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的艺术:最有中国味的魅力口才
4162300000009

第9章

心随你动,动人心弦的魅力所在

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与人沟通谈话也是如此,逞口舌之利是没有用的,技巧的较量才是最重要的。话不在多而在精,一言一语都能恰如其分,入耳入心;一字一句都能扣人心扉,动人心弦。那些能把话说到对方心窝里、真正能打动听话者的语言,往往都融入了一定的策略。

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

在与别人交往时,不要把对方自己都不在意的错误牢记在心,也不要指责别人;要尽量了解别人,那才是明智大度、超凡不俗的人。要知道,对方之所以会那样思考,会那样行动,自然有他的理由。如果你能找出那个隐藏着的原因,你就会找到理解他的行为和人格的钥匙。

有一次,爱默生和他儿子想使一头小牛进入牛棚,他们就犯了一个一般人常会犯的错误:只想到自己所需要的,却没有考虑到小牛的立场。于是,爱默生用尽全力在后面推,他的儿子则在前面用力地拉扯小牛,而小牛也跟他们一样,只坚持自己的想法,只见它挺起它的腿,强硬地拒绝离开那块草地。双方就这么僵持着,谁也不肯让步。

爱尔兰女佣人看到了这一幕,虽然这个女人并不懂得如何写文章,但是她却非常熟悉牛马牲畜的感受和习性,因此,她立刻就想到了这头不听话的小牛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女佣人走近小牛,把自己的拇指放进小牛的嘴里让它吮吸,小牛立刻变得非常温驯和听话了,顺从地跟着女仆人进入了牛棚。

事实就是如此,面对倔犟的小牛,聪明的爱默生也不如一位普通的女佣,因为他始终没有站在小牛的立场上来思考,而女佣却做到了。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我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为了我们的需要而做。

那么,试着使自己真诚地站在别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说话。假如你对自己说:“如果我处在他的情况下,我将有什么感受,会做出什么反应?”那么你就可以避免浪费时间和不必要的烦恼,因为“如果对原因发生兴趣,我们就不会讨厌结果”。

哈雷·欧佛斯托教授,在他一部颇具影响力的书中谈道:“行动是由人类的基本欲望中产生的……对于想要说服别人的人,最好的建议是激起某种迫切的需要,如果能把这点做成功,那么整个世界都是属于他的,再也不会碰钉子,走上穷途末路了。”

当我们迫切要说服某个人时,不妨在开口前自问:“我怎样使他做这件事?”这样可以阻止我们,不要在匆忙之下去面对别人,最后导致多说无益,徒劳而无功。

站在对方的立场说话,其实很简单。但是却有很多人,终其一生不知从对方的角度去看事情。许多推销人员,每天踏破铁鞋,疲累沮丧,所获却并不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里想的都是自己的需要。他们不知道你我并不想买什么东西,如果想的话,也一定会自己出门。顾客总喜欢主动采买,而非被动购买。

有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在工作时都分配好辖区,负责一个区事务的有两个人,卡尔和约翰就被分到了同一个小区。

有天早上,卡尔路经一家公司,提到他们一项专为公司主管人员新设立的人寿保险。他想这家公司的人或许会感兴趣,所以先告诉这家公司的经理一声,等他收集更多资料后再过来详细说明。

而在同一天,在休息时间用完咖啡后,约翰看见这家公司的经理走在人行道上,便跑过来,很兴奋地谈到公司新创了一项专为主管人员设立的人寿保险(正是卡尔提到的那种),他给了一些重要资料,并且告诉这位经理这项保险是最新的,他要请总公司明天派人来详细说明。请经理先在申请单上签名他送上去,好让他们赶紧办理。他的热心引起了经理的兴趣,虽然都对这个新办法的详细情形还不甚明了,却都不觉上了钩,而且因为木已成舟,更相信约翰必定对这项保险有最基本的了解。约翰不仅把保险卖给了这家公司的经理,卖的项目还多了两倍。

在所有人看来这生意本是卡尔的,但他表现得还不足以引起经理的关注,以致被约翰捷足先登了。

“注意别人的观点,引起别人的渴望”,这并不能解释为“操纵别人,使他去做对你有益,而对他却有害”的事。而应该是说“双方都能因为此事而获利”。在约翰向经理推销人寿保险的交易行为当中,正是因处理事务的方式得当而彼此获利。

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需求。我们也可以把这项心理需求适用在商业交易上。当我们想出一个好主意的时候,别让其他人以为那是我们的专利。不妨让他们自己去调制那些观念,他们会认为那是自己的主意,也会因特别喜爱而多摄取了好些的分量。

我们应记住,要首先引起别人的渴望。凡能这么做的人,世人必与他在一起。这种人永不寂寞。如果你读完本书后,只学到一件事情——培养自己从对方角度去思考,如同从你自己的立场出发一样——如果你只学到这一点,就足以为你的生活道路打开新的一页。

掌握对方心理需求,尽量予以满足

西方哲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由低级向高级可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从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将这些需要应用于对话,要求我们善于体察人心,了解对方最迫切的需求,并采用适当的方式,有的放矢地予以激发和满足,以便得到对方的真心对待。

不知你是否听过“五爪金龙惊落玉碗”的故事。

袁世凯是有名的窃国大盗,在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权力后,他每天做着皇帝梦。某天,袁世凯正在午睡,一位侍婢按时将参汤端来,准备供袁世凯醒后进补。谁知这位侍婢进门时绊了一下,不慎将手中珍贵的羊脂玉碗打翻在地,一时化为碎片。

玉碗的破碎声惊醒了袁世凯,他一见自己心爱的羊脂玉碗被摔得粉碎,气得脸色发紫,大声吼道:“今天俺非要你的贱命不可!”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婢女连忙跪着哭诉:“这不是小人之过,婢女有下情不敢上达。”

袁世凯大骂道:“快说快说,看你死到临头,还编什么鬼话。”

侍婢哭着回答:“小人端参汤进来,看见床上躺的不是大总统。”

袁世凯更加怒不可遏,叫道:“混账东西,床上不是俺,能是啥?”

“小人不敢说,怕人哪!”婢女哭声更大了。

袁世凯气得陡然立起,咬牙切齿地说:“你再不说,瞧俺不杀了你!”

“我说,我说。床上,床上……床上躺着一条五爪大金龙!”婢女一见,吓得跌倒在地……

一听这话,袁世凯心中不由一阵狂喜,他以为自己是真龙转世,就快要登上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了。袁世凯不仅怒气全消,还拿出厚厚的一沓钞票为婢女压惊。

婢女终日侍奉袁世凯,对他梦想当皇帝的心理当然早就知晓。在打碎玉碗、生死攸关之际,婢女情急智生,顺口编出这么一个故事,使袁世凯由怒转喜。这故事正好“印证”了袁世凯的美梦——真龙转世,满足了他最迫切的心理需求,而婢女,不仅因此拣回了小命,还得到了恩赏。

春秋战国之际,在楚宣王执政时期,楚国实力强盛,邻国都不敢跟楚国作对。听人讲中原各诸侯国都很畏惧大将昭奚恤,楚宣王心里不是滋味,于是,他问众大臣:“各诸侯国如此畏惧昭奚恤,他到底怎么样?”群臣听后都默不做声,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这时,一位叫江一的大臣站出来说:“我还是先讲一个故事,饥饿的老虎出来找食物,结果抓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能吃我,天帝派我来做百兽之王,你要是吃掉我,就是违背了天帝的旨意。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走在你前面,你在我后面跟着,看是不是百兽见了我都害怕。’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话,跟着它走,果然无论是什么野兽,见了它们走来都吓跑了。老虎并不知道野兽们是由于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还以为真的是害怕狐狸哩!”

讲完这个故事后,江一接着说:“如今国王有土地千里,军队一百万,而把军权交给昭奚恤,所以各诸侯国都惧怕他。其实,他们怕的是国王的军队,好比百兽害怕老虎一样。”

楚宣王听到各诸侯国害怕的是昭奚恤,而不是他自己,心里自然不痛快。君王妒臣,臣下难免有性命之忧。江一站出来以故事相喻,表明昭奚恤不过是狐假虎威,借用君王的威风罢了,楚宣王自然释怀。

由此可见,对话中掌握对方需求非常重要。只有满足了对方的心理需要,我们才能达到目标。

找准话题,获取更多兴趣点

美国伦纳得·朱尼博士认为:“人们接触的第一个五分钟主要是对话。在对话中,你要对所接触的对象谈的任何事都感兴趣。不管他从事什么职业,讲什么语言,以什么样的方式,对他说的话都要耐心倾听。假如你这样做了,你会觉得整个世界充满无比的情趣,你将交到无数的朋友。”

跟陌生人说话时,很多人都会感到拘谨。建议你先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跟老朋友对话没有这种困扰?很简单,因为你们非常熟悉。彼此了解的人在一起,就会感到自然协调,而对陌生人却一无所知,尤其是进入充满陌生人的环境,有些人甚至出现不自在和恐惧的心理。如果想将陌生人变成老朋友,那你首先要在心里建立一种乐于与人交朋友的愿望,心里有这种要求,才能有行动。所以在跟陌生人对话时,先提一些问题,等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往往能谈得更为自如,这如同向河水中投块石子,先探明水的深浅然后再前进,就可以有把握地过河。

比如去一个陌生人家拜访。

要是有条件,应该提前对要拜访的客人作些了解,探知对方一些情况,了解他的职业、兴趣、性格之类。

等走进陌生人住所后,你也可以好好观察一番,看看墙上挂的是什么?国画、摄影作品、乐器……这都能推断主人的兴趣所在。有时,室内某件物品也能牵引起一段故事。假如你把它当做一个线索,就可以由浅入深地了解主人的某个侧面。当你掌握一些线索后,就不难找到话题了。

或者是在聚会上,身旁坐着一位陌生的人,便可先询问:“你和主人是老乡呢还是同学?”不管对方怎么回答,都可顺利交谈下去;假如问得都不对,对方的答案是“同事”,那也能谈下去了。

假如对方有兴趣爱好,循趣发问也能顺利地进入话题。当探知对方喜爱象棋后,便可以此为话题,聊下棋的情趣及车、马、炮的运用,等等。假如你对下棋也略通一二,那肯定谈得更为投机。就算你对下棋不太了解,静心倾听,适时提问,也能增强好感。

应当注意的是,尽管有些人你不喜欢,但必须学会与他们谈话。当然,人都有以自我兴趣为中心的习惯,假如你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人不瞥一眼,一句话都不说,恐怕并不是件好事。别人会觉得你很骄傲,甚至有些人会将这种冷落当做侮辱,从而产生隔阂。跟自己不喜欢的人谈话时,第一要有礼貌;第二不要聊关于双方私人的事,这是为了使双方自然地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旦你愿意和他结交,就要设法逐渐缩小这种距离,拉近彼此关系。

当决定和某个陌生人对话时,你可以先介绍自己,给对方一个接近的线索,你不一定先介绍自己的姓名,因为这样人家可能会觉得唐突。不妨先聊聊自己的工作单位,也可问问对方的工作单位。一般来说,你先说了自己的情况,人家也会告诉你自己的有关情况。

接下来,你可以问一些跟他本人相关而又不属于隐私的问题。对方是中年人,你可以问他子女在哪里读书,也可以问问对方单位业务概况。对方谈了之后,你也要顺便谈谈自己的相应情况,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跟陌生人对话,要比对老朋友更加留心对方的谈话,因为你对他所知甚少,更应该重视已经得到的任何线索。此外,他的声调、眼神和回答问题的方式,都可以揣摩一下,以决定下一步是否可以纵深发展。

有人觉得见面谈谈天气是无聊的事。其实,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假如一个人说:“这几天的雨下得真好,不然田里的稻苗就旱死了。”而另一个则说:“这几天的雨下得真糟,我们的旅行计划都泡汤了。”从这两句话中,你不是也可以分析出两人的兴趣、性格吗?退一步说,单是敷衍性的话,对熟人来说意义不大,但对跟陌生人的交往还是有作用的。

要是遇到那种比你更羞怯的人,你就需要先跟他谈些无关紧要的事,让他放松心情,以激起他谈话的兴趣。跟陌生人谈话的开场白结束之后,尤其要注意话题的选择,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最好尽量避免。因此,当你选择某种话题时,要格外留心对方的眼神和小动作,一发现对方厌倦、冷淡的情绪时,应马上转换话题。

初次见面,经常会遇到请教姓名的事,“请问你尊姓大名?”你要牢牢记住对方的姓名,对方说出姓名之后,你应马上用这个名字来称呼他。如果碰到一个已经忘记了的人,你可以表达歉意,如“对不起,不知怎么称呼您”;也可以说半句,如“您是——”、“我们好像——”,请对方主动补充回答。

顺利地跟陌生人攀谈,是给人一个好印象、良性互动的开始。学会跟陌生人攀谈,谁都可能成为你的知己好友。

打开他的“话匣子”

初次相见,如果没有交往的需要,人们往往互不理睬。但社会学家认为,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作为社会中的人,还是希望能与他人建立联系,人与人之间能够友好相处。只不过由于“难为情”、怕“碰钉子”一些心理在作祟,使人们之间有了种种交往的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