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最强日本史2
389900000003

第3章 世祖立志传

文禄元年(1592年)春,丰臣秀吉动员整整三十万大军,陆续开赴远征基地名护屋。然而,乌泱泱的大军真正渡海打仗的,只有一半,另外一半则是以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伊达政宗等大名为首的后备力量,留守在名护屋城。

同时,日本人还准备了十二个字的作战口号:“水陆并进,以强凌弱,速战速决”。

口号创作者:德川家康。

渡海的大军约有十五万人左右,被秀吉分成了九个军团。

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九个军团的大致情况,并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军团长。

第一军团,总共一万八千七百人,军团长叫小西行长。顺带一提,此人亦是这场战争的先锋兼总指挥。

行长不是武士出身,他们家原先是做药材生意的。比较少见的是,他还是一个天主教徒,并且有个教名叫做奥古斯都。

因为家庭出身的缘故,使得行长对于粮草计算、金钱调配等工作非常上手,但对于行军打仗,则完全是个门外汉。

不仅如此,整个第一军团除了行长外,还有五名辅佐的副将大名,分别是宗义智、松浦镇信、有马晴信、大村喜前和五岛纯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不会打仗的,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战国时代,都跟朝鲜有着或多或少的贸易往来。

之所以将这群门外汉编在一起,组成日本的编号NO.1军团,显然是为了考虑今后能够方便地殖民朝鲜,仅此而已。

第二军团,总共两万两千八百人,军团长是之前登场过的—贱岳七本枪之一的加藤清正。此外还有副将一人,叫做锅岛直茂。

这两个人是属于比较能打的,特别是锅岛直茂,在战国时代,他作为九州豪强龙造寺家的家臣,曾数次辅佐家主龙造寺隆信击退来犯的大友家侵略势力。在元龟元年(1570年)四月,他又以五千寡兵夜袭大友家六万人,并且取得了歼灭两千人的战绩,轰动了整个九州岛。

顺便说下,加藤清正跟小西行长的领地相邻,同时也是一对大冤家。

第三军团,总共一万一千人,军团长叫黑田长政,也就是秀吉军师黑田官兵卫的儿子,但是长政本人的谋略和气量,是完全不如他爹的。担任副将的,则是曾经被岛津家打出恐萨症的大友义统。

第四军团,共计一万四千人,军团长是一个叫做毛利胜信的人。这个人在当时名不见经传,虽说是尾张出身,还担任过秀吉的侧近,但是其军功之类,却鲜有耳闻。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一个儿子,叫做毛利胜永。

之所以让他担任军团长,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原定的那个军团长迟到了—当大家高唱军歌准备大踏步地踏入朝鲜捞一票大的的时候,他还在自己的领国内处理家务事。

这位无奈的仁兄名字叫岛津义弘。

岛津义弘我们前面简单介绍过了,后面还会有他更详细的介绍,反正今后数十年里,是绝对不会缺少他的露面机会的。

第五军团总计两万五千人,军团长是贱岳七本枪之首的福岛正则。在这个军团中,副将比较多,总共有六名,分别是蜂须贺家政、户田胜隆、长宗我部元亲、生驹亲正、来岛通之和来岛通总父子。

简单评述的话,那就是:除了福岛正则本人和长宗我部元亲之外,其他的人基本上都不怎么能打。

第六军团共一万五千七百人,是整个征朝九军团中将领平均水平最高的一个。总大将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毛利两川之一的小早川隆景,他打仗虽然还没到百战百胜炉火纯青的地步,跟他死去的哥哥吉川元春也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更何况他还拥有他哥哥所不具备的水战才能以及外交、洞察等方面的能力。

副将一名,叫做立花宗茂。

个人认为,此人是整个征朝日军中,仅有的两个属于“很能打”级别的大名将领之一。

其他的,我的评价大致都是“比较能打”、“不能打”以及“你这种货色也敢出来打”三种。

立花宗茂,原名高桥统虎,是九州大友家猛将高桥绍运的儿子。立花这个姓,是因为他后来做了立花道雪的女婿兼养子后改的。

他的养父立花道雪,也是一位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此人一生征战无数,却从未有过一败,几乎就是比上杉谦信还要上杉谦信。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道雪还是个瘫子,确切说来,是下半身瘫痪。

这个瘫痪是他自己给闹出来的。

道雪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走在路上恰逢雷阵雨,望着一声接着一声的雷鸣,一道接着一道的闪电,他突发奇想,打算用手中的刀将闪电劈断。

说干就干,道雪来到一处空旷地带,看准了一道闪电后,便将早已拔出的武士刀给高高地举了起来

我们都知道,武士刀是金属打造,科学上被称之为导体。

所以,道雪没有劈断闪电,相反,他本人却被雷给劈中了。

或许是人品好的缘故,遭到了雷劈的道雪并没有丧生,仅仅是下半身瘫痪,而上半身的其他功能都还具备。所以,从此以后,他打仗的时候就坐在一块木板上,由数人扛着冲入战阵中亲临指挥,倒也无往不胜。

比起这个脑子里缺根筋的养父来,宗茂本人则从小就展现出了一种神童般的天赋,而且是德智体都很全面的神童天赋。

他的身子骨特别强壮,而且据说四岁的时候就跟普通的八岁孩子一样了。六岁的时候他开始学习剑道,不久之后便异常精通,往往能将十二三岁的大孩子给打得满街乱跑。

到了大概十岁左右的时候,有一次,他爹绍运出去打仗,半开玩笑的问儿子是不是要跟着一起去。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武士子弟都被教育要勇敢地上战场,宁可被打死也不能怕死,而这种楞不怕死看到人就敢杀,见到战场就敢冲的二楞子精神,也成了当时世俗评判一个武士是否合格的依据之一。

原本以为自己的儿子会跟其他孩子一样嚷嚷着要一起上战场,不想小宗茂略一沉思,作答道:“如果我现在跟着您一起去战场,多半会像一条野狗一般被杀死。与其这样,还不如等我再练个两三年,那时,一定会成为一个不输给您的武士。”

本想拿儿子开玩笑的绍运听了,不禁也肃然起敬。

长大后的宗茂,成为了大友家的主要干将,驰骋于整个九州岛。在秀吉征讨九州之时,他率军攻入岛津领内,击败并包围了岛津家重臣新纳忠元。之后,他便被秀吉提拔为十三万石领地的大名,并且赐予其光荣称号:刚勇镇西一,解释起来就是西日本第一刚勇之士。

第七军团总共三万人,总大将也是我们的老熟人:毛利家的当家人—毛利辉元。

第八军团军的一万人由秀吉的养子宇喜多秀家率领。秀家时年二十未满,用今天的日本法律来看,还是一个少年。他这次上朝鲜,那纯粹是为了开阔眼界,长长见识的。

第九军团那一万一千五百人的军团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这种货色也敢出来打”级别的家伙,他叫做羽柴秀胜,听名字便知道,是秀吉家的亲戚,具体说来,是秀吉的外甥。秀胜和秀吉的另一个外甥—当时的关白丰臣秀次是亲兄弟,这次来朝鲜也是纯粹来看看玩玩长点经验值的。

不过比较悲剧的是,这位仁兄来了朝鲜之后就因水土不服而生了重病,不久后便吹灯拔蜡了。

此外,秀吉还安排了以九鬼嘉隆、藤堂高虎为首的大名率领海军九千两百人以及船只七百艘从海路进军。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的日本海军。

从后来的历史看,无论是甲午海战、日俄战争以及太平洋海战,日本的海军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作战能力和素质。然而,在战国时代,他们的能力概括起来也就一句话八个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我们之前提到过,九鬼嘉隆的海军招牌武器是铁甲船。

这种船从外形上来看,就是普通的大船上包着一层数厘米的铁皮,再兑上几门大炮,如同一个铁匣子。

这玩意儿在相对风小浪平的濑户内海,或许还能称王称霸,可到了真正的浩瀚大洋之上,铁匣子就立刻成为了铁棺材,不需要什么炮击枪打,只要风浪一大,那便立刻姓“沉”名“到底了”。

所以,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九鬼嘉隆所带的海军里,只有安宅船,没有铁甲船。

对于这场战争,作为日本最高的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其实并没有过多地操心。真正在背后运筹粮草,准备船只,预算甚至分摊兵数的,是石田三成。

关于这支十五万人的大军,我再多说两句。

有很多人都觉得,这九个军团的军团长,都代表着当时日本的最高作战水平,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名将中的名将。他们的名字,至少在日本,那都是如雷贯耳的。

我想很客观地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当时的日本,是绝对够不着“精英”这个头衔的。

其实想想也明白,战国最精彩的战乱时代早已过去,那些真正的超一流精英大腕儿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等人,早已经不做活人好多年了。剩下的,除极少数外,都只是一些二流三流的货色。

至于名将,这个倒是真的,因为他们确实都很有名。不过有名的原因并非其能力,而是这些人大多都有一个真正精英级别的爹。

黑田长政他爹,是黑田官兵卫。

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的养父,以及羽柴秀胜的舅父,都是丰臣秀吉。

毛利辉元的爷爷,也就是小早川隆景的爹,是毛利元就。

宇喜多秀家的养父也是秀吉,而他的生父,则是被誉为日本第一谋将的大名宇喜多直家。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很多场合,爹就是爹,儿子就是儿子。有的儿子拼命一辈子,也终究只是个儿子罢了。

所以说白了,这次的远征军其实就是一个三流将居多的二世祖军团而已。

要真说精英程度,他们还远不如留守后方的德川家康、上杉景胜以及还在家里处理家务事的岛津义弘。

二世祖军团的正式出发日期是文禄元年(1592年)四月十二日。

两天后,大军渡过对马海峡,正式登陆釜山。

两个小时后,釜山被攻克。

然后,日军立刻兵分三路:东路以加藤清正为首,从釜山出发,取道至闻庆;中路以小西行长为首,从密阳出发,也取道至闻庆,和东路军会合后,进兵忠州,攻占汉城;西路为黑田长政为首,从金海出发,然后越过天险秋风岭,进入汉城。

三路日军全面出击,对朝鲜进行了如同汹涌波涛一般的侵略,面对如此虎狼之势,朝鲜的处境只有四个字—举国崩溃。

五月二日,朝鲜首都汉城被攻陷,国王李昖奔逃至平壤。

接着,不依不舍的日本人又于五月二十七日攻破了平壤的门户开城。眼看着平壤也呆不下去了,李昖于六月中旬再次出逃。

这一次,他眼光放得很远,逃也逃得很远,一口气就到了中朝边界—鸭绿江南岸的义州,并向自己的宗主国大明王朝发去了求救信。

而于此同时,包括平壤在内的几乎所有朝鲜国土都被日本占领,基本上算是亡国了。

平心而论,远征军在这两个月里,并没有超常发挥,之前怎么打仗,现在还是怎么打,比如说小早川隆景大叔,在攻打已经摇摇欲坠,城里士兵几乎已经逃了个精光的汉城之前,还发扬了当年在毛利家的传统爱好—开了个把小时的会。

虽说经过百年战乱的锤炼,日军的兵员作战素质确实相当过硬,但这次的大胜主要原因还是对手太弱了。

而另一方面,明帝国的内阁,也收到了来自朝鲜方面的求救信以及国王李昖的个人请求:希望来明朝躲躲,避避风头。

阁老们第一个反映是不可思议。

这好歹也是我们大中华带了好几百年的小弟,怎么说灭就灭了?

接着就是怀疑:莫非,朝鲜跟日本合着伙来要蒙骗我天朝?

在阁老们看来,朝鲜向来是小而彪悍的国家,这次短短两个月八道就被占了七道半,实在有些难以置信,仔细想想,非常有可能是跟日本方面联了手,假装引诱明军驰援朝鲜,再在朝鲜境内将其歼灭。

听到这种声音后,李昖快疯了。

心急如焚的他一边哭丧着脸四处解释,一边派使者到处联系明王朝的内阁阁老以及六部机要官员,请求他们帮忙通通路子,早日派出援军帮助自己复国,以便结束这难民生活。

不仅如此,李昖还拿出了早些时候丰臣秀吉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说,自己将要假道朝鲜攻打明国,所以希望他届时能行个方便。

这封信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是一封劝说朝鲜投降的劝降信,然而李昖却将其作为秀吉要攻打明朝的证据递交给了大明内阁,其目的不言而喻:希望能将庞大的明帝国一起拖上一艘叫做“被日本侵略候选国家”号的船,然后同舟共济,完成自己的复国大业。

当然,内阁的老油子们是断然没可能上这个当的。因为大家都看过三国志:当年曹操说要来东吴打猎,其最终目的不是打猎,而是东吴。现在秀吉要过朝鲜打明国,很明显,他的目的是朝鲜。

小子,拉我上船?你还早了几百年呢。

于是,在紫禁城的朝堂之上,以往那种吵成一团的景象不复存在,大臣们几乎众口一词地表示:如果日本人敢攻入我天朝境内,那就打得他连爹妈都认不出来;可若只是在朝鲜闹腾,那就让他闹腾去,把朝鲜闹腾的连大明都认不出来也无所谓。

不过反对声音终究还是响了起来:“我们得出兵。”

此言一出,无人反对。

说话人姓朱名翊钧,现在也叫万历皇帝。

最终是这几个字,决定了二世祖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