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命高于一切:企业安全生产第一法则
4159500000018

第18章 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身边的安全问题带给我们的启示(1)

近年来,灾难事故时常见诸报端:一次违规的操作引发一场惨烈的大火、一次马虎的生产造成严重的事故、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事故之后,看着逝者至亲的眼泪和伤病者悲怆的面孔简直让人心碎。造成这世间大悲剧的最终原因无疑还是人们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责任心缺失,才使得无数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7·23动车追尾责任事故

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D3115次动车在行驶至浙江省温州方向双屿路段下岙路时,发生两节车厢脱轨坠落桥下事故。

据温州市气象台发布的消息显示,温州市区西部已经出现强雷电和短时强降水,预计23日傍晚到上半夜温州市区中西部、文成、泰顺西部阴有雷阵雨,有雷雨地区可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雷电和7~9级雷雨大风。

D3115次动车为杭州发往福州,杭州发车时间为16时36分,21时45分到福州南,全程约为740公里。每节车厢定员约百人。

D301次列车为7月1日铁路调图后开通,其在京沪段走京沪高铁铁路线,每天7点50分从北京南站始发,晚21时26分到福州站。

D301次列车定员630人,16节编组,重770吨。最高营运时速为250公里。D301次列车第1车厢为二等座,2、3、4车厢为软卧。

事发后,铁道部紧急组织抢险,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赶往现场。

据了解,事发后,后方追尾的D301次列车第1、2、3节车厢掉落高架桥下,第4节车厢斜竖搭靠在桥上,一端坠地。据了解,第1车厢定员55人,第2、3、4节车厢定员40人。

在现场,一个车头和一节车厢已完全从高架桥上掉落,车厢直插地面;另一个车头严重变形。截至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事后,根据新华网温州7月28日电,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28日在温州召开的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全体会议上说,“7·23”动车事故是由于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

他在分析铁路部门的问题时说,在雷击造成温州南站信号设备故障后,电务值班人员没有意识到信号可能错误显示,安全意识敏感性不强;温州南站值班人员对新设备关键部位性能不了解,没能及时有效发现和处置设备问题,暴露出铁路部门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不到位。安路生还说,事故反映出现场作业控制不力,温州南站电务值班人员未按有关规定进行故障处理,没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事故反映出的设备质量、人员素质、现场控制等问题,说明铁路部门的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这些问题反映出铁路部门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2011年8月11日下午,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在温州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国务院“7·23”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称:“通过调查,可以认定,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完全可以避免和防范的重大责任事故。”

2011年8月22日,国家安监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坦承,“7·23”动车追尾事故确实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和防范的责任事故。

黄毅在出席记者会时说:“这次事故不是天灾。”当被问到调查组进展情况时,黄毅表示,这次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组成国务院“7·23”事故调查组,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和相关工作制度。

黄毅说,前一个时期,事故调查组先后对事故现场勘察、勘测,以及对事故现场模拟,对原始资料进行采集、分析,包括解读黑匣子,同时对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了询问,并且对有关的资料也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必要的专家论证。通过以上这些艰苦细致的工作,应该说目前已经掌握了对这起事故进行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的一些大量的、有价值的证据和信息。

通过初步的分析,调查组感到这起事故既暴露出信号系统设计上的缺陷,从而导致雷击造成的故障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故障发生之后,铁路部门应急处置不力以及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可以这样讲,这起事故确实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和防范的责任事故。

塑化剂流毒两岸,成非法添加物

2011年6月1日,中国台湾食品、饮料含塑化剂事件越演越烈,“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今天公布的最新数字表明,截至目前,有217家台湾厂商747项产品卷入塑化剂风波,中国台湾卫生主管部门表示,影响还不单单是在中国台湾,一些问题食品已出口五大洲至少1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台湾相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强力扫除塑化剂。

高雄“地检署”今天发函给台“环保署”,要求提供塑化剂制造商、进口商名单数据,从最上游扩大追查塑化剂流向,检调单位追查重点,除已知违法使用的DEHP、DINP,还包括其他6种塑化剂,把所有可能被添加的塑化剂都列入。

根据台“环保署”列管资料,目前DEHP等塑化剂被列为第四类毒化物控管,制造商、进口商只需以年为单位向“环保署”报备使用数量,岛内约有制造商、进口商、公私立检验单位、化工原料行340多家,去年约使用200多吨塑化剂。虽然“环保署”清查流向后认为,除“昱伸”、“宾汉”外,列管的制造商、进口商塑化剂流向并无不法,但检方仍决定再扩大追查。

为了扫除塑化剂产品,中国台湾22个县市从5月31日凌晨起开始统一稽查行动,至6月1日12时止,已出勤人数904人次,稽查2736家商家,其中183家商家,被要求限时改正。

目前,全台已有113家医院开设塑化剂健康咨询门诊,截至6月1日12时,累计已提供咨询服务计405人次。

塑化剂DEHP,邻苯二甲酸酯(DEHP)是一种在塑胶中常用的塑化剂,中国台湾将之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这种塑化剂如被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肝脏和肾脏,甚至致癌。

起云剂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可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还可改善食品口感。起云剂一般是由棕榈油、乳化剂等多种物质添加混合制成,但岛内一些不法厂商为节约成本,把其中的棕榈油换成了塑化剂。

“卫生署”报告显示,运至大陆的17项产品可能被塑化剂污染。

在大陆市场极具影响力的台湾食品龙头企业统一集团,被曝出有3种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被塑化剂污染,其中芦笋汁已销往大陆。统一集团表示这款芦笋汁可能通过小贸易商销往了厦门、东莞等地,数量约500至600箱,将尽快回收。

5月31日,广州市向各部门下发了加强食品“塑化剂”检测的通知,要求如发现有非法添加该物质的行为,依法严惩。此前,上海市的大润发超市和沃尔玛超市已根据工商部门指示下架了涉嫌饮料5000多瓶。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5月30日公布首批在市面抽查的台湾饮品塑化剂化验结果,9款样本中,两款运动饮料“动力运动饮料”和“动力运动饮品柠檬口味”证实“有毒”,最高超标17倍,当日起禁止销售,其余21个样本尚在检验中。另外,香港有售的台湾白兰氏“超能金刚成长钙片”亦发现含有塑化剂,台“卫生署”已要求回收。

6月1日,澳门卫生局对澳门药物进行检验后,发现来自台湾一款胃药含有塑化剂,澳门卫生局已令进口商、药房及药行回收。目前约有1600种台湾产药品在澳门出售,澳门卫生局表示将严谨抽查。

调查发现,塑化剂并非新生事物,被添加到台湾食品中竟已有数十年历史。

台湾媒体2011年6月1日曝出,为食品商提供塑化剂添加剂的两家源头企业昱伸香料公司与宾汉香料公司,两家老板30年前在同一家店当学徒,师出同门。二人接受调查时称:“当年师傅就是这么教的。”

媒体评论指出,台湾食品安全的良好信誉一朝断送,不能完全归咎给一个黑心师傅调教出的两个黑心学徒,200多家现代化厂商一同栽在有毒添加剂里,无数硕博士一同败在两名黑手学徒手下,证明食品企业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已极薄弱,不能不令人担忧。

当前,可能被塑化剂污染的台湾产品包括运动饮料、水果饮料、茶饮料,连水果糖浆、儿童钙片、乳酸菌咀嚼片也赫然在列。不幸的是,污染目录还将随时间而增长。

台湾师范大学5月31日发表塑化剂研究成果报告指出,塑化剂会干扰人类内分泌系统,长期食用易罹患心血管、肝脏、泌尿、生殖等疾病。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日前采取了200名香港市民的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发现居然有99%的血液样本中验出了塑化剂。

有台湾食品专家指出,塑化剂比三聚氰胺更毒20倍,1个人喝1杯500毫升掺塑化剂饮料就已经超过单日食量上限,所以塑化剂事件堪称“30年最严重的食品掺毒事件”。

“11·15”上海胶州教师公寓大火

2010年11月15日14时许,上海市静安区一幢位于胶州路余姚路的28层楼教师公寓忽然起火。这一天,仅仅是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后的第15天。

这座公寓内住着不少退休教师。起火点位于北侧10层楼左右的脚手架。根据现场勘察、人证以及对物证录像等的分析,初步判断起火部位位于大楼北侧10层楼左右。

而火势为什么这么大,主要原因是,起火建筑的四周搭满了脚手架,包围着大量的可燃易燃尼龙网,踏脚板则为可燃的竹片板,以致火势迅速向垂直方向和周边蔓延,在极短时间形成大面积密集火情。加之由于现场施工工地较大,风助火势,加速了火灾蔓延。

2010年11月15日14时40分,警用直升机也已经赶赴现场,但由于火势较大始终无法接近大楼。

2010年11月15日16时10分,静安中心医院,一些伤者家属已赶到,部分伤者在急诊室治疗,部分病情较轻的伤者已被送往特需病房。

2010年11月15日17时30分,消防官兵已从火场疏散营救出居民100余人,已有8人因火灾死亡。

2010年11月16日凌晨,国务院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宣布成立。

2010年11月16日9时30分,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事故已导致53人死亡,70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17人伤势严重,另有40余人失踪。

胶州教师公寓1998年1月建成,总户数500户。这次特大火灾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70人受伤。

那么这起惨烈的事故到底是如何引起的呢?经过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最后确认,胶州教师公寓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有五个:

1.电焊工无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上岗作业,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2.装修工程违法层层多次分包,导致安全责任不落实。

胶州路大楼装修工程最初确定的总包方为上海市静安区建设总公司,分包方为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

但在施工过程中,佳艺公司又将工程拆分,分别包给上海迪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正捷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和中航铝门窗有限公司。

3.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明显的抢工期、抢进度、突击施工行为。

火灾发生当晚,上海佳艺施工现场的一位工人称,胶州路教师公寓工程10月曾被监理单位指出问题并被要求改进,他们的包工头曾向佳艺公司董事长黄佩信请示,但黄指示他们继续施工,其他问题由他去解决。目前,佳艺公司董事长正在接受上海警方调查。

4.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毛竹片等易燃材料,导致大火迅速蔓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扩大。

此外,楼房外立面上有大量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不但是易燃物,它一旦燃烧还会产生含有剧毒氰化氢的气体,人如果吸入一口就会中毒死亡。

5.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对停产后复工的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胶州教师公寓工程的监理单位是静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此公司对于公寓维修的监管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