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塑造人们健康的精神追求,净化人们的精神世界。由此,在正向舆论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褒扬性舆论。褒扬性舆论反映积极因素和先进事迹,以乐观、热情、鼓舞性的情感与意向,颂扬生活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成功的经验和新鲜事物,使人们对正面事物形成肯定的态度。对于正面事物的肯定,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使社会公众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褒扬性舆论包含着生动感人的事实,将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挖掘出来,通过广泛的宣传产生影响,是褒扬性舆论形成的基础。一个充满高尚理想的社会,才会有高尚的社会风气和先进人物的出现,褒扬性舆论正是对于高尚价值观的追求。价值观是社会舆论的核心,借助褒扬性舆论能够传播得更加广泛,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而且褒扬性舆论是一种真实思想和真实事实的客观反映,塑造的是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确定一种社会制度的优劣,不能忽视考察人民物质生活状况和精神道德面貌,以及用什么性质的舆论去培养社会公众的价值观。社会公正性的丧失会导致许多人价值观的扭曲。劳动与自然向财富的转化通过劳动和分配中介而进行,劳动果实不能成为劳动者全面表征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也随之产生。在这种情况下,褒扬性舆论的传播诉诸正义的理念,克服消极现象,有助于高尚精神居于社会导向地位。作为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褒扬正确的文化观念,它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科学的社会意识,对于社会的发展能够产生出巨大的能动作用,成为发展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的重要动力。
由于褒扬性舆论对先进理论和模范人物的肯定,成为造就一代新人的观念基础,能够正确指导人的行动。进入信息时代,人的智能发育成为了人发展的中心问题,也成为了现代人素质的主要标志。先进人物不仅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且以竞争原则和价值准则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断汲取知识,具有发明创造的强大动力。机器的智能化将人从物质生产领域中解放出来。褒扬性舆论告诉我们,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成为经济和政治生活的主人。我们曾经倡导苦干精神,但在今天,褒扬性舆论不再是简单地肯定献身式的苦干,而是倡导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和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激励人取得独立的人格和为社会全面进步而勇于奋斗的精神,提倡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舆论造就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能离开现实的经济状况和人的道德与智力发展。褒扬舆论的教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公众道德的塑造方面,指导人们正确获取物质产品的手段和尺度。从社会性上看,道德不仅是人们调整相互关系,调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调整分配关系的杠杆。新闻舆论要确立起人们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巨大精神力量,确定和赞美公正的分配制度,并愿意用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约束自己不正当的追求财富的行为,坚持分配公正、权利平等的原则。
道德往往是通过舆论发挥其约束作用的,并促进人类提高精神的本体意识,确立起经济平等和政治平等的意识。褒扬性舆论使社会公众确信,只有公正的制度和公正的人,才能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使生活充满崇高意义。道德具有经济地位的指标,不同经济状况的人的道德反映着不同利益的状况和要求,所以对于怎样做才能成为善良、高尚和完美的人,往往标准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道德的进步与落后,道德行为的善与恶没有任何客观标准。正向舆论客观地评价某种道德的进步与落后,实事求是地衡量着某种道德行为的善与恶,是看对公民的尊严、劳动成果和社会利益是侵犯还是积极维护,在法律面前是否人人平等,对作为生产力决定因素的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改善是促进还是阻碍。凡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有助于劳动者发挥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道德,就是善的或美的高尚行为。
对于新闻传媒来说,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固然重要,避免错误的舆论引导也是同样重要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史,那些历史“热情”造成的灾难,新闻传媒应该负有相当的责任,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往往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对于社会舆论的负功能研究,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新闻传媒在新闻评论信息的传播工作中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新闻传媒在新闻评论信息的传播工作中要克服“浮言”。浮言多表现为对于工作不恰当的评价。由于广大公众没有可能进行调查,对媒体赞扬的内容信以为真,而形成了虚假的褒扬性舆论,为社会制造错觉,扭曲了公众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辨别浮言的能力不高,也没有认真细致地思索,往往将美丽的空话当作真理追求。将吹捧美化事物的言谈称为美言,它能使被欺骗对象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由于失去了真实性,一旦新闻传媒进行传播,就会把公众引入到错误的认识中去。浮言是一种舆论欺骗,舆论蒙蔽。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虚假的热情使浮言失去了冷静,对人对事丧失了严肃的评价标准,公众的崇高献给了虚伪的荣誉,人类的创造精神遭到了无情的戏弄,社会进步受到噩梦的摧残。
浮言的兴起是思想万能论的反射,是文化的堕落,也是对人考核的非理性的恶果,表明人治机制需要吹捧和套话。浮言导致思想萎缩、曲解和哗众取宠的频频发生,使认识变成了多余的麻烦。每个传播套话的人都可能从中捞到好处。一个社会表现出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强调以颂扬、赞同的言语画线,浮言就会大量产生,最终形成一种歪风,语言这一人的心灵的反映,成为了美化丑陋与错误的花环,而不再代表思想的真实。浮言最终是麻醉了权力,欺骗了社会。
其次,要注意对于谬理的识别与克服。谬理是貌似有理、实则是违背规律的错误观点。这种负向舆论蒙蔽公众的理智,扭曲实践的全面联系,把事物的片面性、单一现象、局部的变动和偶然的特例视为永恒、稳定的本质。谬理把许多人的认识引向狭隘的经验层次或僵化的思维模式,形成谬理长期泛滥的舆论现象。
任何社会群体或个人一旦将自己视为真理的天然占有者,忽视实践的检验,谬理就会应运而生。他们所制造出来的舆论难以把握社会的脉搏,反映不出社会的真实现状,将人们送入狭窄的思维定势之中,追随荒谬的舆论自欺欺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谬理的舆论往往包含了蛊惑的成分,对事物错误地否定、荒唐地肯定、强烈地毁誉、肆意地歪曲、荒诞地批判。谬理指向一个事物,就变成对这一事物的荒谬认识;指向一个人,就变成对个人的败坏。谬理担负着蛊惑与败坏的职责,用种种推理去辩护错误,但由于它是荒谬的,脱离生活实际并违背常识,所以,最终会被人们所识破。
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种信念发展出来的一套理论,一旦获得统治地位,就容易用固定的方式来解释事实,体现主流思想观察世界一成不变的习惯。意识形态所反映的是固有观念受利益束缚而达到的情境,以致不再能见到某些真实的事实。“社会真实情况”的非意识形态化往往被否认为科学知识,甚至被否认为是客观真实,而脱离实际的意识形态却被视为不容否认的实际,而这正是谬理得以繁衍的母体。历史证明,许多伟人和进步的政治派别,也同样生产出错误的意见,我们许多人却不愿正视这一事实。人们总是刻意、片面地认识世界,却不全面地观察世界,按照世界本来的样子解释世界。为了维护某种权威或达到某种需要,有些人就会以自己的主观思想去代替客观现实,看上去有道理的意见被炮制出来,并进行大信息量的鼓吹,使错误的意见越来越像真理,而实际上这是生产着真理的赝品。
再次是要控制谣言。谣言也是负向舆论中的一种,当社会生活遭到人为或自然力量的破坏,出现危机,使人们陷入惊恐或猜测的忧虑之中,社会意识结构失衡,谣言随之产生。正常渠道的意见传播中断,社会底层群体的自发活动取代了上层组织的信息传播功能,为谣言提供了发展空间。谣言既可能是一种认识上的臆断,也可能是别有用心的制造。谣言多为社会追求或某种意图的产物,以事件为实体的内容是虚构的,结果往往是引起人们的恐慌或愤怒的情绪。谣言的形成包含了传播的若干环节,谣言的制造者总是编造具体的事实,以特殊渠道使公众产生盲目信从的心理,谣言得以广泛而迅速地流传。谣言总是一个具体事件的变故,虚构的情节将原事件引向了荒唐,使人们产生出错误的认识,并开始以讹传讹。由于人们稳定感的丧失,使谣言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正是传播渠道不畅为谣言的流行创造了机会,而人际传播具有自然性、随意性的特征。个人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表达手段,传播链随时可能改道,谣言便会兴旺起来,而且还会产生出新的谣言。
控制和制止谣言十分复杂,有时尽管有关部门一再公布事实的真相,人们仍不相信,继续传播谣言。谣言与人们的处境有很大关系,只有铲除谣言赖以生存生存的因素,谣言才会消失。平息谣言,必须创造一种宽松、透明的社会环境,让人们了解所关注问题的内幕。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或敏感的问题,往往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需要提供充分的透明度。提高政治透明度,使公众及时了解政治状况以及重大决策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政治谣言不仅难以产生,即使出现也难以扩大传播范围。对于涉及重大问题的谣言,政府或新闻传媒应及时发表声明,以证实谣言所传内容与事实不符,以瓦解谣言的传播。对于那些蛊惑人心,危及社会治安或对他人名誉构成诬陷的谣言,应依法打击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人。如果谣言是由某些社会问题引起的,在惩处造谣者的同时,还须正视引发谣言的问题,向社会公布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安定人心。
控制谣言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拿出事实,涉及危机事件时,要注意全面、稳妥地进行报道,不渲染,不夸大。有些新闻报道用自然主义的手法渲染现场,以煽情的细节激起社会的不安,会助长谣言的滋生和传播。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信息传播功能
一、信息概述
广播与电视是多功能的媒介,各类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起着传播新闻信息,普及社会教育,提供社会服务,丰富文化娱乐的作用。但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所表现出来的多功能并不是平等的,其中最重要最本质的还是它们的新闻功能,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体和骨干。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和解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起到沟通情况,上下交流的作用,它影响、引导社会舆论,密切为政治服务,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舆论阵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题材广泛,对新闻事实或作客观简要报道或作详尽分析和深度解释的报道,或针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发表观点,表明态度。通过传播新闻信息,进而起到社会教育、公共服务、提高文化品位的作用。广播电视因其大众传播媒体角色,决定了其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责任感,体现出作为媒体的职责。
人类自身的发展,是同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传统的生产思想单纯地把生产理解为人类出于某种需要,而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加工。这样,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就自然被模式化为,原材料—加工—产品—交换。但到了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生产思想遭到了彻底的“扭曲”。信息已同物质、能源一起被视为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现代人是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同信息紧密相关,信息意识已经被提到了特有的高度,并且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虽然由于各自的文化层次与目的上的差异,会对“信息”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但“信息”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应该是相同的。我们在强调人类相互间的交往意义时,重视了人的社会位置,所以,交往作为手段被得到强调。但是当我们思考人类交往内容的时候,可以说,信息是联系人类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