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人生源于出色的学习,因此学习能力的提升对青少年至关重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提升学习能力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十分重视的工作。
提升学习能力首先要确定学习的方向和目标。目标是学习的动力,态度决定一切。青少年朋友要胸怀理想,明确目标,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其次要学会制订学习计划。无序是学习的大敌,计划是目标的阶梯。科学的学习计划应考虑全面、突出重点、远近兼顾、切实可行。第三,掌握科学的方法对学习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勤学不如巧学,死记不如活用,方法决定结果,方法即是捷径。第四,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决定一生的成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你想不成功都很难。最后是有效的时间管理。善于利用时间,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将会使你受益终身。学会驾驭时间,在有效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是每个中学生必须学会做到的。只要掌握了提升学习力的基本策略,你的学习能力便会迅速地提高。下面就上述五个方面,予以具体阐述。
(1)确定目标:目标引导学习成功
中国有句古语:“有志者,事竟成”。志就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有了目标,就会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你才能不走弯路一直向前。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只有确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才会有方向,有动力。
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你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才最重要。除非你对未来有理想,否则做不出什么大事来……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漫无目标地漂荡终归会迷路,而你心中那一座无价的金矿,也会因得不到开采而与平凡的尘土无异。”
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有了目标才会成功。
没有目标,人办起事来会毫无计划、漫无目的,也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骤。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那么他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也到不了成功的彼岸。
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是绝对必要的。如果缺少空气,任何人都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目标,任何人都无法成功。
一名中学生,若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达到这项明确目标的明确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的轮船。选择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则便于集中自己的精力,因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2)制订计划:凡事预则立
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说:“有些人每天早上预订好一天的工作,然后照此实行,他们是有效利用时间的人。而那些平时毫无计划、遇事现打主意过日子的人,只有混乱二字。学习也是一样,有计划的人,不仅学习有条理、有顺序,而且有目标、有方向,这样效果当然会比没计划随意学要好得多。”
制订学习计划的益处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步入一个有条理的良性循环之中。
△能正确地知道所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主次轻重。
△能科学合理地分配各项学习内容所需的时间。
△能把时间尽可能多地用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以便减少时间的浪费。
△能培养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学习品质和锻炼自己的学习意志。要想充分地利用时间,搞好学习,离不开制订计划和日程表。计划是指对学习的长期打算和安排,而日程表是指怎样处理现在的学习任务等较具体的计划。
(3)掌握方法:方法即是捷径
有人认为,学习只有刻苦、勤奋,没有近路,没有捷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客观地说,学习的确有近路,的确有捷径。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习的捷径。到达一个目标,如果没有不同的道路,而只有一个途径,那么,就无所谓近路,无所谓捷径,因为没有比较。但是,学习方法非常繁杂,即使是同类的学习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既然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就有一个比较,就有比较好的和比较差的,差的学习方法就是笨路,就是弯路。有弯路就有近路,有笨路就有捷径。近路、捷径就是好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
(4)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成就一生
习惯支配人的力量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犹如蜘蛛网,没有很强的支配性。但是,经年累月养成后,这张蜘蛛网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成为坚固的铁丝网,牢牢地影响着你。一个一天习惯学习4小时的人,学习时间到了,读书的兴味自然到来,不读还觉得怪怪的呢!
比如,刚开始学外语要随身带单词本时,觉得多一样东西有点麻烦,后来,渐渐习惯了,如果不带在身上反而会感到少了些什么似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让习惯主动地来推动学习,这不是很棒吗?
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自觉地学习,及时预习、复习,上课注意力集中、笔记做得好,遇到问题积极思考等都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不仅能提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且会令他受益终身。
(5)管理时间: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学习效率的高低,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能否有效管理时间,即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无数经验证明,懂得并善于利用时间,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善于利用时间必须注意时间的质与量。这里讲的“量”是指时间的多少,“质”是指有效利用时间的程度。
每个人在一天当中,都有两段“顶峰期”,找出这个时间,哪怕只有10分钟或20分钟,只要配合得当,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高效率。
学习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天当中,人的顶峰期有两个,即上午10点和下午3点。这是因为,人们在起床后2小时,为头脑最活跃的时候(中午由于午睡,精力得到恢复,便形成了下午的另一个高峰期),这正好与上述时间相吻合。掌握了这个规律,主动地配合生物时间来学习和读书,就能获得最高的效率。
有人认为临考前的熬夜是最有效的冲刺,事实恰好相反。心理学研究证明,记忆力的减退,因睡眠和清醒两种状态而各不相同。证明这种现象的著名心理学家塞金斯教授发现,学习后立刻睡下,头两个小时记忆虽然会减少,但两小时后就会停止,如果一直保持清醒不睡,记忆减少的状态就会维持到8小时之后,并仍然不断。原因是人在清醒状态,对周围所有的事物都会寄予关切。而一旦有关心的事物,大脑便会将该事物记入脑中。如此不断记忆,不断有新的记忆信号盖在旧的记忆信号上,先前记忆的事项自然会变得模糊。这说明记忆在一段时间内是有限的。
学习时能专心学习,休息时能放松休息,有效地控制,使时间安排得更加合理。这就是中学生学会管理时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