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409900000002

第2章 学术论文的撰写

从上一章可知,学术论文是专门探讨和深入研究学科前沿课题,并表述研究成果的科学记录,是人类科学积累的基本过程,是科学研究最后的重要环节,是学术交流的必要手段,是授予奖励的原始依据。不仅如此,它往往还标志着研究者和所在单位、地区甚至国家的知识积累、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以及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是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取得成绩的体现,是研究者晋升职称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对学术论文撰写必须提出一些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是:写作主旨构思要好,写作材料要充分、准确、新颖。

第一节  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

1.写作主旨的构思要好

所谓主旨,就是一篇学术论文所要体现的总的意图、目的或基本观点。任何一篇学术论文的写作,在动笔之前都要先确立主旨,这样才能“举一纲而万目张”。作者在写作时,材料如何取舍,结构如何安排,语言如何运用,乃至标题如何拟定等,都要根据体现主旨的需要来确定。写作主旨构思要好是指:要符合科学、创新、深刻、鲜明、集中的基本要求,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

(1)科学的要求

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揭示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正确反映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水平,所以学术论文的主旨一定要做到科学、正确,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规律,具有科学价值,否则就毫无意义。如果学术论文的主旨不具备科学性,即使是名家之作,也是毫无价值的。大科学家牛顿的才华和伟大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在晚年,由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消极影响,他转入到“神学”研究上,写过不少论证“上帝存在”的论文,这些毫无意义的研究和丧失科学精神的主旨使他的晚年光阴虚掷,再无建树。

科学性是学术论文主旨的要求,也是学术论文的生命。因为只有科学的主旨才能揭示真理,促进人们认识客观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正是有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科学才能作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2)创新的要求

一篇学术论文应是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疑难,提出别人没有提出的见解,创立别人没有创立的理论,采用别人没有采用的方法,而不是步人后尘,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研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因而学术论文的主旨也应体现出创造精神,拥有创新价值,具有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李政道、杨振宁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宙不守恒的学说,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等科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现,无一不是因其主旨的创新性而获得不朽的科学价值。

(3)深刻的要求

一篇好的学术论文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需要一定的材料、数据、实验结果和观测资料作依据,但不能满足于材料的堆砌、数据的罗列和事实的记录,而需要对已有的材料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取舍、加工和思考,力求做到对关键的问题在调查中挖掘得深一点,在实验中观察得细一点,在分析时道理讲得透一点,在写作时表述得清楚一点,以便透彻地表达研究的成就。

(4)鲜明的要求

学术论文的主旨,不同于文艺作品的主题。文艺作品的主题常常要求含蓄、隐蔽,言有尽而意无穷,最终让读者去体会、去领悟;而学术论文的主旨则要求鲜明、清楚、明朗,不能含糊、暧昧、模棱两可,它力图通过标题、定义、概念、定理、公式,或摘要、前言、结论等,在显著的位置把主旨明确地点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它,领会其精华和实质所在。

(5)集中的要求

一篇学术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一个重点、一个主旨,不能分散笔力,面面俱到,蜻蜓点水。集中是深刻的保证。学术论文只有主旨集中,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任何一个学科领域都有许多问题,一篇学术论文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为主旨,集中笔力,有所突破和创新。若是什么都想写,那就什么也写不好,因为都重要则都不重要,多中心则无中心。

要做到学术论文的主旨集中,就要在撰写学术论文之前确立好主旨,并写出主旨的提纲,在选择材料时根据所要集中表现的主旨作出取舍,在写作中要时时处处围绕主旨,紧扣中心。

2.写作材料要充分、准确、新颖

写作者为了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往往要收集很多材料,但是最后能够用上的仅是其中的部分,这就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对拥有的材料要加以选择。没有材料或材料不足,自然写不出好学术论文;但有了充足的材料却选材不当,同样写不出好学术论文。所以必须懂得如何选材。

选材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必要而充分。材料在学术论文中的任务是表现主旨。因此论文中的材料就应该既必要又充分。所谓必要,就是不可少,缺了它就无法表现主旨。所谓充分,就是表现主旨的材料要有足够的量。必要是就质而言,充分是就量而言,质是根本要求,量是质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必须把能表现主旨的材料留下来供选用,把与主旨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材料剔除掉。

(2)真实而准确。真实是指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在现实生活或科学活动中是确实发生过的经过核实的事实,并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准确则是指材料没有误差,事实、数据确凿无疑。学术论文要具备科学性,所使用的材料首先需要真实、准确,不能夸大,不能缩小,不能虚假,不能捏造。一篇学术论文里只要有一个材料不真实或不准确,都会对学术论文整体的科学价值带来消极影响。要做到材料既真实又准确,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尽量选用第一手材料,亲自调查,了解真相,如实反映;

②科学试验操作正确,观察仔细,记录准确;

③引用别人的材料要注意鉴别,核对原文,并注明出处,不能断章取义或歪曲原意;

④不引用道听途说的材料,避免以讹传讹。

(3)典型而新颖。选材时,在全部材料中要选真实的;在真实的材料中要选择必要的;在必要的材料中,又要选择典型而新颖的。所谓典型,是指那些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代表性,有说服力,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材料。所谓新颖,就是选择那些别人未见、未用而具有较高科学价值的材料,使学术论文的主旨更富有新意,使学术论文更具创造性。好的材料应当同时具备新颖性和典型性。

要使所选择的材料具有典型性就要大量占有材料,并深入研究,认真比较,精心选择;要使材料具有新颖性,就要站在学科前沿,注意各种媒体传递的最新信息,并捕捉它,为我所用。

第二节 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和规范概述

学术论文的形式取决于研究成果的内容。研究成果又因学科、选题、性质,以及研究过程、逻辑推理和结果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各有差别。撰写学术论文应根据研究成果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格局、体例、章法和形式。不能用一个模式,千篇一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学术论文的大量出现,越来越要求论文的写作者以最明确、最容易理解的形式来表达其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于是在实践中就逐步形成了学术论文写作较固定的一些格式。常见的有基本型、标准型、通用型三种。

1.学术论文的基本型格式

学术论文的基本型格式为“绪论——本论——结论”三段式。

绪论又称“引论”、“导论”,是引出正文的“开场白”,是对论文的主题、目的和总纲的说明,起定向引导作用。绪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课题的由来、目的、目标、范围以及研究的价值和意义。(2)与课题相关的历史背景,前人研究的成果以及评价和相关领域的知识空白。(3)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其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等。(4)获得的研究结果和结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是表达研究成果的核心部分。它反映了论文所建立的学术理论,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所达到的水平,是作者学术水平和创造才能的集中表现。本论的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的分析比较,结果的讨论等等。理论分析是对所做的假定及其合理性进行理论论证,对研究的结果进行理论上的论述,和对分析方法所做的理论说明。研究方法和手段,要突出重点,只写关键性步骤。研究结果的分析比较,要对实验结果作定量或定性分析,并加以说明。结果的讨论是写作者对实验结果发表自己见解的部分。

结论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语。它是以结果和讨论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所作出的总判断、总评价,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在全篇论文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学术论文的标准型格式

学术论文的标准型格式是以我国1987年公布的国家标准(38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为依据的。按此格式写作,能够比较完善地表达研究成果,便于读者整理材料,也便于读者理解。根据《编写格式》规定,学术论文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结尾部分及下属若干项目组成。在学术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无论上述各个部分如何取舍、合并、分开,以及各个项目的具体写法如何,都超脱不了标准型的基本框架。这个基本框架为:

前置部分:

封面、封二(学术论文有时不必要)

题名页

序或前言(必要时)

摘要

关键词

目次页(必要时)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

术语、名词等

注释表(必要时)

主体部分:

引言

正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必要时)

附录A

附录B

结尾部分:

(必要时)

可参考的文献题录

系引

封三、封底

3.学术论文的通用型格式

学术论文的通用型格式,一般有10个项目,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有人称此为学术论文的十大结构程序。

学术论文和其他各类文章相比,应该更有层次,更有章法,更有逻辑性。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应该分为几部分,具体要求什么内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格式只是共性。如果只讲共性,不讲个性,千人一面,分不清你我,生搬硬套就会显得呆板。这是要避免的。

必须强调指出,学术论文应该是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不拘一格。学术论文的长短,因其内容和目的的不同而异。如果是作为科学记录,投送学报一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一般宜简短,只叙述最必要而充分的、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一般五六千字到六七千字为宜,最好不要超过一万字。如果有同一内容的两篇文章,一长一短,一般而言短文章会以其简炼、重点突出而比长文章更受编辑和读者的欢迎。因为编辑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地多刊登文章,而读者也希望花同样的时间,可以多看一些文章。

第三节  学术论文的通用型

格式基本项的诠释

1.命题

读者在阅读论文时最先看到的是论文的题目,科学工作者从文摘、索引或题录等情报资料里,最先找到的也是论文的题目。通常我们浏览书刊时,总是首先以题目为最主要的依据来决定是否阅读全文。因此,论文的命题,要用简洁的文字告诉读者所要阐述的是什么问题,使人一目了然,做到确切、恰当、鲜明、简短,既能概括全篇内容,又能引人注目。论文题目应该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内容,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句组合,使读者看完题目,即可知道论文论述的主旨。

和撰写一般文章有所不同,学术论文总是文先于题。因为学术论文是在研究成果产生之后才撰写的。有些人在完成了文章的写作之后才考虑论文题目,不是先命题目,后做文章。在命题时,我们可以设想几个不同的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和应该强调的侧面,相互比较,进行选择。命题的用词必须斟酌,要简炼、中肯、醒目。

当前,关于命题有两种倾向,一是题目过长,作者似乎希望从命题中点出自己的全部工作来,有的题目竟长达50多个字。另一种倾向则是过于概括。这两种倾向大多数是刚从事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初次撰写学术论文时易犯的毛病,应该尽量避免。

如果用较少的字确实无法表达清楚文章的大意,还可以采用副标题。副标题可以对主题进行补充说明,使标题避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例如,“有源位错群的动力——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有源位错群的滑移运动”。另外,某些连续性的系统研究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个题目中的某一小部分,可以以副标题命题,并标注序号,一般用罗马字,Ⅱ……表示,例如,“二元置换式固溶体综合理论(I)——特征性质相加定律及配分函数”。副标题还可以强化主题,一语破的。

例如,“论敢于和善于支持第一流的科技人才——兼论一个单位振兴的标志”。用副标题虽然使题目全部的字数增多了,可是并不使读者产生题目过长的感觉,有其妙处。当然,通常情况下,学术论文仍不用副标题。

2.作者及单位

发表论文就要签署作者姓名。这是对工作负责的体现。通过署名,说明这篇学术论文是谁或主要是由哪些人撰写的,表示对论文负责。署名也是记下作者辛勤的劳动,给予他们应得的荣誉。因此,凡是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工作、作出主要贡献、能对论文负责的人,都应署名。

我们认为,凡是对学术论文承担责任、并从不同角度做了实质性贡献、其岗位工作与论文主旨密切相关的人员都有署名的资格。但在署名实施时,应实事求是。个人的研究成果,由个人署名。几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包括指导工作和领导工作的人员,分别按贡献大小列名。

3.摘要

摘要又称概要、提要,是论文内容基本思想的概括,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要陈述,具有独立性。其内容应包含与原文等量的主要信息。摘要作为论文的简要介绍,也便于文摘索引杂志等二次出版物不作改变或稍作改变地适当转载。长篇论文应有摘要,短文则可有可无。按照一般习惯,编排在论文正文前面的为摘要或提要,排在正文后面的为摘录。

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确定是否需要阅读论文全文。那些没有时间阅读论文全文或一时无法获得论文全文的读者,用较少的时间阅读摘要后,也能够确切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摘要的内容主要包括:(1)研究工作的主旨、缘起、目的、任务、范围和重要性,研究对象的特征,与其他课题的不同点,也就是开宗明义地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此项研究。(2)研究的内容、过程与所用原理、理论、手段和方法,取得的新成果等。(3)研究工作的结论及其价值和意义。

根据研究工作内容和性质的不同,以及转录摘要的文摘杂志的不同,摘要可分为报道性、指示性的摘要和信息性的摘要。信息性摘要重在列举出关键性实验数据,提供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以供他人引用。当前,我国已有几种学报,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学术交流,在一时无力刊行外文版的情况下,在每篇论文的正文后面附有比较详尽的英文摘要,字数略多,使不懂中文的外国读者也能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摘要有四大特点:短、精、完整、不加评论。下面举一实例:

“测定了5种材料的屈服强度和硬度,进行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对比,硬度约为屈服强度的3倍。”

“测定了5种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和维氏硬度,结果表明,硬度为屈服强度的3.0±0.2倍,与理论值十分吻合。”

这两段话,内容大致相同,但后者较前者略胜一筹。

当前,国内许多论文作者所写的摘要,有的只是照抄结论,另一种是只笼统写出作了哪些实验,用什么方法观测到哪些现象,而没有具体的明确的结论和数据,看不出研究成果的独特之处。这样的摘要,不能向读者提供新的知识,不符合上述要求。论文摘要要提供一个正确、精炼、具体、完备的摘要,又要与论文结论区别开来。下面再举一实例:论文题目为“多级快速凝固过程的成粉理论和装置”,其结论为:

“采用多级快速凝固过程成粉理论所研制的多级

快冷装置,具有105(5上标)~106(6上标)k/s的冷却速度,粉末生产量为1~5kg/μm,粉末平均粒度最细达10~15μm,可连续生产,能够生产近百种非晶、准晶和微晶粉末,这类装置既是一些制取非晶、准晶和微晶粉末的理想装置,又是一些性能优异的制取微细粉末装置。”

其摘要为:

“著者在研究和分析了多种快速冷凝装置的工作原理后,提出了金属熔体的多级快速凝固过程的成粉理论,并以此理论研制出一系列制取粉末的新型快速冷凝装置,这类装置能够生产多种非晶、准晶和微晶粉末,装置的冷凝速度为10 5(5上标)~10 6(6上标)k/s,粉末平均粒度最细可达10~15μm,生产量为1~5kg/μm,可连续生产,生产成本和普通气体雾化方法相当。”

4.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主题词,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而提出来的,放在摘要之后。关键词是将论文中起关键作用、最能说明问题、代表论文内容特征或最有意义的词选出来,便于信息检索系统存入存储器,以供检索。关键词一般来源于论文题目,也可以从论文中抽出。它可以看成几个非规范化的主题词,或几个非标准主题词,可以更接近于人的自然语言。美国Chemiccal Abstracts从1963年第58卷起,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关键词索引,提供快速检索文献资料主题的途径,为查阅提供了方便。选出来的关键词不考虑文法上的结构,不一定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仅仅将一个或数个关键字简单组合在一起。每一关键词都可以作为检索论文的信息。例如:有一篇《化学键理论对研究高Tc超导材料的作用》的论文,就可以抽出“化学键”和“超导材料”作为关键词。另有一篇《高T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的磁通蠕动》的论文,其关键词除了标题中的“超导体”和“磁通蠕动”外,还从论文中抽出‘“磁通跳跃”一词。选定关键词的工作,过去多由二次出版物(如文摘)的编辑来完成,现在已列入投稿的要求之一。

5.前言

前言又称绪言、序论、引言等,相当于绪论。它是学术论文的开场白。前言部分主要说明从事本研究工作的原因,与课题相关的前人成果和知识空白,课题的研究目的和预期目标等。

前言与摘要不能雷同。摘要是介绍研究对象及成果,陈述创新研究的独立短文。前言只是说明为什么研究,预期达到什么目的,为正文的论述奠定基础。学术论文《118K零电阻(Bi,Pb)—Sr—Ca—Cu—(O,F)超导体的研制》中的摘要和前言,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

摘要:“本文对自行制备的名义成分为Bi1.7(1.7下标)Pb0.3(0.3下标)St2(2下标)Ca2(2下标)Cu3(3下标)OyxFx(x—O一1.2)的超导体进行了研究。摸索出了一套较稳定的掺F样品的制备工艺,探讨了氟对体系烧结工艺及超导电性的影响,讨论了氟对稳定和加速体系高温相生长的动力学过程所做的贡献。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Bi,Pb)Sr—Ca—Cu—(O,F),超导体中只存在110K高温相和85K低温相,二者均属正交相,其晶胞参数分别为a=5.398A,b=5.376A,c=30.742A(85K相)和a=5.400A,b一5.407A,c=37.088A(110K相),不存在氟化物等其他杂相。”

前言:“自从Bi—Sr—Ca—Cu—O这一新的超导体系被发现以来,人们对该体系进行了大量地研究,但在未掺杂的Bi—Sr—Ca—Cu—O系中掺入Pb,得到了零电阻为107K的超导样品。为了寻求更高的Tc和扩大材料的多样化,我们又考虑在掺Pb的Bi—SrCa—Cu—O系中用F取代O,结果获得了零电阻为118K的超导体。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正式报道,本文报道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

6.正文

(1)正文的特点

正文是学术论文的主体部分,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内容包括全部的研究过程中调查、测试和观察到的材料,以及由材料形成的观点。正文一定要具有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确证性和可读性。也就是说,实验数据精确可靠,内容论点正确无误,客观真切,实事求是,公正对待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不偏不倚,不按照自己的意向任意取舍,不能忽视偶然性;论文中的数据经过反复证实,实验结果可以重复,有再现性,而且经得起别人的复验,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他人以相同条件作实验,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论文必须文字通顺,一篇学术论文的正文部分往往能反映出写作者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水平,以及他从事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前景等。写好这部分文章,首先是要有材料,有内容,然后有概念、判断、推理,最终形成观点。

(2)两种常见的正文格局

通常,学术论文的正文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大体上按研究工作进程的时间顺序,也就是按认识的层次、依次叙述。研究实践是分不同层次进行的,经过多次循环,深化认识。论文也就按认识问题的先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写,安排问题的序列,要有其认识上的逻辑性。文章开始时,先对整个工作过程的层次略有交代,然后,一个问题作一层,依次详细展开介绍和论证。每层都有实验结果,有小结,有导出下一层次工作的引子。最终有综合,有分析,有总的观点和结论。学术论文正文的另一种写法是对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中多次由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典型材料和观点,按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排列章节,不按实验工作原有的时间顺序,而按认识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演变的顺序展开。一般首先介绍实验用的材料、实验设备、实验经过、实验结果。可以在介绍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一大段文字中,将庞杂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加以综合整理,分别从实践上升到概念和判断,然后进行必要的讨论,归纳出结论,完成推理的阶段。

对于许多比较完整而系统的科研成果,均可采用以上两种惯用体裁和格局来撰写学术论文。另外,还有大量的科技学术论文,由于其内容突出而集中,全文简短,就可以开门见山,无需过多考虑章节格局,一气呵成。撰写时可不拘一格,不受体裁的约束。例如报道某一重大新结果或新现象,或是研究工作的阶段成果等等。

(3)正文的内容

正文部分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用原材料的有关资料、实验经过、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和讨论等。介绍研究对象及其选择原因和方法,材料搜集的方法及其理由等。说明本研究的结果是通过什么方法和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

①实验用原料、材料

实验所用的原料、材料、样品、添加物和试剂等,选择其中主要的在本节一一说明。叙述时,一些人所共知的内容,可以从略。书写的繁简程度,应该以为读者重复验证提供必要而充分的信息为原则。如:样品的化学组成、制备方法和组织结构、性能特征;试剂的规格(若非标准试剂,应说明化学成分和有关物理性质);添加物的品位……所用原材料如果属于非标准产品,应该说明化学成分、制备过程、热处理制度、力学性能……如属标准产品,只需说明规格和型号即可。一些常见的试剂、材料和尽人皆知的钢种、合金等,一律不必细述,只写型号。论文如果要刊载在与国外交流的学报上,应该考虑到国外读者既不熟悉我国的通用标号,也不易查考,就需要给出成分或相应的外国标号。

②实验经过

关于实验部分,必须特别提出一个创新的思路,即“判断性的实验”。这是衡量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论文的学术水平的最高标准。科技人员在制订研究方案和选择技术路线时,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善于进行理论分析,剖析课题,就其最关键的环节或决定性的问题,设计出具有判断性的试验。例如,在选择一种具有确定用途的材质时,不是先做系统的材质性能试验,而是先做判断性的材料性能实验;当某种材质基本上满足确定用途的需要时,才做系统的材质性能试验,从中选优。以少量判断性试验取胜,是科学研究中多快好省的方法。

在这一节里,要求列出实验所用的设备仪器以及操作过程,并说明研究过程中条件试验的变化因素及其考虑的依据和设想等。我们主张只叙述主要的、关键的、非一般常用的、不同于一般类型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凡属于通用的、标准的和常见的设备和仪器,只需提供型号、规格、主要性能指标。如系沿用前人用过的设备,只需列出文献。属于自己设计制造或改装的设备仪器,只需比较详细地说明其特点,提供可达到的准确性和精度,以及某些功效低于理论值或理想状态的特征等。必要时可附构造示意图或流程图,以节省文字叙述。简而言之,只在论文中记述那些作者认为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不同于一般而有其独特之处的细节,以能使同行读者看完以后感觉到所提供的信息已经足够完备和详尽为适度,使有心重复验证全部或部分实验工作的人认为已经具备足够的信息。

③实验结果和分析

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心脏,全文的一切结论由此得出,一切议论由此引发,一切推理由此导出。

在这部分里,列出实验数据和观察所得,并对实验误差加以分析和讨论,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最小二乘法等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必要的处理。有时需要对数据进行换算,但不要列出全部运算过程。实验数据,需要整理,决不要成为全部实验数据的堆积。不要什么都写,而应只写关键部分。必须做到科学、准确地表达必要的实验结果,扬弃不必要的部分。那些便于读者了解实验全貌和作者认为能作佐证的数据,也可列入附录。

列入文中的表、图和照片只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说明问题所最必要的,不要将作者实验所得全部都收入论文。由于图便于显示变化的规律性和对不同变化条件进行相互对比,而且非常直观,所以在表达实验结果时,尽量用图,不用表格和少用表格。只有那些必须列出具体数据的准确数字、或数据不够多不便于绘图、或变化复杂不易用简单的图显示(如多维的),以及作者认为不能用图表示的实验结果才列成表格。图包括曲线图、结构图、示意图、方框图、流程图、记录谱图等。绘制曲线图时,要按照规范进行。必要时可向前人请教,或参考文献中的绘法。

在每一项目一个问题的研究结果列出之后,一般均作判断分析,可以有小结。此时,有可能引用或对比前人工作,要十分尊重前人成果,注明出处。否则不管无意或有意,均有剽窃之嫌。与前人结果一致,必须明确说明。当然如果实验过程和主要结果都与前人的一致,只是重复,这样的论文就没有发表的价值。当与前人持相反的意见或获得不同的结果时,要反复核实自己的数据,切实估计和判断自己的推理与观点的正确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发生异常现象,一时又无法解释时,如不影响论文的主要观点,可以在文中说明,留待后人研究。论文中的推理,一定要以实验事实为依据。至于研究工作中不是由于人为的疏忽和知识水平不足而出现的错误和偶然性,以及走过的弯路,在学术论文中也可以简单提及。有的偶然性可能是必然性的先兆,偶然出现的数据,也可能孕育着突破。有人惯于把下一步的研究设想作为这部分文章的结束语,这是十分可取的。

7.结论

结论对全篇论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论文的归结。结论是论文作者将研究过程的观察所得和实验结果等材料,经过综合分析,形成若干观念和论点。或将各种数据材料集中起来,经过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最终的、总体的论点。这一部分是对研究工作全过程中的材料和情况,加以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处理,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归纳出内在和有机的联系。因此,它的内容不只是正文的实验结果部分的简单重复,而应该有进一步的认识。结论的措辞必须严谨,逻辑性必须严密,文字必须明确具体。结论的语句要像法律条文一样,斩钉截铁。一句话只明确地归结一个认识或概念,一条规律或结论,清清楚楚,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一言以蔽之,结论应该完整、准确、鲜明。

如果得不出明确的结论,论文也可以不写结论。不写结论的论文,可以对实验结果作一番讨论。如果在实验中发现某种反常现象,或发现暂时无法解释的实验结果,也可以在结论部分写明,留待后人解决。

写结论时,要认真思考,慎重地对待实验结果。要避免贸然轻率的态度。有些人对于复杂的材料,只作出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或忽视其相互影响的因素,只作出表面或片面的结论;或是结论不分主次;或只用一种试验方法,特别是间接的、旁证的方法,回避其他可能造成难于自圆其说情形的试验方法,由此而得出结论。这都是不对的。在作结论时另一易犯的毛病是疏漏失察,把表面看来不十分明确的真实结论漏掉。有些人对他的研究工作所下的结论,往往是产生于制订研究方案到着手实验之前,而不是在整理分析客观的实验结果之后,安排实验只是为了“印证”他早已成竹在胸的“结论”而已。这是反科学的,也是十分危险的。研究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必须有预测,然而预测必须受到客观实践的考验和修正。

8.致谢

研究工作通常不是某一个人或几个人所能完成的,科学研究工作,必然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为了尊重提供帮助的人的劳动,感谢他们的帮助,一般在论文后面书面致谢。

首先要明确感谢对象的范围。我们认为,感谢的应该是为研究工作直接作过贡献,比如参加过部分工作、承担过某项测试任务、对工作提出过有益的建议、指导过某项工作或论文撰写以及绘制插图等等,而又不便于署名的人。此外,对那些为研究工作提供试样、提供资料、加工样品、借用主要仪器设备或参加协作的单位或个人,都可以表示感谢。

9.参考文献

科学有继承性。研究成果绝大部分是前人研究工作的发展和继续,所以学术论文多数要引用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能反映出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真实的科学依据,也体现了对前人成果的尊重,不可等闲视之。

论文中凡引用前人的文章、数据、论点、材料等,均应按出现先后顺序标明数码,依次列出参考的文献。这些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私人通讯和未发表的著作,一般不宜列入,可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注释或标注在当页的地脚。标注参考文献出处的序号一般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如:“……张××(1)、王××(2)。和李××(3)。对这一现象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4)。”

第四节  学术论文通用型格式

基本项的规范标准

1.题名

(1)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阋。

(2)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3)外文(一般为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4)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结构式和数学式等。

2.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

(1)文章都应有作者署名,它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

(2)作者姓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或文末,简讯等短文的作者可标注于文末。

(3)英文摘要中的国内作者姓名应采用《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的有关规定:姓前名后分写,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名字中间不加连字符,复姓应连写;对于复姓或双名的汉语拼音,音节界限易混淆者,应加隔音号“’”。

(4)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建议在作者单位项后面或篇首页地脚标注第一作者的年龄、性别、职称等信息。

3.摘要

(1)论文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目的、主要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以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

(2)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宜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3)摘要中若采用非标准的术语、缩写词和符号等,均应在第1次出现时予以说明。

(4)中文摘要的篇幅:报道性的在300字以内,指示性的100字左右,报道——指示性的200字以内为宜。

(5)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采用第三人称表述,单词转行应遵循有关规则。

4.关键词

(1)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选3~8个。

(2)关键词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3)中、外文关键词应…对应,分别排在中、外文摘要下方。

5.正文

论文的正文部分系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应按GB7713的规定格式编写。

(1)层次标题

①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组(一般为词组)结构相同(或柑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

②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间用下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不加标点,如“1”,“2.1”,“3.1.2”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书写,后空1个字长续写标题。

(2)图

①图要精选,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②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

③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一般居中。横坐标的标目自左至右;纵坐标的标目自下而上,顶左底右。坐标图右侧的纵坐标标目的标注方法同左侧。

④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表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⑤插页图版可另编页码,且须在图版上方标出文章的题名和所在页码。

⑥图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序(如仅有1个图,图序可定名为“附图”)和简明的图题。图序和图题间空1个字长,一般居中书写于图的下方。

(3)表

①表应精心设计,具有自明性。数据应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编写。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及文字表述重复。

②为使表的结构简洁,并便于排版,建议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③表中的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若所有栏或大部分栏的单位相同,可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其余单位标注在相应的栏内。

④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图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⑤表中相邻或上下栏的数字或内容相同者,应重复标注或以通栏表示,不能用“同左”、“同上”等字样代替。

⑥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表序(如仅有1个表,表序可定名为“附表”)和简明的表题。表序和表题间空1个字长,居中书写于表的上方。

(4)数学式和反应式

①文章中重要的或后文将要重新提及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行书写,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式码)。序号加圆括号,右顶格书写。

②长数学式超过1行时,应在“一”、“≈”、“<”、“>”等关系符号,或“+”、“一”、“×”、“÷”等运算符号处转行。2次以上转行者,应使关系符号和运算符号分别对齐。

③反应式在反应方向符号“一+”、“=”、“→”等处转行。式中的反应条件应用比正文小1号的字符标注于反应方向符号的上下方。

④化学实验式、分子式、离子式、电子式、反应式、结构式和数学式等的编写,应遵守有关规则;结构式中键的符号与数学符号应严格区分,如单键“一”与减号“一”,双键“一”与等号“=”,分支键“<”或。”《”与小于号“<”或远小于号“《”等不应混淆。

(5)量和单位

①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

②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

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的右侧上、下方用上、下标标识。其中以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作角标时用斜体,其他角标(包括数字)用正体。

③在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且无例外地用正体。单位符号与数值间要空出1/4个字长。

④不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如加缩写点、下标、复数形式,或在组合单位符号中插入化学元素符号等说明性记号,等等。

⑤图、表中用符号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m/kg,CB(B下标)/mol·L-1(-1上标)

⑥指数、对数和三角函数中的变量等,都是数、数值或量的组合,如exp(W/kT),Ig(p/kPa),sin(ωt)。

⑦统一用L(升)作为表示物质浓度的基准单位,而不使用μL,mL、dL以及mm3(3上标)。等作浓度单位的分母。

⑧不能把ppm,pphrn,ppb等缩写字作单位使用。

⑨词头不得单独或重叠使用。如μm,不用;pF,不用μF。

⑩组合单位的分母中一般不用词头。如KJ/mol不能写成J/mmol。

(6)数字用法

①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②日期和时刻的表示。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入1993年不能写成93年。

·日期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1993一02—18或199302 18或19930218。

·13的时刻表示可用GB2809的规定写法,如15时9分38.5秒写作15:09:38.5或15 09 38.5。

③阿拉伯数字的使用规则:

·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拆开转行。

·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必须用阿拉伯数字。

·小数点前或后若超过4位数(含4位),应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出1/4 个字长,不用千分撇“,”。

·尾数“0”多的5位以上数字,可以改写为以万和亿为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等作单位(百、千、兆等词头除外)。如1 800 000可写成180万;142 500可写成14.25万,不能写成14万2千5百;5 000字不能写为5千字。

·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

·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1.500,1.750,2.000”不能写作“1.5,1.75,2”。

④数值的修约应执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其简明口诀为“4舍6人5看齐,奇进偶不进”。

⑤参数与偏差范围的表示。

·数值范围:五至十可写成5~10;3×10 3(3上标)~8×10 3(3上标),不能写成3~8×103(3上标)。

·百分数范围:20%~30%不能写成20~30%。

·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3.6mA不必写成1.5mA~3.6mA。

·偏差范围:(25±1)℃不写成25℃±1±;(100  +0.5(+0.5右上标) -0.1(-0.1右下标))mm不写成100mm  +0.5mm(+0.5mm右上标)  -0.1mm(-0.1mm右下标)或100  +0.5mm(+0.5mm右上标)  -0.1mm(-0.1mm右下标)。

⑥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50cm×80cm×100cm,或外形尺寸1·b·h,cm:50×80×100,不能写成50×80×100cm或50×80×100cm3(3上标)。

⑦汉字数字的使用。

·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必须用汉字数字,如二倍体、一元二次方程、四氧化三铁、十二指肠、十字接头等。

·相邻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用汉字,数字间不加标点,如七八公里、五十二三岁等。

·我国清朝以前(含清朝)以及非公历的历史纪年要用汉字。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1860年11月2日)、八月十五中秋节等。

(7)外文字母的编写规则

应特别注意外文字母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和上下角标的表示,易混淆者应在发排稿上予以标明。

①外文正体的使用场合。

·计量单位和SI词头符号。

·数学式中的运算符号和缩写号,如微分号d,偏微分号a,有限增量符号△,极限lim,行列式det,极大值max等。

·特殊常数符号:圆周率π,自然对数的底e,虚数单位i(电工中常用j)。

·量符号中为区别其他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非量符号和变动性数字符号角标、如势能Ep,宏观总截面∑tot(tot下标),转置矩阵AT(T上标)等。

·仪器、元件、样品等的型号、代号。

·生物学中表示拉丁文学名的定名人和亚族以上(含亚族)的拉丁文学名。

·用作序号的拉丁字母,如附录A,附录B。

②外文斜体的使用场合。

_

·用字母代表的数、一般函数以及统计学符号,如“x, y;△ABC;f(x);概率P,均数x。

·量符号和量符号中代表量或变动性数字的角标字母,如体积V,雷诺数Re;能谱角截面δΩE;能量Ei(i=1,2,3),xn(n上标)”。

·矢量和张量符号用黑斜体。

·生物学中属以下(含属)的拉丁文学名。

·化学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构型、构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号,如左旋1-,外消旋dl-,领位o-,对位p-,顺叠构象sp-,双键的顺异构Z-,反式trans-等。

(8)化学元素与核素的符号

①化学元素符号均为正体,且首字母大写。

②核素的核子数(质量数)必须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如“N不宜写成14(14上标)氮或N14(14上标)”。

③分子中核素的原子数应标注在核素符号的右下角,如1414(14上标)N2(2下标)。

④质子数(原子序数)可在左下角注明,如80Pb。

⑤对于离子态,应将离子价和符号“+”或“一”标于右上角,如Mg2+(2+上标)和PO3(3上标)4(4下标)一,不宜写成Mg 2+(2+上标)和PO-3(-3上标)4(4下标)。或Mg++和Po4(4下标)---。

⑥对于电子受激态和核受激态,可用星号“*”表示于右上角,如NO*(*上标)和1(1上标)10Ag*。

6.参考文献

(1)作者标注

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作者姓名之间不用“和”或“and”,而用“,”分开;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外国人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

(2)连续出版物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应大写),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始或起止页码示例:

①高××,王××。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7(1):1~8

②Nadkarni M A,Nair C K K,Pandey V N,eta1.  Characterization  of  alpha--ga lactosidase  from corynehacterium murisepticum and mechanism of its induction.J Gen App Microbiol,1992,38(1):23~34

(3)专著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

①×××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1~3

②××××主编禽病学:下册第7版×××等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798~799

③Timoshenko S P.Theory of Plate and Shells. 2nd ed.New York:McGraw—Hill,1959.17~36

(4)论文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或起止页码示例:

①张××,王××.“百家争鸣”与理工科学报编辑工作.见:郑××主编.学报编辑论丛:第2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1~4

②Dupont B.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rrelatedMLC compatible donor.In:White  H J,SmithR,ed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Houston: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1974.44~46

(5)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示例:

①张××.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学位论文].北京:××大学数学系,1983

⑦Cairn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issertation].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1965

(6)专利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示例: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7)技术标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一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

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北京:中国××出版

社,1986

7.附录

(1)有些材料编人文章主体会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或有碍于文章结构的紧凑和突出主题思想等,为了文章的完整,可将这些材料作为附录编排于全文的末尾。

(2)附录的序号用A,B,C……系列,如附录A,附录B,……附录中的公式、图和表的编号分别用(AI),(A2)……系列;图A1,图A2……系列;表A1,表A2……系列。

8.注释

(1)解释题名、作者及某些内容,均可使用注释。能在文章内用括号注释的,尽量不单独列出。

(2)不随文列出的注释,标注符号应注在需要注释的词、词组或文句的右上角。标注符号可用加半个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1),2)……或引号“、”。注释内容应置于该页地脚,并用10个字长正线与正文隔开。

(3)表的注释一般注于表的底线下,图的注释一般注于图题下;各条注释之间用“;”隔开。

(4)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的项目,其论文应在篇首页的地脚注明资助基金的名称。

9.文句和术语

(1)文句要求通顺、精炼,符合语法规范。

(2)应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各学科的名词。新兴学科的术语及尚无通用译名的术语,应在第1次出现时加以注释或附原文。

(3)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应在第1次出现时注明伞词。

10.文字和标点符号

(1)汉字的使用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除特殊需要外,不得使用已废除的繁体字、异体字,严禁使用自造字和其他错别字。

(2)标点符号的用法应该以国家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根据科技编辑的习惯,建议:

①句号用黑圆点表示。

②省略号用两个三连点,其后不必写“等”字;在数学式中只用一个三连点。

③波浪号“~”用于表示数值范围。

④一字线“一”用于表示起止或范围等。

⑤半字线“一”用于表示复合名词等。

⑥外文中的标点符号应遵循外文的习惯用法。

(3)外文的缩写和转行应遵循有关规则。

以上是学术论交的写作通论。下面详细介绍常用学术论文的写作。

第五节学年论文

1.学年论文的含义

一般是在大学本科读了一年或在大学读研究生班待了一年,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之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个学术问题所写的论文。写作学年论文,主要是取得撰写论文的经验和方法,为写毕业(学士)论文和硕士论文打好基础。

2.年论文写作要求

(1)题目不宜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不宜过宽,论述不求过深。

(2)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解,反映出自己的研究能力。

3.学年论文包括的项目

(1)标题

在论文的最前面。题目,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包含内容小一点,尽可能做到高度概括,生动、明确、简短。

(2)作者署名,不署笔名

(3)摘要

概述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4)引言(前言)

扼述论文所提出和探讨的问题。

(5)正文

论文主体,包括观察、测试、实验、调研得来的数据和材料以及由这些数据和材料形成的观点。数据、材料应准确充实,概念清晰,判断推理适宜,观点论证正确,行文顺理流畅。

(6)结论(结果)是贯串全文的最终总体的论点,措辞要严谨,文字要鲜明,语句要简炼。

(7)参考文献

即引用他人的结论、实验数据等资料须指明出处,标明作者姓名、文章题目、报刊或著作名称、出版(报刊)年月日和出版部门等。

第六节毕业论文

1.毕业论文的含义及作用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应届生毕业时体现学习成果的总结性的独立作业(包括理科学生的毕业设计)。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申请学位,即为学位论文。写作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和鉴定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2.毕业论文的一般格式

毕业论文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

(1)标题

要简单、醒目,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标题写在封面上,标题下是指导教师的姓名、职称;作者姓名、单位;申请的学位、课题的专业方向及年月日)。

(2)目录

反映论文的内容、结构,一般排在扉页之后,由论文的章、节、条、款、附录等的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使读者(论文审阅者)阅读方便。

(3)内容提要

有两种:一是放在目录之后、正文之前的,与一般论文的提要写法相近,比较简短;一是提供给学位评定委员会专用的,内容包括一般论文的那些项目之外,还概括了论文的要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过程,以便学位委员会了解作者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意图。提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要全面反映论文的要点。

(4)正文

一般包括序论(引言、绪言)、本论和结论(结束语)三部分。序论:应简要说明论题的主旨、写作动机、理由以及论文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论是全文的核心,要全面分析、论证论文所提出并研究的问题,阐明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结论,是本论部分阐述的必然结果。

(5)参考文献及注释

3.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应在撰写学年论文的基础上写成;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学专业要求,在对本学科作广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毕业论文题目。论文的基本观点、结论和建议,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应该是本学科中的某个重要问题中的某一重要侧面或某一疑难焦点的全面深入阐述。论文的结构要严谨、条理;论证过程要合乎逻辑;结论部分要求文字准确明晰。参考文献和引文注释如系外文,应以原文印刷体注明。

第七节学位论文写作

1.学位论文的含义

世界各国为了促进本国科学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各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均先后建立了学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1981年1月1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确定了我国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有了学位制度便有了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指学位申请者为申请相应的学位而提交的论文。学位论文是衡量申请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2.学位论文分类

学位论文依学位的高低分为以下三种:

(1)学士论文

学士论文,指大学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时所要提交的论文。工程类专业的大学生有的作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与学士论文有某些相同之处。无论是毕业设计还是学士论文均应反映出作者具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的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学士论文一般只涉及不复杂的课题,论述的范围较窄,深度也较浅,因此,严格地说,学士论文一般未达到作为科技论文发表的水平。但高水平的本科生也能作出高水平的学士论文。

(2)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时所提交的论文。它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强调作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质量较高的硕士论文,本身就是一项科研成果,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有的还解决了国民经济建设中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通过答辩的硕士论文,应该说基本达到了公开发表的水平。

(3)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指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提交的论文。它可以是一篇论文,亦可以是相互关联的若干篇论文的总和。博士论文应反映作者坚实广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专门知识,独立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能力,还应反映出该学科技术领域最前沿的创造性成果。因此,博士论文被视为重要的科技文献。

学位论文要经过考核、评审和答辩,因此,论述、文献综述,和对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的介绍都要比较详尽。学术性的技术性论文是写给同专业人员看的,一般都要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因此,总要力求简洁。学位论文则篇幅不受过多限制。一般学士论文在8000字左右;硕士论文在5万字左右;博士论文在5万字以上,有的博士论文甚至长达20万字。博士论文的科技含量高,分量重。一篇博士论文,依照其创造性的几个方面,往往可以改写成3~5篇学术论文在有关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硕士论文也能如此。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的真正差别就表现在这里。

第八节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

1.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含义

学士学位论文是各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为获得学士学位而写的学术论文。一般说来,学士学位论文就是本科生写得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学士论文侧重于科学研究规范的基本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士论文的撰写,应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于规定的时限内(一般为3~5个月)完成。撰写毕业(学位)论文可以说是大学生们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首次实践。

可以用来申请学士学位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指的是工程技术学科各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写的用来阐释、论证工程技术设计过程、任务、要求及其成果的说明性文件。它要求学生全面综合运喟所学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运用计算、绘图、实验等基本技能,解决一般性的工程技术问题,以巩固、深化和熟练掌握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毕业设计说明书是毕业设计成果的书面反映,是学生在毕业前夕进行的带有总结性的独立作业,相当于文、理科或一般性学科各专业的毕业论文。

2.撰写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基本要求

撰写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求探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既然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说明书归于学术论文的范畴,因而学术性就是它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只能以学术问题作为论题,以学术成果作为表述对象,以学术见解作为文章的核心内容,它要求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里的某一课题,进行抽象、概括的论述,具体翔实的说明,严密的论证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阐明工程技术设计的周密、可靠和可行,而不应只是客观事物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的表面叙述。学术性与理论性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主要运用理论(逻辑)思维,强调构筑一个严谨的理论体系,侧重理论论证和客观说明。也就是说,必须坚持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决违从,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而不只是就事论事,满足于一般现象的罗列和材料的堆砌。当前有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观测型、实验型论文和毕业设计说明书,不必作过多的理论分析和论证,只要将观测、实验过程和有关数据、结论叙述清楚就成了。这类论文缺乏学术性和理论深度。学术论文(含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说明书)是否构筑了严谨的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理论色彩,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是衡量其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的重要标志之一。

(2)要求准确反映客观事物,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一切学术性文章的灵魂和生命,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说明书当然也不能例外。学术论文的思想性,主要是通过科学性来体现的。没有科学性,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思想性,也就丧失了学术论文的基本品格。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探求客观真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反对弄虚作假的不诚实的态度。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这就要讲究唯物辩证法,要全面、发展地看问题,防止形而上学和片面化、绝对化;要善于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演绎与归纳、抽象与概括、移植与开拓等方法,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功能。再次,在文字表述上,立论要客观、正确、鲜明、集中;论据要真实可靠,有典型性,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对问题的思考要精确细密、有条不紊;推理要有逻辑性,既符合形式逻辑,又符合辩证逻辑;结构要严谨自然、完整统一、首尾圆合、通篇一贯,能根据不同内容、体裁选择恰当的结构方式;语言要准确、明白,不含糊其辞,不枝蔓丛生,没有疏漏、差错或歧义;结论要客观真实,不应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无夸饰渲染;要充分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3)要求大胆探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创新性或称为创造性、创见性,独创性,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科学研究的使命在于创新,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说明书同样贵在创新,无论是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或工程技术说明书,都应充分展示这一特征。我们所强调的创新,并不是要求论文所提出的见解是空前绝后的,也不一定限于重大的发明创造,而是要求在本专业的范围内,所写论文有真知灼见,有个人独到的看法,不人云亦云,不是简单重复、机械模仿或全盘抄袭别人的工作。它或在某一专业学科领域有新的发展和突破,或在某一专业学科领域填补了空白;它可以是发前人之所未发,或扩展、深化前人之所已发;可以是运用前人的理论、思想于新的领域、新的方面,作出新的解释、说明;也可以将前人的理论、思想加以延伸、拓展,导出新的应用方式;或引入新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从另一角度证明前人的理论、思想,或是对某一主题从新的角度、高度,用新的方法和材料进行新的探索;或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透视某种现象,作出新的观测,发现新的发展轨迹;或对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或对某一意见提出其偏颇、乖谬之处匡正某种迷误,打破某一禁区等。

(4)要求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说明书的专业性,是由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的不同所决定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要符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要求。大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不同,他们所学习和掌握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自然也就大有差异。因此,反映到选择科研课题和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上,就必然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的特点。这种专业性特点还表现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的主旨、选材、结构、语言、表达和读者对象等方面。论文主旨的确立,搜集和选用的材料,所要进行的考察、调查、观测、实验、研究,基本上都限定在一定专业学科范围内;其谋篇布局,除约定俗成的共性之外,不同专业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还有其自身的构成特点。在表达方式上,人文社会科学毕业论文主要运用的是自然语言的书面语言符号系统——文字,而自然科学毕业论文或工程技术毕业设计说明书,除文字外,还大量使用非自然语言(人工语言)符号系统——定律、图像、照片、表格、公式等。由于所属专业学科范围不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所反映的内容不同,这是不言而喻的。

(5)要求遵循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具有较好的规范性。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为其性质、内容、特点、功用所决定,在体式上有着其固有的规定性和规范性,这是它在文面和行款上区别于文学创作和其他一般文章的一个显著特点。文学创作带有审美的因素,它们的结构形态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在文面和行款上最忌雷同和公式化。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则不然,它与其他学术论文一样,在人们的长期合作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特有的规范、要领、要求和基本格式。这就是说,它们虽有文体、样式上的区别,但同文体、样式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在文面、行款和基本格式上.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有着约定俗成的规范性。从当前情况看,这些基本格式正在趋向于统一,趋向于规范化、标准化。世界发达国家对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编辑制定了各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术机构还制定了本学科和本专业的国际标准。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说明书时,必须严格遵守,并熟练地加以运用,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才符合要求,才能起到传播、交流学术信息的作用。

3.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写作步骤

(1)拟定论文编写提纲

为了使写出的文章中心突出、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内容主次详略得当,动笔之前要对文章作整体规划,搭出一个骨架,这就是拟定提纲。拟定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是作者动笔行文的必要准备和必经步骤;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简言之,拟定提纲,就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安排文章全篇结构。安排结构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随想法、腹稿法、片断法等,提纲法是运用得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

提纲是文章的基本逻辑框架,是作者用句子或纲目形式把构思篇章的过程和成果加以具体化的体现;拟定提纲,应从全局出发,通盘规划。写作提纲时应考虑的主要原则包括:

①立论方面

明确确立什么样的论点,采用哪种方式,从哪个角度提出问题,在中心论点下拟设几个分论点以至小论点。

②选材方面

拟选哪些论据材料。要特别重点列上有新意、有魅力、有典型性的材料。

③布局方面

考虑设置哪些部分,每个部分所担负的任务,层次和段落如何安排。

④谋篇方面

明确怎么开头和结尾,何处提领,哪里分述,上下如何衔接,前后怎样呼应。

⑤协调方面

确定全文各个部分的组成如何做到匀称、和谐,文气如何贯通、流畅,文字怎样做到疏密得当等。

⑥拟定提纲的三种方法

a.标题式

就是以标题形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每一部分都是一个标题式的短句或词语。此法的长处是:简洁、扼要、易记,一目了然,写作便捷,有效率;短处是:内容过于简单,只能自己了解,别人不易明白,时间长了,自己也会模糊不清。

b.句子式

就是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此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为文章提供了各段落层次的主题句,便于起草成文。短处是:不能一目了然,不便于思考;文字多,效率低。

c.段落式

就是用一段话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每一部分都是一个段落的内容,是句子的扩充。此法精细、周详,为起段成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⑦拟定提纲的顺序

第一,先拟题目。

第二,写出总论点。

第三,考虑全篇的安排。

第四,大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要写出段的论点句。

第五,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第六,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调整。

(2)写出论文初稿

写出初稿,就是按照拟定好的提纲,运用语言文字,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的研究成果和逐步形成的思想、观点表达出来。初稿的写作是最艰辛的工作阶段,它既是作者思想认识不断深化,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基本成型的过程,也是对提纲再次检验的过程。初稿的好与坏,和文章质量的高低紧密相连。

①起草论文初稿的必备条件

写作初稿,是整个论文写作过程的核心环节。在起草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都是为这一阶段服务的;同时,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状况,也会在此阶段完全体现出来。因此,起草前要把下列几项必备条件尽量准备好,以保证草定初稿阶段工作顺利进行。

a.备齐“软件”

这里说的“软件”,是指文章的思路、观念等。它包括基本观点已经明确,并草拟了一定的文字;已想好了文章的大体内容或内容的某一部分;对文章的全局及各个局部内容已了然于心。

b.搜全材料

要引用的或参考的主要材料已基本搜集全,在文中的位置安排经过了细心的考虑。写作者手头还有一定的备用材料。

c.审定提纲

拟定的提纲已将自己的全部思想包括进去。写作者将提纲向指导教师作了详细汇报,经老师审阅、认可。这个经过周密考虑而拟定的提纲,是起草行文的基本依据。

d.安排妥当

已安排好一段集中的时间和必须的应用物品,有了较好的工作条件。

②论文初稿的写作顺序

a.从绪论起笔

就是按写作提纲排列的自然顺序进行,从开头写起,依次写到结尾,先提出问题,明确全文的基本论点,再展开作充分论述和论证,最后归纳总结,作出结论。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抓住了纲,也与研究的逻辑思维相一致;文章的格调、风格前后易于保持统一,首尾衔接紧凑、自然流畅,写起来较顺手,易于把握。

b.从本论人手

就是从本论人手,先写好本论、结论部分,回过头来再写绪论。这么写有两点好处:一是本论所涉及的内容,是作者研究中思考、耗神较多的问题,是作者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从这里人手起笔容易、好写;二是从绪论动笔,往往难于开篇,从本论人手,先易后难,当写好了本论、结论时,大局已在握,心里踏实了,就可悉心写绪论和完成全文。

③文初稿的撰写方法

a.一气呵成法

无论从绪论起笔,还是从本论人手,均应按拟定的提纲,一路写下去,不使思路中断。要尽可能快地把头脑中涌现出来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初稿完成后,再细致推敲、加工修改。

b.分段完成法

把全文分成若干部分,分段撰写,逐段推进,各个突破。每个部分以写一个分论点或几个小论点为单元,并注意保持各章节内容的相对完整。每一部分写好后,稍事整理,就可转入下一段。

(3)反复修改,不断提高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草稿完成后,一般都要经过反复修改。认真修改是作者高度责任心的体现,正确修改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环节。

①论文修改的范围

修改的目的既然是为了使文章更加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述自己的研究和设计成果,那么,修改的范围就是有什么问题修改什么问题。具体地说,它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a.控制篇幅

初稿的篇幅,很少会是恰如其分的,一般都比规定的内容多、词句繁,必须修改、控制。删去多余的内容,把篇幅控制到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规定的要求以内。

b.检查论点

综观全局,立足全篇,看论点是否正确、集中、鲜明、深刻,是否有新见解、新突破。对中心论点、分论点、小论点,都要全面检查。要把论点偏颇的改中肯;含混的改鲜明;片面的改全面;肤浅的改深刻;散漫的改集中;陈旧的改新颖;有失分寸的改恰当;立意太低的加以升华。

c.调整结构

看论文结构是否完整、严密;层次是否清楚;思路是否通畅。调整结构时还要把杂乱的层次梳理顺畅;臃肿的段落紧缩合并;上下文不衔接的串通连贯;轻重倒置、详略不当的调整相宜;开头、结尾不得当的斟酌周全;首尾缺乏照应的调整圆合。

d.更动材料

文章选用的材料必须达到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必要,即材料能够证明观点和表现主题;二是真实,即材料准确可靠而不歪曲事实;j是合适,即材料恰到好处,不滥不缺。如不符合这些要求,就要增补、删节、调换。

e.锤炼语言

要锤炼语言,加工文字,剪去闲文,使语言精炼;修改病句,使文字通顺,删削冗笔,使文章严谨。在精确、简洁、生动诸方面下工夫。

f.推敲标题

这项工作应包括对节标题和总标题的修改。对节标题要检查其层次、数量是否清楚,格式是否混乱,同一层次的标题的表达是否一致。总标题一般在写作前已拟好,这对文章的写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初稿完成后,对标题应再进行斟酌和推敲.看题是否配文,文是否切题。如题与文不贴切、不相符,或过长,或太笼统,都必须修改。

g.规划文面

起草初稿时,书写可以较随意,但修改定稿后,在誊清时就应当符合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文面要求。文面是文章的外表面,由文字书写、标点符号和行款格式组成。。文章定稿誊清后,还要对全文通读检查一遍,没有任何差错时,再装订成册。至此,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写作的全部工作就最后完成了。

②修改论文的具体方法

修改文章的可行、有效的具体方法主要有:热改法、冷改法、他改法、诵改法。在实际写作修改中,往往是这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a.热改法

指初稿完成后,趁热打铁,立即修改的方法。这时头脑中对文章的全貌比较熟悉,对原有的构思还记忆犹新,因此初稿中存在的毛病,如表述欠妥,有所遗漏,臃肿多余等,就比较容易发现。同时,在起草过程中发现或感觉到需要改动的地方,由于忙于行文未作处理,初稿结束后及时修改,印象也较清楚。

热改法的长处是:作者对文章的记忆清晰,印象鲜明,能改动及时;短处是:由于作者正处于写作兴奋状态,对需要删改的部分不易看出来,并且往往还难以割爱。

b.冷改法

指初稿完成后,放一段时间再修改的方法。初稿写完,头脑尚处于兴奋状态,陶然于篇章的境界之中,一时还难于跳出原来的框框,难以发现初稿中的问题。这时不妨先把它搁置起来,给头脑来个“冷处理”,让紧张的情绪暂时松弛一下。过几天,头脑冷静了,重读初稿就易于发现问题;同时,由于“搁了几天”,又阅读了有关资料和思考了有关问题,产生了新的感受、新的认识,再看初稿,就易于发现其不完善、不妥当之处,就易于删除多余,增补不足,完善表达,使文章水平有新的提高。

用冷改法,作者可能会忘掉某些临时闪现的思想、认识;有时因时间限制,不允许“搁几天”,也就无法“冷改一了。

c.他改法

指初稿完成后,请他人帮助修改的方法。文章应以自己修改为主,但也要请别人帮助,特别需要的是指导老师的审阅和修改。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己写的文章自己往往难于看出毛病,如果请人帮助,最好请那些愿意“吹毛求疵”的人批评,这样意见可能提得更尖锐、更直率,文章也可能改得更好。当然,他人的意见只能参考,不能“言听计从”,正确的做法是:既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又潜心作深入思考,有自己的主见,通盘考虑,悉心雕琢。

d.诵改法

指初稿完成后,诵读几遍,发现问题,然后再修改的方法。尤其是诸如语句不通、衔接不紧、缺词漏字、情感不相融等语言表达方面的毛病,光看不容易发现,但一诵读就读出来了,甚至有时仅凭“语感”就能发现不妥之处。

第九节  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1.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撰写的要求

(1)对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一般要求

为了提高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南京、成都、长沙、广州等地区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一般都制定了《关于学位论文的一般要求》,其中明确规定:

①制定“论文工作计划”。要求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出论文工作计划。该计划包括文献阅读、选题与开题报告、科研调查、研究方法、试验手段、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工作的进度计划和为达到预期目的准备采取的措施及方法。该计划一般要求由教研室(学科组)和系(所)审批,报研究生院(部)或主管部门备案。

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生应阐明选定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一般包括:摘要(中、外文)。要求概述论文的要点和主要结论、引言和评述,要求清楚地阐明论文的目的、意义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扼要地介绍前人对本课题已做的主要工作,并对其进行评论。主要内容与结果讨论。要求论文作者着重叙述研究工作和获得的结果,包括对理论分析、试验结果、理论计算和调查研究的分析和对比。要求论文叙述简明(必要的详细推导、详细数据列入附录)、数据可靠、计算准确、数据处理方法正确。

③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结论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体现研究生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

a.利用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解决了本专业领域里有意义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得出了新的结果。

b.将其他学科领域中的理论或方法引入本学科,解决了本学科领域中有意义的问题,并具有实用价值。

c.采用新的实验方法,或建立了国内没有的(或改进国内外已有的)比较先进的实验设备,获得了实验结果,并论证了其可靠性。

d.对本专业领域内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制方面的课题,在教学模型、计算方法或程序技巧方面有所创新。

e.针对有实验意义的课题,提出了先进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理论分析,论证了其可行性。

④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理论推导正确、原始数据和实验数据可靠、计算无误,同时要求分析严谨、立论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能反映出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及良好的科学作风。

⑤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部内容(包括外文摘要J,要求由研究生本人撰写。对于合作完成的项目,论文内容应侧重研究生本人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论文中如有与指导教师或其他有关人员共同研究、试验的部分以及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或结论的,要有明确说明。学位论文后面要求注明参考文献,即将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及作者、参考文献(包括期刊、图书等)及作者、文献名称、期刊号或书名、出版年月、单位等…列出。

(2)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①论文的科学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②论文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对论文涉及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③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

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3)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博士研究生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学位论文是申请人独立完成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包括:理论推导、计算、主要实验的构思、设计、结果分析及论文的整理等,要在本门学科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学术价值;在理论或技术上有突破或创新。实用性较强的论文除实际成果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选题应对国民经济建设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对论文所涉及的各种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能做出分析和评价;论文要能体现出作者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即建立在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基础上的一套科学工作方法和科研思路;博士学位论文还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文字符号全文应该统一,体现严谨的科学作风。

博士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如果博士生学习阶段的科研工作系本人在硕士生学习阶段科研工作的继续和深入,其硕士学位论文的成果可以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引用,但在博士生学习阶段应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完整、内容丰富的学术论文。

博士学位是我国学位的最高层次,博士学位论文不同于硕士学位论文,而应具有创造性。学位论文应独立完成,理论推导、计算必须科学可靠,并在本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在理论或技术上有突破;实用性论文则应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对国民经济建设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为保证论文的质量,我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均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博士学位申请人应在答辩前三个月提交学位论文或论文的详细摘要,并将论文或详细摘要印送有关单位及个人,或将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认真听取意见。

2.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格式及规范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化要求的必要性。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科学工作的成长道路上最初的一篇完整论文。在此阶段就开始对自己严格要求、有所规范和约束将对今后的治学生涯乃至生活态度等都会产生很好的影响。

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广泛协作和交流。信息的传播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同型性、有效性和及时性,这就必须有共同的语言。因此,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必须规范化及标准化。

1821年Faraday的辑言:有用的研究工作应具备三个阶段,即“the first to begin it,the second to end it,and thethird to publish it”,科学有继承性,科学生命由点滴的研究成果积累起来,不断延续,科学大厦由一砖一瓦砌筑起来才能建成。学位论文是对某科研成果或技术进步,通过核实、验证、鉴定、确认、整理、加工而撰写成的文字材料,是记录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件。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进步如果不撰写成报告论文,不形成历史性的文字材料,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不能纳入科学宝库。只有编写格式规范和标准的学位论文才能真正体现出科学的内涵,准确表达科学内容,优化信息传播,促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规范化,就是指格式、体例规范化,语言、文字和符号规范化,技术规范化,使之便于检索和存储,它是学位论文的自我完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自我约束。

事实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规范化将更有效地促进学位论文的更科学、更严格,更便于与国际惯例接轨和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而不会约束内容,更不会妨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3.举例及说明

(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1)例文

(工)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例文。

①.本选题报告例文涉及的研究课题及相关情况。

研究课题标准件计算机工艺规程设计

研究生姓名  王××

导师姓名  刘××  副教授

攻读学位级别博士

论文工作的起止时间  1994.9~1995.12

②本选题报告例文的主要内容。

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本课题由××航空标准件有限公司提供。该公司主要从事航空标准件的生产。长期以来,公司用于安排加工过程的工艺规程文件都是由技术人员手工编制,生产效率不高。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提高公司适应市场的能力,公司决定研制工艺规程的计算机设计系统,以替代人工查阅资料、计算尺寸、文档生成、图形绘制等繁琐而又大量的重复手工劳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工艺设计效率和工艺规程的质量,加快生产准备工作的进度。

实质上,该课题的核心部分:Kit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众所周知,CAD、CAM以及两者的集成CIMS是计算机应用于设计——工程中最具前景的领域。CAPP是联接CAD与CAM的关键中介。它使CAD技术有用武之地,使CAM技术向前与CAD有机地结合。所以,国内外对CAPP的研究方兴未艾,高潮迭起。

CAPP技术诞生于6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世界上研制出的CAPP系统已经不少。在80年代以前,CAPP系统是用传统的过程性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实现的。8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技术开始引入CAPP。同传统的方法相比,专家系统在处理专门领域的知识方面,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和优越性。而这非常适合解决CAPP这类复杂的需要专家的知识经验支持的问题。尽管开发智能化的CAPP系统困难巨大,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先进性,所以,一直是计算机应用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本课题主要内容是标准件计算机工艺规程的自动化设计。具体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标准件加工机械图形的自动生成;一是标准件工艺规程文件的自动生成。为使系统达到先进、通用和高自动化,系统在实现途径上采取CAPP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的实现措施.前者以工程数据库为核心,将设计规范、设计知识等描述设计环境的信息存入数据库,便于系统使用,在图形生成系统及二次开发系统的平台上完成机械图形的生成。后者以工艺专家知识库为核心,将工艺设计过程中各种决策逻辑(过程或算法)以决策规则形式存入库中,变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决策模型和程序代码,供主控程序调用。

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在哪个实验室进行试验,主要的仪器设备)、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

上述各项叙述如下:

①对CAD、CAPP的原理、发展状况、应用前

景进行了认真的学习。

②广泛收集与熟悉研究所需的开发工具和环境。

③对课题总体结构框架已基本明确,并已拟定出具体实施的可行步骤。

④本课题研究的物质条件基本具备,其中有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及比较先进的80486机器。

⑤本课题协作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得到深圳航标公司的支持,为课题研究提供资料,搞好技术协作,随时进行交流;二是必须得到本系领导及广大师生的支持与帮助。

科研论文工作的总工作量(估计)、研究阶段的进度(起讫日期)和要求,以及预期结果。

本课题总工作量需2年:

①(1994年9月~1995年2月,主要进行收集、熟悉资料,了解课题的内容、性质及要求等工作。

②1995年3月~1995年4月,进一步明确课题的需求,对系统的实现规划出结构框架。

③1995年5月~1995年8月,对系统进行详细的设计,画出系统功能模块及实现方法,写出程序伪代码等。

④1995年9月~1995年11月,进行程序代码的设计,上机调试,直到通过。此期间,同时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

⑤1995年12月,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系统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验收。此期间,同时要做的工作是修改论文。

⑥1996年元月,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所需经费预算(按研究阶段分别列出材料费、化验检测费、加工费、差旅费及其他费用)。

本课题所需经费如下:

①材料费软件费:1 000元

②资料费:500元

③差旅费:2 000元

④器材费:2 000元

合计5 500元

(Ⅱ)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例文。

①本选题报告例文涉及的研究课题及相关情况。

研究课题  MoSi2(2下标)基复合材料强韧化机的研究

研究生姓名 王××

导师姓名  左××教授  刘××教授

攻读学位级别  博士

所学专业  材料加工工程

所在教(科)研室名称  材料系钨钼材料研究所论文工作的起止时间  1994.4~1997.8

②本选题报告例文的主要内容。

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MoSiz具有高熔点(2030℃),适中密度(6.24g/cm3)、良好的导热性、优良的高温抗氧化性,且在高于10000c下表现出一定的塑性,显示出既像陶瓷又像金属的混合特性,是继Ni、Ti超合金和结构陶瓷之后出现的极具竞争力的高温结构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化工机械等许多工业部门,如:陶瓷基复材的增韧相、难熔金属和碳的高温涂层、结构陶瓷高温钎焊材料及高温结构件(热电偶保护套管及热压和拉伸模设备元器件、动力发电机部件、高温热交换器、煤气头喷烧器、点火器、涡轮飞机发动机的发热部件等)。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保持MoSi2(2下标)好的抗氧化性的前提下,提高其低温韧性、高温强度以及抗蠕变性,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MoSi2(2下标)基高温结构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采用复合的途径以及加工工艺的改进,努力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目前所采用的复合途径是增强体的加入,包括纤维、不连续的颗粒或晶须,以及微细叠层;增强材料有氧化物和非氧化物陶瓷,以及难熔金属等。所采用的加工工艺有机械合金化、自蔓延高温合成、等离子喷涂、固态置换反应和放热扩散等。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先后起步,在材料的制造研究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对于材料合成的机理研究却刚刚开始,对于增强体在材料中的强韧化机制研究得还不透彻。如MoSi2(2下标)的机械合金化机制是怎样的,与其他材料的机械合金化机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MoSi2(2下标)的合成过程中相的形成和转变是怎样的,添加元素对相的形成和转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MoSi2(2下标)的高温和低温氧化行为和氧化机理是什么,添加元素又起什么作用;MoSi2(2下标),致脆的原因是什么,添加元素在MoSi2(2下标)中的强韧化机制是什么等。从总体上讲,MoSi2(2下标)基高温结构材料还处于萌芽阶段,它现在的发展水平只相当于70年代早期结构陶瓷的发展水平,还有许多工作尚待研究。所以开展此项研究有助于弄清以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新型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我国对于MoSi2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用做功能材料上,特别是应用于半导体工业,而对其用做高温结构材料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与国外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就现有的资料表明,MoSi2(2下标)用做高温结构材料时,主要局限于作为高温发热元件,如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郑州嵩山高温元件电炉厂等,而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南工业大学等目前还只对MoSi2(2下标)基复合材料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因此,为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有必要对MoSi2(2下标)基复合材料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丰富相关的理论知识,将MoSi2(2下标)基复合材料应用到更多的领域。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Vasudevan A K,Petrovic J J.Mater.Sci.Eng.A155(1992)1

[2]Petrovic

JJ.  MRS Bulletin,July1993,35

(33郑灵仪,金燕苹等,宇航材料工艺,1994,2:1

[4]Jeng Y L,Lavernia E J,J Mater.Sci.,29(1994)2557

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①在材料准备方面,着重于弄清MoSi2(2下标)及其复合材料粉末相的形成、转变及转变的机制,以此对机械合金化机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建立机械合金化的理论模型,丰富对MoSi2(2下标)及其复合材料机械合金化理论的研究。

②研究材料烧结过程(反应烧结和自蔓延高温合成)中相的形成和转变,弄清增强体的行为以及烧结机制。

③通过高温和低温氧化实验,研究不同工艺和增强体条件下对材料“PEST”现象的影响,弄清氧化的行为及机理,完善对MoSi2(2下标)及其复合材料氧化行为的研究。

④弄清MoSi2(2下标)致脆的原因,在为提高MoSi2(i2下标)性能而添加的增强体方面,着重研究添加增强体后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界条件,增强体在MoSi2(i2下标)形成过程中的存在形式、分布情况以及对MoSi2(i2下标)力学(高温强度和低温断裂韧性)的影响。

根据现有的设备和实验条件,拟采用粉末冶金和自蔓延高温合成两种方法,具体工艺路线如下:

增强体加入→一定化学配比的Mo、Si粉末→机械合金化(增强体加入)→冷压(或等静压)→烧结  或(增强体加入)机械合金化→热压(或热等静压)

增强体加入→一定化学配比的Mo、Si粉末→冷压(或等静压)→自蔓延高温合成

增强体加入→一定化学配比的Mo、Si粉末→冷压(或等静压)→烧结

其中,以第一种工艺为主,其他两种工艺作为比较。

对于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拟采用热模拟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硬度计及其他性能检测设备,研究增强体对材料力学性能和电子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俄歇能谱仪等现代化检测手段,分析研究材料的显微结构、增强体的存在和分布状态、相的形成和转变,弄清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粉末相的转变机制,烧结过程中增强体的行为以及烧结机制,材料的PESST现象,氧化的行为及机理。

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在哪个实验室进行试验,主要的仪器设备)、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

本研究是在中南工业大学材料系钨钼材料研究所进行。

钨钼材料研究所长期以来从事低塑性材料的强韧化研究,近几年来在原来钨钼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又开发出新的功能和结构材料。指导老师是长期从事低塑性材料研究的专家,参加过多项材料的研究课题,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现场生产经验,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受到同行重视。钨铜材料研究所对低塑性材料加工性能以及使用性能的研究,为本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钨钼材料研究所配备有低塑性材料的力学、金相、粉末性能等全套的实验检测设备和进口扫描电镜,同时,中南工业大学配备有冷等静压、热等静压、真空热压等设备和电子探针、透射电镜、俄歇能谱及现代检测仪器可研究使用。

科研论文工作的总工作量(估计)、分研究阶段的进层(起讫日期)和要求,以及预期结果。

时间安排:

1995.9~1996.1对不同化学配比、不同球料比、不同转速、不同球质和不同增强体加入条件下的粉末机械合金化,并进行物相分析,研究粉末相的形成、转变和转变的机制,弄清机械合金化的机理,建立机械合金化模型;

1996.2~1996.5  对不同化学配比的MoSi2(i2下标)粉末和添加增强体的粉末,以及机械合金化后的粉末进行压型,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有保护气氛的烧结和自蔓延高温合成,研究烧结过程中相的形成和转变,增强体的行为以及烧结机制;

1996.6~1996.9  对制得的材料在不同温度下,于空气中进行氧化烧结,以研究材料的“PEST”现象,氧化的行为及机理;

1996.10~1997.7  对研制的MoSi2(i2下标)。基复合材料进一步完善,针对本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准备答辩。预期结果:

①研制材料的中温氧化灾难行为得到降低,低温断裂韧性和高温强度有一定的提高;

②对机械合金化机理、增强体的行为和烧结机制、氧化行为和机理以及增强体对材料力学性能和电子结构的影响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③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7篇。

所需经费预算(按研究阶段分别列出材料费、化验检测费、加工费、差旅费及其他费用)。

球磨机  12000元  材料费  3000元

化验检测费5000元

加工费  3000元

差旅费  2500元

其他费用2000元

(2)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遵循的原则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的开始和整个研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选准学位论文题目,就意味着可能出好的成果。若论文题目选得不当,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导致学位论文的失败。

在研究生选择论文题目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在学术方面具有开拓性。

研究生学位论文1的选题,一般分为“应用研究”、“理论研究”两大类,无论是哪一类选题,都应在学术方面具有开拓性,即所选题目应是前人没有专门做过的,或已有人研究,但当前尚无理想的结果,有进一步探讨的广阔前景,或是目前在学术界有分歧,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选题中注意避免照搬前人的成果,重复别人的工作过程。同时选择课题还要避免过于平淡和一般化,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比较明确,论文有发挥和创新的余地。

②在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先进性。

研究成果要具有创造性,能得出新的见解,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研究生要选择处于学科前沿、在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则要选择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前景的课题,力求是国家或部门的重点科研课题,或是企业、科研单位亟待解决的科研课题,既要看到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要看到今后的发展和需要。

③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研究课题除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具有学术上的开创性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先进性外,还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课题必须密切结合实际,解决现代化建设中一些急需解决的难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对生产能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

(3)学位论文选题要注意的问题

①选题不宜过大。

研究生选题不宜过大,过大不能深入,也难以在预定时间内得出结果。研究生的学制一般分为两年半至三年,在学期间研究生真正进行科研的时间一般只有一年左右,在时间安排上注意留有余地,以备做必要的补充实验和社会调查。

②题目实现的可能性较大。

在选定学位论文课题时,还要注意考虑题目实现的可能性。要对课题涉及的理论范围及数值计算方法与计算规模有所了解,以确定是否可行与可能,并对试验手段进行研究与分析。学位论文的选题,要根据指导教师的特长、科研基础和实验条件,选择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题目。来自生产或科研单位的研究生,结合原单位的工作和需要选定学位论文题目。这样题目实现的可能性才能有保证。

③题目选择符合自己的特长。

选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反映了研究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探索学习能力和分析判断、科学思维能力。因此选题时,除了要注意难度和工作量符合学位论文的要求外,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水平、素质和特长,以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为目的。如果擅长逻辑思维,就作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的课题,如果擅长于实际技术则选择偏重于应用方面的课题。

实践证明,选题的合理与否,对研究生论文阶段的工作以至最后结果都有直接影响。选题不认真或盲目选题,往往造成论文工作的被动局面。选题合理,准备充分,有利于下一步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减少依赖性。同时题目与科研项目、学科发展紧密结合,对科研工作也是有利的促进。

(4)硕士、博士选题报告的内容及要求

我国许多重点大学自1982年开始,均实行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首先做选题报告的制度,且对研究生的选题报告作出明文规定。全国其他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也在差不多的时候相继实行了选题报告制度,亦称开题报告制度。研究生作选题报告,也是一个阶段考核,它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论文目标和要达到的预定水平,使学位论文选题较为准确、适当;使系(室)有关人员对研究生的课题有所了解,以便有更多的人关心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通过选题报告,专家评议,研究生能较好地了解在课题进行中应注意处理和解决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有利于研究生和导师间的相互交流。

①选题报告的内容。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主要是将课题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说明自己选定课题的经过,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对开展此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同时要阐明所选课题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实用价值、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以及自己准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

b.对所确定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意义、价值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给予充分的阐述,同时要对自己的课题工作计划、确定的技术路线、实验方案、预期结果等做理论上的论证和技术可行性的论证。

c.课题研究过程中,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目前仪器设备和其他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

d.阐述课题研究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e.估算该课题的工作量和所需经费。

②选题报告的要求。

研究生的选题报告在学位课程结束后开始进行。选题报告要求写成书面材料。研究生将选题报告和有关的参考文献、已做过的选题依据的各种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等事先印发给选题报告审查小组成员和参加会议的其他有关人员,选题报告必须在系或教研室(研究室)中进行,由3~5人组成选题报告审查小组,也邀请本专业的教师、学牛参加,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经过审核小组的严格审核。选题适当、论据充足、措施落实的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将获准开题;而尚有不足的将被要求在修改补充后重作。

为使选题报告能顺利通过,研究生应从人手就开始广泛接触社会,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文献,搜集资料,了解本学科领域在国内外发展的动态,使学位论文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总之,选题的正确性是论文成功的重要前提,而选题正确与否和选题前的准备及选题报告密切相关,搞好选题报告是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

(二)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本文论述了商业风险的基本内容及研究商业风险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商业风险,这种风险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通过对商业风险的具体分析使企业认识风险,利用机会,降低损失并寻求经济运行的优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率。

第一章商业风险概论

提出了商业风险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从定义着手分析了商业风险的产生条件,即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是商业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充分条件,而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背离则是其产生的结果。探讨了商业风险的本质和特点,按商业风险形态进行了分类,指出了研究商业风险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市场经济与商业风险

本章明确了市场经济的确切内涵。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及运动规律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功能。论述了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调节手段的一般特征,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不确定因素和商业风险。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经营活动中会不断受到商业风险的影响。

第三章  商业风险分析与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估商业风险.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风险报酬的计算看到冒风险可能带来的额外报酬,准确地把握经济活动中的市场机会,积极开展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取得理想的成果。本章探讨了企业对付风险的处理手段,分析了商业风险对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寻求经济运的优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试图提供一种提高经济效率的新思路。

第十节社科论文

1.社科论文的含义

对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军事学、历史学、图书馆学、文学、法学:人口学、人才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后写成的论文,称社会科学论文,简称社科论文。

2.社科论文写作要求

“理”是社科论文的灵魂。因此首先要求作者掌握更丰富的文献资料,在广泛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以及他人见解的基础上,经过周密的思考,提出言之成理的新观点。其次,面向本专业人员的论文要深入挖掘,使其具有理论深度和专业特性;兼顾非专业读者的论文,则在强调庄重的同时注意通畅、生动,深入浅出。

3.社科论文的分类

社科论文可分为多种。按研究的方法,可分为:

(1)论证型论文

针对某个有实际意义或理论价值的专题,探讨事物的本质、规律,挖掘事物的特性和内涵,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2)考证型论文

以可靠的事实、证据为依据,以研究、辨别事物的真伪为要务,研究过程以搜寻事实、证据为主要内容,旁证博引,让事实说话。

(3)诠释型论文

对某学科领域的理论、概念、原理、原则或事物的属性、特征、本质以及史实、事实、事件的全貌、发生、发展等作全面、深刻、正确的解释、说明。撰写必须掌握事实材料,把握理论分析、判断的尺度。

4.社科论文的一般结构

社科论文的结构一般为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

(1)引言

扼要说明为什么研究这个题目,解释这一题目讨论、研究的意义。如果论文较长,则要把本论部分作一扼要介绍或揭示论述问题的结论。

(2)正文

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作者在这里,必须根据论题的性质,或正面立论,或批驳不同的看法,或解决别人的疑难问题,周详论证文中的全部思想,详述作者个人的研究成果,详述作者提出的新的、独创性的见解。

(3)结论

这是正文部分要旨的简要揭示和强调,但不是正文论点的重复。如果引言或正文部分作了揭示,那么这部分不再揭示文章的主旨,但必须注意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

以上结构,写作时可根据实情变通。

第十一节  科技论文

1.科技论文的含义

科技论文指学术论文中的自然科学论文。它是对自然科学领域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创造性的科学实验,并运用逻辑思维论证或阐述,揭示其客观规律和本质的论说性文体。它既是科学研究的总结和记录,又是学术思想交流的工具手段。

2.‘科技论文的特点及写作

科技论文与一般论文或其他科技文体的区别,主要在于:

(1)论述科学性

科学性是科技论文的生命,也是它和一般论文的根本区别所在。科学性,首先表现为科技论文的内容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反映。其次,表现为表达形式的科学性,结构清晰严谨,逻辑思维周密,语言简练明确,格式比较固定。表达,一忌含糊;二忌歧义;三忌过分形象。科技论文与科普小品有所区别,忌用华丽的词藻修饰,忌用带感情色彩的句子,忌用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语言应规范准确,使用标准化科学术语和计量单位,无论是符号、图文,还是表格、数据,都应力求准确无误。第三,表现作者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作者从选题、收集材料、论证问题,到形成正式论文的全过程,都应实事求是,不可草率轻言,不可伪造数据,谎报成果,抄袭剽窃。

(2)内容创新性

有无新的内容,是否对科学进步有所贡献,是衡量科技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科技论文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它引用了最新的实验数据或对原有的材料进行了新的整理,提出、解决或创造了前人所没有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并且有普遍性,能为人类知识和技术的宝库增加新的库藏。

(3)论证学术性

科技论文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或批驳别人观点的错误。不是一般的认识和议论,而是系统化、专门化的学问。由于科技论文的读者对象,一般都是从事某一方面工作的专家或学者,所以对它的学术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3.科技论文的分类

(1)按写作目的和作用,可分为纯学术性论文和学位论文

纯学术论文。纯学术论文,反映了各学科领域内最新的科技水平或该学科的发展方向,可起到公布成果、交流信息的作用。它要在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发表,篇幅受到限制,因此比学位论文的内容更集中、更精炼。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其更突出的作用还是为授予学位提供依据。它要经过考核和答辩,要求既充分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又反映作者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篇幅要长得多。

(2)按研究方法可分为理论型、实验型和描述型

理论型主要研究方法是理论分析;实验型主要研究方法是设计实验、实验过程研究和实验结果分析;描述型主要研究方法是描述说明,目的是介绍新发现的事物或现象及其所具有的科学价值,重点说明这一新事物是什么现象或不是什么现象。

(3)按议论性质,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4.科技论文的通用结构.

主要包括三大块:

(1)前置

①标题(题目、题名)。科技论文的标题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是以研究目的或研究对象为题,如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一是以研究结果为题,如《碳化钨作为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另外还有兼含对象和结果的标题。

具体内容:

一要准确反映确定的范围、深度和中心内容,为检索提供必要的信息量,使读者能了解作者强调的思想和闸明的主要问题。

二要方便二次文献编制题录、索引。

三要在不影响准确性的前提下力求简洁明了。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简短的标题,既节约读者的时间,便于贮存和检索,又能使主要内容更集中、更突出,提高标题的信息量。正标题语意未尽,可在另一行用副标题补充、解释和说明正标题。

四要避免使用不常见的术语、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也不用积极修辞。

五要防止空泛笼统和概念、判断不合逻辑的毛病出现。

②作者。作者要署真名。书于标题下,并用括弧注明工作单位、职称或学衔。

③摘要(提要)。在标题下,提示论文最主要的内容:研究的目的和对象、研究的方法和范围、研究所得的结论、结果和意义。这几点也不必面面俱到,但研究的对象和结果不可忽略。

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外文不超过250个实词;要完整,成为可独立使用的短文。

④关键词(主题词)。从论文中选取3~8个能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词,以表示某一个信息数目;另起一行,排列在摘要的左下方。

(2)主体

①引言(前言、绪言、序论、导论)。引言目的在于引出正文。只用小段文字说明,切忌与摘要雷同。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说明从事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意义,简介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等。这是引言最重要的部分。二是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实验设计及其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交代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等。三是点明获得的研究结果或结论。这些内容可根据论文的实际作适当的调整。

②正文。这是核心部分,是在引言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材料论证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部分,是作者学术水平和创造才能的集中体现。包括内容:

本课题的前提或假定——说明选用某些方法的原因,简介论证过程,重点说明自己的方法特点及长处。

实验装置——明确交待实验所用的原材料、设备、装置及仪器、材料规格、工作条件等。有照片或图片,应选择提供。

方法——写出操作步骤、手段及过程。

③结果。主要写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后取到的数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结果,这是论文的关键部分,是整篇论文研究工作的中心,也是结论赖以产生的基础,要写得具体明确,富有逻辑性。

④结论。结论的写作一定要慎重。要用肯定的语气和可靠的数字,把实验证实的事实和自己提出的假设严格区分开来。要求:简述由实验结果的讨论部分所得出的最后结果;说明结论适用的范围;说明研究成果的意义,并指出自己对公认的旧假说、原理作了哪些改进;展望该项工作发展,指出本课题研究中的遗留问题或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⑤致谢。结论之后,要对本项研究T作和论文写作有过实质性帮助的人表示感谢。名次以贡献大小为标准。谢辞要写得诚恳、有分寸。常用语有“谨致谢忱”、“深表谢意”等。

⑥参考文献。论文中引用的论文、数据、结论、公式、资料等,都应列表附后。一为尊重他人劳动,二为核对查找提供线索。可用夹注、脚注等标准方法。参考文献无论中文外文,均要用标准注释方法写明参考文献的题目、作者姓名、出版社名、出版时间、版次和页码等。

(3)附录

这是主体的补充,并非每篇必备。下列情况可编附录:

①专门术语、符号的解说;

②烦琐、冗长的公式推导;

③应放人而没有放入的材料;

④珍贵的资料;

⑤某些原始数据、计算程序、结构图、统计表;

⑥本专业人员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⑦推荐给读者阅读的参考文献目录;

⑧能佐证正文观点,又与论文无直接关系的重要资料。

第十二节  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论文是个后起的概念。所谓教学论文是指反映教学研究成果的议论文,是对教学领域中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和理论的研究、探讨,阐明作者见解、交流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教学论文主要用于教研成果的描述,是教研成果的文字化,是推广交流教研成果的有力手段,是存储教研成果的一种方法,也是考核教师和专职教研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教学论文这个载体,将教研成果和经验向社会发表,使之为社会公认并用之于教学实践,成为人类共同知识财富的一部分。

2.教学论文的主要特征

(1)以教学研究为内容

(2)以说明、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3)以独到见解为特点

3.教学论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论文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举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和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和阐明教材内容、教学活动、教改试验、教学理论中的各种问题,描述教研成果,总结教研经验的文章,均属教学论文范畴。具体而言,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有六个方面:

(1)陈述某个学科领域中有所发现、发明的成果或富有创造性的见解。

(2)作者本人进行教研的经验总结。

(3)根据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论述改革教学工作的设想。

(4)对已有的见解进行补充、论证或突破前人已有的成就。

(5)在综述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寻求继续前进的突破口。

(6)推翻旧说,建立新观点。

4.教学论文的分类

教学论文就其论述的内容和过程分,为四大类:(1)学术性论文;(2)教材分析论文;(3)教学科研报告;(4)教学札记。

5.教学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

(1)科学性

它是教学论文的灵魂和生命。这是要求观点正确,材精真实,数据可靠,概念准确,判断恰当,内容成熟,论述系统、完整、全面,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揭示本质规律,给读者以准确、科学的认识。

(2)客观性

这里要求教学论文要从实际出发,提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3)创新性

是教学研究成果的文字体现。它要求作者对选定的论题或所提出的观点和方法有自己的独特的发现或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4)严密性

这是对思维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选词造句,严谨的篇章结构,严密的论证推理等四个方面。

(5)效用性

教学论文的效用性,包括实用性、针对性、普遍性、操作性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