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耕砚窗稿)
4156500000050

第50章 教育学(3)

著名的成人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成人教育的使命在于唤醒成人的主体意识。人,即便是成人,也是未完成、未成形、未完善之人。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换的时空之中,要成为完善的人,就要不停顿、不间断地去追求。因而,“在一个变化着的世界里,为已超过传统就学年龄的人提供终身教育已成为了一种迫切的需要”[95] 。如果像杜威所说的那样,人“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那么,未成熟状态就有了生长的可能性和发展的动力。正因为人永远是一个“未完成”的存在,其生存状态势必就是一个了无止境的不断完善和学习的过程。所以,将艺术渗透进成人学习当中,使成人不断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在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变换过程中生成强烈的主体意识。我们相信,经由这样的学习过程,社会文化将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将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也将得以张扬和完善。

二、艺术能够成为成人闲暇教育的主流形式

平常在大街小巷,常常会看到许多成年人三五成群地玩纸牌、搓麻将,这就是我们百姓乃至许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主要休闲方式。且不说这些成人游戏的利弊,但笔者认为,起码在形式上可以多样化一些。艺术就能很好地涉足于成人休闲这个领域。成人一旦了解、熟悉和掌握了某种艺术形式,流连其中就能深谙其妙,其乐无穷,从而得到喜悦的动力和精神的感动,进而调节成人的自我导向,达到自我满足。

目前,关于闲暇教育的内涵在学术上有许多不同的表述。笔者倾向于赞同成人闲暇教育就是要引导成年人树立有价值的闲暇观,形成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以及掌握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和技巧,提高成人闲暇生活的质量。

成人闲暇教育具有自由性、自主性和评价性三大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成人闲暇教育的要旨:培养成人自己选择、决定和评价闲暇活动的能力。闲暇的本质是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自由时间的滥用。它除了是一种劳动力再生产的储备过程,更是人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对成人进行闲暇教育,就是要引导他们对自由时间进行有价值的积极利用。实施成人闲暇教育对社会和个人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就个人而言,成人闲暇教育可以弘扬成人的主体性。一般来说,成人工作时间内具有一定程度的“他人导向”。一个人须遵从某种较为统一行为模式的限制,致使在工作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鉴于此,结合闲暇教育提升成人的品位,让他们在闲暇活动中自己有选择地安排活动、参与活动,有利于逐渐培养其自主、自省、自控、自强的意识,展示人的本质力量,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同时,成人闲暇教育可以促进成人的全面发展。闲暇时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被合理利用,也可能误入歧途,对个人的发展反而不利。而通过闲暇教育则能使人们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念,充分自主利用闲暇时间,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闲暇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培养兴趣、发展潜能、形成个性,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另外,成人闲暇教育通过提高成人的素质,丰富成人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根据以上观点,丰富成人的闲暇活动,以体验自由王国中的闲暇,就理应开展成人闲暇教育,即根据成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开展各种体育、艺术、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使之在闲暇活动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艺术素质的提高和审美体验的增强。可以这么说,在所有的闲暇活动中,艺术型的闲暇生活是最值得提倡的。在充满冲突的社会生活中,为防止感性与理性的分裂,人们可以凭借无功利性的艺术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艺术天地里寻找心理平衡与精神寄托,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自身价值,促进个性发展,实现人格的完善。

三、艺术能够成为完善成人自身特质的途径

著名的青年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在关于“怎样才能成为完美的父母”的研究中指出,父母对孩子做了些什么并不是多么重要,关键是父母本身具有怎样的特点,他们是怎样的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不在于他们对子女有什么样的具体的教育行为,即做了什么,而在于父母本身具有什么样的个人特质,即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把特质界定为个性的“心理结构”,它能够使人在不同情境下的适应行为与反应具有一致性。人的特质联结着许许多多的行为与反应,是行为的基础和原因,它支撑着人的行为。因而,任何特质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人身上的,它是一种网状的、重叠的并在一定的文化形态中生成的结构。

有研究指出,受过一定艺术教育、有着一定艺术修养的人,在聪慧性、兴奋性、乐群性、自律性、稳定性等特质上与未受过艺术教育和熏陶的人有着显著差异,即艺术在人智力发展、性情陶冶、开阔思维、自我控制等方面有着非凡的表现。正如苏联著名学者伊凡·叶夫里莫所指出的那样: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如果人类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将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的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艺术,特别是手脑并用的门类,更能充分调动和激发人大脑的潜能,弥补仅仅只有理性思维对大脑刺激的不足。

不仅如此,艺术的熏陶还能够润物细无声地转化为人的风度、气质和韵致。美是人类所独有的精神需求,塑造美的形象一直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许多人,尤其是成人,大多不懂得美除了天生的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内在美的外显。“内外兼修”才是导致美的风度、气质和韵致的关键。因此,对成人展开美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于艺术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式。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凝聚和物化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对提高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人的审美理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以说,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具有较高文化和艺术素养,从里到外透射出独特风度、气质和韵致等,才是父母影响孩子的重要特质。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化的生活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艺术,无论是从历时的还是共时的角度考察,都在与人的生活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艺术在不断地拓宽着生活的空间,发展着生活的内涵。音乐、戏剧、舞蹈,甚至服装、烹调和家居,到处充满和体现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可以说,艺术已完全渗透在现代社会的所有内容和形态之中了。所以,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的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与此同时,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在陶冶人的情操的同时,丰富其想象力,发展其感知力,加强其理解力,挖掘其创造力,从而使现代人形成高尚的人格和多维发展的能力。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画家达·芬奇博学多才,不仅创作出了精美绝伦的《蒙娜丽莎》等绘画作品,而且歌喉出众,体魄强健。他精通建筑、数学、军事、机械,甚至设想和设计飞行器。另一位杰出的画家拉斐尔也不仅创作了《西斯廷圣母》等举世闻名的绘画作品,还设计完成了罗马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工程。这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杰出人物在当时可谓不胜枚举。就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些杰出人物,也正是从艺术中获得了启发,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自觉地追求全面发展和完整的人格的。例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特别喜爱音乐和精通文学。他曾说过,是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96]

总之,通过艺术的过程完全可以诱导、培养和发展成人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成人教育加上了艺术这种间结构的作用与催化,它所期望的、为成人提供沿着知识、技能、艺术的道路前进的、充盈着诗一般的、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就能够圆满地实现!艺术这种间结构是能使成人教育各个不同的结构相互接近、相互契合,并激发出各个不同结构产生前所未有的能量的推动力。在使成人逐步完善的教育过程中,涉及众多的学科和课程,而在这些不同的学科结构、课程结构以及学科与课程结构之间,都无时无刻不闪现着间结构那迷人的身姿和丰富多彩的景致。虽然它有时像轻歌低吟,有时是热情奔放,有时似清风习习,有时如狂涛巨浪,但它总在把握、调节、引导着成人学习者应然的努力方向。艺术成为这样的间结构———作为主体性的成人生命活力和激情的表征,绝对不能是可有可无的幻象,它必将作为成人教育这个复杂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联接和基础而融会贯通于成人教育的全部与始终!

参考文献

[1]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M].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3]钟启泉,等.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4.

[4]郭晓霞.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 http://www. zydg. net/magazine/htm.

论职业教育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定位及核心竞争力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它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①。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高全体公民素质,巩固地方政权,促进城市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的社区工作主要表现为对基层社会进行行政管理、服务和保障等。它包括社会救济、老龄工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双拥、妇女儿童保护、市政管理、爱国卫生、环境保护、社会治安、青少年服务、人民调解、外来人口管理、社区文体活动、社区教育、劳动力管理、街道经济、劳动力安置、市场管理、市场建设等。目的在于改善社区经济、文化及社会状况,以社区为对象的宏观社会工作,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迅速在全国城乡得到了启动和发展。

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构想的提出以及“社区教育”②思想的引进和实施,也明确地回应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找到了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具体途径,从而为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及社区工作不可或缺的应有之义务,它有多大的活动空间?能为社区教育做些什么?与其他的各项工作相比,它存在着哪些优势?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应该具体地进行研究和分析。

①傅忠道.社区工作基础知识1 000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2.

②社区教育的思想最早起源于1844年丹麦人柯隆威创办的“民众高等学校”,而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是20世纪兴起于欧美,由陶行知先生引入我国并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它最近一次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滥觞于今日。

社区教育在我国全面地兴起与发展,反映了发展先进生产力对提高全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迫切要求;反映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要求;反映了我国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人民群众对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建设与发展水平的迫切要求。在这种背景和形势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快普通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97] 的观念已成了人们的共识。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教育部在全国确定的28个实验区为今后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少的经验,甚至建立了可资借鉴的诸如北京、上海、青岛、太原等社区教育的样板和“模式”。

深圳作为实验区之一,在社区建设上也做了不少工作,总结出了不少经验。但遗憾的是,在社区教育特别是社区的职业教育方面起步较晚,时至今日,还在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着较大的空间”。笔者及其工作过的深圳市龙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出于对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以及尝试为职业教育锳出一条可行之路的考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并从中获得了相应的回报,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机遇。因为这些思考和实践当时带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性质,所以难免显得零散和缺乏理论的深度。笔者试图在本文中通过理性的思考并结合具体的做法来寻找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即实践的优势等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