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阳明为臣智慧
4701500000022

第22章 宠辱不惊:心如止水方能立于不败之地(3)

当年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后回余姚老家的路途中,从京中好友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刘瑾曾拟定了一个“奸党”名单,据说名单上多达53人,王阳明名列第八名,名次甚至超过了当年科举考试时他上榜的第十名。此次位列王阳明前面的七位人物是:少傅谢迁,内阁首辅刘健,尚书杨守随、韩文、林瀚,都御史张敷华,郎中李梦阳。这七个人中,除了李梦阳外,都是当时在朝中地位十分高的大臣,而李梦阳是当时那些明朝学子的领袖。刘瑾将王阳明这个仅为六品主事的小官也列进了其中,这也足见刘瑾对这位文武全才的王阳明的重视。但是与这些人相比,王阳明的运气就差了很多。别人都平安无事地在京城里过着他们的生活,唯独他因为一纸委婉的上疏而被贬到了贵州那么偏远的地方。虽然王阳明并不在意这些,但他的这一遭遇让很多朋友为他打抱不平。

贵州龙场不仅山高地险,而且人烟稀少,很多时候即便是爬过了一座大山,也看不到一个人影,并且当地的居民多为苗人和彝人,语言上更是不通。王阳明的仆人也不禁向他抱怨起来,说好听点儿王阳明是到龙场做驿丞,但实际上也就是在龙场驿站做个打杂的驿卒。处于山区的驿站,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路边上供来往行人歇歇脚的地方。

君子随遇而安,没有住的地方,他就亲自动手,和仆人们一起搭建了一座茅草屋,并且经常面对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山吟诵诗歌。因水土不服,王阳明带来的三个仆人竟然都生病了,王阳明这时反倒要来照顾他们。躺在病床上的三个仆人心里感念着主人的平易,更加替主人鸣起冤来:那些朝廷的重臣,比如尚书杨守随和都御史张敷华等人,虽然同样向皇帝提出了清君侧的提议,但是为什么偏偏只有老爷受到了责罚,而他们依然在朝上做着自己的大官?但抱怨归抱怨,他们毕竟还要在这里生活,很快在王阳明的带领下,他们和当地的苗人渐渐熟悉了起来。

王阳明利用自己当年在工部时学到的一些知识,帮这些深山里的土著修建起了房子,还教他们读书写字。很快就受到了这些土著的欢迎,他们自发地联合起来,用王阳明教给他们的伐木方法,伐了很多树,在一个向阳的坡上为王阳明建造了一个十分大的院落,除了手工上略显粗糙些,其规模足以和王阳明在京城的官邸相比,而且还要大许多。这就是在不久后那些附近的学子经常光顾的龙冈书院。生活对于王阳明主仆来说,至此可以称得上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但接下来王阳明的日子并没有安生几天,当地官府声称王阳明聚众散播谣言,要查封他的龙冈书院。后来经按察分司按察副使毛应奎从中斡旋,这起事端终于平息下去了。王阳明沉醉于他讲学的快乐时光里,他的几个仆人却再次抱怨起来,因为从驿报中,他们听到了一些关于京城的事情——刘瑾依然牢牢地把持着朝政。这消息就像一片巨大的乌云,顷刻间将他们整个心都罩住了。虽然王阳明在龙场的日子看起来很充实和快乐,但作为陪伴多年的仆人,他们知道,主人的志向绝不在这偏僻的大山之间。面对着暗无天日的日子,究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即便是风水轮流转,也应该轮到主人身上了吧。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尽管刘瑾还没有下台,但大明王朝的风水转盘开始朝着王阳明转了过来。在户部侍郎乔宇的一再提议下,吏部的一道公文在顷刻之间再次改写了王阳明的命运,将王阳明从一个小驿丞提升为了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的知县。这一消息让王阳明的学生和仆人感到高兴,还有那些当地的苗人也都为王阳明的升迁而高兴。但这种高兴未免有些为时过早,当王阳明带着仆人赶到吉安府后才发现,吉安府自古就是出名人的地方,如杨万里、欧阳修、文天祥等大家,所以当地的文化风气十分浓厚。而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的人只要一有争端,就喜欢用一纸诉状将对方告到官府。长期以来,这竟然成了当地的一大特色。上一任的吉安知府就曾向朝廷上疏,说吉安府刁民尽出,他们不安心种地,却乐于诉讼和争斗。而王阳明所要赴任的庐陵县更是诉讼不断的地方。

到达庐陵县后,王阳明很快就了解到了情况,原来上面为了给庐陵县的人民施压以减少诉讼,便特意给他们加了很多的摊派。王阳明得知后,立刻上疏请求将这些不合理的摊派一一取消,并保证一定会改变现状。就这样,上面的摊派少了,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再加上王阳明恩威并举贴出了警民告示,时间一长,困扰庐陵县衙数年的诉讼竟然不见了。

王阳明到任不久便解决了困扰庐陵县多年的“民扰官”问题,这在王阳明看来并不算什么,正所谓“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这本身就是他的职责。但王阳明这个知县做下来,却是忙坏了他的几个仆人,他们经常跑腿,有时还要帮着去劝慰刁民,回想起在京城的日子,不免再次抱怨起来。但此时,朝廷却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革——吏部尚书杨一清借张永之手终于除掉了刘瑾。刘瑾的死,可以说为王阳明的仕途打开了一扇窗。因为根据朝廷的规定,凡是地方官员每三年都要接受吏部的考核,并要进京接受皇帝的召见。就这样,王阳明再次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京城,而这一去,则让他留在了京城,当上了南京刑部四川司主事。

此时此刻,王阳明清楚地知道,大明王朝的风水转盘再次轮转到了他的身上。但王阳明并没有因此而欣喜,因为他在历史的镜子面前沉思:明朝政治的风水转盘,明年会轮转到谁家呢?

5.知行合一,生不喜死无忧

其实,王阳明一直提倡陆九渊的理论,讲求“知”与“行”的同步,而反对朱熹“先知而后行”的学说,所以他的理论是,“格物”不如去向“心”求理,也就是所谓的“心即理”学说。因为王阳明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有着很多的不同,一个人就是穷其一生也很难将天底下所有的事物都“格”个明白,所以与其去“格”一个个的“物”,不如去“格”一个“理”,这样一来,只要是心里将什么事情或道理都想得透彻了,那么所有的事物也就明白了,因为世间的事与物虽然不同,但“理”是相通的。

与此同时,王阳明还认为,当一个人做到了“知”与“行”的同步后,那么他离成为圣贤也就不远了。比如,一个人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父母老了,这时就会想:我要好好孝顺一下自己的父母了。这样想和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晚了;而当你回想自己往日的行为,其实已经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了,那就达到统一步调了。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要在不知不觉的“行”中去实践“知”。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一直是这样想的,同时也一直是这样做的,而其所遵循的“知”,其实就是早年一直影响他发展的儒、道、释三教的思想。在王阳明这种理论的支持下,他对于人的生与死同样也有着透彻的“知”与“行”上的高度同步。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并不太难,难就难在时时刻刻都要做到这一点。比如,面对名利以及仕途上的得失,尤其是当面对生死时,往往绝大多数人在“行”上就会显得犹豫不决了。

在龙冈书院讲学期间,由于得到了贵宁道按察司按察副使毛应奎的帮助,一场当地官府与土著之间的冲突最终得到了有效化解,王阳明和他的弟子们又可以在被他们取名为“何陋轩”的屋子里讲解心学的奥妙了。其实,这也只不过是文人墨客们只究其学问而不在乎外在条件的一种心理写照。也就是在一间破屋子里,一帮热血青年在听着一位被朝廷贬至无品的犯官在侃侃而谈间苦中寻乐。但无论如何,自从没有了官府的干扰,他们确实是过着无比充实的精神生活。