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很好地诠释了议程设置的扩展模式。2003年3月17日晚,在广州工作的27岁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去网吧的路上,因未携带任何证件,被广州市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几天后,他在收容所中因被伤害致死。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发表了题为《谁为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的新闻评论,评论在回顾了事件经过之后追问了一个问题:“谁应该为孙志刚的死负责?”评论发表意见时这样说道:“目前收容制度受到了一些质疑甚至人大代表的批评,但是,其作为一项正在实施的制度仍然具有效力。我们的有关部门在执法时必须依法办事。根据《广东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拥有有效证件、固定住所和生活来源的孙志刚根本不属于收容对象。”这篇评论被多家网站转载并在网络中引起强烈的关注,在网络传播的影响下,孙志刚案件引起了全国民众的极大关切,中央和广东省领导亦给予了高度重视,案件得以迅速侦破,涉案人员得到了法律制裁。5 月14日,3位法学博士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上书,建议审查国务院1982年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5月23日, 5位著名法学家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启动特别调查程序的程序性要求,以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违宪审查,从而使事件进入实质性法律操作层面。6月18日,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8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时,实施了21 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宣告废止。
“孙志刚事件”体现了不同阶段的议程设置的社会推动力,并最终推动了“国家对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动乞讨人员的救助与管理办法”的出台,完善了国家的法制管理。同时,该事件也体现了新闻评论的现实针对性。新闻评论是一种和现实结合非常紧密的文体,它要求针对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选题内容包括当前党制定的方针政策,国内外出现的重大事件,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带有普遍性和紧迫性,因此,新闻评论需要通过对新闻事实多方面的解读来阐述方针、政策、思想,追本溯源、挖掘本质、释疑解惑。从这个层面上说,新闻评论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服务大众、帮助缓解社会矛盾方面。
譬如,2009年12月29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指出,国家有关部门经过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影响他人健康进行周密认证,拟进一步明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五项”检查,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入学、就业的条件。《人民时评》发表评论《把歧视的“病毒”彻底删除》,文章在分析了导致我国长期以来的乙肝歧视的原因在于对乙肝病毒传染渠道的错误认识,指出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病,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握手、拥抱、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日常接触,不会感染乙肝。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对我国对乙肝病毒“泛检”现象造成的不良效应进行了罗列,之后指出:“回归理性,回归常识,是一个社会成熟进步的标志。从本质上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并非一群特殊的‘病人’,我们没有理由将其归入另类,更没有理由用误解和偏见剥夺他们平等入学、就业的权利。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此,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如此,身高、相貌、智商、出身等个体差异更是如此。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是要维护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无论他们存在怎样的差异,都应获得同等的尊重。体检表的乙肝五项即将被删除,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它意味着,乙肝歧视将成历史,人的尊严更加挺立;它启示我们,在一个日益和谐的社会里,人的权利终将得到平等的呵护。”该评论透过国家的一项具体政策,层层深入,抓住现象之后最本质的问题,通过说理论证,不但使人们明确了乙肝病毒传染渠道,而且肯定了特殊人群应该享有的平等权利,让人们正确对待类似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某方面的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共处。
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日渐成熟,互联网的无中心开放结构、平等交互的特性使之成为人们自由共享的集合体。信息传播的权力不再垄断在少数媒体机构中的专职传媒工作者手中,受众从广度和深度的不同层面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来,由传统的单一受众转变为传受一体的双重角色,并推动了网络新闻评论的兴起和发展。新兴媒体的涌现,传播权力的“民众化”,使得新闻评论的主体由专业传播者向大众参与转变,新闻评论由此成为构筑公共精神的重要助推器。在躲猫猫事件、周老虎事件、厦门PX项目事件、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中,民众通过网络平台发表的新闻评论引发的社会效用在很大程度了促成了上述事件的合理解决,推动并培育了人们的公民意识,使民众进一步意识到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以及对政府权力监督的责任。因此,新时期新闻评论的发展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本教程主要讨论的是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新闻评论,但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同样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平台上出现的民众评论有着重要的关联性。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属性特征
一、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构成要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新闻评论体裁与广播电视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广播电视为媒体载体,综合运用声音、画面等手段,就新近发生的事件、重大社会问题、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做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新闻评论的新形式。
新闻性、政论性和说理性仍然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但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和报纸新闻评论相比,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可以依托的传播符号更加丰富。
在《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体》一书中,王振业等人认为,“新闻评论是当代新闻媒介共用的基本体裁或话语形式之一。相对于传播内容而言,新闻媒体和新闻体裁都属于形式范畴。二者的区别在于:新闻媒体是依托一定物质、技术条件,用以传达各种形态信息的传播形式(硬载体);新闻体裁则是以各媒体拥有的表意符号,展现具体内容的表现形式(软载体)。它们之间围绕传播和展现内容的需要,形成了支配和适应的互动关系,即媒介依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创造、运用体裁,体裁通过调整、改善自己的表现功能适应、服务于媒介的关系”[13]。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实践操作中就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即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独特的传播技术特征,能动地运用新闻评论这一共用体裁来发挥它们的社会评论功能。
从传播特征来看,广播电视与报纸等静态媒介相比,其最大的区别是可听可视和动态传播,广播电视传播要素有:
(一)声音
声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声音主要包括言语(如对白、解说词等)、音响和音乐。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等进行的讲解、说明,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份、所作出的贡献、对其评价等,或就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说明、解释。在《电视解说词写作》一书中,徐舫州对解说词的作用作了六点归纳。①弥补画面不足,完善电视形象报道。主要体现如下:对事件发生的历史、时代背景和总体社会环境的介绍;对新闻事件各个要素的介绍;对人物关系和事件各方面联系的介绍;调动观众的再造想象,使他们从无形的画面上感受到有形东西的存在,以充实画面形象,弥补现有画面形象的不足。②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主要体现在:放大画面的信息点,强调突出关键性细节;对无序的画面信息进行整合;对多义的画面指向进行规定和引导。③挖掘画面内涵,丰富提升画面的表现力。④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人类对声音的感受过程由五部分组成,即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情绪。这是人们接受声音的一个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是在外界刺激下,通过持续的想象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声音能够带给受众丰富的心理想象,受众在听声音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多层次的需要结合声音的内容会充分调动想象力“由声想景”“由声想情”,从而来完成对作品的读解。⑤连接画面,顺利过渡转场。⑥直接抒发感情,阐述道理。[14]
音响是除了言语和音乐以外的所有声响,主要作用是增加真实感和表现力。从属性上可以分为自然音响、社会音响(比如街市声、动作声等);从声源上可以分为实有音响(指直接来源于发声体的真实声音,可以是现场同期声,也可以是前期或后期录音);模拟音响(指用人工方法模拟出的所需音响)。
音乐是为节目创作或配置的乐曲或歌曲。音乐可以参与表现内容,深化主题,使人们加深对节目的印象和理解,还能实现各部分之间的自然过渡,增加节目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帮助节目形成一定的节奏。
同期声、解说词、音响、音乐共同构成了广播电视评论节目的有声言语,它们相互依赖,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使评论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二)画面
画面由一些具象符号如色彩、形象、动态、空间构成。它是电视新闻评论独有的表现元素,也是其最重要的表现手段。画面可以直接再现事物、场景以及记录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个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是电视新闻评论作品的精髓,流畅、富于个性的画面语言有助于更客观、更有力地反映事件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评论者的观点、态度。
有了画面,电视新闻评论就具有了声画兼备、视听结合的特点。画面表现元素的运用使电视新闻评论能够做到“将抽象的论述性语言与形象的画面语言相结合,使其具备在道理上说服人、在画面上感染人、在感情上打动人”。[15]当然,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把声音与画面、听觉与视觉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完全融为一体,靠画面的表现力是无法单方面达成的。
声音和画面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声画合一。这是指电视声音和画面反映的内容完全一致,声音和画面所拍摄的内容同步发生,视听高度统一。画面中出现的人物和物体就是声音的本体,声音为具体说明画面中的事物或情景而存在。声画合一的组合是电视传播中最基本的组合方式,具有真实可信、通俗易懂的特点,符合一般受众的接受习惯。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同期声语言、同期声音响等都是声画合一的组合方式。②声画对位。声画对位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声画对列,一种是声画对立。前者是指声音与画面各自以其表现逻辑和构成规律并行发展通过相异的时间进程来组成整体趋同的空间。后者则是指声音和画面分别以相对独立的时空逻辑各自展开,形成对比或对立。画面编辑、声画合成是保证“声画对位”的重要一环。记者在新闻现场采摄的画面只是一种语言符号,本身不具备表述能力,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运用,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电视新闻评论的画面编辑要根据新闻内容合理组合,使有限的画面能客观、准确传达信息和表达观点。
在电视新闻评论中,一般很少存在纯粹只用声画合一与声画对位的情况,常常综合使用它们二者的组合方式。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讲话与同期声音响、主持人与记者在现场报道的声音,都是与电视画面形成声画合一的组合方式,而在现场报道中,若画面是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与新闻事实,而记者的述评已经在追溯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甚至在作纵向和横向的背景分析与资料比较,这里的声音和画面就是对位的组合方式。因此很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声画合一与声画对位的综合组合方式常常需要灵活运用。
(三)字幕、图表与图示
字幕是显示屏上映出的文字。字幕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①通过对关键解说词或同期声的字幕表现,对所述内容起到强调、提示的作用;②有些同期声因声音质量问题影响听的效果,运用字幕可以调动观众视觉器官,通过看来弥补;③字幕还能简化、精减解说词,为解说词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观众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接受信息,有利于加深对新闻信息和观点的理解与记忆;④字幕可以点缀和美化荧屏。正确处理好字幕的字体选择、打出位置、色彩应用、出入方法等细微环节,可以增加观众的审美视点,促进画面构图设计的完善。⑤字幕有时还能弥补某些画面的不足,帮助实现整个新闻画面组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由于字幕具有多重功能,它已经成为画外音、解说词之外的“第二解说”。如果字幕能和图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大大提高电视新闻评论的可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