識妄執之義即是妄想。所謂三界見思惑也。次明所執之境成妄境界。心若不執。境界本虗也。次明迷境無明還熏淨心。令彼淨心成不覺義。此以枝末無明轉熏根本無明成現行也。次明見思妄想還熏淨心。令彼淨心舉體變動。名為業識。此以六七識現行轉熏阿梨耶識成現行也。又以妄境熏心即成似塵種子。謂阿梨耶中具有十一色法之種子故。以似識熏心即成似識種子。謂阿梨耶中具有前七識及諸心所之種子故。雖有二種種子。同一虗狀別無實體。不過全攬一心以為體耳。

三明互依。

然此果時無明等。雖云各別。熏起一法要俱時和合。故能熏也。何以故。以不相離相藉有故。若無似識即無果時無明。若無無明即無妄想。若無妄想即不成妄境。是故四種俱時和合方能現於虗狀之果。何以故。以不相離故。又復虗狀種子依彼子時無明住故。又復虗狀種子不能獨現果故。若無子時無明即無業識。若無業識即虗狀種子不能顯現成果。亦即自體不立。是故和合方現虗狀果也。是故虗狀果中還具似識似塵虗妄無明妄執。

此明枝末根本二種無明及前七第八。若現若種皆必互依而互熏也。前云果時無明熏心以為子時無明。妄想熏心以為業識。似乎各別熏起。實必俱時和合方成熏義。以似識等四相藉而有。不相離故。當知現行熏起非各別矣。又色心虗狀種子必依根本無明而住。必依業識而成現行之果。既成果已還具六七之似識。可以熏心再成似識種子。還具十一色法之似塵。可以熏心冥成似塵種子。還具虗妄果時無明。可以轉熏子時無明。還具妄執之妄想可以轉熏業識。當知現種更互相熏。亦必俱時和合。非各別矣。

四結流轉。

由此義故略而說之。云不覺故動。顯現虗狀也。如是果子相生無始流轉名為眾生。

本來無非不覺。無非妄動。無非虗狀。果既生子子復生果。無始流轉。豈於心外有少許實法哉。約迷真起妄成不覺義竟。

次約返妄歸真具二覺義二。初明能覺淨心義。二明淨心自覺義。初中五。初名字覺。二觀行覺。三相似覺。四分真覺。五究竟覺。今初。

後遇善友為說諸法皆一心作。似有無實。聞此法已。

二觀行覺。

隨順修行。漸知諸法皆從心作。唯虗無實。

三相似覺又二。初正明覺於通惑。二兼明漸除別惑。今初。

若此解成時。是果時無明滅也。無明滅故不執虗狀為實。即是妄想及妄境滅也。爾時意識轉名無塵智。以知無實塵故。

果時無明滅。即圓初信。妄想妄境滅。通至十信。蓋界內妄想妄境有正有習故也。無塵智即妙觀察智。

二兼明漸除別惑又二。初出別惑之相。二明漸除之繇。今初。

雖然知境虗故說果時無明滅。猶見虗相之有。有即非有。本性不生今即不滅。唯是一心。以不知此理故亦名子時無明。亦名迷理無明。但細於前迷事無明也。以彼麤滅故說果時無明滅也。又不執虗狀為實故說妄想滅。猶見有虗相謂有異心。此執亦是妄想。亦名虗相。但細於前。以彼麤滅故言妄想滅也。又此虗境以有細無明妄想所執故。似與心異。相相不一。即是妄境。但細於前。以其細故名為虗境。又彼粗相實執滅故。說妄境滅也。

猶見虗相之有。即界內見惑習氣及界外見惑。故亦名子時無明。亦名迷理無明也。猶見虗相謂有異心。不知心無異相。及執虗境似與心異。不知心外無境。此皆界內思惑習氣及界外思惑。故亦是妄想妄境也。

二明漸除之繇又三。初因末驗本。二正明滅繇。三例後結前。今初。

以此論之。非直果時迷事無明滅息。無明住地亦少分除也。若不分分漸除者。果時無明不得分分漸滅。但相微難彰。是故不說住地分滅也。今且約迷事無明滅後以說住地漸滅因由。即知一念發修已來亦能漸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