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阳明
4112800000009

第9章 白狼黑狼:善与恶的较量(8)

王守仁又问:“历史上,实现这一理想的先人有哪几位呢?”

竹轩翁答道:“首推孔子,他开创儒家学派,编纂《春秋》,修订‘五经’,创办私学,打破传统贵族教育,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还有个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作的《出师表》《诫子书》,发明的木牛流马、孔明灯,让后世对他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王守仁默然无语,自此立下人生三大目标,那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十三岁时,母亲郑氏病亡,王守仁居丧哭泣甚哀。

父亲王华另续弦,继母乃是谢迁妻妹诸氏,诸氏兄诸养和与王华在余姚时就相识。有了这层姻亲,王华与谢迁、诸养和更为亲近,走动也更频繁了,王华欣喜之情自不用说。

诸氏最初待王守仁刻薄,王守仁决心改变这一境况。

一日游于城隍庙市,见有人卖猫头鹰,王守仁便出钱买下。王守仁又以钱赠给一巫婆,授以口语,见到继母诸氏如此这般。

王守仁回家后,将猫头鹰潜匿于继母诸氏床被中。诸氏掀开被子,猫头鹰冲出,绕屋而飞,口作怪声。诸氏大惊,开窗逐赶,很久猫头鹰才飞走。浙江风俗忌野鸟入室,况且猫头鹰乃恶声之鸟,见者以为不祥,又藏伏于被中,岂不是特别令人惊恐?

王守仁闻房中惊叫之声,装作不知,进入室内问继母原因。继母诸氏想不到是小小王守仁的恶作剧,便将猫头鹰入室伏被之事叙说。

王守仁向继母说道:“这确实是怪异之事,为何不找巫婆问一问?”

诸氏以为言之有理,便派人找来巫婆。

巫婆入门便说:“府中有一股怪气。”见到诸氏,又诈道:“夫人气色不佳,当有大灾到来。”

诸氏更加惊恐,将被中出现猫头鹰之异事相告,巫婆道:“老妇问问神灵,便知原因了。”

巫婆点燃香烛,请诸氏下拜。然后巫婆闭上眼睛,作起法来。一会睁开眼睛,假托郑氏附体,怪声怪语说道:“你待我儿无礼,我诉于上天,将取你命,先前的怪鸟即是我的化身。”

诸氏信以为真,跪拜数次,服罪悔过,并发誓道:“以后再也不敢了。”

良久,巫婆闭上眼睛又睁开,然后皱着眉头,恢复原声说道:“刚才见到先夫人,十分恼怒,托怪鸟啄你生魂,幸夫人许以改过,方才升屋檐而去。”

诸氏顿时浑身直打哆嗦,随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向巫婆叩头求饶,并保证此后再也不敢虐待王守仁了。

此后,王守仁用心学习,一切顺利。

再说王越、汪直统军征剿鞑靼,双方互有胜负。达延汗为了稳固统治,便提出向大明朝纳贡称臣、双方罢战。王越、汪直上报成化皇帝,成化皇帝回到宫中又问万贵妃。

万贵妃是女流之辈,心疼军费开支,便说道:“万岁爷英明呀!三十多年了,鞑靼又向我们大明朝纳贡称臣了,万岁爷您替先祖一雪前耻了!”

万贵妃这么一夸,成化皇帝立刻兴奋得不得了,当即听从万贵妃所言,同意双方罢战,召汪直等人回京。

汪直回到京中,成化皇帝便立即召见。寒暄一番后,成化皇帝问汪直:“你所见地方官员中,谁最贤能?”

汪直早已耳闻秦纮参劾之事,灵机一动,故意奏道:“地方官员中,要数秦纮廉洁有才干。”

成化皇帝笑了笑,把秦纮以前写的奏章给他看。汪直叩头在地,承认自己的确有罪过,但还是称赞秦纮的贤能,不改变看法。皇帝宽恕汪直,不再治他的罪。汪直本想打击秦纮,可现在为了保住自己,他不得不力荐秦纮了。

达延汗说话算数,遣使五百人,带着大量马、驼、毛皮,由大同入居庸关。成化皇帝派新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华前去居庸关接纳鞑靼贡物。此时,王守仁已经成长为一名意气风发的少年了。王守仁穿着直裰长袍,戴着四方平定巾,十分俊俏。王守仁跟随父亲王华前去居庸关。居庸关位于北京西,此地为长城要口,明朝建立时建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合称内三关,形势险要,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天,王守仁骑马在居庸关附近考察,忽见前面一只野狐跃出,便抽箭射去,无奈射技一般,不能射中。就在王守仁拔第二支箭之时,附近树林中传出一声箭响,一箭正中那只野狐。王守仁正在纳闷时,树林中走出一个戴着珍珠小帽、穿着蓝色长裙、扎着两只小辫、拿着铁弓的十岁左右小姑娘。

小姑娘笑盈盈地向王守仁说道:“大哥哥,你没射中,这野狐是我射死的。”

王守仁立刻满面通红,见小姑娘一身胡人装束,知其是鞑靼人,便礼貌问道:“请问姑娘是何人?”

小姑娘也不羞涩,爽朗答道:“本姑娘就是你们所说的‘小王子’的独生女儿蒙雅丹。”话音刚落,小姑娘便捡起野狐,飞快地跑走了。

王守仁有些发呆,知道这个“小王子”就是鞑靼国的达延汗。王守仁有点想不到的是,这五百贡使中,居然有达延汗的女儿。王守仁感到羞愧的是,这个活泼开朗蒙雅丹小自己几岁,居然箭技远在自己之上。

王守仁怅然回返,途中遇一乡老,便下马询问居庸关战争风云。

乡老道:“三十年前,鞑靼国的瓦剌军侵犯京城,是兵部尚书于谦调兵遣将,追到了居庸关。于谦,是大明朝的英雄呀,可惜了,被石亨奸臣所害。”乡老随口吟诵起于谦少时创作的诗歌《石灰吟》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看到乡老如此崇敬于谦,王守仁立刻有了做于谦这样的英雄之志。不只乡老,王守仁也崇拜于谦,于谦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是王守仁心中的一个谜。随父亲王华回到京城后,王守仁四处巡梭,想了解实战情景。在北京于谦祠堂前,王守仁题下这样一联:“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忠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回到家中,王守仁在梦中拜谒了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祠庙,醒后有感于马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还”的名言,挥笔写下了一首绝句:“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神奇的是,王守仁在人生终点时,居然亲身到了伏波将军庙,跟他现在梦见的一样,这是后话。

王守仁急于立功,当然还念念不忘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蒙雅丹,便想请父亲上疏朝廷,自己愿得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

王华惊道:“你病狂了?怎么说出这番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

王守仁不再言,更加专心学问,另外苦练射技。

再说汪直专权擅政时间很久了,其威风程度甚至超越了成化皇帝,朝廷内外无人能够压过他。那些内阁、六部的大臣们都要看他脸色行事,百姓于是讽刺万安、尹旻、张蓥等当朝大臣是“纸糊阁老、泥塑尚书”。

文武官员不作为,大明朝便乌烟瘴气。

有一个宦官,人称阿丑,长于诙谐,经常在成化皇帝面前表演小戏,颇有一些谏喻风格。

一天,阿丑扮成醉鬼的模样,一上场就疯疯癫癫,四处谩骂。另外一个小太监扮成行人的模样,和阿丑说:“万岁阁老到。”

这“万岁阁老”是指大学士万安,人人知道。

阿丑听到“万岁阁老”,竟然毫不理会,嘴里仍然骂骂咧咧。

小太监下场后,又出来说:“御驾到了!”阿丑仍然没有理会。

等到第三次来报,说是汪太监到了!阿丑这才慌张起来,规规矩矩站在一旁。

来人故意问他:“皇帝都不怕,难道还怕汪太监吗?”

阿丑连忙摇手:“不要多嘴!咱家只知道西厂提督汪太监不好惹呀!”

成化皇帝就在下面,听了这话,心里不是滋味。

阿丑知道成化皇帝已经动心,就在第二天再次出演。这次他竟然效仿汪直的穿着打扮,手里持着两把大斧,挺胸而行。

旁边有人问:“你带着这两把斧头做什么?”

阿丑摇头道:“这是钺,不是斧。”

那人又问拿着钺做什么,阿丑答:“这两钺非同小可,咱家自从典兵以来,全仗着这两钺呢!”

那人又问这钺叫什么名字,阿丑笑道:“怪不得你是个呆鸟,连王越、陈钺都不知道吗?”

成化皇帝听了这话暗暗惭愧。

小戏结束,成化皇帝又接到都察院监察御史徐镛参劾汪直的奏折:“现今天下之人,只知有西厂而不知有朝廷,只知畏汪直而不知畏陛下。”

给事中吴原又乘机奏道:“成化十四年秋,有一个江西人叫杨福,本是宁王府里的佣人,后来逃了出来。路过南京的时候遇到熟人,说他长得像北京城的太监汪直。杨福就冒称自己是汪直,用他的老熟人冒充西厂番役。他在芜湖下令,动用朝廷的邮传,把仓库里的军需用品,经过常州、苏州,再由杭州一直运到宁波,地方官吏俯首听命,大气都不敢出。后来到了福州,被镇守太监卢胜察觉,私下命人到他房中侦伺。观察了几天,看出破绽,于是果断探其胯下,是真男子也。一个假冒汪直的人都这样作威作福,可见真汪直之飞扬跋扈。”

成化皇帝这才下定决心,将汪直贬职,撤销西厂;召还前兵部侍郎马文升,任命他为辽东巡抚;陈钺也被罢免致仕。

汪直获罪,监察御史徐镛又弹劾王越是其同党,成化皇帝下诏剥夺王越一切官职和爵位,流放湖广安陆,儿子王时也被削职为民。

当宣旨钦差来到时,王越万念俱灰,几乎自杀。后来见圣旨中有从轻发落的话,这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四、十五年之约

在紫禁城东侧的一处僻静宫院里,传出琅琅读书声。这处宫院叫内书堂,来这儿读书的不是皇子皇孙,而是十几岁的小太监们。内书堂,是明朝宦官读书、识字机构,由太监王振创设。由翰林学士教导小太监学习《百家姓》《千字文》《孝经》,以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能来这儿学习的,自然是从二十四衙门挑选出的聪明灵活、讨人喜欢的小太监。

前来学习的一百多个小太监中,自然会有张忠。李孜龙教导他五年,他是有一定功底的,但他并不张扬,和那些一字不识的小太监们一字一字地学习。评定成绩的标准是背诵能力和字体的工整度,这些小太监中,张忠的成绩无疑是最优秀的。

管理内书堂的太监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梁芳。梁芳入宫做了太监后,处处巴结万贵妃,不久,由一个司礼监的监丞升迁为秉笔太监。秉笔太监,算是宦官中最有学问的,自然会来主持传道授业。内书堂的监丞是刘瑾。小小张忠能够看出,刘瑾见了梁芳是貌合心不合。张忠有点纳闷,梁芳如此显贵,刘瑾为何不巴结他呢?

这日,梁芳不在内书堂,刘瑾给一些聪明灵活的小太监们训话。这些小太监分别是:张永、张忠、谷大用、马永成、魏彬、邱聚、罗祥。

刘瑾拖着娘娘腔训道:“小子们,你们知道皇家教你们功课是为了什么吗?”

这七个小太监哪敢回答,只是站在那儿认真听。他们知道,不需要他们回答,刘公公会接着说下去的。果不其然,喝了一口水后,刘瑾接着训道:“皇家培养你们,为的是你们明古今、通文墨,在十年后、二十年后更好地为皇家服务。你们学业有成,必会如虎添翼。”

刘瑾这番话,张忠非常认同,说得实在,析得深刻,不像梁芳在万贵妃面前像条哈巴狗,在小太监们面前像条白眼狼。

刘瑾训话完毕,小太监们一一后退离开。张忠有意走得晚,他是刻意最后一个离开。刘瑾单独对这几个人说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必是器重他们,当然现在心情肯定好。李孜龙曾经教导张忠,在这个时候巴结上司事半而功倍。见同伴们离开,张忠在刘瑾面前跪下,从布兜里掏出那放了好久的五十两银子,呈给刘瑾。张忠说道:“这是小子我孝敬公公您的。”

刘瑾不禁眉开眼笑。

从这以后,刘瑾经常单独把张忠唤来,面授心得。

这一天,刘瑾笑脸将梁芳送走后,守着张忠的面,不禁骂起梁芳来。

张忠不解地问:“刘公公,梁公公是万贵妃的红人,您为何冷冷对他呢?”

刘瑾摸着张忠的头,慢慢说道:“我们这些太监呀,是皇宫的仆人,仆人必须跟对主子才行。万贵妃现在红,十年后,她还会红吗?”

张忠认真地听。刘瑾见其聪慧,便问道:“人都有一死,皇帝也不例外,你说皇帝崩了,谁接替皇位?”

张忠答道:“当然是太子了。”

刘瑾说道:“对。皇宫中都传言万贵妃要害死皇太子朱祐樘,太子也时刻提防万贵妃。你说我们敢巴结万贵妃吗?敢与万贵妃的红人梁公公结为一党吗?如果太子做了皇上,梁公公之流如果死得早还好说,如果那时候不死,不是被杀就是被贬呀!”

小小张忠立刻明白了,这皇宫中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跟对人,不是跟皇上就是跟太子。

刘瑾又说道:“皇太子朱祐樘与你年龄差不多,少不了找几个灵活的小太监陪他玩耍,到时候你可要用心侍候。”

张忠点头答应。

这司礼监秉笔太监梁芳不是等闲之辈,他也像刘瑾那样刻意培养党羽。钱能是他的党羽之一,梁芳借为皇帝采办的名义,派他到云南当镇守太监。钱能在那里滋扰生事,搜刮财物,但成化皇帝因为万贵妃的关系,对这些事全都不过问。梁芳又通过关系,让其弟梁德到锦衣卫北镇抚司担任千户。

为了照顾在广东新会的老母,梁芳便向成化皇帝请准,让梁德经常往来北京与新会之间,以供奉侍养老母。梁德获准后,乘机在广东各处搜罗花木禽鸟,以私人的身份进贡给成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