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
3981400000014

第14章 学会用人:成功的事业绝不是独角戏(2)

此外,因为是外行,作风就更容易民主;因为不懂,故而能够兼听则明。“不懂”并非缺点,精通有时反成局限。对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来说,技术背景很重要,但并不是必不可少的,领导能力才是最重要、最不可缺的。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在出谋划策、保障后勤,行军打仗等各方面都不如张良、萧何、韩信这些专家。然而,恰恰就是这个干不了参谋总长、后勤部长或者军队总司令的“外行”,却能得心应手地驾驭、使用张、萧、韩等“人杰”,领导这些“内行”破秦、灭项、“取天下”。

作为年轻人,如果你是某个行业的外行,你就要勇于承认,这样,你方能以一个外行的立场来尊重并领导阿里巴巴的内行。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做事业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自己明明是外行,却不懂装懂,自以为是,从中干涉,最后把内行的人也搞得晕头转向无法发挥正常的水平,或者因为得不到尊重而自动放弃。

找最合适的人,而不是最成功的人

马云说过一句话:“把飞机的引擎装在拖拉机上,最终还是飞不起来。”许多企业总是陷入找不到合适人才的泥潭,是因为他们往往不能从自身的需要出发,而是盲目进行,结果导致供需脱节。

所谓“人才”,只要人尽其才便都能配得上这个称号。而怎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只有把每个人放在相应的位置上,才能充分发挥他的作用。这里便有阿里巴巴牵涉到的一个关于“人才”运用的案例。

1999年10月,阿里巴巴获得了高盛提供的500万美元风险投资,为了扩展公司业务,马云立即着手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当时,在阿里巴巴12人的高管团队成员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紧接着,阿里巴巴又获得软银集团2000万美金的风险资金,这时候,准备大干一场的马云更是非常果断地请来诸如哈佛、斯坦福以及国内知名大学毕业的MBA。那时候马云认为,如果你能拿到MBA,那意味着你一定是个很优秀的人才。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马云发现这些人只会不停地跟自己谈策略,谈计划。

马云记得曾有个营销副总裁跟自己说:“马云,这是下一年度营销的预算。”马云一看,问道:“什么?要一千两百万美元?我仅有五百万美元。”这名副总裁回答马云说:“我做的计划从不低于一千万美元!”后来,这些高层管理人因在阿里巴巴“水土不服”,逐渐都被马云请走了。经过这次教训,马云再也不会盲目地吸收高学历、高职位的“人才”。从阿里巴巴的整个发展过程和用人经验中,马云最后总结出一个道理:适用即人才。

马云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题字:“善用人才为大领袖要旨,此刘邦,刘备之所以创大业也。愿马云兄常勉之。”这幅字是金庸2000年的时候给马云题的。马云说:“我挂在办公桌前面,这是给自己看的,挂在后面是给别人看的。天天看到这个,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

在西方有这样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财富。”这充分说明,人才其实也是相对而言的。一个人是不是人才,能不能够完全发挥他的作用,关键是看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让他去做事,只要他在这个位置上能够做好,做出成绩来,他就是人才,如果不行,即使顶着再多的桂冠,他也不是人才。

聪明人买鞋,他的第一选择不去挑价钱贵的,也不会挑最流行的,而是最合自己脚、穿着舒服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使用人才也是同样的道理。

2001年12月,浙江省学生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知名专家、企业家成才报告会”在杭州某饭店召开。

其中一位学生代表向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问道:“如果有两个大学生同时到贵公司求职,其中一人理论功底扎实,但属于一心苦读圣贤书之类;另一人专业知识并不出色,但他(她)是一个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很强的学生千部,你会选择谁?”

南存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大家讲了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一个木匠师傅在建造房子时,总是喜好在森林中挑选那些“栋梁之材”;而另一个搞工艺美术的,却对那些“歪脖子树”情有独钟,认为其是做根雕的理想材料。

第二个几故事讲的是一群画家画了一幅画,然而那幅画像中的人少了一只几眼,瘸了一条腿。正当众位画家为难之时,其中一人想了个办法给他画了一个持枪打靶的姿势。

南存辉借此告诉大家,如今社会需求太多,人才也多样化,对于用人者,要尽可能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于被用者,则要有种平常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发挥优势,才能做出成绩。

一些企业常常强调需要最优秀的人才,但事实上,企业更需要最合适的人才。我们只有把人才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促使人才能够互相补充,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一些马云的眼里,学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技之长,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有创新精神,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地工作。不管他的文凭有多低,职称有多低,只要他能够为你创造价值,这样的人就是人才。

没有平庸的人,只有糟糕的用人术。李世民在年轻的时候就说:“打天下用人在于人和,治天下用人在于无才不用、用尽天下才。”也就是说,在事业的创新时期,你感觉不好的人,对你不敬的人,别人的人,你都要懂得去用。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西天取经团队的领导者,一开始就将目标(取经)定位得十分清楚。在唐僧的团队里,唐僧知道对孙悟空要管得紧,所以随时会念紧箍咒;猪八戒小毛病多,但不会犯大错,偶尔批评批评就可以;沙僧则需要经常鼓励一番。唐僧看起来是无能的,但他的领导力却是很强的。

年轻人在用人的时候,要以“找最合适的人”的原则,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执行力非常强的团队。

阿里巴巴要的是“猎犬”型人才

我们常常会发现,在阿里巴巴,领导做事从不亲力亲为,却能把事情处理得井然有序、完美无缺;但在很多公司,由于领导用人不当,常常把事情搞砸、搞乱,甚至还会阻碍一个企业的发展。因此,在阿里巴巴看来,用人之道便是企业的生存之道。然而,到底怎么用人,用什么样的人,成了很多年轻人的一大困惑。

一直以来,马云对于什么样的人是企业需要的人才有着一种很形象的比喻:在企业团队里,有业绩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是野狗;事事老好人但没有业绩的,是小白兔;有业绩也有团队精神的,是猎犬。

一般来讲,大多数企业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都会把业绩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对那些能够为企业直接创造价值的员工,即使是野狗,往往也会厚爱有加、唯业绩是从。但在马云的思维里,对于野狗,无论其业绩多好。都要坚决清除;小白兔会被逐渐淘汰掉;只有猎犬才是阿里巴巴真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