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在提到每一次企业安全事故时,都痛心疾首,他让学生们牢牢记住海恩法则的意义,并且发出忠告,让学生们以后在工作中,一定要从细节出发,预防一切安全事故。
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的海恩法则主要是关于航空界飞行安全的法则,它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个法则引用到管理学中,旨在说明: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目前,“海恩法则”大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特别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中。现在,许多企业对安全事故的理解和认识态度上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在事故发生后,会进行严格的检查、惩罚,然后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会成为下一次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类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
一些企业有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的现象,问题就在于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不够重视。“海恩法则”对企业本身来说是一种提示与警告,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并且一定是有某些征兆和预示的;它同时说明安全问题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它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生产安全管理的方法,那就是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征兆。
课堂收获
作为企业管理者,海恩法则告诉我们,如果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发现事故征兆、事故苗头,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那么事故本身的危害性就会被减少到最低程度,安全系数也就提高了。因此要保证事故少发生和不发生,重在防范,必须提高警惕,以预防为主。
弗里施法则:只有先让员工满意,才能得到顾客的满意
感情投资是在所有投资中花费最少、回报率最高的。
——藤田田(日本麦当劳董事长)
弗里施法则是由德国慕尼黑企业咨询顾问弗里施提出的,它是指顾客的满意是建立在员工的满意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只有先让员工满意,才会得到客户的满意。在一条完整的服务价值链上,服务产生的价值是通过人,而这里所说的人也就是企业的员工,价值便是员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连续20年保持盈利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就是通过处处为员工着想、为员工提供保障,保持了员工对公司积极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认同感。西南航空公司要求各层的管理者要经常走近员工,体验并参与到员工的工作当中去,俯首倾听员工的内心声音,经过思考并诚恳地告诉员工关于如何改进工作的建议和思想。
与其他服务性公司不同的是,西南航空公司并不认为顾客永远是对的,并不像我们平常所说的“顾客就是上帝”。就像公司总裁赫伯·克勒赫曾经说:“其实,顾客的话也并不总是正确的,他们也会经常犯错。我们会经常遇到丧失理智的家伙,这时我们不会说顾客永远是对的。当遇到一些爱挑毛病的顾客我们会说‘你竟然这样对待我们的员工,你永远也不要再乘坐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班了’。”正是这种宁愿“得罪”无理取闹的顾客,也要保护自己员工的做法,使得西南航空公司的每一个职员都得到了很好的关照、尊重和爱护。员工们就会用10倍的热情和积极性来投入到工作中去。
赫伯·克勒赫说:“或许会有其他公司的成本与我们公司的相同,会有其他公司的服务质量与我们公司的相同,但有一件事他们是不可能与我们公司一样的,那就是我们公司的员工对待顾客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这正是西南航空公司长期盈利的秘诀所在。
课堂收获
没有员工的满意,就没有顾客的满意。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员工,因为员工才是直接面对顾客的群体,是我们企业和顾客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善待员工,多从员工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才能使员工以更高的积极性和更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
韦特莱法则:敢做别人不愿做的事,你就成功了一半
创造性模仿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超越和再创造。
——西奥多·莱维特(哈佛大学教授)
韦特莱法则是由美国管理学家韦特莱提出的,它的大意是:成功者所从事的工作,是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去做的。确实如此,每个人都非常想成功,但真正面对现实中的困难时,多数人却又表现得无所适从。逐渐,我们便会觉得成功并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事,正是因为很多人这样想,就注定了成功只是一小部分人才能达到的!其实,成功者与一般人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别人不愿意去做的事,他仔细认真地去做了。所以,成大事其实只需要那么一点点勇气和魄力。
美国内战结束后,法国记者马维尔去采访当时的总统林肯。马维尔问:“据我所知,前两届总统都曾经想要废除黑奴制度,而且《解放黑奴宣言》早在前两位总统的任期中就已经开始起草了,可是最终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大的事业留给您去功成名就呢?”林肯笑着回答:“可能他们有这个意思,但是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签名,仅仅需要的是一点勇气和魄力,我想他们会非常懊悔的。”
事后马维尔一直都没弄清楚林肯这句话的意思。而在林肯总统去世50年之后,马维尔偶然间才从林肯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信中讲述到自己幼年时期的一段经历。原来林肯的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里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此,父亲才能用较低的价格买下。林肯的母亲想让他们把石头搬走。林肯的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老主人就不会把它卖给我们了,因为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后面那座大山连着。”
后来又有一年,林肯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他在农场里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他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没过多长时间,就把它们全部搬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中那样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搬走。
课堂收获
万事开头难,我们身边的许多事情,迈出第一步是很困难的,也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一些勇气和魄力。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努力从“韦特莱法则”中得到启示,我们要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仔细思考、认真改进,要相信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举重法则:晋升部属的良策
所谓举重法则,是指在晋升某人的职位时,逐步增加他的负重,以便他能顺利接手。
——保罗·盖帝
哈佛大学管理课堂上提到过许多晋升下属的良方,其中保罗·盖帝的“举重法则”非常值得一提。
曾经的世界首富保罗·盖帝,可能大家都知道他因为开挖油井而成为拥有80亿美元的富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经营管理的佼佼者。他先后著有《如何成为一位成功的经营者》《我们一生》《如何致富》等书,本本立论精辟,言之有物。为了有效晋升部属,他使用了一种举重法则。
通常情况举重教练在训练新人时,即使认为对方有300磅的实力,他也不会在刚开始就要新人举300磅重。教练会要新人从100磅开始,等到他举起来之后,再30磅、40磅慢慢地增加,一直加到300磅。如果教练一开始就要新人举300磅,即使新人有这样的能力,也会因为准备不足、训练不够,不一定能够举起来。
这和企业在晋升某一个人时的情况是一样的,他之前如果表现优异、条件适合,在得到充分、必要的训练以前,就被委以重任,这不仅仅对晋升者本身不公平,对公司也不好。试想,让一个尚未胜任的人去担任新的工作,公司承担的风险会很大。而盖帝通常都是先发现需要培养的对象,然后逐步有目的地给他增加工作的难度,让他慢慢地适应所要提拔职位的工作。这样一来,下属就能非常顺利地接手工作,而减少工作失误的可能性。盖帝把“举重法则”运用在了晋升部属上,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
课堂收获
“举重法则”旨在给下属更充分的发展时间,让他们在工作难度积累的同时,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管理者在有意晋升下属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给下属加压,让下属的工作能力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稳定的提升,从而更从容地接手工作。
青蛙法则:享受拒绝
推销之所以会兵败如山倒、惨遭滑铁卢,往往不是被准顾客打败,而是被自己的不能坚持彻底打垮。
——奥城良治(日本汽车销售天王)
青蛙法则是指经历过挫折且能重新站起来勇敢走出困境的人,在面对问题时,脸上一定会露出从容的微笑。“逆来顺受,耐心面对”这就是青蛙法则;它还有另一个含义是:“挫折是常态,顺顺利利才是例外。”
近几十年来,日本汽车行业出现了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推销员,他就是奥城良治。这人在日本的企业界可以说是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在推销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连续16年成为日本日产汽车销售冠军。
奥城良治在24岁的时候,成为五十铃汽车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从此开始了他的推销生涯。万事开头难,在最初的一年,他遭遇无数次的拒绝,不单单是业绩惨淡,在精神上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打击和折磨,而且他在经济上也入不敷出,整个人变得消沉,甚至一度想要自杀。可是奥城良治并没有被生活上和事业上的困难打倒,后来转入日产汽车公司从头开始,并发誓要做到每天拜访100家公司。
他进入日产汽车公司的17天里,总共做了1700次的访问,但是丝毫没有成果。终于,在第18天,他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订单,从此他的销售业绩蒸蒸日上,平均每个月能卖出8部车左右。奥城良治只用了半年的时间月均销售成绩就达到10部汽车,每月销售业绩达到15部车也仅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在日产公司的第三个年头,他的销售业绩已经达到公司第三名,平均每个月卖出20部车。5年之后,他每个月平均销售30部车,成为公司的销售冠军。而后蝉联16年冠军,成为全日本汽车界的销售之王。
奥城良治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奋发向上,并缔造出这样的业绩神话呢?原来,奥城良治有一天在乡村路边田埂小解,看到一只青蛙趴在下面,他恶作剧似的把尿撒在青蛙脑袋上羞辱青蛙,他以为青蛙会因为惊吓跑掉,但是青蛙并没有跑掉,反而一直睁着眼看他,像是在享受一次温水淋浴。
奥城良治看到这一幕震惊了。他通过这件事得到了重大的启发:“我那泡羞辱的尿,青蛙把它当作了淋浴,并且非常享受。其实这泡尿就像是客户的拒绝一样,而推销员正是那只青蛙。推销员应该学习青蛙的精神,即使有再多的拒绝和羞辱,也要努力当作没有发生,并且能够逆来顺受。”
课堂收获
管理企业会遇到各种问题,遇到拒绝和羞辱,也不要害怕、退缩,坦然地面对失败。只要有毅力,不怕做不好,只要有斗志,就会有尊荣!同样作为管理者,也应该有这份坚持,遇到挫折,凭借坚强毅力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