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4325100000016

第16章 大力实施精品文化发展战略(1)

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形象的浓缩,是在一定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经过文化创造而形成的具有深刻表现力、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文化形态或形式。近年来,宁夏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突出特色,发挥优长,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文化精品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近年来宁夏文化精品建设的特点和成效

一是在转变理念中走向“文化自觉”。“小省区要办大文化”战略部署,是宁夏文化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刻变革,标志着宁夏文化建设开始摆脱“小省区难有大作为”的传统思维定式,由“要我办文化”向“我要办大文化”转变。2008年,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新的战略部署,制定出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专门对培育宁夏特色文化品牌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要在继续深入挖掘、整合、创新、提升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宁夏“九大主流文化”,并把精品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具体化为“5811文化精品工程”。“5811文化精品工程”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打造5场舞台艺术精品、推出8部优秀影视剧、出版100部宁版畅销图书、唱响10首宁夏特色原创歌曲,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再次表明,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已成为推动宁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抓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是在培育特色中走向“文化自立”。在“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探索和实践中,宁夏文化建设开始由“跟着走,随大流”的文化沿袭向“求特色,扬优长”的文化定位驻足。特别是通过对本土历史人文传承的探寻,廓清了宁夏文化的“源与流”,理清了特色文化的“脉与络”,归结出了以回族优秀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等“九大主流文化”。这一重要文化定位的确立,为宁夏走特色兴文、文化立区的路子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和更加有力的指导。把理论付诸实践,立足地域文化特色优势,着眼培育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把区域文化“做特、做大、做优、做精”,在全国树立起民族特色浓郁、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新形象。

三是在提升形象中走向“文化自强”。为助推文化精品建设,近年来,宁夏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仅创编创演回族历史舞剧《月上贺兰》投入资金就达1300万元。以迎接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契机,宁夏兴建了“四馆三中心”、览山剧场等标志性文化设施,为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小省区要办大文化”,使宁夏走出去,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更加开阔的视野跳出宁夏办文化,面向全国办文化,走向世界办文化,加大了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了“宣传文化月”“文化宣传周”活动,派出了文艺、文博等10多个文化团体赴国外演出、展览。2008年在江苏省举办的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由银川市农民艺术团主演的舞蹈《耍公婆》《唱唱咱们的宁夏美》《丰收的喜悦》分获金穗奖一项、银穗奖两项。广泛的文化参与和对外交流与合作,不仅使宁夏文化精品力作在全国摘金夺银,更重要的是向国内外充分展示了宁夏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和良好的时代精神风貌,发出了“小省区办大文化”的强音。

四是在精品涌现中走向“文化自信”。2008年是宁夏的“文化精品年”,也是宁夏走向“文化自信”的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宁夏借北京奥运、改革开放30周年和自治区50大庆的契机,以宁夏“九大主流文化”为脉络,突出回族文化品牌,精心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宁夏风格、宁夏气派的优秀文化作品。

在文学创作领域,随着“西海固作家群”文学银军的崛起,文学创作出现“井喷”现象,《清水里的刀子》《吉祥如意》《挂在月光下的铜汤瓶》等多部短篇小说在全国荣膺“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青春文学奖”“骏马奖”。图书《撑起生命的蓝天》《我的岁月我的歌》《人生三驾车丛书》《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先后获“中国图书奖”“全国畅销书奖”“全国优秀图书畅销书奖”。理论学术界也是精品迭出,如被誉为“回族四库全书”的235册本《回族典藏全书》的出版,为回族研究提供了迄今最为完整、权威和原始的综合性大型文献资料。

在文艺创演领域,创编创演了《大山的女儿》《回乡婚礼》《村医》《铁杆庄稼》《海上生明月》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强烈时代气息的优秀剧目,在全国大型文化活动中先后荣获50多个奖项,其中金奖10余项。大型舞剧《花儿》是近年来精心打造的舞台精品剧目。该剧已完成音乐录制,力争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行列。剧中歌舞节目《心中的花儿火辣辣》参加奥运会开幕前表演圆满成功。特别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回族舞剧《月上贺兰》的创演,有力提升了宁夏在全国的地域文化形象,先后在北京、上海、福建等7个省区市上演100余场,并走进国家大剧院,与美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艺术团体同台献艺,成为宁夏流动的名片。

在广电出版领域,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广播剧《一棵树传奇》和《六盘山花儿留住你》、电影《英雄无语》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同心》的问世,成功实现了红色经典文化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有机相融;现代京剧《海上生明月》在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荣获银奖;在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比赛暨首届青年舞蹈节上,宁夏选送的两件作品《剪花花》《水溢金瓶》分获银奖和铜奖。

在群众文化领域,深入开展文化广场、文化下乡和文化服务活动。倾力打造的“清凉宁夏”广场文化已成为大众文化品牌,面向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大篷车”流动舞台被中央领导誉为全国文化战线一面旗帜。在文化旅游产业领域,变“荒漠古堡”为“文化绿洲”,将“两沙一堡”分别打造为两个5A级和1个4A级景区,成为国内享有盛誉的文化旅游品牌,引领宁夏“无烟工业”发展。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主题晚会《盛世回乡》和开幕式文艺演出《腾飞的宁夏》以国家艺术精品的标准来打造,得到了中央代表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但就目前宁夏文艺创作情况看,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五多五少”现象:平平的文艺产品多了一些,有分量或者说有震撼力、能够真正把人的心灵抓住的作品少了一些;反映面上的东西多一些,反映民族深层次本原性的作品少了一些;零散的、单打独斗的多一些,系统的、板块式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作品少一些;反映农村的作品多一些,反映城市面貌和城市改革发展的作品少一些;重复创作的题材多了一些,认真策划、精心打造的少了一些。在具体工作中,又表现为对宁夏文化定位上的错误认识,认为宁夏没有自己的文化或少文化,是文化的荒漠,导致文化的“荒漠化”,在这一错误认识的支配下,文化建设普遍不被各级党政重视,走向边缘,而一些文化工作者则热衷于“拿来主义”,把别人的东西翻出来反复咀嚼,而不是深入挖掘宁夏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出现文化“边缘化”。一旦有人挖掘整理出宁夏本原的文化资源,则一窝蜂而上,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创作,出现文化的“粗糙化”。这与“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战略部署极不相符,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工作中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加以解决。

二、精心打造“花儿的家乡”品牌

回族是传唱“花儿”的主要民族,“花儿”也是回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活的文化标志。但是,宁夏作为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和“花儿”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花儿”的优势逐步在减弱,与甘肃洮岷“花儿”和青海河湟“花儿”相比,差距也逐步在拉大,如不尽快保护和传承,不仅我们作为“花儿的家乡”的美誉将不复存在,而且随着现代流行音乐、网络歌曲等时尚音乐浪潮和现代文化的冲击,流传了千百年的传统民歌“花儿”势必会走向消亡。因此,保护和传承宁夏“花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以回族优秀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推进宁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2008年5月22日,制定下发的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做好宁夏‘花儿’的挖掘创新和推广普及工作,在整理、提升、创新的基础上,推出一批具有宁夏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花儿’作品,叫响‘宁夏——花儿的家乡’品牌。”这为我们深入挖掘整理“花儿”这个特色文化品牌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政策支撑。

宁夏六盘山地区,自古流传着一种在山野地区即兴而作的徒歌,隋唐时期作为“伊凉诸曲”中的“立唱歌”进献给中原王朝。史籍乐志中记述其特点为“歌者立唱对歌,声遏行云,为凉州府所进”,“南曲多吴音,北曲杂胡戎……一唱众和,恰似顾曲之周郎,三句一叠,酷似跳月之苗俗”。隋末唐初,由中西亚来华的穆斯林(回族先民)开始在这一带留居,两河文明与华夏文化的交流融合,自秦汉始一直延续了两千余年。元、明时期形成的回族在不断丰富华夏文化的过程中,也入乡随俗,逐渐以华夏传统文化为主体转化为一种交融后的复合性、多元性文化。

宁夏回族“山花儿”继承了陇山地区古代山歌(徒歌,相合歌,立唱歌)的特征,成为陇山地区代代传衍广泛传唱的一个歌种,呈现着更多过渡文化和边沿文化的特征。广泛传唱的回族“山花儿”,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山花儿”作为回族群众愉悦自我、怡情解闷、吐纳情感的一种自娱性山野歌曲,饱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是倾吐心声、抒发内心感情的最佳方式。“山花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正所谓“冲口而出,毫无掩饰”,“词虽鄙俚,资质天然”,“合乎六义,代代传衍”。劳动人民说“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我唱个花儿你莫笑,解了我心上的急躁”。

回族群众在田间、地头、山坳、沟坡或生产劳动中以单个、对唱、群唱等歌唱形式来表达思想、传递情感,愉悦心身。回族“山花儿”是花儿族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乡土歌种,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内容是极其广泛和丰富的,囊括时政、军事、宗教、劳动、爱情、礼仪、嬉戏等。演唱时人们常常用左右手放在耳后,以拢音和传声,也有使用口噙子(口衔子、口弦子)、咪咪(羌笛)、哇呜(埙)、羊头弦子、糜拉秆子等回族民间自娱性乐器伴和。

《甘宁青史略·副卷》中,记录了民国初期六盘山一带传唱的三句一叠的“山花儿”百余首歌词和代表性曲调。1938年,王洛宾在固原和尚铺记录的“山花儿”多已散失,唯一留存的《眼泪花儿把心淹了》,也是三句一叠的体裁。

20世纪50年代始宁夏音乐工作者搜集过不少的“山花儿”曲调歌词,由宁夏文联编成《宁夏民间音乐资料集》内部出版交流。80年代民歌集成宁夏卷普查时,宁夏回族“山花儿”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一个花儿类别专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论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先后举办全区民歌(花儿)、“西部十二省区民歌(花儿)歌手邀请赛”“万人花儿漫塞上”等活动,并使用“山花儿”音乐元素,创作大型花儿歌舞剧《曼苏尔》《花儿四季》《花儿吹绿西海固》《月上贺兰》《大山的女儿》等,并赴北京、福建等地演出。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一些民族民间文化几乎都经历着由盛而衰甚至消亡的这样一个轨迹,从最近几年的走势和迹象来看,继诸如社火、庙会等民间群众文化形式的淡化、变异或消亡之后,“花儿”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花儿”歌手普遍年龄老化,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断层现象;中青年歌手积极性减退,退出或淡出“花儿会”的现象比较普遍;“花儿会”逐渐向商品交流会异化,出现了“花儿会”上物资交流红红火火而“花儿”演唱冷冷清清的表象繁荣局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繁荣和发展“花儿”,打造“花儿的家乡”这一文化品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宁夏“花儿”出现衰颓的迹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文化生态的动摇。古朴的民间文化的产生和传承,都离不开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对原始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土壤是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集中在一些落后偏僻地区的根基和原因。“花儿”无疑产生于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中,成为当地人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最主要的精神文化生活形式,并随着漫长的农耕文化延续了数百年。当时代发展到科技化、工业化、信息化的21世纪,传统的农耕文化受到工业文化强烈的冲击,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改善,人民的体力劳动强度相对减轻,社会文化生活日趋经济化、高层化、多元化,“花儿”赖以滋长生息的文化生态受到动摇。

其二是社会经济的转型。“花儿”是一个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生活节奏相对舒缓的农业社会产物,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成为当地人民赖以生存的唯一活动,这又决定了当时人们生活形式的单纯性和生存空间的局限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经济建设的规律要求人们必须突破这种生产方式,人们的生产、生活形式由单一化的农业经济走向工、商、牧、副多元化,生存空间的局限性被彻底打破,生产生活节奏也加快,特别是年轻群体外出打工、经商的大量流动,使“花儿”这种传统民歌的演唱失去了最基本、最主要的载体。

其三是社会心理的变异。“诗言志,歌咏言。”“花儿”不但是旧时代人们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表达喜怒哀乐的一种重要工具。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不仅严重制约着物质文明的进程,而且也严重摧残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宁夏地处多民族聚居的西北边陲,历来民族矛盾突出,兵乱匪乱繁多,“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劳动人民在经受着重重苦难压迫的同时,精神自由却受到各种封建势力的压抑,“花儿”自然成为当地人民宣泄苦难、寻求慰藉的良药。而当社会进入到一个文明时代,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充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以前的那种表达宣泄的欲望理所当然也就逐渐减弱、淡化了。

其四是社会关注的淡漠。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地行政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对“花儿”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频繁举办歌手培训班和“花儿”大奖赛,而随着全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不断深化,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花儿”艺术的热情逐渐降温,对处于生活最底层的“花儿”歌手疏于关心,即使偶尔举办一次活动也是呼之即来,挥之则去,一些专家、学者也都是高高在上做纸上谈兵,不愿意深入民间去了解和感触花儿歌手的生活疾苦。凡此种种,都不同程度地在众多“花儿”艺术人才的心理中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另外,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产业现象对众多“花儿”歌手的价值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误导和扭曲。

总之,宁夏“花儿”所面临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和思考,同时也应该看到“花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些优势和基础,必须高度重视“花儿”这一特色民间文化的发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遵循民间文化发展的特有规律,努力挖掘“花儿”特色文化在新时代的自身价值,在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中发挥优势、推陈出新,就能够挽救“花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粹,进一步推动回族特色文化发展。

为了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2008年2月2日,自治区召开了宁夏“花儿”创作研讨会,明确提出打造“宁夏——花儿的家乡”品牌,必须紧紧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围绕中心,紧扣时代主题。保护和传承宁夏“花儿”,紧紧围绕50周年大庆这一中心,把握建设先进文化这一主题,抓挖掘、抓创新、抓推出,让宁夏“花儿”得到更好的普及与推广,努力叫响“花儿的家乡”的品牌。

二是研究规律,把握基本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历史脉络、有规律可循的。宁夏“花儿”的创作和创新,也必须解决一些最根本的问题,首先要搞清其发展规律是什么,搞清“花儿”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什么样的音乐才是真正的“花儿”,宁夏“花儿”的特点是什么,只有集纳“花儿”的音乐元素,才能打造出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花儿”。

三是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要很好地解决继承与创新的问题,要用“花儿”这一古老的形式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让“花儿”更好地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要研究“花儿”的多样性、开放性、兼容性,在突出“花儿”本色的基础上,把摇滚“花儿”、“花儿”协奏曲、“花儿”交响曲、“花儿”畅想曲、“花儿”迎宾曲、“花儿”圆舞曲等逐渐发展起来。

四是珍惜机遇,树立抢救性意识。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相比,现在的宁夏“花儿”已经十分衰落,农村中会唱“花儿”的人也寥寥无几。目前,能够掌握多首曲目和风格的“山花儿”唱家已属凤毛麟角,且多已过古稀之年,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险,而现代化的冲击使其乡土文化本色特点不断流失,“山花儿”的生存出现了危机。严峻的现实警醒我们,必须认识到抢救和保护宁夏“花儿”的紧迫性,必须有抢抓机遇的意识,避免“人去艺失”。

五是加强领导,注重培养队伍。宁夏“花儿”的优势在逐步减弱,与甘肃洮岷“花儿”和青海河湟“花儿”差距在拉大。究其原因,首先是近年来我们对这一民族特色文化重视不够,投入不够;其次是“花儿”创作、表演队伍逐步萎缩,甚至产生断代问题。必须从各级领导抓起,从宣传文化系统抓起,从“花儿”创作表演队伍抓起,形成弘扬民族优秀特色文化的合力。

三、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文化活动将宁夏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是党中央交给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全区600多万各族人民的共同期待。成功举办大庆活动,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展示自治区成立50年来的巨大成就,提高宁夏知名度,树立宁夏新形象,以及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宁夏、实现新跨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夏宣传文化战线和中央驻宁媒体按照自治区50大庆筹备工作委员会的要求,负重拼搏、迎难而上,迅速展开了气势强劲、规模宏大、影响空前的宣传战役和文化艺术创排展演工作,营造了喜庆、热烈、欢乐、和谐的氛围,展示了宁夏的崭新形象、美好前景和全区各族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

(一)重大文艺演出特色鲜明

50大庆开幕式的文艺表演《腾飞的宁夏》在创作上以回族文化为主体,以红色经典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大漠黄河生态文化等多元文化内容为主线,突出表现了民族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腾飞的宁夏》整场表演突出表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宁夏经济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回汉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沐浴下,团结拼搏、勇于奋进、幸福和谐的良好局面,得到了中央代表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主题晚会《盛世回乡》的创演,充分展现了宁夏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谱写出一曲地区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安康的金色交响曲。整场晚会通过歌舞、戏曲、器乐等多种表演形式,以及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集中反映了宁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自治区成立50周年来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以及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宁夏各族儿女对党的衷心拥戴、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对家乡的无比热爱。无论从创作内容,还是从表现形式、艺术风格上看,都有很大创新,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堪称一部上乘之作。正如自治区大庆领导小组副组长、大庆办主任齐同生副主席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筹备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所说:“这是一台全区近年来少有的舞台艺术精品。”中央代表团贺国强同志认为这是一台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的舞台精品。

(二)影视专题独具特色

精心创排和拍摄的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精品影片《同心》,集中反映了穆斯林和共产党同心、人民群众和工农红军同心、国际友人和共产党同心、回族和各族人民同心的历史主题。联合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一批专题节目,集中展示了50年来宁夏的山川巨变、辉煌成就和回汉各族群众昂扬向上、坚持拼搏奋斗的精神风貌,向全国宣传了宁夏,提升了宁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宁夏广电总台精心制作的10集电视系列片《中国回族》精编版在中央台隆重播出。

(三)文艺创作精品纷呈

组织了作家采风团30余名作家深入宁夏各市县及重点行业,用他们独特的眼光,采访各条战线、各个行业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和英雄模范人物,以文学的形式反映自治区成立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共创作报告文学等作品30余篇(首)。《朔方》开辟《宁夏50年》专栏予以发表,并刊发了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特辑。宁夏30多位美术家,历时近一年创作完成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宁东》《温总理和“喊叫水”种瓜农民在一起》等9幅(组)重大美术题材作品。组织创作并录制了《爱伊河之歌》《宁夏人》《花儿我的家乡》《马兰花》等一批优秀歌曲,谱写了宁夏50年建设成就的和谐乐章。出版了《回族民俗学》《宁夏文化源与流探析》《回族典藏全书》《宁东》《宁夏历史图鉴》《腾飞宁夏》,大型摄影画册《宁夏50年》《2008中国宁夏》《中国回族概览》《宁夏文学精品丛书》《中国回族“花儿”概论》等一批精品献礼图书。

(四)大型展览处处添彩

大庆期间举办了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览”,此次入展的书法、美术、摄影、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达700余件,全面反映了50年来宁夏文艺繁荣发展的最高艺术水平。通过这次展览,有力地显示和提升了宁夏文艺创作的实力和水平,展现了宁夏文艺事业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良好态势。

50大庆宣传文化活动集中展示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展示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集中展现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伟大成就,让国内外更深入地了解了宁夏。

宁夏50大庆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再次说明,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树立地区良好形象的关键。自治区党委紧紧抓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关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以先进模范人物感召人、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影响人、以精品文艺作品熏陶和激励人。宁夏人民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素养显著提高,展示出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时代风貌。同时,自治区党委、政府准确定位宁夏“九大主流文化”,挖掘、整合、创新、推出文艺精品,精心打造“宁夏——花儿的家乡”品牌,宁夏地域特色文化魅力进一步彰显。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舆论传播对人的影响、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宁夏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对树立形象的先导和桥梁作用,坚持正面宣传、坚持主动引导、坚持协同联动、坚持内外并重、坚持创新载体,形成了为宁夏鼓与呼的强大合力。特别是通过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宣传文化活动,借助中央和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着力构建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的传播体系,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宁夏的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远播四方,向外界充分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宁夏。尤其以50大庆在文艺活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提高宁夏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宁夏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的整理和创作脉络

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宁夏跨越式发展对文化建设的需要,着眼实现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同步增强的统一,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共享成果的统一,紧紧依托本地文化资源,找准文化发展基本定位,明确文化发展基本方向所提出的又一重要举措,对于发展繁荣宁夏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8年8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精品文学影视剧本创作座谈会,研究探讨了全区精品影视剧本的创作内容方向和创作激励机制,并充分征求了意见。11月份,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组织有关同志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筛选了64个文艺创作题材项目,以此为依托,首次建立了宁夏重大历史文化创作项目库。64个创作题材紧扣“九大主流文化”,涵盖了宁夏的历史、文化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英雄模范人物等内容。

宁夏精品文化创作脉络

丝绸之路文化创作方面(4部):《鎏金银壶与萨珊王朝》《古萧关与古瓦亭》《安西王》《须弥山石窟与丝绸之路》。

红色经典文化创作方面(9部):《骑兵第一连》《盐池·1936》《回族英雄马和福》《毛主席与单家集的乡亲们》《陕甘宁边区与盐池》《红军西征在同心》《高级特工韩练成《血战任山河》《六盘山》等。

以“两山一河”为代表的大漠生态文化创作方面(2部):《大麦地与宁夏岩画》《水洞沟传奇》。

古人类遗址和古生物化石文化创作方面(2部):《菜园文化》《张家场探秘寻古》。

边塞军旅文化创作方面(12部):《开边大将蒙恬》《千万不能忘记》《曾经的匈奴》《董福祥与八国联军》《星落六盘山》《剿匪记》《秦始皇与朝那湫》《汉武帝·匈奴·固原》《历代王朝官兵在固原》《秦长城抒怀》《长城博物馆在盐池》《固原古城今昔》。

民风民俗文化创作方面(9部):《王洛宾拜师五朵梅》《火红的枸杞》《李季与〈王贵与李香香〉》《黄酒》《六盘山下的泥塑世家》《糜子酒的传说》《南长滩的传说》《从头营到七营》《大商号》等。

西夏遗存文化创作方面(1部):《李范文与西夏学》。

以改革开放为主线的成果文化创作方面(25部):《奋进之歌》《给水团》《马志英》《流光溢彩的长河》《张贤亮与宁夏文化》《宁东之歌》《一切为了人民》《康居》《小巷总理孙仙梅》《孙占才》《拔穷根工程(硒砂瓜)》《环保局长》《大篷车》《科学发展在宁夏》《白春兰》《沙坡头的思绪》《小麦专家裘志新》《宁夏大漠人》《盼水》《彭阳精神赞》《为了娃娃》《腾格里大漠边上的文化人》《苦啊,中卫人》《“三山之巅”的电视人》,还有《五七干校》等。

2008年11月26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又组织召开了庆祝建国60周年全区重大文化精品创作座谈会,进一步研究探讨如何加快形成有利于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出大作品的良好机制,如何加大文艺精品生产力度等问题。2009年,为了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自治区党委成立了重大文化精品创作工程领导小组,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定了做好60周年及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文化精品创作所要遵循的原则。

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要有全局意识,深化对推动文化发展、打造文化精品重要性的认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对在民族地区发展民族优秀文化、打造精品的认识,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反周期调解作用和在金融危机中慰藉人们心灵的作用,唤起民众同心同德、振奋精神、战胜困难,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劲加油,激发全体文艺工作者创造文化精品的积极性。

体裁多样,突出主题。按照文艺精品创作规律和市场规律,动态调整重大文化精品创作项目,对原来一些不符合主题的题材调整改进,对古代仁人志士保家卫国、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好题材也要纳入题材库。

打造精品,防止粗糙。宁可不做或缓做,也不能粗制滥造。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精心打造文艺精品,冲刺“五个一工程”,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责任到人,审定到位。进一步强化责任,及时调整相关执行人。在项目审定时要集思广益,多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充分调动发挥全体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

明确任务,明确时效。把刚性任务和弹性任务紧密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按时、按进度完成项目。

依托市场,适度补贴。充分地依托市场,健全完善运行机制,落实资助制度,及时适度对项目进行补贴。

全力以赴,争先进位。确保质量,保持良好劲头,鼓励文艺精品能提前保质保量完成。

着眼长远,提升形象。有谋划长远发展的意识,树立文化发展新理念,保证文化科学发展,提升宁夏文化形象,助推宁夏文化“走出去”。

五、群众性文化活动

多年来,宁夏各地不间断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特别是以文艺展演为主要内容的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区以“清凉宁夏”、“湖城之夏”“星海之夜”“彩色周末”、农民文化节、农民文艺汇演、“百乡千场”文艺下乡演出等活动为品牌的示范广场文艺演出,带动了宁夏社会文化繁荣发展。

为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区、市、县、乡四级文化部门突出抓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选拔和推广,各级文化馆积极组织文艺宣传队,创作排练新节目到乡镇村队巡回演出。各级专业艺术团体积极创作排演农民喜闻乐见的新剧目到农村演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宁夏有业余文艺团队725个,业余文艺骨干5000多人。每年创作业余文艺作品3000余件,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几千场次,其中仅广场文艺演出就达2000余场,演出节目7000余个,参演人员5万余人次,观众达500余万人次,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为推进文化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重点项目工地,开展了“百乡千场”文艺下乡演出活动,自治区、市、县专业艺术团体送戏演出近千场。同时,各市县也举办了一系列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如银川的“湖城之夏”广场文化、石嘴山的“园林奇石博览会及塞上湖泊湿地节”、吴忠的“激情广场”大型综艺晚会、中卫的大型“花儿演唱会”、固原的“花儿醉六盘”文化活动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